[趣味數學]七橋問題(一筆畫問題)

2020-12-06 搜狐網

  當Euler在1736年訪問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時,他發現當地的市民正從事一項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動。Konigsberg城中有一條名叫Pregel的河流橫經其中,在河上建有七座橋如圖所示:

  這項有趣的消遣活動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過所有七座橋的散步,每座橋只能經過一次而且起點與終點必須是同一地點。

  後來推論出此種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論點是這樣的,除了起點以外,每一次當一個人由一座橋進入一塊陸地(或點)時,他(或她)同時也由另一座橋離開此點。所以每行經一點時,計算兩座橋(或線),從起點離開的線與最後回到始點的線亦計算兩座橋,因此每一個陸地與其他陸地連接的橋數必為偶.

  七橋所成之圖形中,沒有一點含有偶數條數,因此上述的任務是不可能實現的。

 

 

來源:搜狐教育社區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七橋問題和一筆畫
    當時哥尼斯堡的居民中流傳著一道難題:一個人怎樣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橋,每座橋只走過一次,最後回到出發點?大家都試圖找出問題的答案,但是誰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 七橋問題 數學思維(第二期)
    這條河上一共有七座橋,數學上著名的「七橋問題」便源於此。        到底什麼是「七橋問題「呢?        「七橋問題」就是一個人要一次走過這七座橋,但每座橋只能走一次,應該怎麼走?       當時「七橋問題」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大家都想嘗試一次走過七座橋,但是誰都沒能成功。       既然這麼多人都失敗了,是不是這七座橋根本無法一次走過呢?
  • 一筆畫問題5——人生就像一筆畫
    之前我們講了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這個問題最後被偉大的大數學家歐拉解決了。他證明出這七座橋永遠不可能一次性不帶重複的走完。從此產生了數學的一大分支——圖論和幾何拓撲。當我第一次聽說哥尼斯堡七橋問題時,心中很嚮往這個地方。一個優雅閒適的歐洲小城,普萊格河安靜的圍繞著城鎮,七座橋建在上面。
  • 圖形推理中的一筆畫問題
    一、什麼是一筆畫問題一筆畫,顧名思義就是從圖的一個點出發,連續地沿著圖的每條邊恰好畫一次,在畫圖過程中,筆是不能離開紙的.一筆畫問題是數學圖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比如灑水車進行清洗馬路的工作,怎樣設計一種科學的走法,使它既能完成灑水任務,又可以不重複地走過每條街道呢?
  • 數學遊戲一筆畫
    數學遊戲一筆畫從最近一段時間發的推文來看,關於遊戲的話題,還是最受朋友們喜歡,因此,數學佬決定投大家所好,繼續介紹各種數學遊戲及其解法和原理
  • 一筆畫問題 這幾張圖你能一筆連起來嗎?
    早在18世紀,瑞士的著名數學家歐拉就找到了一筆畫的規律。歐拉認為,能一筆畫的圖形必須是連通圖。連通圖就是指一個圖形各部分總是有邊相連的,這道題中的三個圖都是連通圖。但是,不是所有的連通圖都可以一筆畫的。能否一筆畫是由圖的奇、偶點的數目來決定的。什麼叫奇、偶點呢?與奇數(單數)條邊相連的點叫做奇點;與偶數(雙數)條邊相連的點叫做偶點。
  • 趣味數學:3道趣味數學題,若10分鐘內全做正確,智商恐超120
    趣味數學題,往往求解方法讓人腦洞大開,或者結論讓人感覺萬萬沒有想到。下面我給出三個趣味數學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三道題,第一題屬於考觀察力的,有平行線基礎的朋友會容易一些。第二題是智力題,答案會讓人腦洞大開。第三題是數學中的一筆畫問題。
  • 小學一年級奧數 一筆畫問題
    單數點在一筆畫中只能作為起點或終點。口訣:奇點為0時,「同進同出」;奇點為2時,「一進一出」。用古人留下的成語來概括一筆畫的繪製方法也很貼合實際。奇點為0時:始終如一;奇點為2時:有始有終。【基本訓練】1、下面的圖形能不能一筆畫成?如果能,應該怎樣畫?2、下面的圖形能不能一筆畫成?如果能,應該怎樣畫?
  • 「拓撲學」:因「七橋問題」而創立的數學分支,還與黑客技術有關
    在網絡當中,隱藏著一個重要的數學分支——「拓撲學」這麼重要的一個數學分支,卻是由「哥尼斯堡七橋」的故事引發而建立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是這樣的:在哥尼斯堡的一個公園裡,有「七座橋」將普雷格爾河中的「兩個島」以及「島與河岸」連接起來(如上圖)。
  • 這個圖在歷史上很火,探源圖解數學問題,挑戰難題收穫多
    如圖,在C、B、A、D之間架了七座橋。早在18世紀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探討過,能不能不重複地一次走遍這七座橋呢?結果,誰也沒有找到答案。經過分析,不同的路線有5040條,一條一條去試,未免太麻煩了。要是橋一多,走法上萬,又該怎樣辦呢? 瑞士數學家歐拉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把七座橋簡化成七條線,把島A、半島D和河岸C、B簡化成四個點。
  • 燒腦圖解問題,不少學霸表示甘拜下風,來試試
    如圖,在C、B、A、D之間架了七座橋。早在18世紀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探討過,能不能不重複地一次走遍這七座橋呢?結果,誰也沒有找到答案。經過分析,不同的路線有5040條,一條一條去試,未免太麻煩了。要是橋一多,走法上萬,又該怎樣辦呢?瑞士數學家歐拉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把七座橋簡化成七條線,把島A、半島D和河岸C、B簡化成四個點。
  • 數學建模:將各種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並用數學語言描述
    18世紀初,普魯士哥尼斯堡小鎮流傳著一個問題:城內一條河的兩個支流繞過一個島,有七座橋橫跨這兩支流;那麼一個人能否走過遍七座橋,而且每座橋只走一次。1736年,大數學家歐拉圓滿地證明了:沒人可以走遍七座橋。歐拉是如何做到的呢?
  • 《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帶孩子動動手,探索數學之美
    研究領域包括數學的學歷評價與數學課程的國際化比較研究。著作有《將數學課程科學化:數學課程的新方向》等。該書涵蓋小學數學關鍵知識點,以有趣的立體圖形、奇妙的平面圖形、長度以及量和測量、美麗的書和比例四大主題,形象、直觀地分析生活中蘊含38個數學知識的現象。
  • e^iπ+1=0:史上最完美的數學公式
    圖3-1其間還有七座別致的橋,橫跨普雷格爾河及其支流,將四個區域連接起來,引得遊客絡繹不絕。遊玩者都喜歡做這樣一個嘗試:如何不重複地走遍七橋,最後回到出發點。然而,幾乎每個嘗試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的人,最後都精疲力竭,垂頭喪氣,他們發現不管怎麼繞都會重複。
  • 7-32 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 (25分)
    7-32 哥尼斯堡的「
  • 神秘的拓撲學,起源於遊戲的數學,柔軟的數學
    01柯尼斯堡七橋問題如柯尼斯堡七橋問題,常被作為是拓撲學所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柯尼斯堡城建於1255年,原是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這座名城在數學上經常被提起源於與它有關的一個著名數學問題。這一問題遠溯至18世紀初。當時有一條名為普雷蓋爾的河從柯尼斯堡城中穿過,河中有兩個島,河上有七座橋連接著這兩個島及河的兩岸。如下圖所示。柯尼斯堡城的居民喜歡沿著城市的河岸和島嶼散步。
  • 一筆畫問題2——這個圖在網絡上很火
    它是個一筆畫問題,要求一筆連完圖中所有的黑點,且不能碰到紅點。很多人一試再試,但就是連不出來。還有些人用一些投機取巧的連法,但其實不對。其實,這個題不管怎麼樣都連不出來。如果差兩個就會出現問題:比如,你從黑點開始連線:黑點小雞…黑點小雞…黑點小雞…黑點黑點最後兩個黑點無法直接連線,所以連不成。
  • 近代數學史上的兩大巨匠
    歐拉,大力引進和推廣數學符號,他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他還推廣使用三角函數現代符號,用e表示自然對數的底,用字母i表示虛數單位,此外還發現了著名的歐拉公式。歐拉公式歐拉在1736年解決了柯尼斯堡七橋問題。
  • 從七橋問題開始:全面介紹圖論及其應用
    七橋問題讓我們首先從《圖論的起源》中的「柯尼斯堡(Knigsberg)的七座橋」開始。在加裡寧格勒(Kaliningrad)有七座橋,連接著由普雷戈裡亞(Pregolya)河分割而成的兩個島嶼和兩大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