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健康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為渭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1-01-18 瀟湘晨報

(記者 王軍江)1月4日上午,市委書記魏建鋒深入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中心支行、國家稅務總局渭南市稅務局走訪調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曉軍,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黃忠良一同調研。 來到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中心支行,魏建鋒走進徵信支付服務大廳和國庫科,走訪慰問一線員工,並與部分駐渭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座談。在市稅務局,魏建鋒詳細了解減稅降費、重點稅費指標完成情況。在聽取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後,魏建鋒對駐渭金融機構、稅務部門一年來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之年,也是奮力譜寫渭南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同步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一年,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圍繞全市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發力,持續抓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魏建鋒強調,要充分發揮現代金融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的引領作用,圍繞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重點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等重點工作,深化銀企合作,及時跟進對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打好金融服務「組合拳」,優化網點布局,拓寬服務領域,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保障能力,著力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要著力攻堅克難,嚴厲打擊「套路貸」、非法集資等行為,最大限度降低不良貸款率,切實抓好金融風險化解,全力打造健康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魏建鋒要求,駐渭金融機構、稅務部門要認真落實省委「勤、快、嚴、實、精、細、廉」要求,持續深化「曬比拼超」活動,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為奮力譜寫渭南新時代追趕超越貢獻力量。要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市財政局、市金融辦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來源:渭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汙染源普查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點名表揚的背後,是近年來我市全力做好汙染源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汙染源普查成果全面反映了我市2017年汙染源普查基準年的汙染源數量、結構、空間分布等基本情況及各類汙染物產生、治理、排放狀況。」市生態環境信息中心主任邵世保介紹說,汙染源普查成果正逐步應用於排汙許可登記發放、「十四五」規劃編制等環境管理工作中,為我市生態環境管理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三線一單」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支撐
    近年來,江蘇省持續推動「三線一單」工作落地落實,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環境管控要求,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方式落到各個環境管控單元,形成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三線一單」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分析國土空間的資源環境屬性;以精細化管控為導向,把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4208個環境管控單元。
  • 生態環境部介紹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按照部黨組和李幹傑部長要求,我們明確了自身的職責定位,簡單地說就是「1235」,「1」就是積極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參謀部這一角色作用,「2」就是要做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兩件大事,「3」就是要推動實現要素、業務、政策三大綜合,「5」就是統籌把握形勢分析、環境政策、規劃區劃、計劃調度和支撐體系五大重點任務,努力在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中走在前列。
  • 大亞灣:弘揚「大項目精神」 全力增創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汙染防治攻堅戰年度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淡澳河等重點河湧水質綜合汙染指數大幅下降。兩條黑臭水體通過「初見成效」評估,新建成一批環保基礎設施,城鎮汙水處理率95%,固廢處理率100%。空氣品質優良率繼續排名全市前列。民生事業保障有力。教育公平發展、質量提升,新增優質學位3810個,高考本科上線率居全市各縣(區)第一。
  • 央地同頻共振,中國建築全力共「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深刻闡明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就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作出新部署,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指明了實踐方向。
  • 曹軍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地球環境科技支撐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標誌著創新驅動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行程上,將發揮越來越顯著的戰略支撐作用。報告還指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要素
    非均衡戰略逐步轉向均衡戰略,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的宏觀經濟基礎條件。重大結構性失衡其實主要來源於長期實施的追求速度的非均衡戰略。轉向均衡發展戰略意味著我們必須揚棄過去用行政手段集中配置資源的方式,轉而通過利用市場機制決定資源的配置。  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狀態更多表現為生態環境、關鍵技術、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要素市場發育等領域短板或瓶頸。
  • 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渭南經開區先後與多所科研院校開展合作,正式成立渭南經開區院士專家工作站,並獲批「渭南酵素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支持企業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對引進到中國酵素城工作或入駐酵素城企業引進的領軍型、高層次、緊缺型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給予股權投資基金支持,並提供相應創業場所,形成了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龍頭,高層次人才為引領,行業人才為支撐的渭南經開區人才「千人智庫」。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8月28日-29日,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2020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暨生態修復與儲備林項目研討會在呼倫貝爾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北京中青年改革與創新論壇(莫幹山研究院)和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共同主辦。
  • 瀘州江陽區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繼連續12年6輪次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榮譽之後,江陽區全力開展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於2018年和2019年獲評並蟬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和「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而今,江陽區在高速運轉的創新「引擎」引領下,集聚科技資源,建設科技平臺,培育科技企業,不斷壯大新的產業、激活新的動能,以實現全區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 ...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編制「三線一單」並做好落地應用,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認識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重要意義編制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將「三線一單」作為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具有重要意義。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積極實踐。
  • 龍江森工 擦亮生態底色 發揮資源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次集中教育活動的成功開展,為推進龍江森工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轉換,實現龍江森工高質量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思想保障。全面停伐之後,森工林區森林蓄積淨增長總量達到1.6億立方米,不僅發揮巨大的生態效益,而且也帶來遠期的經濟效益。540萬畝無汙染的多種經營用地,良好的林下種養環境,品類繁多優質的森林食材,以及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為森工綠色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轉企後,省委省政府將森工集團定位大型公益企業,集團的核心任務就是加強生態建設。
  •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魏建鋒在市委生態環保專題會議上強調 堅持系統觀念精準科學施策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
  • 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保障水安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高質量發展典範2018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一流灣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這對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協同推進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每年兩會,「綠水青山」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此基礎上,很多地區打造出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既各具特色,又極具智慧,為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寶貴經驗。蘭州新區通過創建實施黃土丘壑生態脆弱區生態修復模式,使昔日荒坡土丘、草木難尋的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區,變成了高標準農田、生態綠地。富陽持續打好環境整治組合拳,精心策劃「味道山鄉」「百花大會」「江鮮大會」等,陸續建立起以特色小鎮為載體的康養旅遊項目。
  • 黑龍江塔河縣:全力打造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
    已於今年被評為省級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的塔河縣,將積極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全力打造中藥材綠色標準化品牌,助力黑龍江道地藥材高質量發展。圍繞赤芍、五味子、黃芪、防風等中藥材品種,打造人工種植生產基地四處,建設野生藥材種質資源保護撫育基地五處。堅持綠色種植和有機種植理念,在中藥材種植過程全部採用有機肥料,人工除草,對保護環境,改良土壤,發展有機生態產業具有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並不斷加強生產基地的規範化建設,提高種植和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
    麗水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過孟超說,近年來,麗水檢察機關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創新推出麗水版生態檢察新模式,打破一些地方生態檢察單純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做法,賦予生態檢察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全面的職能,一手抓生態環境保護,一手抓服務綠色發展,為麗水打造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兩方面成果和經驗的重要窗口貢獻檢察力量。
  •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加強產業協同,打造良好生態
    下一步,應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著力建設好、應用好、保障好新型基礎設施。 張峰指出,當前人類社會正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位化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代表著未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
  •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金華市人民政府科技工作第一次會商會議召開|何杏仁陳龍講話 邢志宏出席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 財稅金融 支撐增強
    原標題:財稅金融 支撐增強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稅收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基礎及保障,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