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楊衛院士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NSR綜述:功能性水凝膠塗層

2020-10-10 石墨烯聯盟


水凝膠是在水中溶脹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網絡,可以機械,化學和電學方法與活組織相容。自從1960年發明水凝膠隱形眼鏡以來,一直在進行醫療用水凝膠的深入研究和開發。最近,已經在各種基材上實現了具有受控厚度和堅韌性的功能性水凝膠塗層。水凝膠塗覆的基材將水凝膠的優點(如潤滑性,生物相容性和抗生物結垢特性)與基材的優點(如剛度,韌性和強度)結合在一起。浙江大學楊衛院士團隊和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團隊合作綜述了功能性水凝膠塗層的應用和功能;用具有強粘性的不同功能性水凝膠塗覆各種基材的方法,以及測試以評估功能性水凝膠塗層與基材之間的粘附性。並且給出了功能性水凝膠塗層的發展展望。相關綜述以「Functional Hydrogel Coatings 」為題發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水凝膠是水分子和親水聚合物網絡的聚集體。高含水量使水凝膠能夠溶解和傳輸離子和許多小分子。聚合物網絡通常是稀疏交聯的,導致水凝膠柔軟而有彈性。天然和合成的水凝膠種類繁多,具有不同的聚合物拓撲結構和化學成分,使其高度適應廣泛的應用。功能性水凝膠可以在化學上、機械上和電學上模仿生物組織的功能。功能性水凝膠已確立的醫療應用包括組織工程、傷口敷料、隱形眼鏡和藥物輸送。水凝膠還在可伸展設備和軟機器人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肌肉狀致動器、水凝膠魚、軟顯示器、可拉伸離子電子學、皮膚傳感器等。水凝膠應用中的關鍵挑戰是實現水凝膠與其他材料之間的牢固粘合。儘管水凝膠長期以來一直被開發為傷口閉合的粘合劑,然而其粘附性被限制在10J/m2以下。

功能性水凝膠應用

水凝膠塗層的功能與應用

藥物控釋:基於水凝膠藥物輸送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受到控制,提高了藥物分配的準確性,並產生了更少的副作用。水凝膠的特徵尺寸決定了可能的輸送路線。所載藥物的釋放速率取決於藥物向周圍組織的擴散,並可通過使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網絡構建水凝膠塗層來加速。此外,通過調節水凝膠聚合物網絡與藥物之間的分子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調節藥物釋放速率。

潤滑:一些生物表面,如動物關節的軟骨,本質上是由纖維性膠原和蛋白多糖組成的水凝膠。合成水凝膠表面有非粘附性的懸鏈,能夠達到極低的摩擦係數,水凝膠的摩擦學行為與固體有很大的不同,它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水凝膠的化學結構、滑動面的表面性質和測量。

抗汙:生物汙垢是由於有機體及其副產品的粘附而對表面造成的汙染。植入式醫療器械的表面生物汙垢是由異物反應引起的微生物或血栓性介質的粘附引起的。生物汙垢限制了植入的醫療設備的壽命,甚至可能導致它們被移除和更換。水凝膠作為眾所周知的親水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塗層表面的親水性。通常用作植入式醫療設備防生物汙損塗層的水凝膠包括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和天然多糖,如殼聚糖和葡聚糖。

神經電極的導電塗層:生物主要使用離子來傳導電信號,而機器只使用電子。水凝膠離子電子學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基於水凝膠的離子電纜在離子傳導性方面模仿軸突的功能。在醫療應用中,水凝膠離子導體繼承了水凝膠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神經電極導電塗層。

傳感:水凝膠化學的多樣性使其能夠對各種刺激(如溫度、pH、磁場和化學物質)做出廣泛的響應,例如變形和透明度的變化。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在軟致動器和軟測量領域的應用非常有吸引力。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塗層與其他基材或器件結合產生了新的傳感系統。

驅動器:作為驅動活性材料的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具有較大的驅動變形。通過使用用於水凝膠形成的刺激響應聚合物網絡;在水凝膠基質中嵌入活性元件;以及設計具有室或通道的結構以用於通過液壓或氣壓驅動,很容易實現水凝膠的刺激響應。塗層形式的活性水凝膠大多基於刺激響應性聚合物網絡。在刺激作用下,聚合物網絡的構象變化或交聯密度的變化會導致水凝膠的溶脹/消脹,從而導致驅動的膨脹或收縮。

抗海洋生物汙垢:海洋環境沉沒表面遭受海洋汙垢的積累,如藻類、硅藻和被稱為海洋生物汙垢的藤壺。海洋生物的汙染減慢了船隻的速度,導致額外的能源消耗和船隻維護成本。在目標表面塗覆防汙材料是在海洋環境中實現水下基質防汙性能的最廣泛採用的方法。水凝膠塗層的防汙特性歸因於其高度水合的表面。

油水分離:由於工業含油廢水的增加和頻繁的漏油事故,油汙染正在成為對海洋和水生生態系統的世界性威脅。對高效、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的油水分離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超親水和水下超疏油水凝膠塗層油水混合物分離濾膜具有無汙染、循環使用等優點,在工業含油廢水處理和溢油清理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功能性水凝膠塗層應用

水凝膠塗層方法

表面橋聯:由於界面處存在豐富的水,水凝膠通過簡單的附著與其他基質的粘附性本質上是低。較強的水凝膠粘附性是水凝膠的聚合物網絡與基質之間強相互作用的結果。表面橋聯強粘附的原理是:橋聯分子的兩端分別與水凝膠和基材形成強相互作用,在基材-塗層界面形成強粘合。

表面引發:表面引發法原則上適用於在大多數基底上形成水凝膠塗層。對於聚合物,疏水引發劑可以在適當溶劑(如乙醇、丙酮)的幫助下擴散到其表面。對於其他基底,如金屬和陶瓷,可以在目標表面塗抹含有引發劑的引發劑,如聚醋酸乙烯酯,以引入引發劑。與水相比,大多數聚合物的表面能較低,阻礙了水凝膠前驅體在靶基體上的潤溼。為了實現糊狀水凝膠前驅體在基體上的穩定鋪展或使水凝膠單體更好地擴散到靶表面,最好選擇具有較高表面能的基質以獲得更好的潤溼性。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可以對目標表面進行表面處理以獲得更高的表面能,或者可以向水凝膠前體中添加添加劑以降低表面張力。

水凝膠噴漆:水凝膠塗料的粘度可調,使用的是水含量或流變改性劑,因此可以將其塗抹和接枝到具有複雜結構的基材上,並由水凝膠塗料的氧不敏感性固化並與基材粘合,例如通過矽烷縮合,確保了水凝膠塗層在環境中的成功形成。所有這些優點使得水凝膠塗料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成為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水凝膠塗層形成方法。水凝膠塗料中的官能團或偶聯劑決定了其應用和有效性。例如,矽醇基團可以與目標基材上的羥基縮合,以增強粘結,並相互縮合以固化水凝膠塗料。

水凝膠塗層方法

水凝膠塗層的粘附

凝膠塗層和基底之間的附著力是剝離單位面積的水凝膠塗層所需的能量,並且具有J/m2的單位,它量化了塗層的脫粘阻力。水凝膠塗層附著力隨厚度變化。目前主要測試方法有剝離試驗,簡單拉伸試驗,劃痕試驗,探頭拉力試驗,雙懸臂梁試驗。

水凝膠粘附測試方法

總結

本文綜述了功能水凝膠塗料的最新進展,重點介紹了功能水凝膠塗料的功能與應用、塗層方法和黏附強度試驗方法。功能性水凝膠塗料有望在各種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水凝膠塗層方法已經開始在實驗室中實現堅韌的附著力,但在轉化為大規模生產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空白。需要開發堅韌的水凝膠塗料,水凝膠塗層在加載下的附著力是否與靜態加載相同是值得懷疑的。功能性水凝膠塗層在惡劣環境(如海水和生物條件,包括體液和血液)中的長期穩定附著力對其應用非常重要。水凝膠塗層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結合以及功能水凝膠塗層本身在長時間浸泡在這些環境中後都會退化,導致塗層分層或斷裂失效。最後,缺乏一種通用的測試方法來測量水凝膠塗層的附著力,特別是當塗層非常薄的時候,最根本的困難是如何定量地剝離塗層。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相關焦點

  • 浙大楊衛院士/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NSR》綜述:功能性水凝膠塗層
    水凝膠是在水中溶脹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網絡,可以機械,化學和電學方法與活組織相容。自從1960年發明水凝膠隱形眼鏡以來,一直在進行醫療用水凝膠的深入研究和開發。最近,已經在各種基材上實現了具有受控厚度和堅韌性的功能性水凝膠塗層。
  • 美國兩院院士鎖志剛教授團隊2020年研究成果集錦
    鎖志剛教授,198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力學系,之後赴美留學, 1989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加入美國加州大學聖巴拉拉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任終身教授,2000年受聘於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2003年7月任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2008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的講座帶我們走進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和他與浙大的不解之緣主講嘉賓介紹楊衛:具有國際聲望的力學家、高等教育家和戰略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司庫。     為了向國家輸送更多航空航天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浙江大學於2007年1月21日在工程力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了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沈榮駿院士出任航院首任院長。     近年來,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在沈榮駿院士、楊衛院士、朱位秋院士、阮祥新院長等的帶領下,一批名師大家俯首教學科研一線,為培養中國航空航天和力學人才與學科發展不懈努力。
  • H指數128,這位兩院院士代表作了解一下
    咱們來介紹下趙選賀老師的老師——國際材料力學大牛、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鎖志剛教授。於此,美國麻薩諸塞大學Ryan C. Hayward教授和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等人演示了利用離子雙層來矯正和切換離子電流的離子彈性體二極體和電晶體。通過將陰離子或陽離子固定在彈性體網絡上而其他種類的離子仍保持活動狀態,可以在不捕集液體的情況下實現這一目標。
  • 西安交通大學校友鎖志剛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鎖志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美國工程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當選院士均是在工程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實踐和工程教育領域內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鎖志剛教授1963年出生,1981年至1985年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
  • 高福、顏寧、鎖志剛等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其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洛克菲勒大學教授、HHMI研究員Jue Chen(陳覺,音譯)與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鎖志剛(Zhigang Suo)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 楊衛院士給浙大新生上課,背個雙肩包就來了!許多學生成了追星族
    如果你9月9日晚六點半路過浙大紫金港校區西區315教室,一定會被三臺攝像機、以及教室裡座無虛席的場景所吸引。這是浙江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程《力學導論》的開學第一課,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楊衛院士,三尺講臺、一百四十分鐘,楊衛院士從墨子開始,以中國力學學會為終點,為臺下兩百多學生講述了力學往事。這是他第二次站在這個講臺上。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劉維民院士團隊綜述貽貝啟發水凝膠
    作者預想,本綜述將提供有見地的觀點,以激發下一代水凝膠及其後續產品開發中的新思維和創新。所得的納米聚集體不僅可以沉積在各種基材的表面上以形成功能性塗層,而且可以在溶液中生長成大顆粒(圖12a)。由於鄰苯二酚和醌基團的保真度,PDA塗層和PDA納米顆粒都可以完美地繼承形成非共價/共價相互作用的能力,因此,它們都經常被用作合成貽貝類水凝膠的基礎材料。圖12.使用基於PDA的構建基塊製作以貽貝為靈感的水凝膠。
  • 哈佛教授鎖志剛:努力工作,也要努力讓人知道你做的工作
    、哈佛大學教授鎖志剛應邀為寧波大學師生做了一場題為「從哈佛求學到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報告。 鎖志剛首先與在場師生分享了他的求學經歷。1985年從西安交大力學系畢業後,由於學習出色,得到了稽醒教授的推薦,到美國哈佛大學讀書。198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到加州大學聖巴拉拉分校工作。在此期間鎖志剛開始了電子和電子材料有關的力學和材料學的研究,是當時最早用力學原理和方法來研究晶片結構的。這些研究將晶片的生產技術提升到一個較高水平。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NSR》:大規模製備高性能的生物相容光纖的新方法
    近些年來,水凝膠光纖在生物傳感器、光遺傳學、光治療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相比於傳統的高分子或玻璃光纖,具有皮芯結構的水凝膠光纖具有更為優異的組織相容性和光學性能,因而是植入式醫用光纖的首選材料。因此,具有交聯結構的無定形高分子水凝膠纖維十分適合用於製備光纖。儘管目前已經開發出靜電紡絲、3D列印、擠出成型、微流道加工和模板法等多種方法生產水凝膠纖維,然而同時具有高光學性能、力學性能的皮芯結構光纖的大規模連續化生產仍然是一個挑戰。
  • 陳學思院士《Natl. Sci. Rev.》快速獲得高模量1%固含可降解凝膠
    羰基和N-親核試劑(舉個例子:伯胺,氨氧和醯肼基)之間的縮合反應已很成熟地用於生物醫學及水凝膠領域。【科研摘要】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院士陳學思教授團隊首次報導了N-親核試劑(醯肼,伯胺和氨氧基)與鄰苯二甲醛(OPA)之間的縮合反應以形成水凝膠(固含量低至1%)。
  • 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唐本忠院士「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
    作為發光材料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是一類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高分子軟材料,往往含有兩個或多個發光中心。不同於其他主要以固態或液態形式存在的經典螢光材料,由於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的三維交聯網絡中包含大量水分,使其以高度含水的準固態形式存在,因此兼具許多優異的固體和液體的性能,包括與生物組織相近的模量,固有的軟、溼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 「創新達人」汪輝亮:苦研十五載 專注高強度水凝膠
    汪輝亮就是這樣的一位奮戰在科研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學教授,他從2004年開始專注高強度水凝膠的研究,現已有15年,雖然取得了累累碩果,卻依舊目標堅定,攀登不止。汪輝亮,理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高強度水凝膠、仿生材料、新型螢光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近年來,出版多部著作和教材,發表SCI論文近百篇,授權專利7項,主持和參與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 Rev.》綜述:貽貝啟發的水凝膠,從設計原理到應用
    【科研摘要】最近,中科院蘭州物化所周峰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王鑽開教授與中科院院士劉維民教授所得的納米聚集體不僅可以沉積在各種基材的表面上以形成功能性塗層,而且可以在溶液中生長成大顆粒(圖12a)。由於鄰苯二酚和醌基團的保真度,PDA塗層和PDA納米顆粒都可以完美地繼承形成非共價/共價相互作用的能力,因此,它們都經常被用作合成貽貝類水凝膠的基礎材料。
  • 經典回顧|《Science》:CRISPR智能響應水凝膠!譚蔚泓院士點評
    DNA水凝膠解體,實現對目標DNA的響應,可用於多種藥物、納米顆粒甚至細胞的可控釋放。該水凝膠結構可以響應任何目標DNA序列而無需重新設計不同的水凝膠體系。作者分別報導了小分子藥物或者蛋白質可控釋放的多臂聚乙二醇水凝膠,金納米顆粒甚至活細胞可控釋放的聚丙烯醯胺水凝膠,用作保險絲的導電炭黑水凝膠以及與微流控晶片結合實現病毒的快速靈敏檢測。
  • 西北大學於遊課題組《自然·通訊》:基於正交可見光化學反應的多重聚合物網絡凝膠快速高效構築策略
    2003年,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以「Double‐Network Hydrogels with Extremely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為題首次提出以多重聚合物網絡設計策略來提高凝膠力學性能和韌性(Advanced Materials, 2003, 15, 1155),為解決傳統凝膠力學和韌性兼容性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本文圖片均來自科學網科學網5月1日消息,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有100名院士和25名外籍院士入選,其中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 中國力學大會2017開幕西電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獲第十屆...
    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名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上頒發了中國力學學會各類科技獎項,包括: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力學科學技術獎,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6年度中國力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第十一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
  • ...大會2017開幕西電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獲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
    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名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上頒發了中國力學學會各類科技獎項,包括: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力學科學技術獎,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6年度中國力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第十一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
  • 楊衛等4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人民網北京2月8日 (記者 魏豔)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工程院(NAE)公布2018年新當選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NAE在2018年新增選了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NAE的院士總數達到2293名,外籍院士總數達到26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