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手術可不在顱骨上鑽洞?美研發新型腦外科手術機器人

2020-12-0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未來,某些腦部手術甚至無需在顱骨上鑽洞就能夠完成。

美國範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外公布了一臺目前還處在研發階段的新型手術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從臉頰對腦區進行精準定位——從臉頰進入腦部可以避免重要的顱腦區和神經系統。如果是患有嚴重癲癇,其它治療方法束手無策的病人,可以使用該機器人進行入侵性小得多的治療。傳統治療方法有時需要鑽入病人顱骨破壞癲癇熱點。但是因為這種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往往是萬不得已時才會用的最後一招。而這臺機器人進入腦部的路線更精確,也不是筆直前進,而是按照曲折的路線前進,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腦部的損傷。

「(針頭)摸著很有彈性,」負責設計機器人的研究生David Comber說。

之所以採用彈性設計,是為了讓機器人能迫使加熱後的鎳鈦合金針頭通過管道,讓針頭能貼合通路的形狀在貫穿大腦的管道中前行。當針頭一點一點地離開管道末端,針頭就能回復原來的形狀。Comber說前進中的針頭有點像一條毛毛蟲前行的樣子。

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會使用核磁共振掃描追蹤針頭通過軟組織的細微進程。但是針頭進入大腦時不能切下周圍的腦組織,要保證這一點非常困難。

Comber 說:「針尖走過的地方,針尖後面的部分就會跟著走。」任何誤差都可能是毀滅性的。目前機器報告的精確度為1.18毫米——只比針的直徑寬了0.04毫米。

設計推動針頭在管道中移動的氣動系統的Eric Barth和研究記憶合金的Bob Webster在商討如何將兩人的研究項目綜合起來的時候想到了這個項目。Comber和神經手術醫生Joseph Neiman參與了後續研究,來幫助兩人解決建造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製造過程中面臨的具體難題。

他們預計10年內該機器人可以應用於手術中。

(本文來源:煎蛋網   原文標題:腦外科手術機器人:從臉頰進入大腦)

相關焦點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
  • 石器時代的墓葬揭示曾經失敗的腦外科手術和活人祭祀
    其中一顆頭骨(前面)顯示出一種叫做鑽孔手術的腦外科手術的跡象。(圖片來源:塞維亞大學)在西班牙一個洞穴中發現的石器時代的頭骨上呈現失敗的腦部手術和死後被斬首的痕跡。據8月13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的報導,該頭骨可能屬於一個成年女性,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550年。
  • 開顱手術 史前人類頭骨上發現奇特孔洞
    考古學家在東歐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一個史達林時代的廢棄射擊場發掘出了一個奇特的史前人類頭骨,頭骨上有兩個洞。據分析,該頭骨屬於生活在4000年前的一個男性戰士,他生前可能接受過古代腦外科手術。
  • 什麼是手術臺上的 「軟刀子」?
    未來在某些時候它可以取代手術刀,成為一把無需流血,也不疼痛,除病於無形的——醫生正在給菲利絲做腦外科手術,通常做這類手術都免不了流血。手術時,既不需要切口,甚至都不需要麻醉;病人當天就可出院。不開刀,燒化病灶人體內部長出腫瘤或者發生病變,把病灶割除一直是外科醫生的主要任務。當然手術時,能不動刀,不傷皮肉又是很多人的夢想。而實現這個夢想,超聲波是首選。因為其他的波,比如電磁波,就副作用太大。早在194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做過嘗試。
  • 正在播出:《手術兩百年》之《攻入顱腔》丨以人腦研究人腦的手術
    在這一集中,將展示遠古時代的開顱手術、殺人者大腦的奇特之處、神經外科之父——哈維·庫欣創造的腦外科奇蹟、神經外科技術的驚人進展——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顯微鏡等技術、顯微神經外科之父——亞薩·基爾奠定的手術顯微鏡的劃時代功勳,以及新的治療理念——腦深部電刺激術的故事。
  • 3D模擬技術助力神經外科手術 ,醫生可「透視」腦部結構
    3D模擬技術助力神經外科手術 ,醫生可「透視」腦部結構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4-09 17:57 來源:
  • 顱骨修補術安全嗎,對恢復有幫助嗎
    核心提示: 顱骨修補術安全嗎,對恢復有幫助嗎?顱骨修補術是針對一些腦血管疾病或是因為外傷而做了開顱手術使顱骨造成缺損的修補手術,這在腦外科科室是一項非常常見的手術,手術過程基本是不存在風險的。   顱骨修補術安全嗎,對恢復有幫助嗎?
  • 顱骨修復手術一定要做嗎
    顱骨修復手術是神經外科當中的一項常規手術,同時也是一項歷史非常悠久的外科手術,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先明確的進行了這樣的外科實踐,這說明顱骨修復手術的重要性。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還有負責在腦袋上插線的機器人
    Neuralink公司研發的這種「線」,極為纖細,大約為4至6μm(比人類頭髮直徑還小)。在公司內部(Elon Musk & Neuralink)發表的一篇白皮書中稱,該系統可以支持「每個陣列多達3072個電極,分布在96個線中」。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
  • 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在紐西蘭取得成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5月10日,梅西大學野生基地醫院發表聲明稱,一周前該院成功為一隻顱骨畸形的鴞鸚鵡進行了腦部手術,目前這隻鸚鵡已進入康復狀態。此為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為了挽救它的生命,紐西蘭奧克蘭動物園、惠靈頓動物園和達尼丁野生動物醫院的獸醫們計劃進行此次手術,並組建了一支特殊外科專家團隊,治療這隻出生了56天的鴞鸚鵡。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這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 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
  • 開顱手術後必須做顱骨修補嗎?
    核心提示:顱骨缺損是神經外科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患。發生顱骨缺損之後,會對人的機體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不僅非常危險,容易因外界的撞擊或磕碰等傷及腦組織甚至直接危及生命,而且顱骨的缺損也使顱內環境急劇變化,顱內壓不穩定,腦血液循環,血液循環等受到幹擾,腦神經功能的正常發揮受到影響,產生一系列顱骨缺損綜合症,而且這也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患者容易有自卑抑鬱等情緒。
  • 手術後被去顱骨的修復,顱骨成形術
    顱骨成形術是一種重建性手術,一個錦上添花的手術,不作對生命沒有什麼危險,但是作了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為什麼還要做呢? 因該手術可恢復顱骨減壓術後顱骨結構的完整性、穩定顱內壓力、改善因顱骨缺損導致的顱骨缺損症候群而被廣泛應用。
  • 暖聞|男子腦出血手術無親人籤字,醫生:先手術,責任我來擔
    上周一下班時,突然左腿乏力、無法正常行走、偏癱明顯,被同事發現時竟突然摔倒在地,神志模糊不清,後經120救護車緊急送往梨園醫院。經CT檢查,吳師傅腦部右側基地節出血,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術。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國內首創,微創穿刺及實時手術導航雙功能華科精準Q300是一款國內首創的神經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快速、精準、安全進行腦外科手術,甚至可在急診或病房執行緊急手術,從而節省術前準備時間,縮短臨床幹預時間,為腦出血病人進行抽血引流,產品還同時具備微創定位穿刺和開顱手術實時導航雙功能。
  • 原來5000年前就有了鑽顱手術,使用的工具也只是普通的石頭!
    大約5000年前,人類就已經對動物實行過環鋸手術(鑽顱手術),手術時所使用的工具就是普通的石頭。這頭牛的頭骨被鑽了一個洞,上面還有鑽洞時留下的痕跡。近日,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在實行手術的時候,這頭牛是活著還是死了。
  • 顱骨修復術peek5釐米長5釐米寬需要多少手術費用
    顱骨修復很必要,材料選擇很重要   也就是說,當面臨顱骨缺損問題時,該做的是及時到醫院進行顱骨修復手術,避免更嚴重的問題發生。相對而言,顱骨修復手術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為了保證手術的效果更完美,材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一些早期的像骨水泥、有機玻璃等材料因為種種缺陷早已經被淘汰了,慢慢的一些醫院運用較多的就是鈦網材料。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的介紹
    這就直接導致我國醫院手術機器人的普及率遠低於歐美,也不及亞洲日、韓等近鄰。 不過我國在資助研發、設計、生產的手術系統一直在緊鑼密鼓的追趕中。例如2019年由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威高集團共同研發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妙手S」,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標誌著國產手術機器人即將完成走向市場的最後一步(2014年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順利完成了3例妙手s機器人手術試驗)。
  • Victor Horsley的早期癲癇手術與古代環鑽術。功能神經外科之父。
    Horsley一生最重要的外科成就包括部分切除腦皮質以治療癲癇,脊髓髓外腫瘤切除,神經切斷術治療面神經痛,狹顱症的手術治療,不隨意性運動失調的手術治療,腦皮質下腫瘤的手術治療以及同R H Clarke共同研製立體定向架進行腦皮質下手術。Horsley賦予了腦外科的現代觀念,他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是基於實驗室的動物實驗、皮質的定位以及無菌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