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期間減少損失,獲得收益——網際網路賦予旅遊業態新動能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臨近,旅行愛好者尹譯鋒開始計劃出行,想去周邊城市散散心。

對於旅遊業來說,寒冷的「冬季」剛剛過去。受疫情影響,各地景區陸續關閉,遊人取消出行計劃,酒店、民宿關停……即使「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相較往年,預測業績也並不樂觀。據「飛豬」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機票價格受跨省遊限制顯著下降,相比去年降幅近3成,酒店均價較去年同期低2%。

為渡過難關,一些旅遊公司千方百計尋找出路,直播進行雲旅遊、銷售農副產品擴收益等,利用網際網路科技,賦予旅遊業新動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網絡那邊的詩和田野。」沒辦法出門的尹譯鋒在疫情期間體驗了特殊的旅行。他在直播平臺上觀看了3場旅遊景點的直播,「有種世界在我手機裡的感覺」。

疫情期間,不少景區通過直播推出「雲旅遊」服務。掠過滿屏的茶梅,鏡頭沿著鄉間小路推進,呈現欣欣向榮、草長鶯飛的田園風光。這是湖北省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推出的「雲賞花」直播。

該公司董事長徐志新介紹,疫情期間,農莊不斷通過網際網路介紹燕兒谷美景、羅田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還邀請羅田縣的網紅為當地農副產品代言,甚至邀請縣長、副縣長來到直播間,向網友推薦當地特產。通過在多平臺的直播和農產品預售,公司回籠了部分資金,僅微店「燕兒谷美食鋪」就有100多萬元的銷售額。

直播旅遊已成為旅遊業的新業態。據統計,疫情暴發以來,「馬蜂窩」進行了千餘場直播,內容涵蓋戶外、博物館、經典景區、當地生活深度體驗等。2月至今,「飛豬」推出1.5萬餘場直播,觀看人次超4000萬,直播內容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何在疫情期間減少損失,獲得收益,這是擺在所有旅遊從業者面前的問題。

由璐德音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政府共同打造的周窩音樂小鎮,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體驗。小鎮與優酷視頻、蝦米音樂、騰訊視頻達成合作,建設優酷周窩音樂直播間,共同孵化音樂版權作品。也正是這一合作模式,讓小鎮和小鎮的音樂人在疫情期間有了版權收益。

周窩音樂小鎮旅遊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玉戈介紹,音樂小鎮致力於孵化更多優質的年輕原創音樂人,音樂人可以通過版權分成的方式在小鎮換取居住權限。如今,這一模式搬到了線上。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在小鎮的營銷和推廣下,所有音樂作品共計有100多萬元的版權收益。

疫情期間,不少旅遊企業著力做好內部培訓迎接復工。比如,全域旅遊大數據運營服務商——浙江力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力石在線課堂對所有員工進行《「修煉內功」課程》培訓。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將原有的燕兒谷鄉村工匠學校搬到網上,面向公司全體員工進行培訓。

面對疫情對旅遊業的重創,浙江力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緊急開發了一款面向文旅場所的免費公益產品——復業寶。這一系統基於大數據,可保障遊客健康出入,解決實名預約、校驗、數據匯總及查詢功能,還為文旅場所提供免費部署、免費票務分銷,實現安全無遺漏和防控精細化,滿足文旅單位復工監管、數據上報需求。

復業寶上線至今,已在山東濰坊市沂山風景區、河南南陽市五朵山景區、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等100多家文旅場所投入部署和運營。

如今,面對逐漸復甦的旅遊業,從業者雖有擔憂但也充滿希望。數據顯示,近3周,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周對周環比增2.36倍。去哪兒網預計,今年「五一」假期出遊旅客量與清明假期相比將增長近4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2021荔枝「文旅+」新業態發展高峰對話在寧舉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文旅行業造成了一定衝擊。如何推進文旅產業在市場發展新環境中找到適配點、突破點,成為新的發展課題。後疫情時代,「文旅+健康」、「文旅+網際網路」、「文旅+媒體」和「文旅+商業」等新業態應運而生。「文旅+」成為更好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成為文旅及相關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 陳根:後疫情時代,面臨數字經濟新範式
    儘管已有太多人預言,疫情將重塑我國經濟。但如何塑造,塑造的結果如何卻尚未明晰。當我們嘗試從宏觀經濟結構、企業數位化轉型和數字消費這三個方面加以考察時,或將會對後疫情時代經濟的蛻變有一個更為具體的感知。數字消費新業態疫情期間大量消費行為從線下轉到線上,這種轉變促進了消費領域的商業模式變革,加速推動了數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興起。
  • 新業態、新融合、新引領:中大旅遊學院酒俱系學科建設
    教師們到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與其旅遊院系團隊進行了交流,並調研了莫幹山民宿、亞朵網易嚴選酒店、君亭精選酒店等新業態的發展情況。此次學習交流由酒俱系主任朱宏副教授和副主任楊雲副教授帶隊,彭青教授、曾國軍教授、黃業堅教授、何莽副教授及博士後彭菲、黃國瓊、鍾淑如、朱明洋、餘構雄等人參加。
  • 【2021華工新傳考研】前沿專題:疫情中旅遊直播的傳播特點及影響
    近幾年,網絡直播的用戶數量不斷攀升,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際網路直播用戶規模4.33億人,相比較2018年底增長了3646萬,佔網民整體的50.7%。各大產業積極參與「直播+」戰略,其中旅遊業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加速了旅遊直播的發進程。在疫情期間多家景點聯合直播平臺,開展了旅遊直播,並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 【原創】疫情期間二氧化氮減少,給我們的啟示。
    眾所周知,二氧化氮是臭氧的破壞者,也是全球氣溫升高的罪魁禍首,減少二氧化氮排放是全球的共識。但最近呢我國的二氧化氮的排放減少了,這是為什麼呢?來看看來自國外的報導:最近據歐洲航天局採集數據,2月10日-2月25日,中國各地二氧化氮含量明顯低於前一時間段。美國航天局Aura衛星上的臭氧監測儀(OMI)也做了類似監測。
  • 疫情下全球航空網際網路市場的危機與生機
    多年來航空網際網路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嚴重影響該領域2020年及以後的發展勢頭。據NSR調查,疫情期間航空和海事領域的衛星通信業務受損最為嚴重。以航空為例,2020年3月,航空及相關行業的客運量下降了50%以上;2020年4月,部分區域航空客運量雖有所提升,但整體仍然處於下降趨勢,何時好轉也很難預測,這種情況使得航空產業鏈生存和復甦充滿挑戰。
  • 影視人在知乎 分享疫情下行業如何絕地求生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眾多行業受到重創,影視無疑是其中較慘的一個。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全球影業已損失了70億美元,如果接下來的四、五月情況還未轉好,那麼損失還將再增加約100億美金,依照目前疫情發展態勢,這筆損失恐怕難以避免。
  • 十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提出以「網際網路+」開闢旅遊新天地
    央視網消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11月30日聯合印發《意見》,提出以「網際網路+」為手段,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推動旅遊生產方式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驢跡科技CEO臧偉仲:智慧旅遊的核心是產業數位化
    網際網路技術還可以充分挖掘網上信息資源、動態跟蹤了解特定客群的偏好及其變化,有助於豐富旅遊產品形態,滿足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同時,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景區擴大線上營銷力度,並通過遊客數據分析和營銷推廣目標進行精準營銷策略。此外,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在旅遊業應用的不斷成熟還將逐步促進雲旅遊等新業態發展。
  • 用電量持續攀升 折射經濟新動能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日子,百姓生活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速為3.5%。1月至10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持續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增長5.9%,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綜合考慮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等因素,四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3%左右。
  • 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
    原標題:文化「新業態」、數字新技術正成為廣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底氣新技術添翼 多賽道領跑   11月22日下午,「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主舞臺,「粵港澳電競明星邀請賽
  • 我國旅遊消費潛力巨大 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
    原標題: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時間表抓緊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國內相關工作;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
  • 從數字賦能看網際網路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論壇期間疫情防控方案從9月便已開始著手制定,組委會還邀請疫情防控專家提出針對性意見,對論壇規模、參會人數等作出嚴格限制。「在論壇開始前一周,我們還對所有參會人員的健康碼進行滾動排查,對近期有黃紅碼的進行風險評估,就是為了通過環節前置,把風險降到最低。」嚴路告訴記者。
  • 知識直播成就業新風口,「網際網路+」的「新就業引力」是怎麼煉成的?
    今年一季度,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教育、房地產等行業紛紛在線上找到新的突破口,並在就業上帶來新的機遇。全國陸續復工復產後,線上消費的習慣得到延續,直播等新業態日漸穩固。7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副業創新」等15個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對靈活就業予以多方面政策保障。
  • 廣西文旅產業發展催生新動能
    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舉辦的2020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柳州召開。會上,重大項目籤約達42個,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螺螄粉小鎮、卡樂星球—克裡灣主題樂園、柳空文創園、窯埠古鎮等文旅項目,充分展示了廣西文旅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
  • 這些新業態將改變你我生活方式……
    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近日,廣東省發布《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此前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也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
  • 畢馬威:疫情對各行業的影響和未來發展趨勢(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總體來看,短期內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投資債務流動性風險增加,不良資產規模可能有所擴大,非標投資面臨更大壓力,專注線下服務模式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壓力也將更加嚴峻。同時,疫情也會給龍頭企業和新的線上業態帶來成長機會。長期來看,疫情過後,高流動性資產、高成長行業及多元化資產配置仍然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 騰訊黨委書記談內卷:低垂的果實已被採摘,應向科技要新動能
    新經濟過去給民眾帶來巨大的獲得感,因為它通過高科技創造了長期普惠式增長,但隨著科技樹上「低垂的果實」逐漸被採摘,信息技術、網際網路領域自身的發展進入「窄道」,為社會進步所能提供的動能也在減少。「要緩解這種焦慮,為社會發展找到新動能,應該繼續向科技要方法。」
  • 疫情下的中國網際網路世界,正「鏡像」呈現在全球
    截至北京時間 3 月 6 日 0 時,中國境外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達到15886,過去一天內境外新增確診病例是中國的 15 倍。隨著疫情在全球不斷升級,世界經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影視文娛行業寒冬加劇、線下消費與旅遊業開始「渡劫」、遠程辦公和在線教育迎來機遇、直播與短視頻產品「跨界支援」......一個多月前發生在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切,開始在世界網際網路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