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出體是怎麼回事?——《腦與意識》(節選)-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很多禪修者都對各種神秘現象津津樂道、心嚮往之,而出體體驗可能因為出現頻率較高,更是時不時地被提起,很多宗教派系、導師更是熱衷於宣揚各種神秘體驗(出體,前世記憶等等),以此來吸引信眾的好奇,並直接或半遮半掩地表明自己的教法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甚至遠遠超越科學的。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科學解釋人的靈魂出體
古書對靈魂出體也有很多記載,大部分都認為這種情況下人進入一種忘我【或者稱為無我】狀態,就是人進入一種喪失【或者部分喪失】自我意識狀態,佛教叫禪定,而練氣功的叫入定。把人進入自我意識喪失的能力,自我意識喪失程度的能力叫做定力。
-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
出體對身體有害嗎?
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出體了25年的美國清明夢大師羅伯特.門羅(Robert Monroe)是怎麼描述出體的危害的:我(Robert)首先要說明的是:經歷了二十五年親身體驗的「出體經驗」(out—0f—body exprience),我仍然活得好好的。體力上是有些老了,但仍很健康。
-
量子物理學家提出:意識與宇宙精細結構相連(2)
有一種底層的東西分裂成了主觀和客觀。還原主義科學就建立在這種主觀和客觀的分離上,是人為的,而本質是一。哈梅羅夫說,二元論者認為物質與意識是各自獨立的,唯心主義者認為意識產生了物質,唯物主義者認為是物質產生了意識,而泛心論者認為物質和意識差不多是一回事。
-
自由意識並非客觀存在,它是一種錯覺,人類是虛擬的?
因此,有一部分觀點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神經信號與意識存在緊密的聯繫,自由意識和潛意識之間也存在明確的分工。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自由意識未必是真實存在,更多情況下,它更接近於一種錯覺。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另一方面,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崴格納爾採用心理學行為實驗方法證明個體對於自由意志的體驗是一種錯覺,並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反映。圖 2 崴格納爾根據自己的實驗提出了一個行為產生的理論模型:行為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意識之外,而自由意志體驗其實並不是建立在行為產生的真實原因之上,因此是一種錯覺。
-
生命其實也是機器人,所謂的意識和靈魂不過是一種假象與錯覺
以前,人類沒見過電腦前,沒見過機器人前,可能不會意識到人類的意識和靈魂,其實本身就是錯覺。以前,我也沒聽過類似的言論。不過,就在剛才,就在我脫衣就要睡覺前,我突然有了這個想法,而且,越想越明白。人類一直強調自已是生命,是活的,是有意識的,這是人類區別於機器人的。
-
修行中的特異功能:陰神出體的結果
所以古往今來在修真界師父們「都不主張過早地調陰神出體作功」,即使在「內環境」中已經培成它也應將其控制在「內境」之中,只讓其完成「助陽生神」的功用,用「增陽強陽」之法對其進行制約,以避免其「過早出體進入外環境」。 陰神的「出體作功」,由於它具備上述的生理特點,因而可以廣泛活動於下三界低維空間和中三界的部分空間之中。
-
佛教與意識狀態的改變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幻覺和超自然現象依據經驗描述,幻覺和超自然現象(比如超感官知覺、出體體驗和意念致動等)是佛教修行中最常出現的現象。在前一篇論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幻覺模型及其推論」中,不同於大多數研究是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研究幻覺的產生機制,我們從獨特的視角提出了一個簡潔的幻覺模型來揭示不同幻覺狀態的形成機制。
-
揭秘瀕死體驗,你想要的都在這裡,佛學的解讀超出你的想像
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一些病人在死亡那一刻,病人覺得自己的靈魂離開了身體,但是通過搶救以後,出體的靈魂有各種經歷和見聞,後來靈魂又回到身體以後,病人就對醫生和研究專家,談起靈魂出體以後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經歷和體驗,就叫做「瀕死體驗」。瀕死體驗,在國內外都有研究和調查,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了。
-
唯有「減少認知錯覺、加強體驗感知」的智慧修行,才能擁有幸福快樂...
生命科學解密:左腦敘事發生認知錯覺】介紹的科學實驗,我們知道:1、左腦負責人「邏輯敘事的語言編輯」(簡稱「敘事自我」);2、右腦負責人每時每刻的「感知意識」(簡稱「體驗自我」);3、>很遺憾「右腦」沒有「記憶和語言」能力,右腦的「體驗感知」通過「意識想法」向左腦提供語言的「素材」,但是「體驗感知」在寧靜狀態下才有可能被「喚醒」;4、左腦代表「我」,進行「語言敘事表達」;而且左腦的「敘事習慣」是將記憶的峰值與終點兩者加以平均而確定的(峰終定律);
-
瀕死體驗,能證明人有靈魂嗎?
2001年6月20日,山姆應邀在休斯頓萊斯大學作了題為《瀕死體驗:透視腦死亡還是透視一門新的意識科學?》的報告,吸引了不少對生命研究感興趣的人。在他的報告中,山姆首先介紹了對「瀕死體驗」研究的背景情況,有許多醫生、科學家都對「瀕死體驗」進行過研究。在談到意識(靈魂)與大腦的關係時,山姆介紹了不同的觀點。
-
山西大學生創作「3D錯覺藝術空間」吸引民眾體驗
山西大學生創作「3D錯覺藝術空間」吸引民眾體驗 (1/6) "← →"翻頁
-
自我意識與人性——一種踏實的成全
自我意識與人性自我意識能夠帶來人性上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通過不斷作出人性的選擇,使之形成固著和常態,被建構出一種高度。而完成這種使命後,它就可以撤回,功成身退,從而投注於另一領地。比如,通過有意識的認知和訓練,使自覺變成自動、使理性上升為本能、使繼發性生成原發性。
-
【Brain】揭開心靈與意識的「物理載體」之謎
同樣,科濟列夫通過實驗發現:意識的變化也能對時空產生某些微妙的影響。 科濟列夫稱之為「精神致動」——一種由突然的心理變化(包括他自己的)引起的物理效應。而且,情感上的活動比腦力上的活動對設備產生的影響更大。
-
愛因斯坦曾言:時間也許是不存在的,過去與未來只是意識的錯覺
愛因斯坦曾言時間也許是不存在的,過去與未來只是意識的錯覺眾所周知,春夏秋冬與日夜的更替,都是時間的產物。,而地球自轉的時間是一天,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年,我們關於時間的概念就這麼建立了起來。但在近日,有科學家卻指出:世界上也許根本不存在時間,有關於它的概念,也許只是我們大腦錯覺的產物。可能有人會覺得荒謬,但事實上愛因斯坦也說過類似的話。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也許關於過去和未來的區別,只是我們的錯覺而已。愛因斯坦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時間是沒有方向性的,它或許只是空間扭曲的產物。人類之所以會有時間的概念,是因為我們會看到四季的變遷,會看到生老病死等等。
-
世界上沒有鬼,但人為什麼會見「鬼」呢?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
同理,在睡眠時發生的一些奇特的現象也是因為大腦的錯覺。據教授統計,在人快速進入睡眠時,將有一定的可能會進入一種朦朧的境界,大腦會保持某種形式的意識,還可能會把夢境與現實的經歷聯繫在一起,所以死去的人入夢或者自認為的壞人在夢中很可怕這種現象也是不奇怪的。
-
世界上沒有鬼,但人為什麼會見「鬼」呢?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
據教授統計,在人快速進入睡眠時,將有一定的可能會進入一種朦朧的境界,大腦會保持某種形式的意識,還可能會把夢境與現實的經歷聯繫在一起,所以死去的人入夢或者自認為的壞人在夢中很可怕這種現象也是不奇怪的。其實,這也跟人的心理和錯覺有關,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有點可怕的東西或者經過一個偏僻的地方時,恐懼心理就會作祟,使人的想像力越加豐富,把這些可怕的東西聯繫到鬼身上,產生一種叫「面孔空想性錯覺」或「感知迷失」的現象。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或者說,時間的流動完全是一種心理構建——是一種錯覺或混淆?時間流動性這樣不言而喻的事情,怎麼可能是大腦施展的錯覺呢?這個問題有一種答案,它這樣說:我們可以把塊體宇宙想成是一系列的靜態幀,就像一卷膠捲那樣。儘管電影裡包含許多不同的幀(每一幀都代表時間裡的一個瞬間),可以說,所有幀都在膠捲裡共存。就像家庭電影的幀一樣,你出現在塊體宇宙的許多幀裡。在每一幀,你的意識裡都有此前一幀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