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攻擊大腦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上海專家一一釋疑

2020-12-05 澎湃新聞

氣悶、頭暈、心跳加速是病毒感染症狀嗎?病毒會影響人們大腦嗎?在全民防範新冠病毒侵襲的時候,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加強機體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通過熱線電話反映各種各樣的疑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神經內科教授汪昕通過「新冠中山談」,從神經內科專業角度為公眾解釋新冠肺炎的可能影響,以及提高神經心理免疫力的重要性。以下為汪昕的解讀。

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的可能影響

大腦是我們的神經中樞。血-腦之間有一種選擇性地阻止某些物質由血進入腦的「屏障」存在,稱為血腦屏障。早在1885年有人發現,靜脈注射染料後,全身組織均被染色,但腦卻不染色。正是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可以保證腦的內環境的高度穩定性,以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同時能阻止異物(如微生物、毒素等)的侵入。

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通常首先攻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已經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表達、複製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相關,除感染肺部外,也可能通過ACE2受體攻擊人體的心臟、食道、腎、膀胱和迴腸等器官。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如果血壓升高,控制不佳,可能導致中風、腦出血等腦血管病發生。

目前沒有報導新冠病毒破壞血腦屏障的證據。既往研究發現在5種已知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有3種有實驗室研究提示具有神經侵襲性和嗜神經性。也有研究者在SARS的患者的屍檢大腦中檢測到SARS-CoV病毒的RNA,但是臨床上目前暫沒有報導新冠肺炎發展成腦炎的病例。

如果是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由於全身免疫力低下,其他病原菌,如細菌等可能趁虛而入,破壞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導致腦炎、腦膜炎的發生。這些重症患者常可能合併膿毒血症,化膿性感染等其他細菌性感染。繼發顱內感染後,出現頭痛、噴射性嘔吐、視力下降、肢體抽搐等表現。

也有一些重症感染者,可能出現炎症風暴。特別是有一些年輕人開始很輕,到7-8天後突然發生重大變化,可能除了肺,還累及心臟、大腦。炎症風暴是機體感染後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為了抵抗病毒,機體產生過多炎性細胞因子或趨化因子,溢出到循環中,導致全身性細胞因子風暴。患者出現持續性高燒、紅腫、腫脹、極度疲倦與噁心、抽搐。 一旦腦部中樞——腦幹受累,中樞神經系統直接作用於肺部,可能產生神經源性肺水腫,這個在危急重症裡才可能出現。

當然上面介紹的神經系統受影響,都是在感染重症患者中可能發生,即使受影響,也大多是新冠感染後的併發症。科學家們,醫師們還在不斷努力積累救治經驗,提高搶救成功率。由於常人有完整的血腦屏障和良好的自身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襲。那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呢?

提高自身神經心理免疫力

眾所周知,神經中樞接受外界信號,調控我們的症狀和行為。但是我們容易忽視的是,神經系統不僅通過遞質傳導調節我們的行為和喜怒哀樂,也通過神經環路調控我們的免疫力。所以不僅吃飽穿暖,還要重視和關注我們神經心理免疫力的提升。

我們接受外界的各種信號後,如新冠肺炎的各種報導、影像、圖片等等,大腦接受這些信息並傳輸,通過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邊緣系統、額葉皮層等不同神經通路調節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接收到的各種刺激,通過感受器傳導到腦幹藍斑的上行纖維,引起興奮、警覺及緊張、焦慮等情緒反應。藍斑又激活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增多,過度激活出現高血壓、血黏度增加、血栓易於形成、耗氧增加、脂質過氧化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導致我們體會到各種身體不適,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胃部不適、噁心、腹瀉、頭痛、疲乏等症狀。

各種外界視聽,情緒刺激,也會作用在海馬和杏仁核,不僅產生焦慮、抑鬱、恐懼的情緒行為,也會導致行為異常、生長發育抑制、代謝改變等多種後果。我們會出現擔憂焦慮,頻繁刷屏查閱和疫情有關的信息,反覆過度清洗消毒、測量體溫,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等症狀。

更為重要的是,外界信息的過度刺激,會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長期大量增多,抑制機體免疫,導致免疫力低下。

因此,正確了解疾病知識,提高神經心理免疫力,可以在我們身體裡樹立一道無形卻巨大的屏障,幫助我們抵抗各種病原體的包圍和侵襲。

總之,新冠肺炎來襲,別慌,大家一定要正確應對。既往一些重大事件都會導致應激障礙。建議大家在正確的科學引導下,了解正確的疾病知識,建立對疾病正確認識,提升自己的神經心理免疫力。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目前的情況下,加強互相理解、溝通、包容非常重要。同時建議大家在疫情之中一定要重視自己乃至家人的情緒、心理、行為反應,及時傾訴,現在有多個心理團隊支持,心理熱線。通過正確了解疾病知識,保持平常心;積極做好預防工作,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穩定情緒,關注當下現在該做的事;不斷提升自己的神經心理免疫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專家提示切忌掉以輕心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病例。醫務人員對其患者腦脊液標本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獲得了SARS-CoV-2病毒基因組序列。據報導,2月25日,56歲的許先生(新冠肺炎危重型、合併腦炎)終於走出北京地壇醫院的大門。
  • 牛奶裡含有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別信!
    傳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科普解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而想產生抗體等免疫球蛋白,需要先接觸相應的抗原,比如某種細菌,或某種病毒。如果想讓抗體產量高點,還得多次重複抗原刺激。最後即使牛媽媽血液中存在抗體,也可能只有一部分會進入乳汁。如果牛媽媽沒有接觸過新冠病毒,沒有戰勝過它,那麼它也無法產生這種抗體並通過乳汁傳遞給牛寶寶。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哪種牛奶敢宣稱自己含有新冠病毒的抗體。
  • 【新華網連線武漢】神經內科專家張熙回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關心 劉廈)近日,北京地壇醫院首次報告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病例。新冠病毒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什麼危害?會引發其它臟器損害嗎?【新華網連線武漢】本期邀請到軍隊前方專家組成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老年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熙,對相關問題進行闡釋。
  • 全球上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嗎?
    當然,並非所有腦損傷都是病毒直接攻擊大腦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是其他問題帶來的連鎖反應。例如,新冠病毒攻擊肺部,肺損傷後供氧不足,導致一部分腦細胞因缺氧死亡。人體自身的免疫反應也可能導致大腦受損: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會讓免疫細胞誤殺健康的腦細胞。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可能引發幻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首次發現,最近流行的新型肺炎有攻擊中樞神經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首發症狀就是神經系統,如面癱,大腦出現幻覺等,有一位患者說自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而自己從沒去過四川。」胡波說。胡波解釋,神經系統症狀可能與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有關。
  • 原創動漫⑤ | 免疫力就是抗擊新冠病毒的「特效藥」
    事實上,應急科普指的是為了提高公眾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科學意識及能力所開展的各種科普工作,不僅包括突發事件發生過程中開展的應急科普工作,而且包括常態生活中為了提高公眾防範各種突發事件安全意識而開展的科技宣傳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事業。本期推出《原創動漫:還原傳染病的真相-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藥」》。
  • 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有患者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
    專家稱,很多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登革熱等,都有少量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這主要是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流到全身各處,穿過血腦屏障,從而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
  • 【權威】俄羅斯一女子體內發現18種變異新冠病毒,免疫力低下導致...
    ——《雙城記》狄更斯最近,俄羅斯專家在一名免疫功能低下的婦女身上發現了18種變異的新冠狀病毒,其中,部分變異的新冠病毒與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相同,另外2種新冠狀病毒與丹麥水貂攜帶的病毒一致。資料來源:俄羅斯《消息報》12日報導,該女子47歲,患有淋巴瘤。該女子於2020年4月通過化療感染了新冠病毒。
  • 死亡率遠超新冠,神秘病毒再被發現!俄專家:正以新冠的方式發展
    據中國網11月3日報導,歐洲多國新冠疫情出現了反彈跡象,德國法國先後施行全面封鎖,隨後義大利愛爾蘭也緊急採取措施。在全球正面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際,俄羅斯又曝出了驚人的消息。他們指出,在俄羅斯,這樣的病毒還沒有遇到,它不像新冠病毒那樣危險。皮羅戈夫俄羅斯國家研究醫科大學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系主任、醫學博士、俄羅斯首席傳染病專家弗拉基米爾-尼基福羅夫說,他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病毒。尼基福羅夫說:"這是一種純粹的遺傳病。就這樣吧,它與感染或新冠病毒無關。"
  • 《自然神經科學》:新冠病毒從可通過鼻子鑽入大腦
    狂犬病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可以入侵大腦,損害特定的神經系統細胞,新冠病毒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專家對平均年齡為72歲的33名新冠肺炎死者進行屍檢,對嗅黏膜和四個不同大腦區域做樣本取樣,對組織樣本和細胞做核酸檢測以及針對病毒表面S尖峰蛋白抗原檢測。
  • 人體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嗎? 不一定
    人體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
  •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系列科普(一):如何提高機體免疫力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如何提高機體免疫力」系列科普——自然醫學和精準營養的策略和方法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病毒感染的鬥爭中,幾乎使每個人都認識到了免疫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戰勝病魔的根本,尤其在沒有有效殺傷病毒藥物的情況下,機體免疫力決定了你的生存命運。到底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瑪尼布:對抗各種病毒細菌,首先要提高免疫力!
    如今疫情發展態勢好轉,人們仍然忘不了就是那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帶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們在為這些逝者哀悼,卻也在反思,為何會造成如今的局面。誠然,野味管理不嚴是其一,其二卻是人們自身免疫力不高,全民身體素質較低所致。查看新聞資訊發現,日前有接觸過新冠患者而沒被感染的案例。專家直言,人的身體素質過硬,抵抗力高是主要原因。新冠沒有特效藥,徐徐圖之的治療還是有不少患者症狀嚴重無法救治。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分析為什麼病毒會不斷變異,並提醒如何做好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受訪專家: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楊佔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傳染病學教研室副主任 劉菲上海交通大學社區醫學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 鮑勇本文作者
  • 免疫力為何如此重要?看看張文宏怎麼說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好轉,很多地方已經陸續復工復產。有人說,在研發出有效疫苗和藥物前,免疫力是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唯一「武器」。在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免疫力為何如此重要?新發傳染病通常有一個特點,即身體沒有針對性的抗體。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有人提出了「群體免疫」策略。
  • 如何科學提高和修復免疫力?國際功能醫學專家給你4大方案丨蝌學薦書
    新冠肺炎戰役中,於外,有醫生護士等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於內,則有免疫系統幫助我們抵抗外來病毒的入侵。本文作者是一位國際功能醫學專家,擁有20年臨床經驗,這本書也是國際功能醫學的權威著作。一開始,作者從自身出發,向讀者解釋了自己的寫作意圖,並結合自身的經驗,介紹了免疫系統修複方案讓自己受益的地方。
  • 新冠變種病毒傳播能力高於原始毒株約70% 是新型超級病毒嗎?
    關於B.1.1.7新冠病毒變種,我們知道些什麼?各大媒體日前紛紛撰文解讀科學家公布的信息。它是新型超級病毒嗎?不是,這只是隨著新冠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而出現的眾多變種之一。《科學》雜誌稱,病毒複製時會產生突變,研究人員觀察B.1.1.7變種病毒的基因組時,被它已經出現17個位點的大量突變震驚。
  • 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如何提高免疫力?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漿細胞的體積非常大,裡面充滿了新合成的抗體,漿細胞將抗體釋放出來後,抗體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到達病毒感染部位,其主要作用是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入侵細胞。然而,抗體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是無能為力的,對於躲藏在細胞內的病毒,其最終的殺滅依賴於人體內的T細胞。
  • 外媒:科學素養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4日發表一篇題為《科學素養是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的》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布魯斯·米勒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 王貴強:免疫力對病毒清除起決定性作用
    對於新冠病毒感染,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藥,感染病毒以後是表現為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或者是無症狀,主要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機體的免疫力在傳染病發生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新華網: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是如何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