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有患者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

2020-12-06 騰訊網

專家稱,很多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登革熱等,都有少量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這主要是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流到全身各處,穿過血腦屏障,從而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科技日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病例。醫務人員對其患者腦脊液標本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獲得了SARS-CoV-2病毒基因組序列。

據報導,2月25日,56歲的許先生(新冠肺炎危重型、合併腦炎)終於走出北京地壇醫院的大門。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神經系統症狀有三類

報導中,許先生於1月24日以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收入北京地壇醫院,治療過程出現頜面及口角頻繁抽搐,伴持續呃逆等症狀,通過基因測序證實其腦脊液中存在新冠病毒,臨床診斷病毒性腦炎。

「事實上,病毒除了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外,還會攻擊周圍神經系統。」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胡波團隊於2月25日發表了首份揭示新冠肺炎影響神經系統文章——《武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經系統表現:回顧性病例系列研究》。據她介紹,研究樣本是從1月16日至2月19日的214名新冠肺炎確診住院患者。其中,有88位重症患者和126位非重症患者。患者樣本的平均年齡為52.7歲,有83例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

「超三成患者出現神經系統表現,重症患者中比例更高。」胡波說,神經系統症狀主要有三類: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暈、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癲癇等;二是周圍神經系統症狀如味覺減退、嗅覺減退、食慾減退、神經痛等;三是骨骼肌損傷。78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患者中,53人中樞神經受損,19人周圍神經受損,23人骨骼肌受損。對於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和頭痛,分別有36例和28例。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首發症狀就是神經系統,如面癱,大腦出現幻覺等,有一位患者說自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而自己從沒去過四川。」胡波說。

至於為什麼許先生是全球首例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新冠肺炎患者?胡波表示,這並不矛盾,因為她們所做的是描述型研究,雖然臨床發現患者有這些症狀,但由於在一線,受時間和救治條件所限,並沒有對患者腦脊液做病毒檢測。

系病毒穿過血腦屏障所致

「在三類神經系統表現中,出現中樞神經受損的比例最高。」胡波指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血行或逆行神經元線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胡波解釋,神經系統症狀可能與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有關。ACE2是新冠病毒的功能性受體,即病毒感染細胞的「入口」。這種受體在肺部組織和小腸組織較多,但在幾乎所有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上的表達也很豐富,包括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而且,新冠病毒是RNA結構,不能單獨複製,其需要和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完成複製,然後再釋放出來。因此,病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就很容易傳播到全身各系統,這可能是新冠病毒直接或間接引起神經系統症狀的病理機制。

主持許先生救治工作的北京地壇醫院ICU主任劉景院也表示,病毒對靶器官的直接損害以及因此而導致的全身炎症反應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主要的致病機制。

很多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登革熱等,都有少量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這主要是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流到全身各處,穿過血腦屏障,從而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說。

對臨床救治有一定提示意義

「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一定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劉景院說。

胡波也認為,新冠病毒累及的主要器官為肺,實際上該病毒還可以累及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等多個系統,因此,早期以其他系統不適為首發症狀時,往往容易誤診,延誤治療。

在研究中,胡波團隊發現,與輕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典型症狀(發熱45.5%,咳嗽34.1%等)並不多見,而中神經系統症狀(45.5%)更為常見,其中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14.8%,急性腦血管病達5.7%,肌肉損害19.3%,而這些往往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相關性更大。

因此,胡波強調,如果病人出現了神經系統症狀,一定要警惕病毒感染的可能,神經系統出現症狀,如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病變,病人就會發生血管事件,從而導致死亡。

「不能只關注肺部,還要注意其他的病變,炎症反應激發的血管和凝血功能降低,如果引起重視,給予恰當的預防和治療,如病人凝血時間延長,及時抗凝,把這個漏洞補起來,關鍵時刻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胡波說,此外,醫務人員也要警惕,如果一些病人首發症狀是神經系統,診斷時千萬不要忽略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

確實,劉景院也提醒抗疫救治一線醫護人員,在臨床觀察中,不乏有頸抵抗,病理徵陽性,突發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病例存在,面對此類患者,需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及時進行腦脊液等相關檢查,並完善腦脊液新冠病毒核酸及基因測序等工作,並積極處理相關神經系統併發症,從而進一步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可能引發幻覺
    其研究中,214名患者超過三成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主要表現為三類: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意識障礙、幻覺、妄想、電線等,二是出現周圍神經神經系統症狀,此症狀和抑鬱症一些表現類似,諸如味覺減退、嗅覺減退、食慾減退、神經痛等。三是骨骼肌損傷。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專家提示切忌掉以輕心
    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 地壇醫院首次證實: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臨床防治神經科專家共識》裡提到:有一部分患者會合併神經系統症狀。但至今為止,還不能證實腦脊液中含有活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現在,恐怕出現了新的突破。
  • 全球上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嗎?
    相對嚴重的神經症狀也出現了。在美國紐約疫情爆發的早期,醫生們就注意到,有些患者在住院前就昏倒了。一進醫院,他們中的一些人就開始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有的癲癇發作,有的中風。這些症狀甚至出現在之前沒得過癲癇或中風的年輕人身上。還有少數報導稱,患有嚴重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腦炎和腦損傷。 當然,並非所有腦損傷都是病毒直接攻擊大腦的結果。
  • 【新華網連線武漢】神經內科專家張熙回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關心 劉廈)近日,北京地壇醫院首次報告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病例。新冠病毒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什麼危害?會引發其它臟器損害嗎?【新華網連線武漢】本期邀請到軍隊前方專家組成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老年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熙,對相關問題進行闡釋。
  • 新冠病毒有何危害?傷害你的大腦: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病毒,新冠...
    譯者註: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這都是我們最初所熟知的新冠肺炎症狀。但是隨著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等更多症狀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懷疑,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但是數據的缺乏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病毒是直接還是間接傷害大腦。只有揭開其中的秘密,才能夠讓他們對症下藥,並最終戰勝疫情!
  •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1丨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北京地壇醫院4日公布,此前的2月25日,首例新冠肺炎合併腦炎患者從該院順利出院。該院ICU主任劉景院提醒: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一定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 新冠影響中樞神經途徑找到了?研究稱病毒可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據《今日印度》報導,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鼻子進入人腦。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為診斷和預防感染提供信息。根據這項研究,新冠病毒不僅影響呼吸道,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CNS)。研究指出,這最終會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症狀,如嗅覺、味覺喪失、頭痛、疲勞和噁心。該研究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不僅會影響呼吸道,還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嗅覺和味覺喪失、頭痛、疲勞、噁心和嘔吐。」
  • 新冠病毒攻擊大腦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上海專家一一釋疑
    氣悶、頭暈、心跳加速是病毒感染症狀嗎?病毒會影響人們大腦嗎?在全民防範新冠病毒侵襲的時候,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加強機體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通過熱線電話反映各種各樣的疑問。正是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可以保證腦的內環境的高度穩定性,以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同時能阻止異物(如微生物、毒素等)的侵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通常首先攻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已經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表達、複製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相關,除感染肺部外,也可能通過ACE2受體攻擊人體的心臟、食道、腎、膀胱和迴腸等器官。
  • 《自然神經科學》:新冠病毒從可通過鼻子鑽入大腦
    柏林醫科大學查理特神經病理學系Helena Radbruch博士介紹,新冠肺炎不僅僅是一種呼吸道疾病。除了攻擊肺部,患者還會出現心血管系統、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等一系列症狀。報告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現神經症狀,包括嗅覺、味覺喪失或改變,頭痛、疲勞、頭暈、噁心等,還有一些患者出現卒中或更嚴重的併發症。
  • 新冠病毒還會傷害你的大腦:失去嗅覺、頭痛、失憶
    譯者註: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這都是我們最初所熟知的新冠肺炎症狀。但是隨著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等更多症狀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懷疑,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但是數據的缺乏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病毒是直接還是間接傷害大腦。只有揭開其中的秘密,才能夠讓他們對症下藥,並最終戰勝疫情!
  • 新冠病毒滲透到大腦的機制被揭示
    德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新冠病毒通過嗅黏膜中的神經細胞進入大腦。科學文章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現在已經認識到,COVID-19不是純粹的呼吸系統疾病。除了能造成肺部損傷外,新冠病毒還可以影響心血管系統、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
  •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3-04 19:30 來源
  • 新冠病毒或損害半數重症患者大腦和神經系統 出現走路不穩或癲癇等...
    武漢一項針對COVID-19患者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半數重症患者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有這樣的症狀,包括頭痛、走路不穩、說話含糊不清、神經痛和癲癇。這項研究首次對與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腦部問題進行了表徵,有這些症狀可能表明患者面臨更高的風險。在這項研究中,華中科技大學的神經學家胡波教授和同事分析了來自中國武漢的214名COVID-19患者。這些病人都在該大學附屬醫院的三個專門特殊護理中心之一接受治療。
  • 新冠病毒是否會破壞血腦屏障成為研究焦點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11月3日7時25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46849292例,死亡病例為1204202例。新冠病毒會破壞血腦屏障嗎?由于越來越多新冠患者出現中風、記憶力下降、痴呆等神經系統相關的症狀,因此新冠病毒是否會破壞血腦屏障,攻擊我們的大腦成為研究焦點。
  • 美醫學會雜誌:新冠病毒損傷神經系統 有患者發生典型症狀前出現偏癱
    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學》(JAMA Neurology)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對近半數的重症患者會造成腦部及神經系統損傷。圖為新冠病毒患者大腦的CT圖像,圖據《每日郵報》重症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會導致病情惡化該項研究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患者通常有神經學臨床表現,其中重症患者更易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意識障礙、骨骼肌損傷等。出現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可能會使新冠患者臨床症狀惡化,死亡風險增加。
  • 新冠傷害大腦!研究稱兩成患者確診90天內診斷出精神疾病
    在研究中,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患者表現出焦慮、抑鬱和失眠症狀最為常見,研究人員還發現,他們患痴呆症(一種腦損傷狀況)的風險明顯更高。在新冠病毒檢測陽性後的3個月內,每5名倖存者中就有1人被首次診斷出焦慮、抑鬱或失眠症。研究人員稱,這一機率是同期其他組患者的兩倍。
  • 首份新冠影響神經系統研究:有患者在出現新冠症狀前突發偏癱
    SARS-CoV、MERS-CoV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入侵神經系統的案例並不罕見,那新冠病毒對患者神經系統又有怎麼樣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214名患者有超過三成(36.4%)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神經臨床症狀分主要為3類: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暈、頭痛、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共濟失調、癲癇發作);外周神經系統症狀(味覺損傷,嗅覺損傷,視覺損傷和神經疼痛);骨骼肌損傷。這是首份詳細揭示新冠病毒影響神經系統的文章。
  • 研究發現:嚴重新冠感染可造成大腦損傷
    專家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其背後機制,以便了解新冠病毒對人類大腦存在的可能性影響,並探索潛在的治療方式。「關於新冠病毒感染同神經系統併發症、精神病學併發症的關聯報告越來越多。」該研究報告作者、利物浦大學神經病學家本尼迪克特·邁克指出。這份研究的案例信息來自於英國4月2日-26日期間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 外媒:新冠病毒會導致大腦出現嚴重認知缺陷 相當於老化十年
    參考消息網10月28日報導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27日報導,一個研究團隊27日稱,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患者其腦功能可能遭受嚴重影響,情況最糟糕時,大腦受到的損傷相當於10年的大腦老化。報導稱,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醫生亞當·漢普希爾牽頭的一項研究對超過8.4萬人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