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醫學會雜誌:新冠病毒損傷神經系統 有患者發生典型症狀前出現偏癱

2021-01-20 紅星深度

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學》(JAMA Neurology)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對近半數的重症患者會造成腦部及神經系統損傷。

論文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神經學家聯合美國聖約瑟夫醫院的研究團隊調查研究了214例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者,發現其中36.4%的患者出現了神經系統症狀。重症患者中,45.4%的患者都表現出了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意識障礙、以及肌肉損傷。研究證明,相當比例的新冠病毒病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論文指出,多數患者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在疾病的初期,在6名出現嚴重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因突發偏癱被送到了急診科,但當時並沒有發熱、咳嗽等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狀。

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現3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

論文稱,研究收集的數據為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19日之間,來自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醫院3個指定的特殊護理中心(主區、西分院、腫瘤中心)患者,總計214名患者。臨床資料來自病人的電子病歷,由2名訓練有素的神經科醫生對所有神經症狀數據進行核實。新冠病毒的神經臨床表現症狀分為3類: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頭暈、頭痛、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病、共濟失調、癲癇)、周圍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味覺障礙、嗅覺障礙、視覺障礙、神經疼痛)、以及骨骼肌損傷臨床表現。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團隊同美國聖約瑟夫醫院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

據統計,214例新冠病毒患者的平均年齡是52.7歲,其中126例(佔58.9%)為非重症患者,88例(佔41.1%)重症患者,男性患者87例(佔40.7%)。214例患者中,78例(佔36.4%)有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其中有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53例(佔24.8%),有周圍神經系統臨床表現19例(佔8.9%),有骨骼肌損傷23例(10.7%)。出現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的患者中,最常見症狀是頭暈(36例,佔16.8%)和頭痛(28例,佔13.1%)。出現周圍神經系統臨床表現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味覺障礙(12例,佔5.6%)和嗅覺障礙(11例,佔5.1%)。

論文指出,除了腦血管疾病及意識障礙,多數患者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在疾病的初期,在6名出現嚴重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因突發偏癱被送到了急診科,但當時並沒有發熱、咳嗽等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狀。患者是隨後通過CT發現肺部損傷,在接受了核酸檢測後確診;論文還指出,一些患者因頭痛、發熱,在初期排除新冠肺炎後在神經內科收治,隨後同樣是通過核酸檢測確診。

與非重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年齡較大,有較多的基礎疾病,尤其是高血壓,且很少出現發熱、咳嗽等典型症狀。重症患者中,出現神經系統臨床表現的患者更多(40例,佔45.5%),其中,腦血管疾病5例,意識障礙13例,骨骼肌損傷17例。在非重症患者中,只有38例(佔30.2%)有神經系統症狀。

圖為新冠病毒患者大腦的CT圖像,圖據《每日郵報》

重症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會導致病情惡化

該項研究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患者通常有神經學臨床表現,其中重症患者更易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意識障礙、骨骼肌損傷等。出現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可能會使新冠患者臨床症狀惡化,死亡風險增加。另外,研究指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臨床醫師在看到患者有神經系統表現時應進行鑑別診斷,懷疑新冠病毒導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的可能性,避免延誤診斷或誤診,失去治療和預防進一步傳播的機會。

早在二月份發表在《醫學病毒學》上的一篇論文也指出,重症監護室的患者都不能自主呼吸,其中許多患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神經症狀,半數重症患者在短時間內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該文章作者也認為,控制呼吸的神經元可能受到了影響,所以病人的病情惡化。

而在3月20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了北京地壇醫院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情況。王貴強表示,該病例是一例危重症患者,患者在治療過程出現了抽搐、意識障礙,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表現。「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示,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累及到神經系統的。」王貴強表示,在臨床救治方面,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參考。

另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雷丁大學的病毒學家伊恩·瓊斯(Ian Jones)評論道:「對新冠病毒患者神經併發症的觀察值得注意,但呼吸窘迫症狀仍然還是應該作為新冠病毒的主要關注點。」

他說,「幾乎一半的患者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目前還沒有關於病毒在神經系統部位存在的直接數據。神經併發症最好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疾病嚴重程度的後果,而不要被視為新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生 李曉洲

編輯 張尋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首份新冠影響神經系統研究:有患者在出現新冠症狀前突發偏癱
    在這項研究中,214名患者有超過三成(36.4%)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神經臨床症狀分主要為3類: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暈、頭痛、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共濟失調、癲癇發作);外周神經系統症狀(味覺損傷,嗅覺損傷,視覺損傷和神經疼痛);骨骼肌損傷。這是首份詳細揭示新冠病毒影響神經系統的文章。
  • 新冠病毒或損害半數重症患者大腦和神經系統 出現走路不穩或癲癇等...
    武漢一項針對COVID-19患者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半數重症患者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有這樣的症狀,包括頭痛、走路不穩、說話含糊不清、神經痛和癲癇。這項研究首次對與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腦部問題進行了表徵,有這些症狀可能表明患者面臨更高的風險。在這項研究中,華中科技大學的神經學家胡波教授和同事分析了來自中國武漢的214名COVID-19患者。這些病人都在該大學附屬醫院的三個專門特殊護理中心之一接受治療。
  • 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有患者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
    專家稱,很多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登革熱等,都有少量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這主要是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流到全身各處,穿過血腦屏障,從而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
  • 研究發現:嚴重新冠感染可造成大腦損傷
    其中57名患者的中風是因為大腦中的血塊造成,這被稱為缺血性卒中;另9名患者是腦出血造成的中風;還有一名患者是因為腦部血管炎症造成中風。此前,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新冠病毒會在一些患者的肺部和其他身體部位造成嚴重的炎症和血栓。此外,這些案例中有39名患者出現了意識不清的跡象,或出現精神狀態改變導致的行為異常。其中7人有腦膜炎。
  • 症狀出現前的SARS-CoV-2傳播
    Baum, MD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傳播可發生在感染者出現症狀之前,在我們遏制病毒傳播的工作中,這是一種令人混淆的現象。呼吸道病原體從無症狀者傳播給被感染者的情況無疑發生於許多類型的感染。例如水痘在皮疹這一典型症狀出現之前幾天已經具有高度傳染性,並可能由呼吸道內的水痘病毒引起疾病傳播(但相關的文獻記錄很少)。
  • 進展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見心肌損傷,如何識別與處理?
    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有典型的呼吸系統表現外,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現了心臟受累的表現,可有急性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臟表現。特別是,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報告,通過對武漢金銀潭醫院188例新冠肺炎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後發現,約1/3的患者入院時hsTNI水平≥ 6.126 pg/ml,死亡率高達50%。
  • 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有這些表現
    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的以感覺、運動、意識、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又稱神經病。神經系統疾病病因感染有許多種病因都肯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遺傳缺陷許多影響神經系統的代謝病、變性病和肌病是遺傳病。這些疾病大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高、低血鉀性周期性癱瘓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營養障礙誇希奧科病(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的一個類型)患者可有震顫、運動緩慢、肌陣攣等神經症狀。
  • 《美國醫學會雜誌》:美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遠超官方統計數據
    原標題:《美國醫學會雜誌》:美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遠超官方統計數據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美國當前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經超過21.5萬,是世界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而在10月12日,美國媒體《今日美國》援引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導,2020年3月至7月期間,美國因新冠疫情持續暴發而死亡的實際人數比官方統計的要多出7.5萬。這篇研究報告由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報告指出,在2020年3月到7月期間,美國政府官方統計的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15萬人。
  • 警惕新症狀!有地區約15%新冠患者出現喪失了嗅覺和味覺的症狀!
    他們失去了嗅覺、味覺……早前,3月23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NBA猶他爵士隊中鋒魯迪·戈貝爾在個人推特上透露,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了嗅覺和味覺喪失的症狀。他說:「我已經連續4天聞不到任何味道了。」而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美國一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20歲女子聲稱,自己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感染症狀,包括喪失聽力、味覺和嗅覺。
  • 神經系統疾病是什麼,具體症狀表現有哪些
    很多人都有過手、腿部突然抖動發麻反應,這都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神經系統疾病範圍比較廣,可以說是指患者全身神經部位,主要包括從頭部至腳部等範圍內。神經系統疾病有多種類型,發病集中於運動員、老年人等群體;不同神經系統疾病所對應的治療手段也不盡相同。不過,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還包括哪些表現?所謂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指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的病徵,同時也以感覺、聽覺、觸覺、運動、意識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疾病的特徵。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 專家回應
    歐洲不少確診患者嗅覺味覺功能喪失專家:國內也存在6月24日,在北京市召開的第13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介紹,在近期的病例中,發病症狀可能出現典型與不典型,病例大部分有發熱症狀,部分病例有咳嗽、乏力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專家稱大多患者嗅覺味覺能...
    歐洲不少確診患者嗅覺味覺功能喪失專家:國內也存在6月24日,在北京市召開的第13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介紹,在近期的病例中,發病症狀可能出現典型與不典型,病例大部分有發熱症狀,部分病例有咳嗽、乏力、咽痛、腹瀉症狀。
  • 美國醫學會雜誌:美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數遠超官方數據
    而在10月12日,美國媒體《今日美國》援引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導,2020年3月至7月期間,美國因新冠疫情持續暴發而死亡的實際人數比官方統計的要多出7.5萬。這篇研究報告由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報告指出,在2020年3月到7月期間,美國政府官方統計的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15萬人。
  • 《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發現美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遠超官方...
    而在10月12日,美國媒體《今日美國》援引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導,2020年3月至7月期間,美國因新冠疫情持續暴發而死亡的實際人數比官方統計的要多出7.5萬。這篇研究報告由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報告指出,在2020年3月到7月期間,美國政府官方統計的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15萬人。
  • 中風偏癱後還能恢復正常行走嗎?
    腦中風後,患者多半會出現言語、吞咽、認知、情緒、運動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礙,要想儘快恢復,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儘早介入康復治療,避免因患者臥床時間過長而出現各種嚴重的功能衰退和併發症。近幾年康復治療技術突飛猛進,錢阿姨的康復治療就是運用了「中樞整合康復技術」。 什麼是中樞整合康復技術?
  • 中樞神經損傷有什麼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是不能恢復的。但有些患者的家人仍然積極地給患者進行訓練,不放棄家人的生命。只要了解了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症狀,才能更好治療。下面介紹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一些症狀。1、對側軀幹和四肢的減輕往往比臉部重,深的感覺往往低於體重的感覺。
  • 新冠輕症患者隨訪:有人出現嗅覺失靈、視力下降等怪異症狀
    相對於老年重症新冠患者,一些中年乃至青年的輕症患者更容易被社會忽視。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清楚,他們身上出現的複雜症狀,哪些是新冠後遺症,長期不能恢復,哪些症狀可以恢復正常。新疾舊患,身心受創,他們同樣需要社會幫助。△ 武漢的生活似已恢復正常,但不知有多少新冠康復患者還在承受著暗傷。謝海濤攝。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冠病毒無需感染腦組織,就可以損害腦血管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儘管新冠疾病(COVID-19)主要被認為是一種呼吸道疾病,患者依舊會出現神經相關的症狀,包括認知失調、頭暈、譫妄、以及嗅覺喪失雖有一些研究發現,在部分患者的大腦中存在少量的新冠病毒,我們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大腦會如何受新冠疾病的影響。
  • 圖文:寨卡病毒相關神經系統疾病影像學表現大全
    研究顯示ZIKV相關的GBS與經典感染後的GBS在神經系統症狀的時間特徵上有所不同。近一半的病例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在ZIKV感染相關的臨床病毒症候群發生期間或之後不久。最近,巴西地區報導了ZIKV相關的急性短暫性多發性神經炎的病例。此外,也有一例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的個案報導。
  • 愛滋病有哪些症狀怎麼預防?
    早期症狀 愛滋病比較有代表性的早期症狀,可以理解為其急性期表現的症狀。 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2~4周。 部分感染者出現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症狀,大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