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證科丨《TENET信條電影原聲》:別嘗試理解,感受它

2021-01-11 羊城派

文/ 胡廣欣

鑑定對象:路德維希·葛蘭森《TENET信條電影原聲》

發行時間:9月3日

由於檔期問題,諾蘭的老搭檔漢斯·季默去為另一部科幻大片《沙丘》做配樂了,《信條》的配樂換成了瑞典作曲家路德維希·葛蘭森。配樂跟《信條》電影本身一樣飽受爭議,我雖然對電影無感,卻挺喜歡這張原聲帶。這張原聲帶處處緊扣「時間逆轉」的主題,哪怕脫離電影,也是一張很優秀的電子專輯。

跟季默為《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所做的配樂一樣,《信條》的配樂也採用了交響樂+電子樂的搭配,但路德維希不僅大大增加了電子樂的比例,而且在旋律的處理上更加「不近人情」:他完全放棄了音樂的悅耳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做得「不好聽」。很多人都發現了,《信條》的音樂正放倒放都可以,與電影的迴文結構形成呼應。配樂中還大量使用近似於噪音的聲響,營造出末日降臨的感覺:第一首《塔林雨夜》開頭長達40秒的弦樂單音;《遇見尼爾》最後15秒是一段如同播放器失靈、持續加速的單音震動;《SATOR》持續全曲的低頻振蕩不斷壓迫聽眾耳膜,後段模擬出佩戴著呼吸器的呼吸聲更是加重了整首配樂的緊張感。從這個層面看來,這張原聲帶與電影的氣質非常匹配:前衛、硬核、甚至帶著一點精英主義的自娛自樂。

《信條》電影中有一句臺詞被許多影評引用:「不要嘗試理解,去感受它。」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電影原聲帶,而且音樂比電影更能直觀地傳達情緒。作為聽眾,我們不需要理解配樂到底用了哪些合成器、曲式結構如何對稱,只需要通過聆聽來感受逐漸失真的合成器音效、急促的鼓聲、悲愴的弦樂塑造出的不鏽鋼材質般的機械美感。(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

圖片 | 海報

責編 | 艾修煜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陳怡晴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今天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英語|單詞「TENET」冷知識,它可不僅僅只是「信條」
    ——《信條》官網的電影概要9月4日,國內上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英文名:TENET。Tenet,原則、信念的意思,特別是指某個宗教或者哲學流派主要原則。用中文的「信條」來翻譯,倒是比較貼切。新加坡的片名翻譯和國內不一樣,新加坡把tenet翻譯為「天能」,玩了個諧音梗。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電影信條#前幾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作為電影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信條》英文片名《tenet》來自於在龐貝古城遺址薩特廣場發現的回文石碑, 石碑上面有一個5*5的Sator方形陣,方形陣由五個拉丁文詞語: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組成,它的正中間橫排和縱排的回文都是tenet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一、到底什麼是TENET?
  • 《信條》不是物質的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tenet》(信條)的主要敘事線,正搭建在對「熵」的痴迷上。所以,諸多影評人聲稱《tenet》是神奇的「物理學腦洞」,好像還真是「有個洞」。,也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部分。——Simon Miraudo, Student Edge」諾蘭想要探討的「tenet」最終只呈現為一場回文遊戲,它有豐富的淵源、牛逼的架構、神奇的腦洞和恢弘的畫面
  • 科學家談《信條》,時空逆轉現實嗎?
    翻譯丨王信然編輯丨朱珍 就像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許多電影一樣,《信條》的主題也是源於對真實科學問題的假設。諾蘭在影片的新聞稿中提到:「我確實讓基普·索恩讀了劇本,他幫我弄清楚了一些科學概念,不過我並不打算在電影情節上詳細精確的體現這些概念,但整體來說,電影還是基於實際科學的。」那麼,電影《信條》中究竟涉及到多少科學知識呢?電影中的那些時空逆轉的現象可能會在現實中出現嗎?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但針對《信條》中的時間逆轉這件事,諾蘭的確沒有做到讓觀眾充分理解,至少我個人是沒辦法滿意的。 所以如果讓我給出觀影前的建議,我會覺得那些物理學的概念其實沒有預習的必要,但你最好熟悉一下「Sator Square」這個東西,它是片名「TENET」的由來,也會讓你理解這部電影的根基:對稱性,正是藉由這種時間上的對稱性,電影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實現了完美的閉環、守恆和循環。
  • 《信條》為什麼沒「騙」到我們?
    》將列入他口碑最差的電影之一。《信條》很可能成為今年評分最高開低走的電影,短短不到幾天就由大半年來首次搶票看首映、乃至爭搶著二刷三刷,很快變作互相吐槽、找彩蛋似的找電影裡的bug。 之前操辦了Childish Gambino的好幾張專輯Ludwig Göransson接棒,做了一些氛圍感十足的電子音樂,《黑豹》《奎迪》兩部以原聲帶著名的電影也都出自他手。片尾還能驚喜聽到Travis Scot的電鰻之音,Travis的倒鉤已經暗示了這一切。
  • 外國電影,流行看英文原聲
    而像 《流浪者》、《追捕》等流行電影,曾經還推出過國語配音的電影錄音磁帶,讓人專門買去「聽」電影。    但是,當老電影迷們還習慣著熒幕上外國明星講出流利中國話的時候,年輕人卻已開始流行起了看「英文原聲」。電影院中越來越難見到的「國語配音」,逐漸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人們還需要它嗎?
  •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
    目前《信條》的豆瓣評分在諾蘭11部電影中排倒數第二,僅高於7.5分的《失眠症》。另一部分觀眾則稱讚燒腦過癮,想要二刷三刷的人不在少數。正如很多人所說,這部電影是導演諾蘭「目前觀影門檻最高的電影」,如果不掌握一些相關科學知識,不在觀影全程都保持全神貫注,有些地方依然會各種不懂,可喜歡《信條》的影迷卻將該片視為神作。
  • 《信條》才是真正的IMAX?《八佰》在混淆概念,姜文曾嘗試失敗
    從《追隨》開始,諾蘭基本保持2年拍完一部電影的節奏,但這一次《信條》等了三年,它也是諾蘭的第11部電影。除了疫情影響但諾蘭又執拗的堅持要在影院上映外,另一層原因是《信條》拍攝難度太大,七國取景、大場面實拍,從籌備、拍攝到後期都耗時很長,這應該是觀眾多等一年的主要原因。
  • 《信條》發布主題曲版預告片 諾蘭瘋狂計劃曝光
    《信條》曝主題曲版預告 時長:03:09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熱映中,票房勇破2.5億元人民幣並一路走高。
  • 《信條》看不懂?那就先看看這8個細節
    《信條》已經上映了,但不少粉絲都說沒看懂,畢竟裡面時間,空間都太亂了,看完這8個細節你就恍然大悟。一,信條的英文名字叫《tenet》,這不是導演隨便起的,而是意味著電影開頭和結尾對稱,電影的開頭就是結尾,電影的結尾也是開頭,世界毀滅與誕生不停的循環。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好在熱力學我學得尚可,面對這部電影還能勉強一戰。在此我就來跟大家共同探討下《信條》中的關鍵橋段,以及一些奇怪的迷思。PS:我也不知道自己懂沒懂,但諾蘭說了不要試圖理解,最重要的是感受!感受懂嗎!
  • 《信條》成為了自己的悖論
    如果觀眾不去理解它,其最有華彩之處便黯然失色;但若試圖去理解它,又會造成情感游離《信條》成為了自己的悖論張成一百年前,中國早期影評人、戲劇人馬二先生有言「人生最大之問題,時間而已矣」。《信條》中有句臺詞「不要去理解它,而是去試圖感受它」。這或許是諾蘭對觀眾的期許,事實上,諾蘭在敘事層面也完全按照特工片的節奏去架構劇情,對片中的高概念一頭霧水的觀眾,只要稍微了解一點特工片的套路,也不難看懂《信條》。觀眾可能一時間無法迅速理解反派薩塔爾怎樣通過「鉗形時間」得到了「算法」,但只要知道薩塔爾得到「算法」這個劇情,就不難理解接下來,主人公就要阻止薩塔爾毀滅世界。
  • 《完美盜賊》電影原聲帶
    《完美盜賊》電影原聲帶2002年03月31日14:42:26 網易社區    《雨人》金獎導演巴瑞李文森執導,《世界末日》男主角布魯斯威利、《彈簧刀》金獎編劇才子比利鮑伯松頓、《伊莉莎白》英國影藝學院影后凱特布蘭琪領銜主演的《完美盜賊》,故事敘述瀟灑的喬跟憂鬱的搶匪拍檔泰瑞剛吃完勞飯出來,準備再幹一票就收山,兩人沿路行搶途中因撞上家庭主婦凱特而變得糾纏不清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本報記者 宣晶  「不要試圖理解它,感受它。」電影《信條》開場不久,女科學家向男主角介紹「逆熵危機」時,已然吐露全片最核心的「秘密」。導演、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似乎預料到大多數觀眾對這部新片的迷茫,提前給出了療愈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