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我們這一屆畢業生會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回過頭來看,在去年10月份的秋季招聘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算是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中山大學碩士生黃同學昨天告訴記者。他從去年7月開始找工作,去年10月,找到了一份工作地點在佛山,月薪1萬多元的工作。在疫情形勢下,初入職月薪有1萬多元,他對這份工作還比較滿意。
中山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黃同學
今年找工作比往年難
疫情這段時間,黃同學一直在家中宅著,他已經和同學們好幾個月沒見面了。黃同學說,今年的就業形勢的確比較嚴峻,他感受很深。有一部分同學可能當時沒意識到一定要在去年秋招的時候找工作,也可能那個時候沒找到合適的,想著今年春季的招聘應該還有很多機會。但誰也沒想到會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很多企業減少了招聘的職位,甚至暫停了招聘,可能將招聘延後,但對於等待畢業的同學來說,可有些「等不起」。他身邊有不少人還在找工作,這個現象還是很普遍的。
「疫情對同學們找工作影響很大。現在還沒找到工作的,一部分是準備考公務員,一部分是想到企業,等待疫情好轉後的招聘信息,同學們正在積極應對,比如通過線上面試的形式,積累經驗。因為今年的面試,很可能通過線上形式進行。」他說,班上30多名同學,讀博的四五個,還在找工作的大約有10人,約佔1/3。
找工作與畢業論文「撞車」有同學選擇延期畢業
相比很多同學一邊寫論文一邊找工作,已經找好工作的黃同學算是幸運的,他要從容許多。在他看來,對於那些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來說,這段時間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找工作和寫論文兩件事「撞車」,這也讓很多同學很矛盾,必須要做出取捨。「保險起見,肯定必須要先把畢業論文寫完了,然後才能找工作。但春季招聘,3、4月份比較多,如果這段時間忙著寫論文,越到後來,可能崗位都已經比較少了。」
黃同學表示,針對疫情的影響,身邊的同學們也採取了各種措施積極應對。有些同學現在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們會選擇延期畢業的申請,給自己一個緩衝期。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二年)內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係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我身邊就有人選擇這麼做。選擇今年9月份再找工作或者明年再找工作。」
黃同學表示,今年就業形勢的確比較嚴峻,其實從去年開始,一些民企就已經出現縮減人員、減少崗位,再遇上這次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大環境擺在這裡,就業難今年肯定是事實。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可能會減少,且留給每個人的時間也比往年要少。「比如說,往年的春季招聘有2、3、4三個月時間,如果到了現在還沒好到工作,6月份的話畢業生就將畢業離校,留給他們找工作的時間其實很少了,其實他們的壓力也還是挺大的。」黃同學的一位室友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最近也有些焦慮,黃同學也在積極為他找工作出謀劃策。
中大發揮校友優勢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
在黃同學看來,很多同學首先考慮的不是工資問題,首先考慮的是先找一份工作,這是當務之急,也是現實的需求,然後再考慮找工資高一點的工作。「同學們多少會下調一下求職的預期,想找薪水更高的,可能需要先就業,再跳槽作調整。」
不過黃同學還是對同學們找到工作信心滿滿。「中大的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學習能力很強,找到工作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黃同學表示,學校也採取了很多措施幫助學生就業。一方面,多組織線上宣講會,多引進一些企業進入學校招聘。第二,學校會開放一些行政方面的崗位,讓一些學校先在學校就業。第三,與廣東省就業主管部門加強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指導,方便他們就業。第四,發動校友資源,讓校友們幫助學弟學妹們找工作。為幫助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拓寬就業渠道,中山大學積極發揮校友優勢,通過邀請校友回校講演、舉辦校友專場招聘會、走出去做調研、推動成立實習創業基地等各種方式,讓更多的校友參與到母校人才培養工作中,與師弟師妹攜手共進,共同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而廣州市人社局此前也發布消息,廣州將基層就業補貼、小微企業社保補貼對象, 擴大至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