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火藥雕刻師徐立平,誤差不超過0.2毫米,每一刀都決定生死

2020-08-19 叮咚看點

火箭雕刻師你聽說過嗎?小編在西瓜視頻上就看到了從事這份職業的航天人~我們來聽聽創作者科學風尚的科普吧!

這位航天人叫徐立平,他連續三十多年在炸藥堆裡工作,他是助推火箭的火藥整形師,每一刀操作都會影響火藥的燃燒線路,一旦誤差0.5毫米以上,很可能影響火箭的運行軌道,甚至發生爆炸。

徐立平卻能把誤差控制在0.2毫米內,雖然如此,這份工作還是極其危險,工作中要極度小心,哪怕衣服擦出靜電,也很有可能會引燃航天火藥瞬間發生爆炸。

目前,全國能做這份工作的人寥寥無幾,由於多年工作保持固定姿勢,加上曾經因為火藥中毒留下後遺症,他的身體已經出現畸形,但他仍然堅守在我國航天事業前線。

歡迎留言評論,為大國工匠點讚!

相關焦點

  • 用刀都能把石頭刻成茶盤,這2塊純手工雕刻的作品,你們覺得咋樣
    在一定程度上說雕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機器雕刻,另一種則為手工雕刻,機器雕刻的東西一般是比較淺,沒有特別深的立體感。而手工雕刻的話可以自由把握深淺,可以選擇立體方式,也可以選擇淺浮雕,並且變幻方式較多,畢竟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也都不一樣,而且想法也多變,所以手工雕刻而成的東西觀賞性更佳且更靈動。而我今天就來向大家介紹一種歙硯石雕刻,用刀都能把石頭刻成茶盤,這2塊純手工雕刻的作品,你們覺得咋樣?在我們的認知當中,石頭的密度一直都是很高的,用刀肯定刮不動的。
  • 一拍一測一切!他把衛星平面精度提高到0.05毫米
    總設計師提出的精度要求是0.1毫米。在風雲四號衛星之前,衛星載荷安裝面能達到的精度是0.5毫米。「地面修整失之毫釐,天上觀測差之千裡。如果說我們要觀測東方商廈,你可能觀測到的是新天地。」面對國內首次提出的精度要求,宋華輝要在近8平米的安裝面上「雕刻」,而且要保證任意兩個點間的高度誤差小於1根頭髮絲,這樣的壓力不言而喻,如果工藝步驟出現錯誤,將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 「工業之美」這輛有56個輪子的火箭運輸車,停車精度誤差只有25毫米
    日前,一輛擁有56個輪子的新型火箭運輸車,從日本愛知縣半田市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下稱日本車輛製造)的車間中緩緩駛出。這輛長約25米、寬約3米、總重約150噸的新型火箭運輸車(下稱運輸車)被研究團隊親切地稱為「Trolly」。
  • 軌道精調誤差控制在0.5毫米內
    去年2月初,數據中心發現,第二臺盾構機掘進參數異常,推力過大、油壓過高、有結泥餅現象,掘進放緩,24小時掘進一環,只有2米的進度,他們立即通知現場停機抽刀檢查。「結果發現有8把邊緣刀磨損嚴重,磨壞的地方達到了10釐米深。我們換上自主研發的新式刀具,平均每天掘進到16米。」高始軍說。
  • 4mA至20mA電流環路的誤差小於0.2%?!
    嚴格的準確度要求決定,必須使用昂貴的精密電阻器或微調電位器,來校準較不精密器件的初始誤差,滿足設計目標要求。獲得採用表面貼裝封裝的精密電阻器很難,微調電位器又需要人工幹預,而這種要求與生產環境是不相容的。 ADI LT5400 四匹配電阻器網絡幫助解決了上述問題,該產品採用一種簡便的電路,不需要微調,但實現了小於 0.2% 的整體誤差(如下圖)。
  • 火箭2.0時代重大更新,人類最遠大的夢想
    火箭2.0時代即將來臨,太空科技就是未來趨勢。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也許20年後的太空旅行會與今日的航空旅行無異,人類就會真正成為能在太空中旅行的物種。他就此沉浸在這些故事書裡,也就是這些書籍讓這個年輕人燃起了一股渴望——寫作的渴望!他寫的都是想像中最偉大的冒險故事:乘氣球越過非洲;海底兩萬裡的遠徵;以及爬上一座火山通往地心的旅程。他的故事純粹都是幻想,但概念都比較真實,也因此讓凡爾納致富與成名。
  • 火藥火器齊頭並進
    明代的火藥品種已非常豐富,軍用火藥品種達90多種。相比宋元時期,明代火藥成分的配置更加合理,火藥質量進一步提高,燃燒性能或爆炸威力等也達到較高水平。明代火藥理論研究是我國古典兵學的一筆寶貴遺產。從明代的兵書和史籍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火藥研究專家對火藥配方的認識和配製技術達到很高水平。《武備志·制火器法》中詳細記載了爆炸、噴射火藥等品種的配方情況。
  • 定位誤差在1毫米以下
    該機器人能使手術定位誤差在1毫米以下,術中輻射減少70%,手術時間縮短三分之一。 不久前,31歲的何女士遭遇車禍導致骨盆骨折,得知哈市一院骨科有機器人輔助手術,於是來求醫。骨外五科主任王昕為何女士手術時,一邊觀察著機器人屏幕上的骨盆定位,一邊精準操作。隨著機械臂的移動,他和團隊僅用了平時2/3的時間便結束了手術。術後第二天,何女士就能坐起。
  • 4mA至20mA電流環路的誤差小於0.2%?!
    嚴格的準確度要求決定,必須使用昂貴的精密電阻器或微調電位器,來校準較不精密器件的初始誤差,滿足設計目標要求。獲得採用表面貼裝封裝的精密電阻器很難,微調電位器又需要人工幹預,而這種要求與生產環境是不相容的。 ADI LT5400 四匹配電阻器網絡幫助解決了上述問題,該產品採用一種簡便的電路,不需要微調,但實現了小於 0.2% 的整體誤差(如下圖)。
  • GPS接收機探城市「脈絡」誤差在毫米
    正如每個人從出生到工作,每到一處都會留下印記,建立檔案,地下的管線也有屬於它們的「私人」檔案,從規劃到竣工,所有的過程都清晰地記錄在案。如果沒有檔案怎麼辦?不管是自來水管道、暖氣管道,還是燃氣管道,只要你是金屬材質的,均可「摸黑」檢測,誤差只在毫米之間。7月22日,記者來到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的檔案室,為您解開所有金屬材質的地下管線的檔案密碼。
  • 通俗比較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的優缺點
    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是因為燃料不同而區別的。兩種火箭各有優缺點!一、固體火箭先說固體火箭,就是用固體火藥為燃料的火箭。這種火箭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炮仗。很多網友說自己家的竄天猴和二踢腳就是固體火箭,這個說法還真沒毛病。
  • TensorFlow2.0(8):誤差計算——損失函數總結
    ;在tensorflow的losses模塊中,提供能MSE方法用於求均方誤差,注意簡寫MSE指的是一個方法,全寫MeanSquaredError指的是一個類,通常通過方法的形式調用MSE使用這一功能。MSE方法返回的是每一對真實值和預測值之間的誤差,若要求所有樣本的誤差需要進一步求平均值:loss_mse_1 = tf.losses.MSE(y,pred)loss_mse_1<tf.Tensor: id=22, shape=(5,), dtype=float32, numpy=array([0.4, 0.4, 0.4
  • 手工打磨核心部件,精度達到0.002毫米
    夏立負責方位俯仰傳動裝置的裝配任務,該裝置是控制天線轉動的核心設備,直接決定了65米天線的指向精度。夏立:(天馬)終端的要求是0.004(毫米),如果做到0.005毫米,10個月亮也找不著了。精準指向的核心是個小小的鋼碼盤,就算用最先進的磨床機器加工後,精度也只能達到0.02毫米,而夏立打磨到了0.002毫米。
  • 小夥裸眼在0.15毫米毛髮上刻字 普通人要通過30倍的放大鏡才能看清...
    「毛髮雕刻,一般要選取硬一點的毛,這樣能吃住刀。儘量選取純白色的毛,雕刻好以後更好上色。」盧彥卓說,「牛毛一般直徑為0.15毫米,雕刻刀刀尖是牛毛的百分之一。雕刻刀是我自己根據需要在砂輪上磨的。」之後開始三年的學徒生涯,「一開始跟著老師學習雕刻一些大的物件,比如筆筒等,後來慢慢開始雕刻精細的物件。早上8點開始學,晚上9點收工,學得很認真。雕刻這個手指環上的字,《心經》,260個字,最開始,字不滿意了就磨掉重新刻,用了三年時間,才雕刻成了滿意的作品。」盧彥卓說,「10年後,我離開雕刻廠,成為雕刻自由職業者,在北京工作生活,2020年11月回到西安,以後在西安發展,繼續雕刻。」
  • 39歲大國工匠:打磨零件誤差僅0.002毫米,被世界名企爭搶
    技校離家很遠,來回需要花掉四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每次在公交車上,洪家光都會帶一本書,不放過任何可以學習知識的機會。有心人天不負,1999年,洪家光以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從技校畢業,並被分配到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參加工作。
  •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最早出現於何時?對世界格局有哪些影響?
    尤其是在網絡飛速發展的20年中,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幾乎都與網絡緊密捆綁在一起。一旦失去網絡就仿佛變成了,一具丟了靈魂的行屍走肉。以網絡為契機衍生出來的「新四大發明」,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陶菊英——雙手可以在只有0.1毫米核壁的松子上跳舞的女人
    除了橄欖核雕刻,陶菊英的一大絕技就是在松子上進行雕刻,早年看到上海的玩家喜歡佩戴松子素串,陶菊英就想著能否在松子上進行雕刻呢,經過多番試驗,終於成功。陶菊英雕刻所選用的松子大都是選自吉林長白山的大松子,每次去都會採購幾十斤。
  • 形位誤差測量的誤差分析
    一、引言 作為形位誤差的主要測量手段,國內外現有的圓度儀以及在圓度儀基礎上開發的形位誤差測量儀器(如形狀誤差測量儀、形狀測量系統等)比傳統的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能得到更準確的形位誤差測量結果。然而在這些儀器的使用中,由於存在調整不當或不恰當地擴大其使用範圍的情況,從而可能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
  • 人類火箭發展簡史
    在如今這個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中,我們既看到了中國古人對太空夢想的追尋,也看到了火箭這一威力巨大的產物對人類的傷害。康格裡夫火箭的尺寸和彈頭裝藥各不相同,彈頭裝藥也不一樣,最初裝備給海軍後又裝備了陸軍騎兵炮部隊,並組建了獨立火箭炮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