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佛前許願,有人說我在要挾菩薩,是在做交易。這說法對嗎?

2020-12-04 常懷素心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

問:

我想問下,許願跟發心到底有啥不一樣?我去年曾經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說,如果我的工作能安排好了,我會助印一千本地藏經給我們當地的寺院,一個師兄跟我說,我這是跟菩薩談條件,要挾菩薩,我真是怕又犯錯,我該怎麼辦呢?

答:

「要挾菩薩」的話,說得太重了,哪有這麼嚴重呢?三寶是最大的福田,就是種植福報種子的田地。就像種莊稼一樣,自己不播種,站在田邊說:「萬能的土地啊,讓我先收穫一萬公斤糧食吧,我收穫後就保證播一千公斤的種子」,發這樣的願能實現嗎?不先播種,哪來的收穫呢?

在佛前發願的正確做法是,說明自己供養三寶、布施貧弱者的心願,並且馬上以實際行為去落實,並以此功德,回向並發願——亦即以願力左右福德成熟的方向。

相關焦點

  • 求佛有用嗎?為什麼說佛菩薩會保佑信眾
    求佛有用嗎?為什麼說佛菩薩會保佑信眾我們一直在強調佛菩薩是全知者,不是神,也不是萬能的,那麼我們求佛為了什麼呢?為什麼還在說佛菩薩能夠保佑眾生呢?那接著就會有人會問:既然佛是向內求的,為什麼我們還要頂禮外在的佛像呢?這不是在自相矛盾嗎?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佛是先覺者,是我們的老師,而眾生是學生,是後覺,我們必須要通過老師的引導才能夠獲得解脫和覺悟,從倫理道德上來講,拜佛就是一種至誠恭敬的一種禮節,表達學生對於老師的恭敬,感恩,向老師膜拜學習,就像是儒家所講的「見賢思齊焉」禮佛就是要與佛心相契合。
  • 佛說金剛經白話文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可有眾生,得到聽聞這種的言說和章句,能生出真正的信心嗎?佛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
  • 我贊成大乘是佛說
    大乘即佛說有根據如下:先以大乘小乘之共同推崇的基礎經典《增壹阿含經》為依據,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一》的序品中,有多處提及大乘,這就是說,大乘於早期原始佛教經典中已經提出來,絕非是後期的產物,這是息爭的第一要素。
  • 佛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不可思議功德之事
    假如有女人,討厭女人的身體,盡心盡力供養地藏菩薩畫像,或土石膠漆銅鐵等菩薩形象,這樣子天天也不退初心,常常用華麗的香、飲食、衣服、繒彩、幢幡、錢、寶物等供養。這個善良的女人,結束這一生的女身,百千萬劫,再也不生有女人的世界了,何況再做女人。除非他自己有願力,要做女人,為了度脫一切眾生,承借供養地藏菩薩利益的原因,以及功德的力量,百千萬劫都不會做女人。
  • 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菩薩和佛是什麼關係?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薩道心眾生,也說覺有情,覺就是不迷,有情即眾生的意思。道心者,常行恭敬對一切事物都有敬愛,無輕慢心,所以才稱為菩薩。自己覺悟了以後,稱為自覺;令他人覺悟,叫覺他;自己究盡諸法實相 又令他人究盡實相,稱為覺滿,佛就是具備了這三種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 佛說:做個愛做夢的人
    點擊上方藍字[孤島與花],尋找內心的聲音佛說:做個愛做夢的人
  •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七月是佛歡喜月、感恩月,亦是盂蘭盆節!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七月到了,是佛歡喜月,亦是盂蘭盆節,為何是佛歡喜日呢?但是我們起心動念這一刻非常重要,有人用慈悲心做善事,有人為了自己的貪念而做善事,這一點非常重要,佛陀在地藏經說舍一得萬報,諸位菩薩一定要用佛心做善事,要用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做善事。有一位大菩薩我們一定要認識祂,要感恩祂,祂是誰呢?
  • 佛是什麼?這三句話是我聽過的最客觀答案
    有個趣事,一日家中例行燒香供奉,禮佛時,年幼的外甥在一旁問我,說:「舅舅,你是在拜菩薩嗎,我看西遊記裡面的菩薩好厲害,你可以幫我向他求一個玩具嗎?」我一時哭笑不得,童言無忌,這麼點大的孩子哪裡知道菩薩是什麼,思來想去,又我讓想到一個問題,孩子不明白佛菩薩為何人,難道成年人就知道了嗎?作為禪修者,我在修佛時常會問自己:「在我心中,佛為何物?」以便印證正信佛法佛家的道心。
  • 大年初一為爭奪「炮首」眾人在祖廟前鞭炮聲中群毆 佛:我想靜靜
    大年初一為爭奪「炮首」眾人在祖廟前鞭炮聲中群毆 佛:我想靜靜。每逢重要傳統節日,四面八方的香客聚到北帝祖廟前進行舞龍舞獅、許願祈福,感謝過去一年的風調雨順,祈求來年全家幸福。搶花炮習俗已經延續了數百年,更是被列為廣東清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的搶花炮似乎就變得不那麼和諧。
  • 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平時用於自己供養佛,禮拜佛。佛教中,供養佛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供養水、供養花、供養水果、供養香等等很多。我們要明白,無論給佛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正確,不要有「賄賂」佛的想法在裡面。佛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你以清淨的心態去供養佛,就會得到清淨功德。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
  • 地藏經的緣起——釋迦佛為母說法,十方菩薩諸天讚嘆
    01世尊為母說法,菩薩諸天紛紛到場咱們先請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譯文:這是我阿難聽佛所說,某時,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而絕不是我們理解的佛陀自己說自己天下無敵,如果還有這種我慢心和我相我執的話,那連個普通的比丘僧都不如,又如何能夠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天人師呢?然而遺憾的是,摩耶夫人在誕生下釋迦佛僅僅七天之後就去世了,後面佛陀其實是由摩耶夫人的妹妹,也就是他的姨母兼後母帶大的。
  • 我一定特別交代 不要吃龍族子孫 鰻魚、鱔魚、泥鰍、蛇
    本來歸依三寶(佛、法、僧),是可以吃三淨肉(不因我而殺、不聽其慘叫聲、不見其死)。吃素是個人發願或求願,當然吃素是最好的,可減少殺業,增長慈悲心。如果不能吃素,至少也要不殺生,吃三淨肉。為什麼來金寧山寺求授歸依三寶的人,不能吃龍族子孫呢?這是我跟龍王之間的默契,也是約定,也是龍王慈悲示現,不要吃海底動物,減少眾生殺業。有一次因違背了與祂之間的約定,龍王特地來教化、提醒我。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佛說,有些菩薩本願是建立淨土,有些則願意去濁惡世界教化,來惡世教化是我的本願,我現在為你們解說。  無量劫前,寶藏如來出世,阿彌陀佛前身為轉輪聖王,釋迦牟尼佛為大臣。當時聖王和諸王子、臣民一起在佛前聞法。  寶藏如來看到這麼多人來學佛法,已於無上道不退轉,要準備為他們授記,於是顯現神通,讓與會大眾,看到十方佛世界的佛國淨土。
  • 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
    確實,要我們對阿彌陀佛這種同體的大悲、無緣的大慈,從內心深處感知到、接納到、信解這一點,還不是很容易的。我們還會覺得「佛是佛,我是我,阿彌陀佛跟我有什麼關係,他憑什麼要關心我呀?或者他關心我,他真的就能幫助我嗎?」內心會不期然地隱隱約約地出現這些疑點。所以我們薰習這個聖言量,要讓我們去了解阿彌陀佛,首先就得要了解他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什麼?就是佛心啊。
  • 菩薩的本質是什麼?佛說了4點,能做到的話,就是覺悟了
    在佛教之中,菩薩是介於羅漢和佛之間的果位,而不是一個人,這跟世人常說的菩薩不一樣,在中國,一說到菩薩,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觀自音菩薩,在普通的眼裡,菩薩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位神仙,無所不能,救苦救難,受世人敬仰。
  • Condi解釋自己替補出場原因:違反規定在先,有人要挾我打假賽
    Condi解釋自己替補出場原因:違反規定在先,有人要挾我打假賽。在近日LGD與FPX的這一場重量級的比賽中,LGD的首發打野condi替補出場,首發打野選手是隊內輔助選手RD!而這一消息剛出來,有不少的傳言說是因為condi打假賽,所以被俱樂部拿下首發位置!但是今天凌晨,condi親自發文對自己替補這件事做了解釋!自己不是首發的原因是自己在之前的一次比賽中違反了規定,自己認為我們會贏,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但是自己可以確保自己從來沒有打假賽要故意輸的意思!自己每一場比賽都會盡力去贏下比賽!
  • 劉素雲老菩薩:無量壽經 第7集
    我能成就,你也能成就。佛用這種示現,是為了提升我們修行證果的決心和勇氣,是給我們示現做樣子的。如果他們不投胎,不出生,他們直接從天上下來,教化眾生就困難了。為什麼?人家會說,你是天神,你是從天上下來的,我們怎麼能和你相比。這個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多有所見。比如說,淨空老法師把海賢老菩薩推出來,給我們做榜樣。我們有人就說,人家海賢老菩薩是菩薩再來,我們怎麼能比?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據《菩薩處胎經》的記載,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下成無上等正覺。」也就是說在釋迦牟尼佛說了這番話以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現世佛教將滅,而彌勒佛會接過重建佛教的大旗,成為下一世的「佛」。這對於那些追求成佛的大乘佛教教眾來說,無疑是殘酷的。
  • 康帝退役前吐露內幕:情境複雜不敢說,要挾我的人沒在處罰名單上
    康帝退役前吐露內幕:情境複雜不敢說,要挾我的人沒在處罰名單上康帝的事情在短短一天之內有這個結果,說明官方這次的動作真的很迅速,至少跟王多多那一次不可同日而語,一開始是康帝沒有上首發,然後發微博表示,自己之前一時好奇買了菠菜,現在卻有人以此要挾他
  • 佛經故事:佛的前世鹿王菩薩與鹿野苑的由來
    昔釋迦牟尼佛證道後,在此初轉法輪,為五比丘宣說苦集滅道四諦。從此人間有了甘露法鼓、正法妙音。其實,鹿野苑這個地方十分特別,這裡是人為的「野鹿保護區」,立此大功德的,正是我佛釋迦牟尼!《出曜經》記載:仙人鹿野苑處波羅奈國地界,釋迦牟尼佛的前世為鹿野苑千鹿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