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張軍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2019-10-25 11:32: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程丁 攝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25日在北京說,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當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張軍在回答詢問時,談到了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第一,工作開展不平衡。這個不平衡既有地域上的不平衡,一個省市區內的不同地方辦案不平衡,也有辦案的類型不平衡,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佔了絕大多數,行政公益訴訟就要少一些。

  第二,「4+1」「等」外的公益訴訟,社會人民群眾呼聲很高。「但是我們的經驗不足,我們審慎、積極地去做,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我們的能力、制度建設也還有差距。」張軍說。

  第三,有關法律法規、配套制度、司法解釋完善具體的程序、在工作進行當中發現的一些程序性、實體性、處理性的問題暴露出來,我們的制度還跟不上。「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先有實踐,再有規範,實踐中發現的這些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

  第四,我們自己的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有不少危害社會公益的案件,帶有區域性、流域性,我們現在司法管轄體系、制度不能適應。我們考慮,能不能以鐵路運輸檢察機關體制改革為契機,建立跨區域司法管轄制度為主的機構。「我們在嘗試,也在努力爭取。」

  張軍表示,總體這些問題,最根本的還是我們檢察機關自己,我們的隊伍建設,整體對這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益訴訟檢察制度的政治上認識、業務能力素質上的提升、職業道德的建設,還有很大的差距。

  他同時介紹了下一步的三方面工作重點。一是堅定不移抓辦案,把地域上、案件類型上的不平衡,儘快通過有力的措施得到解決。

  二是堅定不移抓規範。辦案要規範,不能因為有壓力就去弄虛作假。司法解釋、證明標準、鑑定工作要規範,靠我們制度建設跟上去。與有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要規範。

  「現在和政府部門開展的這些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都是實踐中一些創新做法,但是怎麼樣有規範、持續,特別是到基層能落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和中央有關部委去建設這樣一個規範的制度。」張軍說。

  三是堅定不移強素質。這次匯報以後,全國人大常委會進一步了解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情況,相關制度建設肯定會進一步得到重視,促進解決。(完)

相關焦點

  •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調研
    原標題:曲福田在南京泰州開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和加強公共衛生領域法治保障調研9月16至18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曲福田率調研組赴南京、泰州,就《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草案修改稿)》聽取意見建議,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就加強公共衛生領域法治保障開展調研。江蘇省檢察院檢察長劉華參加南京調研活動。
  •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現實困境與解決途徑探索
    公益訴訟案件作為近幾年重點把握的方向,在線索摸排,訴訟程序等方面還處於躍躍欲試的姿態,本文從近幾年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展望未來的發展動向,為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做出積極有益探索。
  •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
    >為保護將樂縣的歷史文化遺產,將樂縣檢察院貫徹市檢察院開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監督專項活動,立足法律監督職能,聚焦本縣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公益訴訟,強化對行政機關履行文物保護職能的監督將樂縣檢察院在對巖仔洞遺址進行現場勘查後,發現存在安全保護措施不完善、保護標識設置不明顯等問題,及時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督促行政機關全面履行文物保護職責,確保該遺址能夠得到妥善保護,並積極開展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是否可以對一切從事野生動物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如何科學界定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範圍?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理由一方面,從辦案實踐和立法層面來看,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是非常狹窄的。
  • 浙江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布
    第2328期 供稿:第八檢察部 為推動全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展,近日,經市檢察院報送、省檢察院組織評審,浙江省檢察院評選出全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10件。
  • 檢察公益訴訟為您關注了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成都檢察機關開展小區現制現售水專項監督。(四川省檢察院供圖)如今,不少小區內都安裝了現制現售水設備。居民只需在樓下刷卡繳費即可購買到現制的純淨水,十分方便。但方便的同時,此類現制現售水的安全問題值得關注。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本文從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實踐入手,對目前存在的「社會公共利益」缺失法律界定、損害鑑定評估難、恢復性司法理念應用不夠、涉海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主體存爭議、社會組織缺位生物多樣性行政公益訴訟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儘快推進位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強化生態價值為導向的生物多樣性損害鑑定評估和修復、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社會組織應成為涉海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建立社會組織為原告的生物多樣性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
  • 檢察公益訴訟監督讓40多畝荒山變良田
    對於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2019年9月12日,光山縣檢察院向該縣礦管辦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對該磚廠非法採礦行為進行處罰;同時也向該縣自然資源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督促行為人進行土地復墾。因該塊土地的性質是林地,光山縣檢察院針對發現的問題,11月30日,向該縣林業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對毀壞林地的行為進行處罰,並開展復墾等修復工作。與此同時,光山縣檢察院認為方某毀壞林地的行為可能構成犯罪,將線索移送光山縣森林公安機關介入偵查。
  • 最高檢、省級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的若干問題
    截至2020年11月,全國省級以上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達70餘件,筆者結合自己參與最高檢直接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以及各地辦案情況,認為最高檢、省級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若干問題。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杭州檢察機關提起兩件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檢察機關在依法懲治相關刑事犯罪的同時,如何運用公益訴訟這一利器,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生活安寧。11月24日,下城區檢察院就該案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孫某按照其非法獲利金額承擔賠償責任,並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已成為檢察機關一項重點工作。」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既涉及到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也涉及到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依據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內的細分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屬於一項「常態化工作」,而並非「等」外探索。
  • 晉江檢察安平橋公益保護入選最高檢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其中福建省晉江市檢察院督促保護安平橋文物和文化遺產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
  • 處理設備故障致生活汙水直排 川渝兩地檢察機關攜手開展公益訴訟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1月5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以「守護公益 『益路』有我」為主題,召開了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發布了13起2020年四川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優秀案例,「遂寧市安居區瓊江水體汙染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
  • 這份水質檢測報告指明了公益訴訟方向
    「市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反饋的水質檢測結果,為能否立案提供了科學支撐,為案件辦理指明了方向,對以後此類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具有指導意義。」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案件辦案人員說。  今年8月,在對村屯飲用水安全公益訴訟線索排查工作中,郊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發現郊區沿江鄉村民家井水、自來水存在水質安全隱患,為保證村民飲用水安全,郊區檢察院對水質取樣並委託市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進行檢測。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各地檢察機關辦理的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類型豐富多樣,既為各類別文物公益訴訟保護提供了可借鑑的辦案經驗,也為該領域公益訴訟理論、制度和立法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樣本。
  • 權威發布丨海南檢察機關發布非法開採海砂公益訴訟4件典型案例
    海南省檢察機關自2017年7月1日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鋪開以來,始終緊盯海洋環境資源保護突出問題。2019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海南省檢察機關以此為抓手,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辦理了一批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的典型案件,推動解決了海洋傾廢、養殖排汙、非法捕撈等突出問題。
  • 檢察機關提起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招遠一違建小碼頭拆除
    其中,招遠某漁業公司違規建設小碼頭案件是山東省首例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為此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一套成型的辦案流程。&nbsp&nbsp&nbsp&nbsp2018年3月,招遠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漁業公司在辛莊鎮海埠村以北海域違規建設小碼頭,屬於三無項目,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 當前監所檢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監所檢察的意義;一是保障國家法律法規的統一正確實施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二是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需要;三是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需要。但在目前的監所檢察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問題;  一、現場檢察監督不到位  監所檢察要求;對新收人員,變更羈押釋放出所的要進行現場檢察,主要檢察收押、釋放的法律文書是否合法,齊全、證、人是否相符,但駐所檢察人員不可能保證24小時在看守所值班室跟班作業。
  • 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我們受三門縣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席法庭,履行職責……」9月16日下午,由三門縣檢察院提起的全市首例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在三門縣健跳鎮文化中心公開開庭,三門縣檢察院檢察長潘敏佳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