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水質檢測報告指明了公益訴訟方向

2020-11-26 檢察日報

  

   佳木斯市檢察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技術人員對郊區沿江鄉水質樣本進行檢測。

  「市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反饋的水質檢測結果,為能否立案提供了科學支撐,為案件辦理指明了方向,對以後此類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具有指導意義。」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案件辦案人員說。

  今年8月,在對村屯飲用水安全公益訴訟線索排查工作中,郊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發現郊區沿江鄉村民家井水、自來水存在水質安全隱患,為保證村民飲用水安全,郊區檢察院對水質取樣並委託市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進行檢測。

  佳木斯市檢察院檢察技術與信息化部接到委託,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檢測程序和操作步驟,運用百靈達光度計,完成對氨氮、總氮、總磷等水質項目的檢測,對水質進行綜合評價。

  這是佳木斯市院運用食藥環快檢技術支撐公益訴訟辦案的首秀,對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調查取證、固定證據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佳木斯市院食藥環快檢實驗室於2019年12月底建設完成,是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內率先完成實驗室建設工作的市分院。實驗室現有設備可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測:內空氣甲醛;大氣中的粉塵;土壤中的重金屬;水中的氨氮、硝酸鹽、總磷、總氮檢測;食物中的亞硝酸鹽、氯黴素、孔雀石綠、瘦肉精等11項違禁物品;等等。

  該實驗室業務受理地域範圍覆蓋雙鴨山、鶴崗、七臺河、雞西等黑龍江東部地區檢察機關,主要針對土壤、水、空氣以及食品藥品等領域進行專業檢測分析,為檢察機關辦理環境損害類案件提供高效可靠的技術支撐,以科技引擎助推檢察工作愈行愈遠。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檢察院)

相關焦點

  • 鹹豐檢察院建成恩施州首個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
    鹹豐檢察院建成恩施州首個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5日 15:12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5日電 (杜迪納 陳建 羅曼)近日,鹹豐縣檢察院建成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並首次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這是恩施州檢察機關首個建成啟用的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
  • 檢察公益訴訟為您關注了
    1月5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以「守護公益 『益路』有我」為主題,召開了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發布了13起2020年四川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優秀案例,「彭州市現制現售水生產經營不規範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
  •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為保護將樂縣的歷史文化遺產,將樂縣檢察院貫徹市檢察院開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監督專項活動,立足法律監督職能,聚焦本縣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公益訴訟,強化對行政機關履行文物保護職能的監督
  • 公益訴訟為野生動物保護撐腰:雲南綠孔雀案二審維持原判,要求被訴...
    2017年,自然之友組織了一行人先後兩次前往綠汁江河谷地區進行調研,拍攝了大量有關綠孔雀和陳氏蘇鐵的視頻,印證了新平公司已被批覆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缺乏實地調查,以及描述和數據不符合客觀事實和科學依據。也就是說,這份與事實不符的環評在審批時竟被順利通過,因此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環評本身為何與事實不符的問題。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本文從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實踐入手,對目前存在的「社會公共利益」缺失法律界定、損害鑑定評估難、恢復性司法理念應用不夠、涉海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主體存爭議、社會組織缺位生物多樣性行政公益訴訟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儘快推進位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強化生態價值為導向的生物多樣性損害鑑定評估和修復、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社會組織應成為涉海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建立社會組織為原告的生物多樣性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年來,為加強長三角地區生態領域司法協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檢察機關制定了《太浦河流域生態資源公益訴訟協作機制》,通過實行線索通報、協同辦案、聯合巡察等舉措,建立健全太浦河流域以及環澱山湖地區生態資源司法保護長效機制。近期,青浦區檢察院參與了一起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 處理設備故障致生活汙水直排 川渝兩地檢察機關攜手開展公益訴訟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1月5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以「守護公益 『益路』有我」為主題,召開了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發布了13起2020年四川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優秀案例,「遂寧市安居區瓊江水體汙染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
  • 公益訴訟是必要而善意的「越俎代庖」
    據《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課題組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江偉透露,目前已完成第三稿的民事訴訟法專家修改建議稿提出,在受害人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很難確定受害人的情況下,檢察院、其他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對實施侵害人提起禁止侵權、賠償受害人損失的民事訴訟。這意味著,中國有望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確立公益訴訟制度。
  •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調研
    原標題:曲福田在南京泰州開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和加強公共衛生領域法治保障調研9月16至18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曲福田率調研組赴南京、泰州,就《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草案修改稿)》聽取意見建議,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就加強公共衛生領域法治保障開展調研。江蘇省檢察院檢察長劉華參加南京調研活動。
  • 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變遷及其啟示
    在美國,環境公益訴訟被稱之為公共訴訟,由於其本身具有涉案人數多、影響力大等特點,所以,司法實踐中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且承襲了英美法系特有的立法模式,即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由判例法走向成文法,相關制度的設置不斷完善,成為世界各國構建以及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參照藍本。考察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構成,原告資格是研究該制度的基礎和關鍵,反映了其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 最高檢、省級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的若干問題
    截至2020年11月,全國省級以上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達70餘件,筆者結合自己參與最高檢直接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以及各地辦案情況,認為最高檢、省級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若干問題。
  • 張軍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張軍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2019-10-25 11:32:21 程丁 攝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25日在北京說,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和困難。  當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 南京發布水質全分析檢測報告
    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26日正式發布了自來水總公司下屬5家自來水廠、12家自備供水企業的自來水廠出廠水水質全分析檢測報告,結果令人欣喜:所有
  • 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能否成為我國氣候變化訴訟潛在路徑?
    儘管如此,以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為目的的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近年來發展迅速。基於氣候變化訴訟與大氣汙染公益訴訟的關聯性,大氣汙染公益訴訟將助益氣候變化訴訟法律障礙的消除,為氣候變化訴訟在我國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 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海口檢察機關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讓海上非法傾廢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本報記者 金昌波 通訊員 吳智遠近日,海南省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海南中匯疏浚工程有限公司、陳鍶、海口瀏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連帶賠償環境汙染損害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是否可以對一切從事野生動物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如何科學界定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範圍?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理由一方面,從辦案實踐和立法層面來看,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是非常狹窄的。
  •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現實困境與解決途徑探索
    公益訴訟案件作為近幾年重點把握的方向,在線索摸排,訴訟程序等方面還處於躍躍欲試的姿態,本文從近幾年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展望未來的發展動向,為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做出積極有益探索。
  • 棗莊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提起訴訟
    2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院第四檢察部重點關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辦理了棗莊市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眾網記者採訪中得知,該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章某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蘇魯兩地共同開展蘇魯邊界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
    蘇魯兩省交界處的非法洗沙廠、石子廠,白天空無一人,晚上人頭攢動、塵土飛揚……近日,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檢察院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蘇魯兩省交界處不法企業違法開設洗沙廠、石子廠汙染周邊環境的情況,聯合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檢察院、有關執法部門、兩地鎮政府共同開展了蘇魯邊界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共取締違法沙石加工點5個,拆除違法廠房1個,取得初步成效。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既包括就海洋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損失索賠的海洋生態公益訴訟,又包括汙染海域漁民、養殖戶的捕撈收入、養殖收入損失索賠(私益訴訟)。關於海洋環境汙染訴訟制度(尤指公益訴訟)不僅需要在立法路徑、立法模式、立法體例等方面作出規範,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司法角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審理體系,以保障眾多受損失主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