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莖突骨折:手術早做要比晚做強

2021-03-05 骨科文獻

作者:虎群盛-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學術交流,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Early and late fixation of ulnar styloid base fractures yields different outcomes.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8) 13:193

 

尺骨莖突骨折通常與橈骨遠端骨折同時發生,但也有單純尺骨莖突骨折的病例。尺骨莖突和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在維持遠端橈尺關節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尺骨莖突是否需要固定,一直存在爭議。它對腕關節功能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可否先觀察再處理呢?在近期的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雜誌上,臺灣學者Chen就發表了他們的一項研究,比較早期手術和晚期手術的不同,歡迎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作者回顧性分析2004年至2014年因尺骨莖突骨折合併下尺橈關節不穩的28個手術病例。組A為早期手術組,手術與損傷的時間間隔在3個月內,有13例患者。組B為晚期手術組,時間間隔超過3個月,有15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比、受傷側、利手、合併的橈骨遠端骨折等基線方面並無顯著差異。

 

手術方式

患者仰臥,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在尺骨遠端背側從尺骨莖突尖向近端做4-5cm縱形切口,確認和保護尺神經背側感覺支。切開背側支持帶,在尺側腕屈肌和伸肌之間顯露尺骨。檢查三角軟骨複合體,如有撕裂,則用2.0錨釘進行修復。復位尺骨莖突,置入2枚1.0克氏針進行固定,採用雙重不鏽鋼鋼絲繞過皮質到骨折部位進行張力帶固定。術後維持前臂和手腕夾板中立位固定4周,術後3個月允許工作。

 

圖1 21歲男性。a 右側尺骨莖突移位型骨折,b採用克氏針、鋼絲和錨釘固定

 

組A的手術時間平均為受傷後1.1個月,組B為12.3個月。早期手術組的快速DASH評分、握力要明顯優於晚期手術組,分別為4.4±5.9比12.9±9.9、37.4±5.1kg比29.1±5.9kg。在關節活動度方面,早期手術組也要明顯優於晚期手術組,尤其是在旋後、背伸和屈曲方面,分別為81.9°± 4.3°vs. 75°± 8.5°、84.6 ± 4.3°比76.7 ± 6.5、80.4° ± 3.8° 比72°± 4.1°). 但在旋後和疼痛評分方面,兩組患者並無顯著差異,分別為78.8°± 3°比 74.3°± 5.9°、0.6 ± 0.7 比1.3 ± 1。

 

在併發症方面。沒有神經血管損傷、感染等嚴重併發症。術後隨訪2年的併發症包括骨不連3例、下尺橈關節半脫位3例、植入物移位4例、尺骨莖突吸收4例。晚期手術組的併發症發生率要明顯高於早期手術組。

 

因此,作者總結認為對於尺骨莖突骨折需要仔細檢查和處理骨性損傷以及軟組織損傷,早期發現和早期手術的療效更好。晚期手術容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因此,對於這一類的患者需要選擇合適的手術適應症和手術方式。

購書支持同道

一點支持和感謝

相關焦點

  • 這些骨折你能看出來嗎(附註解)
    右側橈骨遠端骨折 尺骨莖突見游離骨碎片影。左側尺骨莖突骨折。 肘關節 左側尺骨上段見骨折透亮線,斷端稍移位成角。左側尺骨上段青枝骨折。
  • 白內障手術做晚了會有什麼後果
    確診白內障之後,眼科醫生一般都會告知,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正確方法。但是,不少老人仍然拖到幾乎看不見了才會就診。國內知名白內障專家、愛爾眼科遼寧省區副總院長周衍文來告訴大家,白內障手術做晚了會有什麼後果。
  • 髖臼骨折手術患者創傷性關節炎防治的研究進展
    前後聯合入路能對骨折獲得最佳的顯露,適用於前後柱均有骨折或骨折通過單一入路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但創傷大,血管神經損傷可能性大,出血量多,不能作為首選。手術入路選擇之前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詳細閱讀CT和X線片,進行Judet-Letournel分型或其他分型。一般前方骨折採用前入路,後方骨折採取後入路。在做後入路時可加用二腹肌截骨術處理髖臼上方和前方的骨折。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 患者膝關節骨折,微創手術四個小孔解決問題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淑芳)發生骨折,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打石膏?或是開刀?但醫生僅給王先生骨折膝蓋打了四個黃豆大小孔,就解決了車禍導致左膝關節骨折問題。「我的膝蓋骨折了,還以為需要開刀做大手術,術後再打石膏……沒想到微創手術,幾個小孔就解決了骨折問題。」2日,已出院的王先生在電話裡對記者說。
  • 西安男子做骨折手術後去世 耳朵鼻子有出血現象
    做個手指骨折手術進了醫院,61歲的程先生就再沒出來。  平日身體很好  做完手術有說有笑  「那幾天一直下雨,天剛一晴他就要幹活,沒想到就出事了。」  醫務科馬姓負責人介紹,患者入院時被診斷為左手環指及中指擠壓傷、左手環指指骨粉碎性骨折,從急診轉入骨科門診,醫生於當日下午3時10分為其進行了左手環指探查清創、肌腱血管神經修復、中指清創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進行了活血、預防感染、營養神經等治療。
  • 骨科內固定物一定要取出來嗎?
    還有些部位皮包骨頭,比如肘關節、鎖骨、踝關節、膝關節前方等,這裡的骨折,放上鋼板之後,皮膚下面就是鋼板,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內固定頂到皮膚或軟組織引起疼痛,或者不能耐摩擦,比如膝蓋前方髕骨的內固定可能會影響到跪地的動作,而尺骨鷹嘴部位的鋼板可能會在彎曲胳膊肘時頂到皮膚。所以這些皮包骨頭部位的鋼板如果已經產生了疼痛的症狀,就需要取出。
  • 女醫生右腳骨折拄拐做手術 單腿站立1小時走紅(圖)
    照片中一名身穿手術服的女醫生左腳站立,右腳裹著厚厚的石膏跪在凳子上,在手術臺邊忙碌著做手術。女醫生的行為不僅感動了患者,也引起網友紛紛點讚。大家紛紛為這位醫生點讚的同時也在疑惑,這位醫生是誰,他為什麼要帶傷工作?記者多方打聽,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她就是50歲的生啟芳,鄞州二院婦產科婦產科主任醫師。
  • 骨折未痊癒 打著石膏上班 忍著闌尾炎 給病人做手術
    南昌新建區人民醫院骨二科副主任夏林波蹠骨骨折還未痊癒,就堅持打著石膏上班;33歲的骨二科醫生胡志鵬患了慢性闌尾炎,卻堅持在院內一邊治療一邊上班;同一科室的小夥子羅峰峰也很拼,他在樓上做完膽囊切除手術後第三天就回到樓下骨科查房,投入工作中。
  • 顱骨修復手術一定要做嗎
    顱骨修復手術是神經外科當中的一項常規手術,同時也是一項歷史非常悠久的外科手術,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先明確的進行了這樣的外科實踐,這說明顱骨修復手術的重要性。
  • 昆明做白內障手術大約需多少錢
    核心提示:昆明做白內障手術大約需多少錢?昆明眼科醫院採用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採取表面麻醉,手術時長一般只需10-20分鐘,是在眼角膜邊緣製作2—3mm的微小切口進行手術。因為手術的範圍只涉及眼鏡,對患者身體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手術完後患者可回家休息不需要住院,第二天就可以正常用眼。
  • 白內障手術就做一隻眼,風險竟然這麼大!
    手術治療為什麼不等「最後一刻」曾經,人們對白內障的認識不夠深入,再加上手術水平的限制,「白內障要等到成熟才能做手術」成為很多醫生和患者的共識。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白內障診療設備、技術的發展,這種觀念已經完全改變了。
  • 男子手指骨折做完手術幾小時後死亡 鼻子耳朵出血
    (原標題:西安市民手指骨折做完手術還好好的 幾小時後人就沒了)
  • 頂級棒球投手一生要接受兩次手術,這新療法可以減少其中一次
    2016年,幾十位運動員需要從Tommy John手術中恢復,根據合同,美職棒在球員身上損失了近6000萬美元。這些錢足夠再選派一整支職業棒球隊,也足夠挑選出一隊聯盟頂尖的投球手。不過那些在合同最後一年不得不去「動刀子」,回頭發現球隊不願意在他們康復期間續約的球員,他們的損失要比這6000萬美元大得多。
  • 骨松性骨折治療新策略
    骨質疏鬆(OP)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惡化為特徵的疾病,可導致骨脆性和骨折風險增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骨質疏鬆性骨折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其中,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最為常見,可引起急慢性疼痛,並使殘疾和死亡風險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過去對於此類骨折,我們通常採取保守治療、傳統開放手術、椎體內固定等治療方法。
  • 髕骨下極骨折手術治療進展_髕骨骨折_髕骨下極骨折_醫脈通
    髕骨下極骨折較為少見,佔髕骨骨折的9.3%~22.4%,AO分型為34-A1,多為粉碎性骨折。髕骨下極骨折造成髕骨高度丟失,破壞了正常的髕股關節解剖和生物力學關係,所以正確的治療髕骨下極骨折對於恢復伸膝裝置完整性和穩定性以及良好的膝關節功能至關重要。本文就髕骨下極骨折的手術方法和療效進行綜述,分析最新現狀、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進一步研究方向。
  • 白內障手術別等完全看不見後再做 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更好
    手術是解決白內障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前做白內障手術,視力必須要完全看不到才能做,術後恢復效果也有限,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手術方式和器械的改變,以及人工晶體的發展,白內障手術更加完善。「從囊內的摘除、後面到囊外的摘除、後面又到超聲乳化,現在在我們醫院可以開展飛秒雷射手術導航,現在科技發展給白內障帶來非常精準的治療模式。」
  • 從新加坡回到漳州,700度近視的我做了近視手術
    術前我近視700度,一直都是戴框架眼鏡的,而很多國內的朋友都做了近視手術,效果很不錯,至少有三個朋友向我安利廈門眼科中心漳州眼科醫院,裡面的醫生都來自廈門眼科中心。 剛開始,我說要做近視手術的時候我媽很不同意的,主要就是擔心風險,她就是怕不安全,怕我做手術失敗了眼睛瞎了,可是她不知道我戴眼鏡多難受啊,我都難受了十幾年了啊!
  • 單一切口手術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
    但是通過兩個切口進行手術會過度剝離軟組織和骨膜,從而加重損傷並增加深部感染和皮膚壞死的風險。在初始損傷包括大範圍嚴重軟組織損傷,以及兩個切口之間的距離不足7cm時,上述風險更為明顯。 儘管微創鋼板內固定(MIPO)被認為能有助於保護骨折部軟組織,但如果脛骨遠端骨折不能首先閉合復位成功的話,則無法考慮MIPO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