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丘成桐感念恩師:陳省身,讓數學之美薪火相傳

2020-12-01 科學網

陳省身

恩師陳省身先生已去世近7年了。從我1969年第一次見到先生,到如今也已42年了,但先生的面貌,先生的習慣,先生的精神都宛在眼前。一樣地聲如洪鐘,一樣地愛吃美食,一樣地喜歡跟年青人談天說地,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陳跡,實在使人神傷。

 

第一次知道先生的名字是在1964年。我在香港明報月刊看到先生的短篇散文《學算四十年》,談到先生在數學上的工作,知道中華民族也有在國外出人頭地的大數學家。當時父親剛去世,沒有想到可以留學,更遑論到伯克利這種名校了。然而先生的文字卻深深地烙刻在我心中,渴望自己一朝也能在數學上有所成就。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讀數學時,得到一位剛從伯克利畢業的老師——沙拉夫博士的賞識,申請而成功地進入了伯克利讀書。當時我尚未畢業,竟得到一份極為豐厚的獎學金,這是先生大力幫忙的結果,可說是我一生事業的轉折點。

 

同年7月,先生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名譽博士,來港訪問。第一次見到先生,雖然交談不過兩分鐘,已經可以感覺到先生恢宏的氣度。先生的演講內容與極小子流形有關,這以後一直是我研究方向的一部分。9月初我到伯克利時,先生很忙,卻安排了他的研究生來幫忙,讓我安頓下來。那年剛巧先生休假半年,雖然與先生交談的時間不多,但是當先生休假回來,得悉我已經可以寫出有一定水平的文章後,大為高興。他燦爛的笑容,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清清楚楚。當時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朋友——時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卓敏教授,將我讚揚了一番。

 

我在1970年的暑期請求先生擔任我的指導老師,先生實時答應了,但不到兩個月工夫,他認為我的論文已足夠成為博士論文,使我極為納悶。雖然我自以為水平還不夠,但是由於家境的緣故,也同意第二年畢業。先生的討論班我都參加,他往往由我自由選擇文章在堂上作報告。先生在復幾何方面的工作對我的影響極為深遠,可是我對先生在外微分系統的重要工作則始終未能沾上邊,這是我畢生遺憾的事,太早畢業畢竟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時先生寫了一本複流形的小書,送了我一本。他在第一頁上題字:餘生六十矣,薪傳有人,願共勉之。這對一個年僅21歲還未畢業的年輕人,實在是一種過分的獎譽。所幸30多年來,我在復幾何上的工作沒有辱沒先生的期望。使我慚愧的是,先生這本著作注重用分析以外的工具,而我的工作卻以分析為依歸,對外微分系統的運用遠不如先生的靈活。以外微分型式來構造幾何不變量,先生可說是獨步古今,無論陳類、陳—莫薩不變量和陳—西蒙類的構造,都是流芳萬世的工作。

 

先生又關心我需要教學的經驗,特別安排我去授課。他不在伯克利的時候,由我代課。我畢業時得到很多學校的聘書,當然都是由於先生的推許,先生認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乃是做學問最佳的地方,雖然薪酬比其他地方少了一半,我毫不猶預地接受了先生的建議。還記得先生對我說:「做學問一定要跟有學問的人在一起。」這句話使我一生受用。

 

我早歲成名,都是出於先生蔭護。甚至在我找對象和婚姻的事上,先生都花了不少心血。1977年,先生希望我到伯克利任教。我到母校訪問一年,確實做了一些重要的工作,但還是決定回到史丹福大學去,先生對我這個決定並不愉快,但還是尊重我的意願,並安排我到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所,在那裡我做了5年的教授。先生剛巧在那時籌劃伯克利數學所,第一年是幾何年,由我帶領研究,在這一年與先生更多在學問以外的事務上接觸,而先生已經開始集中精力去替祖國服務,籌辦南開數學所了。

 

先生去世時,學生們都極為哀傷,中華民族損失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也損失了一位偉大的師長。但是先生的教導、先生的精神,將永留人間。陳氏類將會如歐氏幾何一樣,成為人類學問的瑰寶。願先生安息吧。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丘成桐感念恩師:陳省身,讓數學之美薪火相傳
    科學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文學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而數學也具有詩歌和散文的內在氣質,達到一定的境界後,也能體會和享受到數學之美。數學既有文學性的方面,也有應用性的方面,我對這些都感興趣,探討它們之間妙趣橫生的關係,讓我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數學的樂趣。」下午1:55,到達中科院。由於車上沒有備水,丘先生一連喝了5杯水。隨後走進演講報告廳。
  • 陳省身:堪稱華人數學第一人,楊振寧、丘成桐都是他的學生
    姜立夫的言傳身教,對陳省身的影響比較大,開啟了陳省身對數學的探索之門。後來,陳省身又考入了清華大學研究院,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1934年,陳省身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成為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
  • 陳省身:現代中國數學第一人
    在《一幾何定理之十六種證法》中他說:「幾何學在數學中佔了極重要的位置;非但有志研究科學的人,應當注意於它,就是普通的中學學生,也應該拿它作應有的常識。」 就在這一年,15歲的陳省身已經連跳兩級從扶輪中學畢業,並考取了南開大學本科,其中,數學成績排在全校第二。
  • 陳省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楊振寧、丘成桐都是他的學生
    姜立夫的言傳身教,對陳省身的影響比較大,開啟了陳省身對數學的探索之門。後來,陳省身又考入了清華大學研究院,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
  • 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提到數學,可能很多人會緊張。就在上周末,來自國內外的數學家們聚集合肥,在2020年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年會上探索並傳遞「數學之美」。12月27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也現身年會現場,為年輕學者頒獎,並主持學術講座。
  • 從天才少年到幾何巨匠,南開之星陳省身
    1926年考入南開大學,1937年執教於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1985年受教育部委託建立南開數學研究所, 2000年在南開大學定居,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裡,陳省身「與南開同行了四分之三個世紀」。
  •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資訊—科學網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於2014年8月2日、3日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激烈的決賽,由丘成桐教授親自率領三十一位國際著名學者擔任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55位考生及13個團隊參加了決賽,他們都是經過了7月份的初試選拔,從五百多個考生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最終,清華大學的邱聰靈同學奪得了個人全能金獎,團體金獎由中國科技大學的團隊獲得。
  • 丘成桐南開大學授課 陳省身聆聽高徒講座
    中新網天津6月20日消息: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南開大學名譽教授丘成桐教授昨天做客南開大學「名人講座」,為師生做了題為《幾何與偏微分方程》的學術報告,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親臨現場聆聽了他這位引以為驕傲的學生的講演。每到精彩與獨到之處,陳先生頻頻點頭以示嘉許。
  • 中國近現代數學之最——陳省身先生
    要說中國近現代數學成就最高的數學家那毫無疑問是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科學網—第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結果揭曉
    8月20日晚,第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北京大學範晨捷、葉立早、陳卓和清華大學王旭霏分獲四個單項金獎,北京大學張瑞祥和章博宇獲得個人全能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王傑、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等國內外科學家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2020-12-08 14:36:34 來源:央廣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於是,丘成桐又找到廣東中山大學數學院朱院長繼續做這個研究。朱做出了很好的成績。「結果又惹惱了當時反對做這個事情的一些人,對朱很不滿意。2002年在陳省身先生和我倡議召開的世界數學大會上,大會給中國數學機構一些45分鐘的演講名額,結果他們自己定的名單全部是北京的,還有一個是上海的。
  • 丘成桐: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
    西方科技的發展,源遠流長,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大師輩出。人才薈萃於歐美數十間大學和研究所之間,相互交流,創意標奇,屢屢改變科學發展的航道,豐富了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應用。這些學問,並非一時一地所孕育,文化浸淫,往往達幾百年之久。文藝復興之後,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先後領導世界科學,與他們獨特的教育和傳承有密切的關係。
  • 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葉落歸根不離南開
    對其選擇母校南開大學定居,陳省身解釋道:「我10歲離開老家浙江嘉興,到天津南開讀書,天津當是我的第二故鄉,後來僑居美國50多年。現在回來了,這裡自然是我的第二個家。」此時,距陳省身1930年畢業離開南開,已整整70年。  遇上恩師姜立夫  1926年秋,15歲的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學院。
  • 陳省身:微積分之父,穩紮穩打的天才,親切的數學巨星
    ,卻被寫成了chern,完全和其他陳姓數學學者區分開來,道理十分簡單,那是因為陳省身的數學成就,至今無陳姓數學家可比肩,故而chern成了他的標誌。  陳省身則不同,他從小就喜好數學,認為數學既簡單又有趣,他學習數學並不僅限於課堂上,平時也會主動去看書,滿足愛好之餘,又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指定的參考書,陳省身不會立馬去看,而是先去了解自己是否合適去看,故而在學習數學時,陳省身會變得十分主動。從秀水中學畢業後,陳省身全家遷居天津,1926年,他從天津扶輪中學畢業,憑藉出色的成績,陳省身如願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一名新生。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新聞中心訊 記者 劉蔚如 攝影 郭海軍】12月20日晚,首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結果在京揭曉,清華大學學生費騰獲得單項獎和全能獎兩項金獎,來自清華大學的團隊獲得團體賽金獎。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現為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數學講座教授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摘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克拉福德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其中沃爾夫數學獎與菲爾茲獎同被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