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省身:微積分之父,穩紮穩打的天才,親切的數學巨星

2021-01-13 網易

2019-12-06 08:28:09 來源: 木劍溫不勝

舉報

  在全世界有個共識,就是認為亞洲人的數學,相較於其他大洲的人要好很多,不過這得益於東亞幾個國家的中小學教育。我國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認為,但凡要進入數學領域的人,多少需要有些天賦,沒天賦的人基本搞不好數學,此話雖有些武斷,但不無道理。陳省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整體微分幾何,他本人得出的科研成果,讓其榮獲沃爾夫獎,沃爾夫獎是對一個數學家的肯定,更是無數數學家的夢,陳省身作為微分幾何的開拓者,其成果影響了數學界幾十年的發展進程,因此有人評價說,陳省身就是微分幾何。

  

  如果不了解過微分幾何,那麼不少人肯定不知道,陳省身先生在數學界的歷史地位有多高,其實這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一般來說,中國人的姓氏在外國,大部分是用拼音來表達,比如唐姓寫成tang,陳姓寫成chen,但陳省身先生的陳,卻被寫成了chern,完全和其他陳姓數學學者區分開來,道理十分簡單,那是因為陳省身的數學成就,至今無陳姓數學家可比肩,故而chern成了他的標誌。陳省身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與從小的培養密不可分,他生於1911年11月,祖籍浙江嘉興修水縣,陳省身自幼家庭條件不錯,因此從小開始接觸起數學,與很多小孩子不一樣的是,大部分小孩會認為數學枯燥無味,乾巴巴的數字實在沒有吸引力。

  陳省身則不同,他從小就喜好數學,認為數學既簡單又有趣,他學習數學並不僅限於課堂上,平時也會主動去看書,滿足愛好之餘,又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指定的參考書,陳省身不會立馬去看,而是先去了解自己是否合適去看,故而在學習數學時,陳省身會變得十分主動。從秀水中學畢業後,陳省身全家遷居天津,1926年,他從天津扶輪中學畢業,憑藉出色的成績,陳省身如願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一名新生。在南開大學四年,陳省身受益良多,如今這位老數學家,仍舊影響著南開大學,當年因為陳省身的關係,使得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現在仍與南開的數學系有交流合作,陳省身也和周總理、張伯苓等人一樣,成為南開大學的榮譽校友之一。

  

  1930年從南開畢業,陳省身繼續深造,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成為數學家孫光遠的學生之一,孫光遠的名氣很大,那時中國百廢待興,近代數學剛在這片土地上發芽,孫光遠就是中國微分幾何研究的先行者。陳省身在研究生期間,獲得孫光遠的指導,在雜誌上首次發表關於微分幾何的論文,研究生畢業後,又前往漢堡大學數學系繼續求學,陳省身的求學之路並不容易,也讓我們看到了學無止境。1936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陳省身得到資助,跟隨法國數學家嘉當去巴黎研究微分幾何,嘉當是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對幾何學貢獻頗大,陳省身在他身邊耳濡目染不少,後來他回憶這段時光,仍覺得自己做了最正確的決定,嘉當是當之無愧的幾何大佬,陳省身認為既然做學問,那麼應該找該領域最好的人。

  1937年,陳省身離開了法國,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次年受到戰爭波及遷居雲南,在昆明那段時間,陳省身也沒拉下一節課,1943年受到美國數學家的邀請,陳省身成為IAS研究員之一,在美國的這段時間,他發表了幾篇論文,在數學界引起不小波動,也直接奠定了他的地位。戰爭結束後,陳省身回到了上海,擔任了南京中央研究院的代理所長,1949年受政治影響,中央研究院搬去臺灣,此時IAS院長拋來橄欖枝,邀請陳省身搬去美國,陳省身考慮了段時間,最終答應了。1960年,陳省身成為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之一,一直到1980年才退休。

  有人可能會認為,陳省身原本是中國人,卻去為美國人做貢獻,其實並非無此,首先學術無國界,閉門造車只會讓自己更加閉塞,像陳省身這樣的科研人員,已經不能但從國籍上考慮了,他們做出的貢獻,不單單是針對於某個國家,應當是全人類。其次陳省身先生在美國期間,也在幫助我國的數學發展,1984年,陳省身夫婦來到了中國,接受了中國高層的招待,並在1985年,在南開數學研究所親自主持學術活動,培養諸多優秀年輕的數學家,1998年更是捐出一百萬美元,成立了陳省身基金,專門給研究所使用。2000年時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南開大學,為本科生開門講課,輔導了一批批研究生課業,1992年到2004年,陳省身一直擔任南開數學研究所的所長。

  

  陳省身是個科研人員,經常會熬夜做研究,好在身體不錯,沒有什麼大病大痛,直到2004年12月3日,這位天才數學家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三歲。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像陳省身這種科研學者,肯定是非常古板,少有人可以接近,其實在他兒子陳伯龍眼裡並非如此,兒子眼中的陳省身十分受歡迎,每每講座結束,總會有一大批學生湧過來要籤名,就連下飛機也有大批人過來接機,待遇如同天王巨星,這就是陳省身的魅力所在。陳省身先生在世期間,曾先後獲得美國諸多獎項,也把沃爾夫獎捧在手上,他是獲得此獎項的首位華人,而第二位獲沃爾夫獎的華人,正是他的學生丘成桐。

  陳省身在人類數學史上,是不可忽視的一位天才,不同於其他野路子出身的數學課,他從小系統學習過數學,基礎知識十分紮實,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才會厚積薄發,站到如今的高度,陳省身不僅在中國受人尊敬,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IMU為了紀念陳省身為數學做出的貢獻,還專門設立了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獎項,來獎勵那些向他看齊的數學家。用個人姓名來命名行星,是很多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沒做出大貢獻的研究者,獲得不了如此殊榮,而陳省身就做到了,在陳老去世前的一個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經過討論,正式以陳省身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這種別出心裁的紀念方式,讓人們永遠記住他給人類數學歷史帶來了多大的貢獻。

  陳省身曾經說過:「我們欣賞數學,我們需要數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現代中國數學第一人陳省身,93歲逝世,留下2個子女,現狀如何?
    未滿15歲,陳省身就考入南開大學預科,別說是過去,就是教育條件如此之好的今天,也難出這樣的天才少年。遇到恩師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很大。姜立夫開創了南開大學數學系,對於中國的數學事業稱得上是先行者。
  • 近現代科學家:陳省身,15歲上大學,愛數學也喜歡文學、寫詩
    陳省身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生於浙江嘉興,11歲隨父親遷到天津。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數學天才,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只上了一天的小學,9歲時比較複雜的數學題都會做了,12歲就上了初中,是班裡的小弟弟,數學方面的才華非常高,中學跳了兩級。年僅15歲就考入南開大學學理科,24歲拿到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學位。
  • 陳省身,終生從事數學研究
    其實,那時陳省身早已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卻為國人所不知。有人根據狄多涅的純粹數學全貌和巖波數學百科全書、蘇聯出版的數學百科全書綜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紀數學家排名陳省身先生(S.-S.Chern)排在第31位,華羅庚排在第九十位,陳景潤進入前1500名。
  • 從天才少年到幾何巨匠,南開之星陳省身
    1926年考入南開大學,1937年執教於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1985年受教育部委託建立南開數學研究所, 2000年在南開大學定居,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裡,陳省身「與南開同行了四分之三個世紀」。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中國近現代數學之最——陳省身先生
    要說中國近現代數學成就最高的數學家那毫無疑問是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葉落歸根不離南開
    2000年,世界華人的驕傲、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歸國定居。他「葉落歸根」的地點,並沒選擇祖籍嘉興,而是回到了母校南開大學寧園──一幢安靜的二層小樓。近年,在他的帶動下,南開數學學科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南開數學研究所更成為國內外一個數學重鎮。南開在數學領域取得長足進步,水平領先國內,有些還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
  • 小理微講堂|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
    陳省身是20世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他曾先後任教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原中央研究院數學所、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南開數學研究所的創始所長。培養了包括廖山濤、吳文俊、丘成桐、鄭紹遠,李偉光等在內的著名數學家。1911年10月28日,陳省身出生於浙江嘉興城下塘街。
  • 陳省身究竟多厲害?楊振寧為他寫詩,愛因斯坦找他合作直接拒絕
    古語有云:「自愈沒(死後),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說的是唐朝文學家韓愈,最擅長寫古文,他死後,文章傳遍整個中國,萬千學者將其奉為泰山和北鬥,以示對他的尊敬。從此,「泰鬥」一詞應運而生,專指那些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之人。
  • 陳省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楊振寧、丘成桐都是他的學生
    姜立夫的言傳身教,對陳省身的影響比較大,開啟了陳省身對數學的探索之門。後來,陳省身又考入了清華大學研究院,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
  • 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數學的「陳省身」先生,不求名利,只為懂得數學
    陳省身與父母和妹妹的合影人生選擇只有一個方向,陳省身基本上是個少年天才。他只上過一天小學。8歲那年,陳省身才去浙江秀水縣城今嘉興市裡的縣立小學上學。可那天下午放學時,不知什麼緣故,老師卻用戒尺挨個打學生的手心。
  • 陳省身:現代中國數學第一人
    那一年,他父親回家過年的時候教了他一些簡單的計算,之後陳省身無聊就自己拿著家裡的《筆算數學》看了起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數學!第二年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秀州中學(當地最好的中學),成為了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那時的陳省身已經會做一些比較複雜的數學題了。 1923年,由於父親工作變動,舉家遷到天津,陳省身就進入了當地的扶輪中學讀書。
  • 只上過一天小學的奇才陳省身:他憑一己之力令中國數學進步十年
    要說少年天才,陳省身算一個。他只上過一天小學,卻自學考進中學、15歲上南開大學、19歲又考入清華大學讀碩士,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在這樣野蠻生長下,他成為「微分幾何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也用一己之力令中國數學進步十年。
  • 天才華羅庚的另一面
    然而能被外在環境束縛阻礙的,都不是天才。1930年12月,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清華大學算學系教授熊慶來,見到這篇論文後激賞無比。當時從手筆和功底看推測作者有留洋經歷,但他查遍了歸國留學生名錄,也找不到這個作者華羅庚。
  • [趣味數學]世界數學中心的轉移
    就數學來說。一個國家和民族一旦成為世界科學活動的中心區,這個國家和民族就會數學人才輩出。  事實上,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帶來了義大利科學的春天,義大利成為近代科學活動的第一個中心。繼多才多藝的天才達?芬奇(L.da Vinci,1452—1519)之後,近代科學的先驅者伽利略(Galilei,1564—1642)在這個科學活動中心區應運而生,義大利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數學家。
  • 中國的數學之王,比華羅庚還要強,竟拒絕愛因斯坦合作請求
    談及近現代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丘成桐可謂家喻戶曉,如果要問中國的數學之王是誰,絕大多數會認為估計不是華羅庚就是陳景潤。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近現代的中國數學之王另有其人,比華羅庚還要強,竟然還直言拒絕愛因斯坦的主動求合作!與歷史上很多天才一樣,陳省身數學之路也充滿天才色彩。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微積分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變化率的研究。在發明微積分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是靜態的,它只能計算靜止不動的物體。但是,整個宇宙都處於變化之中,從宏觀上的天體到微觀上的粒子,沒有任何東西總是處於靜止狀態。而微積分就是應用在這些需要動態計算的領域,包括物理學、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微積分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變化率的研究。在發明微積分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是靜態的,它只能計算靜止不動的物體。但是,整個宇宙都處於變化之中,從宏觀上的天體到微觀上的粒子,沒有任何東西總是處於靜止狀態。而微積分就是應用在這些需要動態計算的領域,包括物理學、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
  • 徐自豪|「陳省身猜想」裡的吳大任夫婦與陳省身
    戰爭年代的聯大歲月不僅僅只是教學,《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中,記錄了1940年年底的一次跑警報,鄭天挺見到不愛運動的「陳省身坐一墳側,其地三面皆有掩蔽,劇佳,遂止不行。」1942年10月16日,這天陰曆九月初七,是陳省身三十一歲生日,西南聯大的同事們「晚為省身祝生日,在靛花巷煮加非(咖啡)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