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跑者,每個人都想跑得快,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
人人都想像基普喬格那般快,但能做到那麼快的人世間卻沒有幾個。
為什麼都是人,基普喬格用2分50的配速跑完馬拉松依然能談笑風生。而你用6分配速跑完馬拉卻以筋疲力盡,受盡痛楚?
其實,他們比你快是因為他們身上有這四點你不如他們!
天賦
小王和小陳兩人身高一樣,體重一樣,同時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和飲食,也使用同一套訓練計劃。但是在10公裡的比試中,小王卻比小陳快了整整1分鐘。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天賦的重要性。世界就是如此不公,有些人天生就是擅長跑步的,他們從一出生最大攝氧量就比其他人高很多,他們一出生心血管系統的效率就比其他人高很多。他們是天生的跑者,他們是為跑步而生的。你付出百般努力才能達到的成績,他們輕輕鬆鬆就能夠完成。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我就曾遇到這樣一個有著跑步天賦的朋友。我和其他跑友已經練了好幾個月,每公裡的速度可以達到4分多配速,正當內心有點小欣喜的時候,一個基本上不怎麼跑步的人讓我意識到了天賦的差距。
他鍛鍊了一兩個月後,突然間在群裡曬出了一張5公裡17分多的跑步紀錄驚呆了我們,我們將信將疑的問是不是數據有點飄了,他說有可能吧。
沒隔多久,他又曬出了一張半馬86分鐘的跑步紀錄,更是將我們震撼了。畢竟我們訓練了那麼久,半馬卻還沒跑過90分鐘,而他怎麼可能這麼輕而易舉的跑出了86分鐘?大部分人依然是不信。
再隔著一些天,我們和他一起跑半馬,沒多久就被拉爆了,而那一次他半馬跑出了84分的成績。
我們驚嘆於他的天賦,同時也充滿了羨慕。
面對這樣的天才,我們除了發出無奈的感嘆之外,只能勤能補拙彌補這些差距。
努力
天賦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努力同樣重要。
傷仲永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小時候擁有天賦,如果後天沒有繼續努力訓練的話,也會淪為眾人。
跑步同樣也是這樣,即使你擁有著很高的天賦,但是沒經過努力的訓練,成績很難有所提升。
就如NBA中的麥迪,他絕對是NBA中最具天賦的球員之一,他身高2秒03,臂展達到2米18,身體協調性極佳,硬體天賦極高。在學習上面,他的球商更是高得可怕。14歲才開始接觸籃球,經過4年時間就進入了NBA。在NBA中花了一年時間就學會了背身、轉身、幹拔和急停中投等各種進攻技巧。
這樣的天賦即使科比看到了都羨慕不已。不過,麥迪性格上有缺陷,他比較懶散,不是特別愛訓練,這也導致了他的成就沒有科比高,甚至都沒能拿到一個總冠軍。
跑步同樣也是,上面說的那個朋友,他跑步天賦可以說是很不錯的。但因為懶散,鍛鍊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績進步緩慢。因為跑量不是很充分就去參加馬拉松,雖然前半程依然跑得飛快,但是在25公裡處傷了膝蓋,無奈退賽。再之後,他很少跑步,慢慢的淡出了跑圈。
相反,他的一個同學,天賦並沒有他好,他的第一個全馬差不多5個多小時才跑完。但是,他是一個對自己非常嚴格而且也很努力的人。他給自己安排了系統的訓練計劃,風雨不動的執行著。三年的時間,他成績一直進步著。在兩年前,他跑進了3小時30分,一年前他跑進了3小時10分,現在他更是已經跑進2小時50分。
天賦固然重要,但努力同樣不可或缺。
良師指導
有天賦,又肯努力,這就是一個充滿著潛力的苗子,只要有良師引導,一飛沖天未嘗不可。
有沒有良師指導,對個人的跑步成績提升是非常關鍵的。當然,良師不一定要是教練,也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一本書。
在我們跑步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是從一個小白開始,什麼都不懂就瞎跑一通。而後認識了很多跑友,進入了跑圈,學習了很多跑步相關的知識,從此跑步成績一飛沖天。
小明在5年前是一位跑步小白,每天就是輕鬆跑,倒也輕鬆自在,馬拉松成績一直維持在5個半小時左右。在認識了很多跑友之後,他學習了很多跑步的專業知識,跑步也不再是簡單的放鬆跑,馬拉松配速跑,間歇跑,LSD等跑法相互結合,在一年的時間裡,他的馬拉松成績從5個半小時跑進了330,成為了馬拉松高手。
良師能夠從跑姿,跑法以及受傷恢復等各方面進行指導,會讓你跑得更輕鬆,更省力,同時也更不容易受傷。
跑步動機
每個人跑步動機都不一樣,有些人天生喜歡跑步,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跑者。有些人是被逼著跑步,而有些人跑步是為了保持體形。
不同目的,他們對跑步的熱情就不一樣,跑法自然也會不一樣。
為了減肥,為了身體健康的人,他跑步不會去追求速度,每次跑步都是按著減肥的心率區間來跑,和那些玩競速的人相比,速度自然沒他快。
被逼著跑步的人,他們對跑步或許談不上喜歡,只是因為在某一階段跑步能夠幫他們達成某種目的,迫不得已進行了跑步。或許為了這目的,他們能夠在那一段時間裡跑得飛快,但是只要過了這個時間段,他們往往就會鬆懈下來,成績自然也就退步了。
只有那些真心喜歡跑步的人,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跑者,他們才會嚴以律己,每天按著自己的跑步計劃跑步。這樣的人,成績不進步都沒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