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諾創造營|對話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梁建芬教授

2020-12-04 芝諾學院

7月16日上午9點,芝諾學院與北京四中iGEM團隊在線上採訪了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梁建芬教授,同學們就關心的問題向梁教授做了請教,梁教授也耐心的回答了大家的問題,並就項目的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梁建芬,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食品加工專家

前情回顧

「按時按量的發酵,但麵包又『爆炸』了!」

「不知道麵包什麼時候發酵好,又不能總是盯著」

……

在製作麵包時,你是否會為發酵過度而苦惱?

有沒有想過,讓酵母菌自己來控制發酵?

接下來,睜大你的眼睛,看北京四中iGEM團隊史同學

為你帶來會「自殺」的酵母菌——智能酵母

線上採訪

7.16上午9點,芝諾學院創始人朱天擇博士介紹開場,向大家介紹了本次的嘉賓、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梁建芬教授,並把學院與四中團隊的項目向梁教授做了簡單介紹。梁教授熱情的與大家問好,採訪正式開始。

首先,四中團隊的史同學介紹了項目背景,以及本次「智能酵母」項目的起因。

接下來,四中團隊的嚴同學來介紹項目設計,通過講述ppt,介紹了大家對麵包酵母的設計,對酵母活性時間的設計,指出本次主要是通過設計一種基因上的撥動開關來控制酵母菌死亡。

在提問環節,各位同學踴躍提問,芝諾學院朱老師、馮老師也都向梁教授就相關問題做了探討。

史同學:對於麵包發酵到位的特定指標應作何選取與表徵?

梁教授:麵包機制,想要通過一種特定的指標來表徵是不現實的,不同麵粉,不同麵包有不同的發酵要求,加工與發酵手段都不一樣,很難通過一種確定的手段與指標對其發酵程度做出表徵。

嚴同學:有沒有一種麵包,相對而言比較合適來做這方面的實驗?

梁教授:麵包發酵受到麵粉影響很大,麵粉中麵筋蛋白都不同,不同蛋白質肽鏈胺基酸組成都有極大差異,很難通過麵粉中某個指標來表徵酵母的變化。建議用二氧化碳氣體量,用可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質來吸收二氧化碳量作表徵。

馮老師:麵團的外界指標不太好作為標準,所以我們能不能找一個酵母的內在指標,這樣也更接近於我們目前的設計。

梁教授:可以通過酵母菌代謝產物的濃度作為指標來表徵。

馮老師:怎樣比較好的控制酵母在麵包醒發過程中其活性的變化。

梁教授:在發酵過程中希望酵母有一個積累,不希望它產生大量氣體,希望的是酵母數量的積累,需要根據不同麵包來判斷其需要的醒發程度。在最後的醒發階段,給與高溫高溼的環境,調節代謝產物積累,加入乳化劑等等來調整。

馮老師:以時間為標準來對發酵過程做控制?

梁教授:在工業生產中通常以時間為標準,工業和家庭有兩個不同的加工要求與體系。

朱老師:酵母發酵過程中怎麼樣能讓它快速進入休眠狀態或者快速啟動?

梁教授:通過物理化學方法來對酵母菌的環境做出調控,讓它快速休眠失活或者快速啟動。

在最後,梁教授介紹了進入食品實驗室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條件,並推薦了一些食品企業的生產實踐,宣傳科普基地。大家對梁教授表示感謝,梁教授也邀請大家有機會去農大做客。

項目展望

1.我們將走進實驗室進行基因編輯實驗,後續我們將繼續在b站和公眾號等平臺更新我們的研究進展

2.我們將舉辦線上的項目宣講、烘焙交流和做烘焙直播,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b站「Annika今天吃什麼」。如果疫情好轉我們將舉行線下項目宣講。

3.關於二次發酵

我們了解到,很多麵食在製作過程中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可我們研究的這個系統的設計現在只能讓酵母在完成了一個發酵進程以後死亡。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可以令酵母完成第一次發酵之後進入一個類似「休眠」的階段,而在隔一段時間之後自動進行第二次發酵,則會令我們這個「產品」的受眾範圍更大。目前來看,我們在這一個方向上開了個好頭,因為我們並沒有選擇通過毒素來殺死完成發酵任務的酵母,而是用停止基因回補的方式讓酵母死去,這令我們在如何攻克「休眠」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關於發酵時長控制的精確度

相比於如今人為停止酵母發酵,我們這個停止基因回補的系統的開關只能啟動一次,在發酵時間的把控上是一錘子買賣,比較粗糙,所以我們希望找到一些酵母發酵進程中的標誌物,再加以利用後讓我們能夠通過識別這些標誌物或者一些其他的方法來更加精細的控制系統,從而令酵母的發酵時間得到更好的把控。

隊伍聯繫方式 :1831691474@qq.com

聯繫人:高一11史珩

歡迎關注隊伍b站Annika今天吃什麼

郵箱:aeneaschu@gmail.com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落地玉皇廟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玉皇廟鎮教授工作站授牌儀式在玉皇廟鎮舉行。商河縣玉皇廟鎮是「濟南市現代農業示範鎮」,農林產業體量較大,建有玉港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綠色認證4個、無公害認證41個,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媒體農大 中國科學家首次獲GCHERA世界農業獎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帕梅拉·羅納德兩位科學家,憑藉多年來在農業與生命科學領域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獲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該獎項。
  •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1979-1981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1983)、教授(1988),系主任(1983)、動物科技學院院長(1993-2004)。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食品科技成果推介——肉類製品綠色製造新技術 南京農業大學彭增起教授團隊
    傳統豬肉製品綠色製造技術彭增起,食品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工程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農業部、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 全國農業碩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和聯合...
    這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教授在1月20日於中國農業大學召開的全國農業碩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研討會上表示的。  開幕式上,胡小松教授代表主辦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發表了致辭,並呼籲開設食品專業的各農林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專家,積極努力,共同做好專業學位人才培養工作。
  •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90歲 2019-08-12 19:19:55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苑 | 字號:A+ | A-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
  • 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逝世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盧永根, 1930年12月生,廣東花都人。1953年畢業於華南農學院。歷任華南農學院助教、講師,華南農學院農學系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鞏志忠教授:在中國農業大學工作很「忙」很「順」
    1月8日的人才招聘會上,鞏志忠教授(右)作為院長接受求職者的諮詢     鞏志忠,「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院長、教授。2002年7月,完成在亞利桑那大學的博士後工作來到中國農業大學,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
  • 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一、個人概況  何誠,博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農學。  2015年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017入選鳶都產業領軍人才和江蘇雙創人才。研究方向:  1、人獸共患病感染與免疫機制;  2、畜禽抗病毒新獸藥研製。
  • 著名動物營養學家楊勝先生銅像在中國農業大學落成
    著名動物營養學家、教育家楊勝先生銅像落成儀式11月1日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
  • 大會日程-第七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論壇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  高志賢研究員16:45-17:10農藥殘留風險評估與管理研究進展報告專家: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馬永強教授09:30-10:00從前處理到報告,208種農殘全分析方法包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倡導南粵農業發展轉型升級
    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羅必良教授。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6月1日電 題: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倡導南粵農業發展轉型升級作者 王堅「廣東無論是最初的鄉鎮企業改造,還是後來的三級股份合作制度,經驗都相當豐富,這對廣東未來農業轉型升級積累了組織制度優勢。」
  • 南農大周光宏教授榮膺國際食品科技界兩院院士
    中國江蘇網7月27日訊(通訊員唐長波 記者王宛璐)近日,美國食品科技年會及博覽會在芝加哥市展覽中心召開,會上舉行美國食品工程院新任院士頒獎儀式。新任院士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在列。南農大供圖  會上,美國食品工程院候任主席介紹了周光宏教授學術背景及在食品科技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業績,美國食品工程院主席Cindy Stewart女士為周光宏教授頒發了院士證書。本次當選的10名院士中7名來自美國,其餘3名分別來自中國、英國和智利。
  • 2020年 GCHERA世界農業獎揭曉 中國科學家首次獲獎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帕梅拉·羅蘭教授這兩位科學家憑藉多年來在農業與生命科學領域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獲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該獎項。
  • 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島津合作實驗室成立
    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與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實驗室」成立並於3 月28 日在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舉行了籤約與揭牌儀式。       瀋陽農業大學組建於1952年,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業除外)和瀋陽農學院部分專業合併而成。
  • 「第八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大會...
    :中國農業大學 潘燦平教授 09:30-10:00 島津實驗器材前處理方案助力食品安全農殘檢測 報告專家:島津(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貴州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合作項目等方面籤署了合作協議,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金忠秀 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副校長鄧詣群;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昌鵬,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徐成高等出席籤約儀式。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獲中科院院士候選人提名
    按照《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科協發組字〔2014〕98號)、《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中國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 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舉辦「玉成中國:神話學與考古學專家對話...
    2019年10月31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主辦的「玉成中國:神話學與考古學專家對話」論壇在閔行校區人文樓211會議室順利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發表論壇致辭,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齊紅主持開幕。
  • 食品專家與醫療專家南昌「論劍」一滴油
    11月24日,由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聯合江西省智慧健康研究院主辦的新一代油脂與健康暨甘油二酯學術交流會在南昌召開。江西春迪健康、永華特醫、廣州利澤、江西康脂源等多家知名企業負責承辦。新一代油脂與健康暨甘油二酯發明人王永華教授與江西省多家三甲醫院知名專家及國內從事慢性病領域、營養領域的業界精英「論劍」一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