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2020-07-18 農是

一、個人概況

  何誠,博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農學。

  2015年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017入選鳶都產業領軍人才和江蘇雙創人才。研究方向:

  1、人獸共患病感染與免疫機制;

  2、畜禽抗病毒新獸藥研製。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1完成人),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第2完成人)、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1項(第1完成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中德科學中心項目1項,中國瀾滄江-湄公河專項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863項目、支撐計劃項目5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項;國家高端外項項目2項;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3項;完成省校省院合作項目8項。獲得新疫苗證書1項和申報新獸藥製劑2種,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8項。

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何誠

二、教學科研

  2016-2017 河北大午集團家禽事業部獸醫顧問

  2019-2021 溫氏集團家禽事業部禽病榮譽顧問

三、社會職務

  1、2018-2022, Pakistan Veterinary Journal ,SCI 期刊,編輯委員會成員;

  2、2017-2020, Microbila Pathogenesis, SCI 期刊,特約審稿人;

  3、2015-2019, Plos One, SCI 期刊,特約審稿人;

  4、2017-2020, Scientific Reports, SCI 期刊,審稿人;

  5、2018-2020,中國獸醫雜誌,編輯委員會

  6、2005-2007,歐洲衣原體研究會成員,COST855

  7、2017-2020,中國衣原體研究會,學術委員會成員

  8、2017-2020,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會特殊病原體學術組,副組長

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校徽

四、研究領域

  本課題組主要聚焦於以下研究內容:

  1、人獸共患病感染與免疫機制以及防治產品:

  2、畜禽抗病毒天然藥物的挖掘和利用;

  3、畜禽胃潰瘍、腹瀉和肺炎綜合症機制研究。

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老校門

五、科技成果

  1、土拉桿菌及其亞種的PCR檢測方法和試劑盒,2018,201811279119.1,發明專利

  2、一種高通量可視化快速檢測立克次體的晶片及應用,2018,201811174765.1,發明專利

  3、一種用於衣原體種特異性檢測的晶片及應用,2018,201811170528.8,發明專利

  4、一種酶聯免疫檢測牛流產衣原體的試劑盒,2018,201810259741.X,發明專利

  5、一種雜交瘤細胞株及其分泌的抗流產衣原體的單抗,2018,201810162660.8,發明專利

  6、一種霍亂弧菌菌影製備方法及其在家禽疫苗中的應用,2017,201711461847.X,發明專利

  7、一種用稀鹼溶液提取-固相萃取柱純化原兒茶酸的方法,2017,201711044028.5,發明專利

  8、一種酶聯免疫檢測禽鸚鵡熱衣原體的試劑盒,2016,201610082031.5,發明專利

  9、綿馬貫眾提取物及其在製備防治病毒病藥物中的用途,2013,201310323781.3,發明專利

  10、一種綿馬貫眾山楂組合物、其製備方法與應用,2012,201210272813.7,發明專利

  11、禽嗜鸚鵡熱衣原體外膜蛋白N-PmpD及製備方法和應用,2012,201210125207.2,發明專利

  12、肉桂酸在製備防治畜禽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2012,201210044512.9,發明專利

  13、肉桂酸在製備提高畜禽生長性能的產品中的應用,2012,201210040437.9,發明專利

  14、對羥基肉桂酸的新用途,2011,201110276083.3,發明專利

  15、流產嗜性衣原體外膜蛋白單克隆抗體及其應用,2011,201110098276.4,發明專利

  16、流產嗜性衣原體外膜重組蛋白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2011,201110048567.2,發明專利

  17、原兒茶酸在製備防治畜禽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2011,201110045158.7,發明專利

  18、貫眾烏梅中藥組合物製備方法及應用,2010,201010133555.5,發明專利

  19、對羥基肉桂酸的用途,2010,201010109913.9,發明專利

  20、一種酸棗仁提取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2008,200810247487.8,發明專利

  21、一種用於防治家禽腹水症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2007,200710100266.3,發明專利

  22、一種用於防治家禽呼吸道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2007,200710100265.9,發明專利

  23、一種用於鸚鵡熱衣原體基因型特異性檢測的晶片及應用,發明專利

何誠,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

何誠

六、榮譽及獎勵

  1、2010,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

  2、2008,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3、2003,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七、招生信息

  1、人獸共患病感染與免疫機制以及相關防治技術研究方向:碩士1名,博士2名;

  2、畜禽抗病毒天然藥物挖掘和利用:碩士1名;

  3、畜禽胃潰瘍、腹瀉、肺炎綜合症機制和防治:碩士1名。

  中國農業大學:曾祥芳,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

八、開授課程

  1、實驗動物學II,2019-2020,第二學期,星期五,西校區

  2、實驗動物學,2019-2020,第二學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區

  3、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2019-2020,第一學期,星期三,東校區

  4、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2018-2019,第一學期,星期三,東校區

  5、實驗動物學II,2017-2018,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6、實驗動物學II,2016-2017,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7、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6-2017,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8、實驗動物學II,2015-2016,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9、實驗動物學II,2014-2015,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0、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4-2015,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1、實驗動物學II,2011-2012,第二學期,星期一,西校區

  12、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1-2012,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3、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1-2012,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4、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0-2011,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5、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10-2011,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6、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09-2010,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7、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實驗,2009-2010,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8、實驗動物學II,2008-2009,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19、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08-2009,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20、實驗動物學II,2007-2008,第二學期,星期六,西校區

  21、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2007-2008,第二學期,星期五,西校區

  22、家禽疾病診斷技術與實踐實驗,2007-2008,第二學期,星期五,西校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官網,有如涉及隱私,請聯繫作者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落地玉皇廟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玉皇廟鎮教授工作站授牌儀式在玉皇廟鎮舉行。商河縣玉皇廟鎮是「濟南市現代農業示範鎮」,農林產業體量較大,建有玉港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綠色認證4個、無公害認證41個,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
  • 鞏志忠教授:在中國農業大學工作很「忙」很「順」
    1月8日的人才招聘會上,鞏志忠教授(右)作為院長接受求職者的諮詢     鞏志忠,「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院長、教授。2002年7月,完成在亞利桑那大學的博士後工作來到中國農業大學,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沈重陽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4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沈重陽教授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做了題為「土壤中膠體的吸附和解吸行為研究進展」的高端學術報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紹輝教授主持,學院60多名師生傾聽了此次報告。
  •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
    吳常信,教授、中科院院士。1979-1981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1983)、教授(1988),系主任(1983)、動物科技學院院長(1993-2004)。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芝諾創造營|對話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梁建芬教授
    7月16日上午9點,芝諾學院與北京四中iGEM團隊在線上採訪了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梁建芬教授,同學們就關心的問題向梁教授做了請教,梁教授也耐心的回答了大家的問題,並就項目的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梁建芬,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食品加工專家前情回顧「按時按量的發酵,但麵包又『爆炸』了!」
  • 青島農業大學張忠華教授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發布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孫進京副研究員進行合作,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首次發現黃瓜中全雌基因(Female)是獲得新功能的基因ACS1G,並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機制,提出了黃瓜雌花和雄花多樣性發育的分子模型。
  • 湖南農業大學2017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湖南農業大學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是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是農業部與湖南省政府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學校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佔地面積3400畝,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現任黨委書記周清明,校長符少輝。
  • 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
    一、簡介  李德發,男,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飼料與動物營養學家、博士生導師。李德發二、學習工作經歷  1953.12,出生於河北隆化  1978.09,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
  • 南京農業大學郭旺珍教授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12月22日,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共有9位獲獎者,南京農業大學郭旺珍教授獲此殊榮,是唯一憑藉農業研究突出成績獲獎的女科學家。
  • 2021年雲南農業大學博士招生考試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雲南農業大學博士招生考試簡章。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倡導南粵農業發展轉型升級
    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羅必良教授。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6月1日電 題: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倡導南粵農業發展轉型升級作者 王堅「廣東無論是最初的鄉鎮企業改造,還是後來的三級股份合作制度,經驗都相當豐富,這對廣東未來農業轉型升級積累了組織制度優勢。」
  • 青島農業大學韓磊教授團隊發表AFM封面文章
    青島農業大學韓磊教授團隊發表AFM封面文章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碩士研究生梁欣為第一作者、導師韓磊教授為通訊作者,在化學與材料領域權威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6.836)上發表題為White
  • 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中國農業大學周欣教授課題組在東方蜜蜂遺傳多樣性的形成和適應機制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欣教授課題組聯合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和揚州大學等單位開展合作研究,通過大規模的群體基因組重測序和數據分析釐清了我國東方蜜蜂亞種級別的群體遺傳結構,重塑了該物種最年輕支系的演化和適應歷史。同時,該研究結合演化選擇分析和RNAi等實驗驗證方法,揭示了在大陸東方蜜蜂群體分化過程中與生境適應和採集分工相關的關鍵基因。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獲中科院院士候選人提名
    按照《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科協發組字〔2014〕98號)、《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中國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 河南農業大學2名教師分獲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表彰
    日前,從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傳來好消息,張全國教授獲評中國農業工程傑出貢獻獎,袁志華教授獲評中國力學學會全國徐芝綸力學優秀教師獎。  中國農業工程傑出貢獻獎旨在表彰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農業工程科研、教學、企業、管理、推廣等政產學研各個領域內做出重要貢獻、產生重大影響、示範引領作用突出的個人。
  •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北卡大學教授、山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秦祿昌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北卡大學教授、山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秦祿昌納米最準確的定義莫過於英語大辭典,這或可援引世界權威的、2000年版的韋氏英語大辭典,它在「納米」一詞裡稱其是「科學的幻想」。1978年,15歲的他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那個著名的班級的時候,「納米」一詞才出現沒多久,全世界還在「科學的幻想」。當年的秦祿昌在那個著名班級裡不受矚目,如今的他卻已經是美國北卡大學物理和材料系終身教授。因其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稱為「納米博士」。他表示:「少年班讓我受益匪淺。
  • 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在地膜覆蓋增產增效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張福鎖院士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題為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媒體農大 中國科學家首次獲GCHERA世界農業獎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帕梅拉·羅納德兩位科學家,憑藉多年來在農業與生命科學領域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獲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該獎項。
  • Autophagy | 華南農業大學陳金頂教授團隊在豬瘟免疫代謝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和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陳金頂教授團隊在期刊Autophagy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題為「LDHB in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