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新型電子皮膚,可自行修復可循環利用

2021-01-09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終結者》,裡面有個場景,大BOSS被槍擊後,皮膚竟然幾秒鐘就能痊癒如初。如今,這項「黑科技」幾乎已變成現實,雖然沒有電影裡那般玄幻,但科學家發明的這種「電子皮膚」可塑性好,能夠自我修復且完全可回收。

圖片來源:Jianliang Xiao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不僅保護著我們的內部組織和器官,還提供了溫度的感覺、壓力、振動和觸覺。受到天然皮膚創面癒合能力的啟發,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 Boulder)的研究人員找到了可治癒的電子皮膚。相關論文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電子皮膚(e-skin),是一種薄的半透明材料,可以模擬人的皮膚功能和機械性能。隨著研究人員在醫學、科學和工程等不同領域認識到它的價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正在開發多種不同類型和尺寸的可穿戴電子皮膚。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CU Boulder化學副教授Jianliang Xiao和生物化學副教授Wei Zhang介紹說,他們研發新的電子皮膚具有測量壓力、溫度、溼度和氣流的傳感器。此外還有幾個獨特的特性,包括通過強大的共價鍵連接動態網絡聚合物(聚醯亞胺),結合銀納米粒子,可以提供更好的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和導電性。

「這裡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使用的聚醯亞胺的化學鍵允許電子皮膚在室溫下進行自我修復和完全可回收,」Xiao說,「鑑於全球每年產生數百萬噸的電子垃圾,我們電子皮膚的可回收將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意義。」

DOI: 10.1126/sciadv.aaq0508

這款新型電子皮膚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很容易地適用於人體手臂和機器人手等彎曲表面,在不引入過度引力的情況下,施加適當的熱量和壓力。

「假設你想要一個機器人照顧一個孩子,」 Zhang說,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將電子皮膚整合到可以感受到寶寶壓力的機器人手指上。」

研究人員還實現了電子皮膚的循環使用,通過將設備浸入回收溶液中,使聚合物降解成低聚物(聚合度通常低於10的聚合物)和可溶於乙醇的單體(可以連接成聚合物的小分子),銀納米粒子會沉入溶液的底部。Xiao說,再循環溶液和銀納米粒子可以用來製造新的功能性電子皮膚。

這款新型電子皮膚因其可塑性、可修復性以及可回收,預計將在機器人、假肢、健康監測和生物醫學設備上廣泛應用。

參考資料:

1)New malleable 'electronic skin' self-healable, recyclable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新型多功能電子皮膚,可測心率計步
    科學家研發新型多功能電子皮膚,可測心率計步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10 16:50:14 近日,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真正可穿戴
  • 新型熱電裝置問世!可穿戴收集能量和自我修復
    熱電系統可利用溫差來發電,此前已有研究團隊將之應用於世界上最小的冰箱、燒火取電、甚至特殊的塗料。不過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則是由科羅拉多大學科學家們打造的一款「可穿戴式人體熱電收集」小裝置。除了能夠以戒指的形式從人身上收集能量,它甚至可在受損時實施自我修復。
  • 可自我修復,可回收和可重構的液態金屬可穿戴電子皮膚
    可自我修復,可回收和可重構的液態金屬可穿戴電子皮膚同濟大學航空航天工程與應用力學學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科研團隊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真正可穿戴"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這是一種受人體皮膚啟發並粘在皮膚上的可拉伸且可完全回收的電路板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可感知即時疼痛,或用於皮膚移植、修復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像真實皮膚那樣對疼痛產生反應的電子人造皮膚,通過模仿人體的即時反饋響應,可以 「複製」 人類皮膚感知疼痛的方式,並能以與神經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相同速度對疼痛感覺做出反應。這項技術為更好的修復術、更智能的機器人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可感知即時疼痛,皮膚移植、修復和智慧機器人
    原型(來源: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此外,除了疼痛感知原型,該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使用可伸縮電子產品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感知溫度和壓力的變化,並做出反應。Bhaskaran 是 RMIT 功能材料和微系統小組的負責人之一,他表示,設計這三種功能原型,是為了以電子形式傳遞皮膚感知能力的關鍵特徵。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與發展,當傳統方法不可行時,可伸縮人造皮膚有可能成為非侵入性皮膚移植的未來選擇。「我們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索,從而將這項技術整合到生物醫學應用中,如今生物相容性、類皮膚伸縮性等基本原理都已經具備了。」
  • 【中國智博會】智博會發布十大「黑科技」 意念可控假肢、電子皮膚...
    【中國智博會】智博會發布十大「黑科技」 意念可控假肢、電子皮膚等款款自帶「未來感」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24日 19:02 A-A+ > 原標題: 十大「黑科技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近日,華人學者開發出一種 「真正可穿戴」 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這是一種受人體皮膚啟發的、可粘在皮膚上的 「電子皮膚」,其內部主要由電路板構成。這一可穿戴電子系統的性能可以在健康、醫療、科技等許多領域得到應用。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近日,華人學者開發出一種 「真正可穿戴」 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這是一種受人體皮膚啟發的、可粘在皮膚上的 「電子皮膚」,其內部主要由電路板構成。圖 | 可在手腕上佩戴的電子皮膚該 「電子皮膚」 具有卓越的延展性、自癒合性、可回收性和可重構性,它創可貼稍厚,加熱後就能貼到皮膚上。該團隊表示它還可以在任何方向上伸展 60%,並且不會破壞內部的電子設備。
  • 新型超靈敏「電子皮膚」,能夠自修復5000多次
    電子皮膚可以感知20釐米範圍內的物體,在0.1秒內做出反應,並自修復5000多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專家指出,現已研製出一種結實、有彈性、靈敏度較高的人造皮膚,可以自修復5000多次,未來可用於假肢修復。
  • 新型電子皮膚,終將終結可穿戴設備?
    電子皮膚是通過電學信號的集成與反饋來模擬人體皮膚感受外界刺激(壓力、溫度、溼度)的新型電子器件。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柔性觸覺仿生傳感器已經廣泛地應用於人體生理參數檢測與機器人觸覺感知等領域,近年來是世界各國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熱點。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皮膚的出現有可能終結所有可穿戴設備。
  • 新型超靈敏「電子皮膚」,能夠自修復5000多次!
    目前,專家指出,現已研製出一種結實、有彈性、靈敏度較高的人造皮膚,可以自修復5000多次,未來可用於假肢修復。它被稱為「電子皮膚」,是由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科技大學研製的。研究小組稱,未來這種電子皮膚可用於監控人體健康或者建造飛機,因為它和人類皮膚一樣敏感。
  • 新型電子皮膚:更像人類皮膚,可同時感知溫度和應力!
    它由輕薄、透明、柔性、可拉伸的材料製成,可非常方便地貼合於人體皮膚表面,感知壓力、溫度等外界環境刺激,實現人工觸覺。(圖片來源:雪梨大學)電子皮膚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因為含有電解質,所以人類皮膚可以自由伸縮,而又不被破壞。因此,聯合研究小組利用電解質製作傳感器。他們還利用了一點,即含有電解質的離子導體材料根據其測量頻率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可測量特性。在這一新發現的基礎上,他們製作出一種多功能的人工感受器,可以同時測量觸覺和溫度。
  • 新型「電子皮膚」可存儲數據及治療疾病
    近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薄如「臨時紋身」的設備,它可以儲存數據並且向人體釋放藥物。這種電子皮膚是複合生物與集成電子領域的首次嘗試。這項突破將掀起醫療護理的革命。《自然》雜誌稱未來可用於幫助治療帕金森症及癲癇症患者。這種僅有4釐米長,2釐米寬,0.003釐米厚的薄如皮膚的高分子材料可伸縮運動並內置溫度傳感器、抗低壓RAM以及微換熱器,通過靜電力吸附在人的皮膚上。不過,目前離實際應用還比較遙遠。
  • 提升黑科技續航!藉助太陽能電池,這款電子皮膚可用於腦機接口、電動汽車
    人造皮膚領域「材料大師」、化學家、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系主任鮑哲南曾這樣描述她在電子人造皮膚領域的研究初衷。在鮑哲南等科學家的設想中,這種黑科技能夠協助假肢理解觸摸、彎曲或按壓等動作,因此配有假肢的群體得以恢復對外界的真實感知。
  • 新型電子皮膚面世,終將終結可穿戴設備?
    (壓力、溫度、溼度)的新型電子器件。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柔性觸覺仿生傳感器已經廣泛地應用於人體生理參數檢測與機器人觸覺感知等領域,近年來是世界各國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熱點。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皮膚的出現有可能終結所有可穿戴設備。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 可感知即時疼痛
    皮膚,是人類身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具有非常複雜的功能,可以在受到任何傷害時發送快速警報信號。雖然我們一直可以通過皮膚來感知事物,但疼痛反應只是在某個特定時刻才會發生,比如當我們觸摸太熱或太尖銳的東西時。直到現在,還沒有任何電子技術能夠真實地模擬人類的疼痛感。這款人造皮膚突破了這一狀況,當壓力、溫度達到令人痛苦的閾值時,它會立即做出反應。
  • 天駿負離子幹身器——解密黑科技
    負離子發生器的工作原理負離子產生是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將低電壓通過升壓電路、升至直流負高壓利用尖端直流高壓產生高電暈,快速地放出大量的電子,立刻會被空氣中的氧分子 (02)捕捉,形成高濃度負離子團,並與空氣中的病菌細胞結合 , 使細胞內部能量轉移,結構改變,導致其死亡 ,並將空氣中的煙霧、微塵  、等可吸入顆粒物集聚而自然沉降,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可感知即時疼痛,或用於皮膚移植和智慧機器人
    導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型的電子人造皮膚可以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這種人造皮膚為改進的假肢、更智能的機器人技術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打開了大門。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子人造皮膚,可以像真實的皮膚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這種人造皮膚為改進的假肢、更智能的機器人技術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打開了大門。研究人員表示,該原型設備可以以電子方式複製人類皮膚感知疼痛。
  • 陳根:可拉伸新型電子材料,將爆發巨大價值
    文/陳根新材料一直是當下的一個熱門領域,也是能影響與改變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新材料包括柔性屏幕以及可紡織的電子材料等等這項成果主要是研發出了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拉伸、可自愈的新型電子材料。
  • 磁化等離子體黑科技曝光 中國自行火炮的射程可達到100公裡
    磁化等離子體黑科技曝光 中國自行火炮的射程可達到100公裡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採購網站2月13日發布的公告,中國軍方正在尋求採購磁化等離子體火炮測試系統。該通知於上周三發布,將於周四到期。磁化等離子體火炮在身管內壁上形成的磁化等離子體鞘層呈現出壓力各向異性特徵,並具有隔熱作用,可使火炮身管所受徑向力大幅降低,又能使彈丸的推動力大幅提高,同時還能大幅提高身管耐熱性,延長使用壽命。據專利介紹,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的發射藥有兩種,一種是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用發射藥,另一種是磁化等離子體太根發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