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帶有一定的誤導作用,楊振寧的原意並不是說高能物理已經到了末路,而是說通過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來研究高能物理盛宴已過,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楊振寧本來就是主要研究高能物理的人,他怎麼敢說高能物理已經到了末路呢?難不成他的意思就是他已經將高能物理的研究推上了一個很高很高的水平,短時間之內不會有人超過他的成就也不會有人在他之上做出任何貢獻嗎?難不成他認為高能物理的研究已經走到了頭,接下來完全沒必要再進一步研究以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嗎?顯然不是這樣的吧,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科學家恐怕都不敢隨便說某一個領域已經研究到頭了吧。
一般人對於高能物理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簡而言之,高能物理就是研究基本粒子的一種物理學,什麼叫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範圍很廣,包括我們熟悉的電子、質子和中子,以及我們不太熟悉的反電子、中微子、夸克、天使粒子等等。研究比原子還要小的亞原子結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就是粒子物理學,這其實就是高能物理,其用到的理論就是量子力學。
粒子物理已經深入到比強子更深一級的物質的性質的研究,而更高能量加速器的建造,無疑將會為物理實驗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手段,有利於產生更多新的粒子,以及弄清楚夸克的種類和輕子的種類,它們的性質以及可能的內部結構等等。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造,幾十年前就已經有國家在嘗試了,但是按照楊振寧的看法,建造大型對撞機是一項投資巨大的工程,而且很有可能還是無底洞,在這個方面,美國有著慘痛的教訓。教訓歸教訓,那也不是沒有人通過對撞機做出成果,比如說2012年歐洲核子中心就利用強子對撞機發現了預言中的希格斯粒子,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據統計,其前前後後的投入至少在100億美元。
楊振寧之所以認為通過建造大型對撞機來研究高能物理盛宴已過,是因為他認為對撞機並非是研究高能物理的唯一工具,對撞機耗資巨大,而且還不一定做的出成果,短期之內,利用對撞機來試圖發現更多的粒子無異於是在賭博,而這是一場豪賭,短期之內可能不會有任何的收益或者是突破。更何況,楊振寧基於中國的國情出發,認為中國雖然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但是還沒有步入發達國家行列,所以如果耗費數百億美元去建造對撞機而因此忽略了民生問題,那也是得不償失。楊振寧也說過,研究高能物理並非只有建造對撞機一條路可以走,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研究,比如說弦理論和新加速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