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位「不出名」科學家,卻享譽國外,獲得大量成就

2020-12-04 趣史微視頻

引言

科學家們大多醉心研究,不聞世事,這導致了能們對他們的不太認識。每次世界上獲得獎項之後,國人們就會想很久,這是哪一個科學家,查找各種資料,就差人肉出這些科學家的詳細信息。不過在當今社會,信息如此之嚴重,基本上一條信息暴露,其他的順著蛛絲馬跡就能揪出來一連串。也幸好國家對科學家的重要信息是保密的,要不然在這人人沒有底線的存在是多麼的可怕。

近兩年,中國的娛樂業很發達,但是中國的有的科學家並不知名,甚至是無人無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在中國默默無聞,在國際上卻享有盛譽。今天留來聊一聊這四位科學家,中國人知道的很少,在國外卻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他們到底誰是誰呢?獲得了怎樣的成就,竟然能這樣?

數學家在我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大家也比較熟知的有華羅庚,陳景潤這樣的,然而中國還有一些數學家在國外比較有名,例如張益唐。他是一個神奇的數學家,北大畢業到美國留學,由於和導師發生矛盾,迫不得已洗了幾年盤子,後來找到了正式工作也並不出名,直到六十歲的時候,靈光閃現,孿生素數猜想被他證明了。但是今天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並不是他,而是另一位,他叫陳省身,這是一位大牛。被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有很多是用他的姓氏命名的理論,可見他的實力有多高。他還評價過很多厲害的人物,其中就有愛因斯坦,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學生叫丘成桐,他在國內還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

這個人叫湯飛凡,大家一定不了解他,光聽這個名字就很疑惑這是個什麼人?他是中國的疫苗之父,新中國成立前後,眾多的疫苗都是由他主持研發的,他還發現了沙眼衣原體,這個世界級的發現。1957年,他分離出沙眼衣原體,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並研究開創了微生物的一個新的體系。有了這個人類就能開始對衣原體的研究,是一個諾貝爾級別發現,只是很可惜他不久就去世了。這個人很厲害,在我國的近代醫學史上,發明研製的疫苗挽救了眾多中國人的生命,只是很可惜的是,因為死得早,離我們所處的年代較遠,大家早已忘了他是誰了,不過歷史還是把他記住了。回望先輩們走過的路,我們應該感到榮幸,有這樣的人們為我們保駕護航。

屠呦呦,是大家一定知道的一個人物,因為她獲得了諾貝爾獎,是一個科學性的獎項。但是在此之前屠呦呦也很出名,只是中國的老百姓並不了解她,在國際上她是享有盛譽的,在諾獎之前,她就已經獲得了拉斯科臨床醫學獎,這是美國的生命科學界的最高獎項,屠呦呦是第一位因為在中國的研究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這項獎項在美國是最高的獎項,被譽為"美國的諾貝爾",可見其含金量有多麼高。

但是在國內知道她的人很少,除了在獲得諾獎之後,一舉成名,震驚整個中國。並且她現在在國外也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地位比在中國高,屠呦呦曾經入選二十世紀的標誌性人物,和居裡夫人,愛因斯坦一樣平起平坐。這樣的人物在我們國家默默無聞,潛心研究,將這一輩子奉獻給了生命科學。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楊振寧因為近幾年的感情生活受到很多人關注,但是今天要講的是他的科學成就。在科學領域,他的知名度都沒有霍金高,甚至很多中國人認為霍金的科學成就比楊振寧高簡直是大錯特錯。楊振寧的是唯一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沒有之一。《自然》評選的二十位科學家,只有他是活著的,其他人都是活在教科書裡,可見他的影響,他的能力,他的成就有多大。並且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譽了。

結語

中國應該多多宣傳一些科學家,這樣有助於孩子們理解科學,從而激發對科學的興趣,而不是每天的沉迷電子產品,娛樂世界,這樣容易造成小孩的思想貧瘠,精神世界空白。日本的做法是將科學家印在鈔票上,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買東西就會注意到,這個人是誰,那個人是誰。而不是像中國,所有的科學家深入簡出,只有得獎的時候才知道對方是誰。

參考資料:

《自然》

相關焦點

  • 三位在國外更出名的中國科學家,在國外眾星捧月,國內卻不知名
    有沒有在國外很出名,但在國內卻不知名的中國科學家?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這三位華人科學家來回答!哪怕是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屠呦呦女士得了諾獎,但她究竟是幹什麼的,她有什麼成就,是靠什麼得了諾獎的,依舊一問三不知。想想也是蠻可悲的。要知道,屠呦呦女士在得諾獎之前,在國外早已是鼎鼎有名的科學家了。屠呦呦女士在國際上為何這麼有名呢?其實早在得諾獎的四年前,屠呦呦女士就斬獲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
  • 3位在外國更出名的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千金難僱,國內卻不知名
    有沒有在國外很出名,但在國內卻不知名的中國科學家?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這三位華人科學家來回答!第一位:屠呦呦聽到屠呦呦女士這個名字,親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大家都知道屠呦呦啊!你怎麼說她在國內沒有知名度?從而獲得這個獎項的科學家們,在另外一邊也獲得了諾獎,據統計,獲得過該獎項的科學中,有76位同時也獲得了諾獎。
  • 諾貝爾獎故意不給中國?這4位中國人本應該獲獎,卻被忽視
    五年前,屠呦呦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當她被諾貝爾獎宣布的那一刻,舉國沸騰,轟動國際,因為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
  • 34位中國現代科學家登上「國家名片」
    9月19日,《中國現代科學家(八)》紀念郵票首發式在京舉行。自1988年首次發行以來,《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紀念郵票迄今已經發行八組,共有34位中國現代科學家入選。《中國現代科學家(八)》紀念郵票一套4枚,入選的四位科學家分別是:應用光學家王大珩,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學家黃昆,核物理學家于敏,數學家陳景潤。
  • 中國的驕傲!4位巾幗女英雄讓國人挺直了腰杆,不懼他國威脅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說到軍事領域的科學家,您肯定會想到錢學森和鄧家賢這樣的男性科學家。是的,他們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有四位女性科學家不容忽視。他們的研究結果使中國人變得挺拔,並且不懼怕來自其他國家的威脅。
  • 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年紀輕輕成就卓絕,卻為他國做嫁衣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來都不缺乏人才,從老一輩科學家典範的葉企孫、趙忠堯、錢學森、鄧稼先、于敏、袁隆平,到近些年來嶄露頭角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潘建偉、施一公,都在業內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是中國科技的名片。然而,人才流失問題一直以來也同樣困擾著我們。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邱勇校長提到四位歷史名人,他們成就有多大?
    楊晨煜與柯潔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邱勇,在開學典禮講話之中,單獨提到了四位名人,分別是趙九章、錢鍾書、王竹溪、喬冠華他們是清華大學的四位歷史名人,那麼他們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呢?邱勇校長的原話是:90年前,1929年入學的趙九章、錢鍾書、王竹溪、喬冠華等一批清華學子,曾在這裡唱出「嗟我多士,來自遠方,氣求聲應,濟濟一堂」的歌聲。邱勇校長提到的四位歷史名人,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耀眼的光芒。
  •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居然比國外領先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知道當時古代的天文成就有多厲害嗎?一、天象記錄公元前28年在西漢時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而歐洲進入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807年,比世界公認的中國紀錄晚800多年。我們國家黑子的記錄十分豐富,許多國外科學家根據我國黑子的記錄,做出了十分重大的科學研究。我國對於彗星的最早記錄在公元前1034年,並且世界公認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而歐洲最早記錄慧星和哈雷彗星分別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和670多年。
  • 中國首臺!陝西這位院士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斬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
    近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共有40位專家和1個團體獲獎。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獲此殊榮!",由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朱光亞和臺灣實業家尹衍樑、杜俊元、陳由豪4位捐贈人捐資設立,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准,由中國工程院主管、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管理。
  • 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家:美國有632位,德國有45位,中國有多少?
    要想讓網際網路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大量計算機方面的科學家,此前曾有網站對全球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進行過統計,已知美國的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有632位,德國有45位,那你知道中國有多少位麼?美國是目前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其他國家之所以無法撼動美國的霸主地位,原因之一就在於美國的科技發展尤為出色,美國擁有大批優秀的科研人才,光是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美國就有632位。
  • 北大畢業的3位女天才,都為世界級科學家,卻沒選擇留在中國
    如果,出國留學的學生能夠在國外好好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今後帶著技術幫助我們國家進行建設的話,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很多從清華北大走向國外的學霸們卻沒有選擇回國,他們留在國外的企業或者知名大學,從而慢慢的脫離了自己的祖國。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分享3位女天才,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最後都沒有選擇留在中國。
  • 國外科學家不受重視,受邀來中國發展,為中國培養30多位專家
    自從世界第二次大戰以後,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了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將重心放在了人才培養方面,而我國也在這樣的環境裡誕生了一個個科學家,不過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一位比較特殊的科學家,他不僅為我國做出了很多奉獻,還為我國培養了30名專家
  • 六大歸國科學家,學術成就當世無敵的卻飽受爭議,讓人氣憤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國歷史上的六大歸國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無一例外在國際上都取得了極高的學術成就,國外科研機構出高薪高職位讓他們留下,但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回國,目的就是為了將學到的知識帶回祖國報效,這些科學家都值得我們記住。第一位:李四光我們之前一直在說,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會輸?原因就是因為少了一位李四光。
  • 各國選最偉大科學家,四個國家竟然爭一個人,中國你選誰呢
    行行出狀元,在科學領域,每個國家都有偉大的科學家,那麼其中那一位能被其國民稱為最偉大呢?今天咱們就來理一理。首先說說瑞典吧,瑞典在歷史上和現代社會,從來都只是一個北歐小國。為什麼此文先談到他呢?因為瑞典有一個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他就是諾貝爾。而是否獲得諾貝爾獎如今是科學領域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
  • 細數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榜樣!
    不知道大家最近應該都被日本十八年裡拿十八枚諾貝爾獎的消息給震驚了。進入21世紀以後的這18年裡日本誕生了18位諾獎得主,平均年均一人。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得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國家。達到「21世紀前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幾無懸念。而相信大家看到這裡心裡多少也會納悶,既然日本有這麼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那麼中國呢?
  • 楊振寧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成就在全球中能排到第幾位?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楊振寧,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科學成就豐碩,更是中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楊振寧如今已經97歲,算是非常長壽的科學家。說到在世的科學家,很多人覺得楊振寧的科學貢獻排第一。如果說所有科學家的排名,楊振寧也能排在前二十名,科學成果豐碩。
  • 享譽世界的「香港船王」,晚年分家,財產不給女兒給「他們」?
    但是有一個人,在李嘉誠還沒有成為「首富」的時候,他的名字已經享譽世界了,被稱為「香港船王」,這個人就是包玉剛,在1985年的時候,他的財產就有四百億,是李嘉誠的「九倍」。那個時候李嘉誠的財富才幾十億,在包玉剛面前就顯得「不足一提」。
  • 大師葉企孫:培養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大家都知道「兩彈一星」功勳,如王淦昌、錢偉長、錢學森、趙九章等享譽海內外的科學家,但這些科學家的背後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名師。他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科學界的「鼻祖」,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葉企孫。他看到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搞得民不聊生,激發起他心中的「科學種子」。他認為中國的積貧積弱,關鍵在於科學的落後。他不滿足在國內的學習,想去國外學習更先進的科學知識,以求科教興國。清華畢業之後,葉企孫考取了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去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直接插班進了大學三年級,師從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P.W布裡奇曼。在老師的教育與指導下,葉先生開啟了他探索科學奧秘的大門。
  • 中國有位科學家,獲諾獎後成為美國人,晚年又改回原籍
    在當今社會,優秀科學家會為國家貢獻很多榮譽,因此受到萬人敬仰,愛因斯坦相對論享譽世界,即使後來改了國籍,但他仍然被無數人崇拜,還有當初毅然回國的錢學森先生,但我國有位科學家,充滿爭議,因為他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加入美國國籍,晚年又重新改回中國,在82歲的高齡仍娶嬌妻。
  • 愛因斯坦享譽一生,為何親手燒毀相關手稿?科學家給出3種猜測!
    愛因斯坦享譽一生,為何親手燒毀相關手稿?科學家給出3種猜測!在現代科學發展史上,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能夠比得上愛因斯坦。他的一生有很多的成就,比如相對論,以及黑洞的發現和原子彈的發明,這些成就沒有一個能夠離開愛因斯坦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