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硝酸鹽「善」與「惡」蔬菜要勤買儘量少保存 - 中國在線

2020-11-25 中國日報網

食品添加劑一直是健康領域最受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從喧囂一時的「燕窩」風波到隔夜蔬菜的檢驗結果,這些事件把一種食品添加劑推到了公眾面前——亞硝酸鹽。它是一種被用於發色固色的食品添加劑,同時也是一種公認的潛在致癌物。但它又是致命肉毒素的剋星,用了它,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就會大大提高。它到底是善是惡?在近日由健康時報舉辦的「食品安全與食品添加劑培訓班」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為人們詳細講解了亞硝酸鹽的善惡功過。

無處不在的亞硝酸鹽

把一克肉毒素分成100萬份,只要吃了其中的一份,人就會立即斃命。

肉毒素的「母親」是在肉類中容易生長的肉毒梭狀芽胞桿菌。有一種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是它的剋星。「亞硝酸鹽」是一種公認的潛在致癌物,但作為食品添加劑,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產生,提高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沈群教授說:「亞硝酸鹽不僅存在於加工食品中,還存在於自然界中的任何角落。」

沈群指出,硝酸鹽的來源是氮肥。氮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元素,動物糞便、動植物屍體都含有大量氮。在自然界經過複雜的反應後,氮可以形成硝酸鹽。而自然界中的硝酸菌,會把一部分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所以,幾乎在自然界的任何角落都能找到亞硝酸鹽。

「一個被廣泛忽視的事實是,蔬菜特別是綠葉菜中的硝酸鹽含量是最高的,每公斤綠葉菜中含有硝酸鹽1000毫克至3000毫克,而肉製品中作為添加劑加入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其每公斤的殘留量(以亞硝酸鹽計)不能高於30毫克。90%的硝酸鹽來自蔬菜,只有9%來自肉類和醃製品。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前者,更關注後者。」沈群說。

肉製品中不可缺的添加劑

為什麼非要在肉製品中添加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呢?首先,它可以讓肉色變得更紅豔,顏色討人喜歡;其次,為了防止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的產生。

沈群解釋說,肉類裡面有兩種紅色蛋白質: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這兩種蛋白質在蒸煮的過程中顏色會褪去,肉色就變成了不好看的淺褐色,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可以和肌紅蛋白反應,生成亞硝基肌紅蛋白。加入它以後,無論如何蒸煮肉色都不會變,可以讓肉類在各種加工條件下保持好看的鮮紅色。

沈群強調,更重要的是,產生致命神經毒素——肉毒素的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特別容易在肉上滋生。到目前為止,人類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剋星就是亞硝酸鹽,它對肉毒梭狀芽胞桿菌有專門的抑制作用。沈群說:「目前,這個可以導致中毒並有潛在致癌性的亞硝酸鹽,由於在防止肉毒梭狀芽胞桿菌上的獨特作用,人類還離不開它,因此,在肉製品中,它應該是一款不壞的添加劑。」

蔬菜要勤買儘量少保存

據介紹,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是有鹹味的白色粉末,它們進入血液之後會導致血紅蛋白變性,使之失去輸送氧氣的能力,如果大量攝入就會引發急性中毒。

沈群說,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它只有在某些條件下,與胺基酸結合成為亞硝胺之後才會致癌。在自然界中,亞硝酸鹽可以與胺基酸結合,生成亞硝胺。在人體胃或腸道中,亞硝酸鹽也可以轉化為亞硝胺。

在人們日常膳食中,絕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就像「過客」,隨尿排出體外,只是在特定條件下(酸鹼度、微生物和溫度)才轉化成亞硝胺。膳食中的維生素C可以阻止亞硝胺的形成。如果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品,或直接攝入含有亞硝胺的食品,可誘發癌症。

沈群介紹說,對於添加劑的安全問題,各國都把握得非常嚴格。科學家一般要通過4個毒理學評價過程,即急性毒性實驗、遺傳毒性實驗、亞慢性毒性實驗和慢性毒性實驗,得到一個動物最大無作用量。在這個量之下,動物天天吃都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並對下一代無影響。而允許添加到人類食物中的標準,通常是動物最大無作用量的1%。

專家提醒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少食用含亞硝酸鹽的食品外,也要防止通過蔬菜攝入過多的硝酸鹽。大家可以減少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的保存時間,多買幾次菜而不要一次買好多菜。需要保存的蔬菜,洗淨包好後放到冰箱裡,就可以減少攜帶的細菌,同時減少亞硝酸鹽的生成。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於姝楠

相關焦點

  • 專家為亞硝酸鹽正名:本身不致癌 人類需要它
    從喧囂一時的「燕窩」風波到隔夜蔬菜的檢驗結果,具有潛在致癌性的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令人談之色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近日指出:「由於在防止肉毒梭狀芽孢桿菌上的獨特作用,人類離不開亞硝酸鹽。」
  • 提醒:這3種蔬菜吃不對或會「傷」肝,轉告家人,以後儘量少吃
    提醒:這3種蔬菜吃不對或會傷肝,轉告家人,以後要少吃第1種:菠菜菠菜裡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裡面的葉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均對人體有益,因此有些人從小就要在家長的要求下吃菠菜。不過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吃菠菜時,需要先將菠菜焯水,不然對人體的肝臟有損。菠菜之中含有許多草酸,而草酸進入人體後會與鈣結合稱為草酸鈣。
  • 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到底有多可怕?
    我們人體攝入的81.2%的硝酸鹽是來自蔬菜,蔬菜中的硝酸鹽多是來自氮肥,因而,蔬菜中的硝酸鹽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在植物體內會有一些硝基還原酶,會把蔬菜中的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所以,蔬菜中一般都會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但是蔬菜種類、種植方式、氮肥水平等多種因素會影響蔬菜內部硝酸鹽的含量,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是不同的。
  • 專家解讀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人類離不開它
    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曾利明)「亞硝酸鹽」是一種公認的潛在致癌物,但作為食品添加劑,它又可防止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的產生,提高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如何正確認識「亞硝酸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沈群教授今天做出的回答是:由於它對肉類製品的獨特作用,到目前為止人類還離不開它。
  • 勸大家儘量少吃,為了身體健康
    但是有些營養專家表示,偶爾吃我也差不會對身體有致癌風險,但是不能夠頻繁的吃過越差,否則會對身體帶來很大傷害,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隔夜菜儘量不要吃?哪些隔夜菜有致癌的風險?1、隔夜的蔬菜隔夜的蔬菜是所有隔夜食物中對身體傷害最大的,很多中老年朋友,平時生活中節儉比較習慣,連隔夜的蔬菜也不捨得扔。
  • 如果培根致癌,那麼蔬菜致癌的可能更大|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最多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本文編輯字數4196字,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 用塑料桶醃酸菜不用帶顏色的可再生塑料 少吃醃菜食品亞硝酸鹽含量高
    但是醃酸菜的桶可不能對付,有的人為了方便選擇塑料桶,不像以前家裡醃菜都是罈子或大缸,現在人吃的少用塑料桶醃點就夠用了。可是用塑料桶醃菜安全嗎,這塑料桶應該選擇什麼材質的好呢?帶顏色的可再生塑料少用用塑料桶或塑料布來醃酸菜,會有有害物質釋放的,但是如果選擇像聚乙烯材質的應該沒問題,像可再生材質的塑料用品就儘量不要用了,「如黑色、紅色、綠色等帶顏色的塑料用品,基本都是可再生的,有害物質會多一些,在酸菜醃製過程中,會有有害物質釋放出來,如果選擇了質量不過關的容器,由於酸菜的PH值很低,酸性腐蝕較強,再加上醃製酸菜需要的時間較長
  • 院士忠告:可能是4種蔬菜在「作祟」,要少吃
    院士忠告:可能是4種蔬菜在「作祟」,要少吃蔬菜一:醃製泡菜泡菜在醃製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食鹽保證其風味和保質期,食鹽過量會加重腎臟和脾胃的負擔,同時泡菜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體內增多以後,會容易引發胃黏膜的病變發生,嚴重時還或誘發胃癌出現。蔬菜二:發芽土豆土豆一旦發芽,就證明已經是發黴了,其中會有些黃麴黴菌存活其中。
  • 這幾種暗含亞硝酸鹽的食物,生活中很常見,儘量少吃
    一說到亞硝酸鹽,很多人談之色變,其實亞硝酸鹽沒有這麼可怕,我那些學化學的同學,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切脫離劑量談毒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它有毒性,如果一次性吃入過量的亞硝酸鹽,會引發中毒。
  • 關於亞硝酸鹽,別再被忽悠了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亞硝酸鹽謠言,而知道了一些基本知識以後就不會被忽悠了。什麼是亞硝酸鹽?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亞硝酸鹽主要是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外觀與食鹽很像,為白色或淡黃色,也被稱為工業用鹽。亞硝酸鹽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同時它也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於肉製品中。
  • 醫生建議:肝不好,3類蔬菜儘量少吃,管住嘴就是贏
    一、醫生建議:肝不好,3類蔬菜儘量少吃,管住嘴就是贏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大家平常經常吃的一種蔬菜,基本上大家都會去超市買幹的,便於儲存,吃的時候泡發一些,但是很多人經常沒注意泡發的時間,泡得太久結果導致木耳裡面產生了很多的黃麴黴毒素,當人攝入過多,就會導致這種毒素快速的進入人的體內,從而造成肝臟細胞受損。
  • 火腿腸裡有亞硝酸鹽,吃了會致癌?別冤枉亞硝酸鹽!
    火腿腸裡有亞硝酸鹽,吃了會致癌?別冤枉亞硝酸鹽!這事要從它的前身硝酸鹽說起硝酸鹽是個田園boy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喜歡待在植物和礦物裡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不過人類的出現打破了它生活的寧靜他們將硝酸鹽帶走利用它製造出了黑火藥從此硝酸鹽被人當槍使爆破、
  • 疫情期間,如何優雅地囤積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g~500g,深色蔬菜應佔1/2,推薦每天攝入200g~350g的新鮮水果。在疫病期間,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那麼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如此算來,每周需要攝入七八斤各類蔬菜和五斤左右的水果,如果一次性採購這麼多蔬菜水果,還想要保持蔬果的新鮮,實屬不易。二、食物為啥會腐爛變質?
  • 「善」與「惡」:宇宙的對立面,萬物的創造者。
    就像:善良之人見善為善,見惡亦為善,然邪惡之人所見,不論善惡統統為惡!兩種思維模式卻都是自己的執念,所造成的偏見!錯誤而荒謬。但是,思維慣性的強大力量此時卻將彰顯。譬如:善人以德報怨,可以變惡為善,惡人以怨報德,則善也將成惡!
  • 提醒:這3種傷胃的蔬菜,平時儘量少吃,避免刺激脾胃
    一、提醒:這3種傷胃的蔬菜,平時儘量少吃,避免刺激脾胃1、受電磁場影響的蔬菜人們買菜的時候經常會問這一些蔬菜是否打了農藥,如果看到那一些光鮮亮麗的蔬菜很可能不會買,因為經常打農藥的蔬菜是不會有這麼漂亮的外觀,那一些被蟲子咬過的蔬菜往往也就會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您知道嗎?受到電磁場影響的蔬菜也是不能夠吃的。
  • 原來「惹禍」的不止亞硝酸鹽,還有它們
    6種物質最好避開,它們會阻礙營養吸收1、亞硝酸鹽在一些醃製食物和加工肉中如鹹菜、香腸、培根、臘肉或火腿腸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會和肉中血紅素相結合,形成亞硝基血紅素,具有防腐作用。亞硝酸鹽本來對身體沒毒,但會和身體中胺類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級致癌物質。另外亞硝酸鹽也會和血紅素鐵結合,影響血紅蛋白轉運氧氣。
  • 送你一套正確係統的降解亞硝酸鹽的方案!
    二、為什麼用菌可以降低亞硝酸鹽呢? 根據氮循環的分析可以總結,水體溶氧不足、pH過高、碳源相對缺乏都會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因此,想降低水體亞硝酸鹽含量,要儘量增加水體尤其是底部的溶氧,適當補充碳源和控制水體pH值不要過高。
  • 買香菇時,這幾種香菇儘量少買,否則不但不好吃還會對身體有害
    每天穿梭在菜市場的人非常多,有的人經常買菜做飯,所以基本上什麼菜新鮮什麼菜比較好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樣就能在菜市場中獨佔先機,買到便宜又好吃的蔬菜,可是買菜小白們可能就沒那麼順手了,這就跟工作一樣,小白們往往走進菜市場都是不知道自己要買什麼,老闆說什麼好可能就照著老闆說的去買了,結果往往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在生活中也是有必要積累一點小常識的。
  • 作惡連女兒都要被處罰,《北歐神話》中「誅心」了人性中的善與惡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時代的更近,快速的發展,我們對於神話的敬畏心越來越少,寧願大聲給孩子傳導「都是假的」,告誡自己不要迷信或者充滿其他幻想,一切跟著感覺走。其實道德和人性在時代的河流中,並沒有多少變化,曾經人們不知道如何束縛「惡」的本性,於是用各種神話故事和口口相傳的講解來告誡一代代的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是現在有了法律,法律和神話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一個控制著我們的心,一個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