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存在「全能心臟祖細胞」

2020-12-05 科學網

 

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刊登研究論文說,一種被稱為「ISL1」的心臟祖細胞具有分化為心肌、心血管等主要心臟細胞的能力,這為心臟病的治療帶來福音。

 

《自然》雜誌刊登的這項由美國科研人員完成的研究說,他們最先在實驗鼠身上發現了「ISL1」心臟祖細胞,它可以分化為老鼠心臟中所有主要類型的細胞。最新研究又發現人體內也存在這種心臟祖細胞,並已證實可分化為心室肌細胞、平滑肌細胞和心血管內皮細胞等人類心臟中主要類型的細胞。

 

祖細胞又稱前體細胞,它居於幹細胞和成體細胞之間。與能分化成各種類型細胞的幹細胞不同,祖細胞的分化方向已比較確定,通常只能分化成特定類型的細胞。新發現的這種祖細胞可分化成多種主要的人類心臟細胞,稱得上是「全能心臟祖細胞」。

 

研究人員說,儘管這種細胞在實驗鼠體內只能存在幾天,但在人類胎兒中卻能存在數周,這說明它在人類心臟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後也許可以通過植入這種「全能心臟祖細胞」,幫助治療先天性心臟缺陷等心臟疾病。(來源:新華網 黃堃)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在心臟損傷時分化成脂肪細胞
    該研究發現,在發育過程中心外膜祖細胞可以轉變成心臟周圍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在成體穩態心臟中並不發生,卻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  心外膜脂肪是包圍心臟和冠狀血管的一種內臟脂肪,為心臟提供緩衝保護作用的同時也增加了心臟冠狀血管疾病的風險性,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有很高的相關性,而這些脂肪的來源目前仍然是個未知數。
  • 人體胚胎"祖細胞"首被確認 可分化為各種器官
    這3個胚層細胞接下來會變成各種人體組織。在這項研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教授蓋伊·克魯克斯博士和她的團隊對隨後將進入中胚層路徑的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行了研究,此一路徑最終將導致形成血液細胞、血管、心臟細胞、肌肉、軟骨、骨骼和脂肪。
  • Nature等多篇論文揭示心臟祖細胞需要經歷細胞命運轉變方...
    在胚胎發生過程中,心臟中的一部分冠狀動脈來源於被稱作靜脈竇(sinus venosus, SV)的靜脈。儘管在發育期間,靜脈能夠成為新動脈的來源,但是這種靜脈-動脈轉變的時間選擇和要求是不清楚的。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心血管醫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的一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統計學測試方法,用於依據小鼠遺傳學中的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數據對細胞亞群進行分類,並鑑定在心臟形成期間指導發育轉變的細胞群體。
  • 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原標題: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發現,在發育過程中心外膜祖細胞可轉變成心臟周圍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在成體穩態心臟中並不發生,卻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 心外膜和心肌共同祖細胞的特徵獲揭示
    心外膜和心肌共同祖細胞的特徵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51:36 英國牛津大學Shankar Srinivas和劍橋大學John C. Marioni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近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公布,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出了全球首個完整心臟,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臟以及心室,此前也有過3D列印心臟,但是都未列印血管、心臟也不包含細胞。現階段,我們3D列印的心臟雖然大約只有兔子心臟那般大小,但是我們的研究證實了這種方法在未來工程設計個性化組織和器官替換方面的潛力,工程設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對於消除移植排斥的風險是非常關鍵的,排斥反應會危及心臟移植手術的治療。理想情況下,這種生物材料應具有與患者自身組織在生物化學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徵。」Tal Dvir還指出:「我們必須進一步對列印心臟技術進行探索。
  • ...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科技話題:土壤微生物、「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2020-10-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臟巨噬細胞的新功能
    近期,研究者在《歐洲心臟雜誌》上概述了在心臟穩態和壓力情況下,心臟巨噬細胞的來源,重點介紹了細胞調節房室結電傳導的機制,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就明白為什麼需要深入了解收縮壓和舒張功能障礙中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
  • 日本發明培養肝臟祖細胞的新技術
    新華社東京10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研究人員發明了利用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培養肝臟祖細胞的新技術。肝臟祖細胞能分化為肝細胞等,該新技術或可用於重症肝病患者的移植治療。來自九州大學、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細胞直接重編程技術,向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導入3個特殊轉錄因子,成功培養出了具有高增殖能力的肝臟祖細胞。肝臟祖細胞具有分化為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的能力。
  • 科學家分離出人類胚胎中胚層祖細胞
    這3個胚層細胞接下來會變成各種人體組織。在這項研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教授蓋伊·克魯克斯博士和她的團隊對隨後將進入中胚層路徑的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行了研究,此一路徑最終將導致形成血液細胞、血管、心臟細胞、肌肉、軟骨、骨骼和脂肪。
  • Nature:心臟和肺的幹細胞的進化史
    生物學家們已經知道了心臟和肺如何適應陸地生活的進化史,主要通過心臟的功能和肺的氣體交換的功能相耦合。肺是在哺乳動物進化過程中最後形成的一個器官,對於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器官。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闡明了心臟和肺這兩個系統的細胞是如何協調發展的。最初原始的肺的祖細胞可以伸入到心臟的原始的祖細胞從而使兩個器官可共同形成了心肺循環系統。
  • Science:從幹細胞到功能性心臟,揭示Mesp1基因發揮的關鍵作用
    在人類患者中,這些心臟畸形被認為是先天性心臟病,也是新生兒出現嚴重出生缺陷的最常見原因。之前的研究已表明多種心臟祖細胞是由不同的表達Mesp1基因的細胞群體產生的。然而,人們仍不清楚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區分這些不同的心臟祖細胞,以及哪些分子機制促進特定心臟區域或者說心臟細胞譜系(cardiac lineage)產生。
  • 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潘光錦課題組在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方向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12月1日在線發表於《細胞發現》雜誌。造血幹/祖細胞(HSPCs)移植在治療血液相關疾病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造血幹細胞的來源十分受限,主要依賴骨髓捐獻。
  • PNAS:科學家分離出人類胚胎中胚層祖細胞
    這3個胚層細胞接下來會變成各種人體組織。在這項研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教授蓋伊·克魯克斯博士和她的團隊對隨後將進入中胚層路徑的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行了研究,此一路徑最終將導致形成血液細胞、血管、心臟細胞、肌肉、軟骨、骨骼和脂肪。
  • 死藤水飲料中的駱駝蓬鹼促進人神經祖細胞增殖
    一些研究提示著它在人體中表現出抗焦慮作用和抗抑鬱作用。存在於這種飲料中的主要物質之一是駱駝蓬鹼(harmine)。最近,人們在小鼠體內描述了駱駝蓬鹼具有潛在的抑鬱治療效果。  在嚙齒類動物中,人們已證實這種抗抑鬱藥物通過誘導神經發生發揮作用。因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想要測試駱駝蓬鹼是否促進人神經祖細胞產生新的神經細胞。
  • 地人合一,人體心臟與地心對應關係的解析
    ,人體心臟位於胸腔,外型為倒錐型,酷似中華美食窩窩頭,相對於人體對稱線,人體心臟向右傾斜,1/3位於對稱線右側,2/3位於對稱線左側,整體偏左。人體心臟整體偏左表明,地心並非均分於地球自轉軸上,受公轉太陽引力的影響,地心應整體偏向東半球(或2/3)。窩窩頭造型的人體心臟意味著地心有著「凹凸」的上下兩個面。
  • 廣州健康院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潘光錦課題組在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方向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以「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human definitive multipotent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為題於12月1日在線發表在Cell Discovery
  • BMP10信號促進人多能幹細胞衍生心血管祖細胞發育為心內膜細胞
    BMP10信號促進人多能幹細胞衍生心血管祖細胞發育為心內膜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2:48:47 加拿大大學健康網絡Gord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