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 trial)為何會成為臨床研究的...

2021-01-11 生物谷

2017年10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當與一類特定的健康問題相關的療法(例如治療某種疾病的新方法)剛剛誕生時,往往需要經過檢驗確定其師傅能夠滿足需求,同時還需要檢測是否存在負面效應。達到這些目的的方法就是在人體進行試驗,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臨床試驗"。


每一天都有數百名志願者被邀請參與各種各樣的新型療法的臨床試驗中。臨床試驗總共分為四個階段,從第I期開始(在小範圍內對療法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到第III、IV期結束(在更大規模患者群體中檢驗療法的有效性)。每一期都需要患者或志願者的參與。


一旦I、II期臨床試驗證明某種療法為安全的(即其負面效應在可被接受的範圍之內),那麼將會與當前治療該種疾病的常規療法同時進行對照檢測,從而比較其相對於目前常規的治療方案的優越性(III期),從而為最終投入臨床實踐打基礎。


比較新療法與標準療法的優劣性的最佳方法即"隨機對照試驗。以某個具體的研究為例,參與者們被隨機地分配至接受新療法或標準療法組(通過電腦隨機分配或投擲硬幣的方式決定)。這一過程被稱為隨機化處理,這也是唯一被接受的能夠保證對治療有效性的估計不出現偏差的方法。



為什麼要進行隨機化處理?


為了保證新療法與常規療法之間的比較是公平的,患者們接受不同治療時需要保證具有相似的特徵。想像一下,如果接受常規療法的患者群體均為小孩子,而接受新療法的患者則均為成年人,那麼試驗結果就不能說明治療方法對患者的影響是由於療法本身還是患者的生理差異導致的。


這種導致治療效果難以解讀的現象叫做"混淆效應",隨機化處理則能夠避免這一效應的發生。在隨機試驗中,患者會被隨機分配,因此每一名患者都有相同的機率接受新療法或標準療法的治療。隨機化處理能夠保證參與不同治療試驗的患者大致具有相同的生理學特徵,因此不同組之間的數據存在可比性。如果此時發現兩組的治療效果存在差異,那麼就可以認為是由於療法的本身差異所造成的。


因此,隨機化處理是直接比較不同療法治療效果的關鍵步驟。此外,隨機化的處理過程以及結果對於患者以及醫生都應該是保密的,從而不會影響患者參與試驗的心態。



"對照"組設置的目的


對照組是檢驗一種新療法有效性的參考。因此,這一組的患者所接受的往往是最標準的治療方法。如果沒有標準療法存在,那麼對照組患者則不會接受任何治療或僅僅接受安慰劑"治療"。


對照組的設立是為了理解患者在除療法本身之外在治療過程中接受的任何處理是否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雙盲檢測"


對於隨機對照試驗來說,接受治療的患者以及負責治療的醫護人員都不應當知道任何具體的治療信息,這就是所謂的"雙盲檢測"


如果患者知道他所接受的是一項新療法,那麼將會對治療結果產生期待,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其自我感覺"症狀減輕"。這就是臨床上常說的"安慰劑效應"。相似地,如果醫生也知道患者接受的是新療法,那麼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患者的心情,導致其產生安慰劑效應。


患者以及參與治療的醫護人員對醫療信息的無知能夠保證患者的病情進程與治療的過程脫離干係。從而避免由於患者或醫生的幹預導致治療結果難以比較。


在某種程度上,如果醫護人員或患者無法做到完全被屏蔽,例如在治療關節損傷疾病臨床試驗中比較石膏繃帶以及可拆卸的夾板對於病情恢復的效果,此時無法對患者做到隱瞞治療的方法。這種情況下,應儘可能地對患者隱瞞病情的恢復過程。



為什麼要同意參與臨床試驗?


就像投擲硬幣一樣,臨床試驗中患者接受兩種治療的概率均為50%。僅僅有50%的機率接受新型療法的治療或許對患者來說不具有吸引力。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臨床試驗僅僅是在不清楚新療法與常規療法孰優孰劣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常規療法不見得就差一些。


由於我們不清楚哪一種療法更佳,因此沒有參與者會認為自己處於不利的一方,這一現象被稱為"臨床均勢"。即使對於使用安慰劑作為對照組的臨床試驗也是如此。


接受隨機臨床試驗的優勢在於患者有機會接受優於常規療法的新療法,而且會在治療過程中享受到更細緻的照顧。


出於健康因素的考慮,參與臨床試驗僅僅有機會接受到遠不能商業化的治療方案,但試驗結果卻有利於對患者將來的治療提供導向。(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陸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回顧與啟示
    然而,由於缺乏高質量的來自中國人群的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證據,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臨床診療指南大多參考歐洲和北美等地的指南共識。面對持續上升的糖尿病患病率,亟需開展設計嚴謹和規範操作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期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和預防策略。
  • 基於註冊登記的隨機對照試驗
    大家都知道,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費用很高,一般來說一個Ⅲ期的臨床試驗的總花費平均到每個受試者上是2500美元/例。
  • 關注|臨床試驗中適應性隨機化的應用
    在傳統隨機對照試驗中,分配概率不會改變,而採用適應性隨機化,其分配概率會依據事先設定的規則隨著試驗數據結果發生變化,從而實現平衡組間樣本量、病人利益最大化、均衡協變量等目的。本文簡要介紹臨床試驗中不同的適應性隨機化方法並比較其優劣,為臨床試驗研究者選擇隨機化方法提供參考。
  • Run-in期在隨機對照試驗的使用
    Run-in期是指在隨機對照研究開始隨機之前,讓擬參加研究的受試者接受一段時間的幹預措施,該段時期即為run-in期。其目的主要是看研究對象對幹預措施的依從性、接受性及反應情況等。如果在Run-in期對研究方案不依從,則排除,不進入隨機。Run-in期後再進行隨機分組,完成後續研究。
  • 研究人員對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存在較大差異
    研究人員對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存在較大差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5:39:01 丹麥歐登塞大學醫院Lasse Østengaard團隊研究了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
  • 指南解讀系列|隨機平行對照試驗報告規範——CONSORT介紹
    trial in the title標題中註明研究類型為隨機對照試驗1bStructured summary of trial design,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for specific guidance see CONSORT for abstracts)摘要應是結構式,包括研究的設計、方法
  • ​關於交叉設計臨床試驗的問題
    統計問題(28):關於交叉設計臨床試驗的問題(多選)下列哪些陳述適用於交叉設計臨床試驗(crossover
  • 《Gut中文版》HP特刊第一期精彩放送:健康無症狀幽門螺桿菌感染個體根除治療預防胃癌 - 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回顧和Met分析
    設計對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系統性回顧及Met分析。數據來源Medline、Embase以及Cochrane中心註冊的對照試驗(截止於2013年12月);手工檢索2001~2013年的學報及會刊,遞歸搜索相關研究書目,語種不限。
  • 超早期氨甲環酸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不能改善臨床結局
    超早期氨甲環酸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不能改善臨床結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52:20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René Post團隊研究了超早期氨甲環酸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對臨床結局的影響。
  • 隨機對照試驗能讓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
    &34;人力資源研究中心(智庫)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一種對醫療衛生服務中的某種療法或藥物的效果進行檢測的手段,特別常用於醫學,生物學,農學。隨機對照試驗的基本方法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不同組實施不同的幹預,以對照效果的不同。
  • 從數據到臨床實踐|姚麗教授:隨機對照試驗在腎科研究中的應用
    前言目前,慢性腎臟病(CKD)逐漸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又一高危因素,其相關研究工作變得越發重要。為進一步支持和提高臨床醫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開展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培訓項目線上講座活動。本期主講嘉賓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姚麗教授,姚教授將結合經典案例,為大家講解RCT研究的應用。
  • 第四節 臨床試驗設計原則
    在慢性非自限性疾病時,其自然史也會出現緩解、復發、緩解和活動的交替過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在用藥物治療該病時,若未設對照組,則極易將疾病的緩解誤認為是藥物的療效。   2.排除非研究因素對療效的影響臨床試驗中,除研究因素外,研究對象所具備的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病程、嚴重程度和治療經歷等均可影響療效。
  • 讀書會第17期:【文獻賞讀】手針與假針刺及常規護理預防無先兆性發作性偏頭痛: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
    clinical trial中文題目:手針與假針刺及常規護理預防無先兆性發作性偏頭痛: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主要內容:偏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和致殘率都非常高。研究結果表明:傳統手動針刺對偏頭痛的預防效應優於假針刺和空白對照,傳統針刺起效更早、療效值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 臨床試驗的原則和方法
    只有推行規範化的臨床試驗,才能保證研究工作的客觀、科學和高效。規範化的臨床試驗,其核心問題是既要考慮到以人為對象的特殊性與複雜性,又要保證試驗研究的科學性。臨床試驗強調研究設計,設計的主要類型為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強調隨機化原則、設立對照組原則及盲法原則。主要目的是在複雜的臨床研究中,確保研究結果免受若干已知和未知的混雜因素幹擾,減少偏倚,使研究結果和結論更真實可靠,能夠經得起臨床實踐的檢驗。
  • ...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 (RRI) 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受試者招募| 匹多莫德用於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 (RRI) 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2020-10-23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又一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揭盲 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
    6月16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全球首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盲態審核暨階段性揭盲會,在北京、河南兩地同步舉行。國藥中國生物介紹,此次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為隨機(random trial)、雙盲(double-blind trial)、安慰劑對照(placebo-controlled trial)的Ⅰ/Ⅱ期臨床研究。
  • 地塞米松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基於目前已有的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尚無有效的特異性的藥物治療方法。糖皮質激素對ARDS的療效仍存在爭議,而鑑於其強大的抗炎特性,早期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輔助治療ARDS可能會減弱肺部和全身炎症反應,從而減少機械通氣時間和死亡率。針對此問題,西班牙學者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Lancet Respir Med雜誌上。
  • 《柳葉刀》:中國隨機雙盲新冠重症試驗提前終止,瑞德西韋結果如何...
    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中日友好醫院的曹彬教授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王辰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公布的瑞德西韋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的隨機雙盲,含對照組的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結果。
  • 收藏|臨床試驗以及實驗室中常見的中英文名詞及縮寫
    >臨床研究申請CTAClinical Trial Application臨床試驗申請CTXClinical Trial ExemptionClinical study臨床研究Clinical study report臨床試驗的總結報告Clinical 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