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對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存在較大差異

2021-01-21 科學網

研究人員對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存在較大差異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5:39:01

丹麥歐登塞大學醫院Lasse Østengaard團隊研究了隨機臨床試驗中利益衝突的影響和處理。該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7日的《英國醫學雜誌》上。

為了描述和分析試驗研究人員的經歷,包括利益衝突如何過度影響他們所從事的臨床試驗,他們使用了什麼管理策略來最小化潛在影響,以及他們在更普遍的利益衝突方面的經驗和觀點,研究組進行了一項定性訪談研究。

研究組招募至少參與10項臨床試驗並具有方法學或統計學專業知識的試驗研究人員,他們因地理位置、教育背景和與不同類型的資助者打交道而經歷不同。受訪者通過Web of Science和滾雪球抽樣搜索確定。研究組通過電子郵件聯繫了52名試驗研究人員,其中20人同意接受採訪。

受訪者平均參加了37.5次試驗,主要是有商業和非商業試驗資助者經驗的男性醫師。研究過程中出現了兩個預定義主題(利益衝突和處理策略的影響)和兩個附加主題(利益衝突的定義和報告)。

可感知利益衝突影響的例子有:選擇較差的對照組、操縱隨機過程、過早地停止試驗、捏造數據、阻止獲取數據和歪曲(如對療效進行過度有利的解釋)。處理利益衝突的策略包括:公開程序、將資助方排除在設計和分析之外、獨立委員會、確保完全獲得數據的合同、資助方對分析和報告不設任何限制。

受訪者對他們認為的利益衝突使用了不同的定義或閾值,他們對何時報告這些衝突描述了不同的標準。一些受訪者認為,與商業性金融利益衝突(如由藥品和器械公司資助)相比,非商業性金融利益衝突(如由具有政治議程的政府衛生機構資助試驗)同等或更為重要,但報告和處理更具挑戰性。

該研究描述了臨床研究人員如何認識到利益衝突過度影響他們所從事的臨床試驗,以及他們為防止這些影響而採取的處理策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人員對利益衝突是什麼以及何時應該報告的理解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附:英文原文

Title: Influence and management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Author: Lasse stengaard, Andreas Lundh, Tine Tjrnhj-Thomsen, Suhayb Abdi, Mustafe H A Gelle, Lesley A Stewart, Isabelle Boutron, Asbjrn Hróbjartsson

Issue&Volume: 2020/10/27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aracterise and analyse the experiences of trial researchers of if and how conflicts of interest had unduly influenced clinical trials they had worked on, wha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y had used to minimise any potential influence, 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s on conflicts of interest more generally.

Design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Participants Trial researcher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at least 10 clinical trials with methodological or statistical expertise. Researchers differ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funders. Interviewee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es on Web of Science and snowball sampling. 52 trial researchers were approached by email; 20 agreed to be interviewed.

Setting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telephone, recorded, transcribed verbatim, imported to NVivo 12, and analysed by systematic text condensa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ocused on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sults The interviewees had participated in a median of 37.5 trials and were mainly male physicians who had experience with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trial funders. Two predefined themes (influenc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wo additional themes (definition and reporting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emerged. Examples of perceived influenc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were: choice of inferior comparator, manipulation of the randomisation process, prematurely stopping the trials, fabrication of data, blocking access to data, and spin (eg, overly favour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Examples of strategies to manage conflicts of interest were: disclosure procedures, exclusion of the funder from design and analysis, independent committees, contracts ensuring complete access to the data, and no restriction by the funder on analysis and reporting. Interviewees used different definitions or thresholds for what they considered to be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they described different criteria for when to report them. Some interviewees considered non-commercial 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eg, funding of trials by governmental health agencies with a political agenda) to be equally or more important than commercial 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eg, funding by drug and device companies), but more challenging to report and manage.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scribed how trial researchers perceive conflicts of interest unduly influencing clinical trials they had worked on,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y used to prevent these influenc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in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flicts of interest are and when they should be reported.

DOI: 10.1136/bmj.m3764

Source: 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3764

相關焦點

  • 關注|臨床試驗中適應性隨機化的應用
    在傳統隨機對照試驗中,分配概率不會改變,而採用適應性隨機化,其分配概率會依據事先設定的規則隨著試驗數據結果發生變化,從而實現平衡組間樣本量、病人利益最大化、均衡協變量等目的。本文簡要介紹臨床試驗中不同的適應性隨機化方法並比較其優劣,為臨床試驗研究者選擇隨機化方法提供參考。
  • 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 trial)為何會成為臨床研究的...
    2017年10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當與一類特定的健康問題相關的療法(例如治療某種疾病的新方法)剛剛誕生時,往往需要經過檢驗確定其師傅能夠滿足需求,同時還需要檢測是否存在負面效應。達到這些目的的方法就是在人體進行試驗,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臨床試驗"。每一天都有數百名志願者被邀請參與各種各樣的新型療法的臨床試驗中。
  • 公開作者利益衝突對同行評審無影響
    公開作者利益衝突對同行評審無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8 13:05:56 美國哈佛大學Leslie K John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公開作者利益衝突在同行評審中的作用。
  • 臨床試驗的原則和方法
    第一,隨機抽樣:指被研究的對象從被研究的目標人群中選出,藉助於隨機抽樣的方法,使目標人群中的每一個體都有同樣的機會被選擇作為研究對象。第二,隨機分組:將隨機抽樣的樣本(或連續的非隨機抽樣的樣本)應用隨機化分組的方法,使其都有同等機會進入「試驗組」或「對照組」接受相應的試驗處理。
  • 薈萃分析很少披露研究利益衝突
    據3月9日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則研究報告,在原始的隨機對照試驗中披露的有關研究經費和作者的利益衝突等資訊很少會在綜合的薈萃分析中披露。
  • 從數據到臨床實踐|姚麗教授:隨機對照試驗在腎科研究中的應用
    鑑於RCT研究的對象是人,我們首先應考慮到研究對象的利益以及相關倫理道德問題。此外,科學性的原則也不容違背,例如研究者經常用到的隨機、對照、均衡、重複、盲法等方法,都是減少研究誤差和偏倚的重要措施。Part.2 RCT研究的設計方法1. 對照對照是指在試驗中,比較兩種或幾種幹預措施的效果。
  • 利益衝突影響證券研究獨立性
    近日,一券商研究所的某分管領導因為涉嫌利益衝突而被迫辭職,證券研究中的利益衝突越來越引人關注。利益衝突被證券分析師譽為「世紀難題」,妨礙著證券研究的獨立性,亟待求解。  因為利益衝突林林總總,證券研究的獨立性難以保證,導致一些證券分析師要麼不敢說真話,要麼進行利益輸送。
  • 利益衝突與臨床指南等文件中的偏好推薦有關
    利益衝突與臨床指南等文件中的偏好推薦有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03:27 丹麥歐登塞大學醫院Camilla H Nejstgaard團隊研究了利益衝突與臨床指南等文件中偏好推薦之間的相關性。
  • 中國大陸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回顧與啟示
    文章指出,需要加強監管機構的監督力度和增加研究人員的責任感,以提高臨床試驗註冊率和報告研究結果的合規性,增加臨床試驗的透明度,並最終為臨床實踐指南提供高水平的診療依據。糖尿病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中國人群遺傳背景和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點與歐洲血統白人相比有顯著差異[1,2]。
  • 第四節 臨床試驗設計原則
    在慢性非自限性疾病時,其自然史也會出現緩解、復發、緩解和活動的交替過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在用藥物治療該病時,若未設對照組,則極易將疾病的緩解誤認為是藥物的療效。   2.排除非研究因素對療效的影響臨床試驗中,除研究因素外,研究對象所具備的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病程、嚴重程度和治療經歷等均可影響療效。
  • 專家談公共決策過程中的利益衝突及其治理
    公共決策如果受到決策者私人利益的影響,存在利益衝突,就會導致公共決策偏離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如果公職人員利用決策權在決策過程為謀取個人利益而背離公共利益,就會出現決策腐敗,其危害性比政策法律執行過程中的腐敗現象更為嚴重。 公共決策過程中的利益衝突表現形式 按照決策權的運行過程,可以把公共決策劃分為公共議題選擇、決策目標確定、決策方案形成以及公共政策調整四個環節。
  • 正確理解臨床試驗中的風險比(HR)
    風險比(HR)通常用於報告腫瘤學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然而,它們仍然是臨床醫生最困惑的概念之一。在腫瘤學隨機臨床試驗(RCT)中,經常使用風險比(HR)來估計至事件發生時間終點的治療效果,如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HR提供了整個研究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風險率比值的估計值。而風險率指的是研究中每個治療組在短時間間隔內發生關注事件(包括死亡、繼續監測或停止監測)的患者比例。
  • 總結|臨床研究常見統計方法與統計問題
    生物統計學則貫穿於臨床研究的整個階段:試驗設計(樣本量確定和隨機分組)、數據管理、統計分析計劃制定、試驗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分析報告不僅用於科學論文的撰寫,而且還是取得新藥或器械等註冊申請的法規材料。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統計分析,才能根據臨床研究得出正確可靠的結論。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一擁而上,專家:研究結果未經審核不應發布
    上述文章中,專家認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疫情,為更好地預防和救治,應積極支持診斷性研究與有關流行病學和疾病臨床特徵的觀察性研究。如果是為了評估治療效果而進行臨床試驗,則需要謹慎,因為目前階段,是病例積壓最多、臨床最困難的時候,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癒率的關鍵時刻。要儘量避免對臨床救治的幹擾,避免增加臨床工作的負擔。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2.4 怎麼做(How)試驗順序:通常依次進行耐受性單劑量試驗、藥動學單劑量試驗、多劑量耐受性和藥動學試驗。對於採用患者進行的I期臨床試驗,人體耐受性試驗和藥動學試驗可同步進行。設計原理:I期臨床試驗常採用開放、自身對照試驗。但當主要不良反應缺乏客觀指標或不宜判定不良反應與藥物關係時,常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試驗。
  • 臨床試驗隨機化的3個方法
    我們都知道臨床試驗的設計應當符合「四性」原則,即4Rs原則。所謂「四性」即代表性、重複性、隨機性、合理性。今天陽光書整理了其中隨機性的知識點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隨機性的要求在試驗中通常會要求兩組病人分配均勻,不隨主觀意志為轉移。
  • 剛剛,CDE發布《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評估程序標準技術指導原則》
    但在臨床試驗中,影像檢查及評估過程的差異可導致相關測量誤差增加、臨床試驗終點評估變異增大,最終影響臨床試驗結果,因而臨床試驗影像評估程序的標準化在以影像評估為主的臨床試驗中變得十分重要。 由于越來越多的關鍵研究採用了醫學影像相關的研究終點作為主要研究終點,而在影像評估的總體設計、實施過程和數據管理等方面,尚無相關技術要求或行業標準可循。
  • 科學網—當科學研究遭遇利益衝突
    當科學研究遭遇利益衝突——不端行為大爆發使日本學術界面臨信譽危機
  • 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在痛苦中抉擇
    如能遴選一些臨床需求較大的藥物,根據已有的臨床試驗實際情況,判斷是否能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並提出進一步研究或補充證據的要求,再由申辦方根據其自身條件做最終決定,我認為這樣較為妥當。下面是本次採訪的實錄,大家可以看出,一名「精誠大醫」的心路歷程。寫意君=寫李華芳=李寫:醫院臨床試驗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 CDE文章:關於MSCs治療COVID-19臨床試驗的幾點考慮
    上述略顯矛盾的研究結果提示,MSCs 在ARDS患者中的作用需要更多、更嚴格設計的臨床試驗加以觀察。國內開展的一項納入 12 例 ARDS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探索了同種異體脂肪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結果表明,輸注 MSCs 的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