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5年做這一件事,糖尿病恢復有希望!

2020-12-01 騰訊網

劍橋大學研究表明:

5年內減肥10%能緩解糖尿病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大多數人認為,糖尿病不會逆轉,且不會被治癒,需終身用藥控制其進展,以延緩或預防併發症的出現。然而,最近一項由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糖尿病醫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從疾病中恢復,可能比想像的要容易很多。

研究結果顯示,在診斷出2型糖尿病後的最初五年內,體重減輕10%或更多的人,其病情進入緩解期的機率最大。

減重10%或以上逆轉2型糖尿病機會增一倍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多與肥胖有關,而導致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攝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特別是坐位生活方式、體育運動少、體力活動不足可使能量消耗減少;飲食習慣不良、進食多、喜甜食或油膩食物則使攝入能量增多。

上述新研究的數據來自前瞻性隊列研究ADDITION-Cambridge試驗,共有867名40~69歲的新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參與。在為期五年的隨訪監測期間,患者隨機接受強化幹預治療或常規治療。

最終,在五年的隨訪結束時,有257名受試者(約佔30%)實現了糖尿病緩解——在沒有任何糖尿病藥物或減肥手術的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於確診閾值(6.5%)。

研究發現,診斷後的第一年或最初的五年中,體重減輕≥10%與2型糖尿病的緩解密切相關,無需密集的生活方式幹預或極端的卡路裡限制即可實現緩解。與那些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體重保持不變的人相比,減重10%或以上的人獲得緩解和逆轉2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了一倍。

該研究的作者指出,以前的臨床試驗主張體重顯著降低15%或更多,這可能會使2型糖尿病患者認為目標難以企及而放棄。

糖尿病常與肥胖相伴相生

糖尿病與肥胖似孿生兄弟,無論你是體重超標還是體重正常,只要有腹型肥胖,或者是內臟脂肪含量高,都存在糖尿病風險。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肥胖與代謝病外科主任醫師王存川在其文章中介紹,肥胖引發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肥胖者處理血糖的器官對胰島素不敏感,產生了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只有依靠胰島素,血糖才能進入細胞,被人體利用,同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被胰島素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但當肥胖者發生胰島素抵抗時,為滿足代謝的要求,胰腺必須分泌比正常量高出5~10倍的胰島素。也就是說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

為了克服胰島素抵抗,胰腺就會大量合成胰島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島素水平大大高於普通人,這就是所謂的高胰島素血症。

肥胖早期還可以通過高胰島素血症來勉強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隨後就可能由於胰腺過度工作,其合成胰島素的功能漸漸衰竭,胰島素的生成就不能夠把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久而久之,胰臟發生疲勞,最終不能充分生成胰島素,從而發生糖尿病。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原標題: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如何讓糖尿病患者免於每日胰島素注射?答案是細胞移植胰島素生成細胞。 去年5月,《自然》雜誌闡述了如何富集幹細胞定向分化而來的胰島β細胞[4],對胰島β細胞的純化有重要意義。他們發現幹細胞定向分化來的β細胞上有一種特殊蛋白(CD49a)高度表達,並通過攜帶CD49a抗體的藻紅蛋白微珠成功富集β細胞,提高了產量。
  • 1型糖尿病他19歲患上1型糖尿病,為什麼還可能恢復?
    雖然是個案,卻對很多醫生有極大的震撼和啟發作用,因為傳統觀念裡,1型糖尿病根本不存在逆轉可能……1型糖尿病,為什麼還可能恢復?1型糖尿病常見於10-14歲孩子,但實際上,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被診斷出最年長者達94歲。
  • 盤點2017年1型糖尿病研究新進展
    【1】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發作的新型生物標記物,將助力糖尿病早期診斷近日,來自都柏林城市大學、埃裡克西大學和愛爾蘭皇家外科學院的3U糖尿病聯盟有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一些可能預測1型糖尿病發展的生物標記物。研究人員發現了血液中一種叫做12-HETE的物質可用於診斷1型糖尿病病人,如果病人沒有發病,就無法在血液中檢測到這個物質。
  • 「修復」人體葡萄糖傳感器:播種糖尿病治療的新希望!
    多扎格列艾汀單藥或聯合二甲雙胍,帶來了治療糖尿病的希望之光。葡萄糖激酶(GK)「賦能」後,就有了恢復血糖穩態的希望。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朱大龍教授介紹說,全球目前有5個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在研發過程中,其中華領醫藥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是目前唯一已進入且完成Ⅲ期臨床研究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
  • 糖尿病10年,高血壓5年,20天後再次複查,身體恢復健康
    糖尿病10年,高血壓5年,20天後再次複查,身體恢復健康 原標題:糖尿病10年,高血壓5年,20天後再次複查,身體恢復健康
  • 糖尿病研究新進展2018年3月1號
    Cell Rep:糖尿病新療法來啦!特殊的胰腺幹細胞有望再生胰腺β細胞對葡萄糖產生反應!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刺激人類胰腺中的祖細胞或能產生對葡萄糖響應的β細胞,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針對1型糖尿病的再生細胞療法。
  • 新研究揭示:「第二大腦」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如今,2型糖尿病這種代謝疾病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去年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至少已有4.63億(每11個人中就有1位)。另據2020年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已達1.298億。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院士趙忠賢:一輩子只做超導一件事
    「我這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探索超導體、開展超導機理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趙忠賢認為,「如果我們的社會,每個人都持之以恆做一件事,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基於多年的積累,趙忠賢領銜的中國科學家團隊在隨後20多年裡通過堅持與努力,產出鐵基超導一大批研究成果:首先發現轉變溫度40K以上的鐵基超導體;發現一系列轉變溫度在50K以上的鐵基超導體,並創造55K的世界紀錄……  國際上,先後有5次10人因為在超導領域的重大研究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趙忠賢對此非常清醒和淡定,他說:「得什麼獎不是科學探索的原動力。
  • 或許得看這件事你是否做好了
    空腹血糖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血糖可能比較高的人來說,每隔一段時間總得測測空腹血糖好觀察自己血糖是否恢復的比較好了,而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測試空腹血糖也是發現糖尿病的一種方式,有益於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的健康。
  • 高媽稱高以翔靈魂無法離去,希望大家做一件事,讓他放心去天堂
    高媽稱高以翔靈魂無法離去,希望大家做一件事,讓他放心去天堂說起高以翔,最近他可以說備受關注,因為一條年輕的生命在錄製節目中竟然這樣沒有了,換作誰都無法接受吧,高以翔的離去,對於他的父母來說是最痛的。就在高以翔去世後,媽媽還專門請了法師為他超度,希望他能夠放心地離開,可是法師們卻表示說,高以翔的靈魂無法離去。法師說,高以翔靈魂無法離去的原因,是因為事情太突然,他心中仍有太多的牽掛,希望大家能做一件事情,讓他放心去天堂,這件事就是所有的人都用積極樂觀的思念和留言為他祈禱就好,不要讓他對人世間還有糾結。
  • 海外醫療的重大突破 新研究或可逆轉糖尿病?
    醫學發展到今天,糖尿病仍是一種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國內外醫學領域都在不斷研究和探索糖尿病的防治,近日,國內最大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分享了來自海外醫療領域的一條新消息。通過激活胰腺β細胞再生,我們能夠拯救晚期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我們也重新激活來自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細胞中的胰島素產生。」    他說,這些重編程成體細胞和器官促進β細胞再生:新的功能性β細胞替換受損的β細胞。    已有一系列研究證實在短時間內模擬僅喝水禁食(water-only fast,指的是除喝水外,不進食)效果的周期性飲食產生有希望的健康益處。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 這是一項全新突破,因為這種β細胞是全新的,首次被發現,或可以補充被免疫系統殺死的β細胞。 「迷你胰腺」幫助患者擺脫胰島素注射 一名嚴重I型糖尿病女性患者接受實驗性移植手術後,已經實現了無需胰島素注射的1年生存期。
  • BMJ最新重磅研究,不打針不吃藥,糖尿病好了
    2013年,Jama的研究 過去,人們大都認為,糖尿病沒有太多逆轉和緩解的希望 最近這幾年,低碳飲食的流行,改變了很多人對2型糖尿病的看法,因此降低體重、停藥、恢復以往活力的患者屢見不鮮。 而且,它也可以說是一種幾乎免費的逆轉方式了。
  • 糖尿病相關研究進展
    Zierath說,「他們真地希望開展非常仔細的校準研究,以便能夠證明這對糖尿病患者有效,如果沒有有害的副作用,這可能是一種有趣的方式來協助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大流行全世界有近5億人患有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預計這一數字在未來幾年內還會飆升。
  • 20年糖尿病,出現多重 合併症 ,但做了這3點後,恢復正常!
    山東張先生的病例告訴我們,糖尿病患者即使出現多種併發症,只要這樣處理,也是可以很好生活下去的。 20年糖尿病,出現多重合併症,樣樣可致命! 張先生,54歲,20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了口乾、多飲、多尿及體重下降,在當地社區醫院被診斷為糖尿病,堅持服藥2年後感覺症狀緩解了,就自停服了藥物,此後也沒有嚴格遵醫囑去控制飲食及監測血糖。
  • 拉屎,大概是樹懶這輩子做的最冒險的一件事……
    不要笑,對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下樹拉屎,可能是它們一生中做的,最冒險的事了...其他住在樹上的動物,一般拉屎沒那麼講究,屎意來了,直接坐在樹上空投。比如考拉就是這樣,睡夢中都能突然下一場「屎雨」…然而,樹懶拉屎卻特別講究。
  • 新希望!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有1.3億,每10個中國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世界範圍內,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糖尿病。這是科學家首次將CRISPR用於修復患者的糖尿病遺傳缺陷,並成功逆轉糖尿病。
  • Cell:糖尿病研究新突破!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分泌的外泌體能夠調節...
    2017年9月24日/生物谷BIOON/---由肥胖導致的慢性組織炎症是胰島素抵抗性和2型糖尿病產生的一種根本原因。但是這種發生的機制在此之前一直是未知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外泌體(exosome)是其中缺失的一環。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這是一種歷史上很難用藥物控制的疾病。我們希望再生醫學與免疫躲避相結合,通過用實驗室生成的人類胰島樣細胞簇(islet-like cell cluster)取代受損細胞,按需產生正常數量的胰島素,就可以在這個領域真正發揮作用。」那麼什麼是糖尿病呢?一.什麼是糖尿病?
  • 早起第一件事,這樣做更健康……
    你早起第一件事是什麼? 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