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獨特的開放性結局技巧

2020-12-04 MovieLab

所謂結局,往往是把電影中所有的坑填好,將需要解釋的元素解釋清楚,將需要完結的事件都有完結,讓觀眾心滿意足回家,不過克里斯多福·諾蘭卻喜歡另一種策略。

來源|Fandor

文 |Jacob T.S

編輯 | Camphor

如果你是一個影迷,大概認得這些鏡頭,這些都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結尾鏡頭。

《星際穿越》《黑暗騎士》等

傳統的電影敘事包含三幕,簡單來說,第一幕是鋪陳,第二幕是對抗,第三幕是解決。

重要事件(即所謂的情節點)往往出現在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結尾,用以改變劇情的走向,將劇情推動到下一幕。

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到了第三幕的結尾還做出改變,當我想到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結尾時,我想到的是歧義性。

克里斯多福·諾蘭

諾蘭的電影往往喜歡在職員表滾動字幕之後很久才結束,有時候他會只用一個簡單的鏡頭。其他時候,他喜歡將所謂的故事最後一部分,引向這樣的效果。

到了最後,所有的坑都要填好,重要的地方也要都得到解決和解釋。

看一看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設計的結局,在這個持續了五分鐘的蒙太奇裡,諾蘭集結了故事中的各種重要線索,在電影結束的同時發放出新的信息。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結局片段

但是諾蘭常常喜歡變著花樣使用這個方法,避免給觀眾一個確定性的結局。

有時他會使用很簡單的方式,甚至只需要一個鏡頭;但有時候他會藉此,將故事帶向新方向。

比如《致命魔術》中,看起來是給出了一個完美而明確的結局,填好了許多劇情的坑,但是諾蘭卻選擇用這樣的鏡頭結尾,它不是一個清晰的結尾,逼迫我們去回看和挖掘影片。

《致命魔術》結尾鏡頭

《敦刻爾克》看起來在它最後一個鏡頭之前就結局了,影片的倒數第二個鏡頭看起來是結局,老實說它就是用來結尾的完美鏡頭。

《敦刻爾克》結局

然而影片漸隱成黑色,直到最後出現這個簡短的鏡頭。

《敦刻爾克》結局

諾蘭為什麼要這樣做?當然,除了要製造歧義性,這最後一鏡也賦予了影片一種人道主義。

如果結局沒有使用最後一鏡,它不僅看起來更傳統,也更加冷酷,並且無法像那個獨創性的結局那樣,讓你心頭一緊。

一個充滿力量和可能的新世界,走向對過去的解放。(《敦刻爾克》湯米,結尾語)

《星際穿越》看起來有一個溫和的結局,此時一個新的轉折事件引入,並發揮了類似第三個情節點的功能,情節也藉此走向新的方向。

馬修·麥康納扮演的角色必須去尋找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角色,這個新的探尋過程,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第三幕劇中的第四幕。因此我們看到了黑屏,不知道最後的結果。

《星際穿越》結尾

我最喜歡的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結尾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它有效地使用了最後一鏡的概念,讓故事產生新的走向。

蝙蝠俠最後決定去承擔指責,當他脫掉戰衣變成韋恩時,故事便被推向新的方向,然而這是故事結束的地方。

很像《星際穿越》,當情節朝向新的方向發展,我們看到了黑屏,但是黑暗騎士中有趣的是諾蘭是怎樣讓結局鏡頭產生歧義的。

《蝙蝠俠:黑暗騎士》結尾

最後一鏡是如此的有利,因為我們不知道黑屏後會發生什麼。

事已至此,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無需專門展示給我們,在他標誌性的鏡頭來回切換間,它展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即使我們被告知影片切至黑屏後發生了什麼。

戈登確實背負了謊言,蝙蝠俠事實上受到了懲罰。

《蝙蝠俠:黑暗騎士》

很少有人會選擇用這種獨特的鏡頭結束電影,創造了一種未了結的感覺,電影在我們的腦海中依然在繼續。

諾蘭的結尾帶有歧義性和意猶未盡,他有方法讓我們迷上他的整部電影,將我們帶入電影體驗。只為了在最後一秒帶給觀眾直達心靈的意外一擊,這也是正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愛他的電影。

也許還是因為,正如《致命魔術》最後這段對白所言:你想要,被騙?

相關焦點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失手了嗎?
    諾蘭猶如迷宮般的電影本身已然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敘事體:它接榫精密、運作工巧,相比於那些傳統套路的好萊塢大片,諾蘭不僅有令人拍案叫絕的奇觀展示,更有恢弘的故事設定、綿密的配樂、絲絲入扣的情節推進。諾蘭造就了一種獨特的視聽形態,他將故事、配樂、平行剪輯、視覺奇觀熔煉一爐,他的電影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可供思考和喘息的呼吸空間,沒有任何好萊塢大片式的「冗餘」、拖沓。
  • 《盜夢空間》上映 好萊塢天才導演諾蘭作品盤點
    作為當今好萊塢最具王者氣質的天才級導演,12年來,諾蘭已為我們帶來了6部驚豔的曠世傑作。他的第7部作品,暑期檔最值得期待IMAX大作《盜夢空間》於7月16日登陸北美院線,在期待的同時,讓我們帶您走進諾蘭的神奇世界:
  • 你看不看得懂,諾蘭可能並不在意
    從經典之作《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到《黑暗騎士》三部曲,再到今天的《信條》,諾蘭的整個導演生涯都在用獨特的方式講故事。《信條》目前收穫豆瓣評分7.8,「看不懂」、「得三刷」、「看諾蘭前必讀」…是近期各大公號的標題。影評人刷了又刷、普通觀眾看了一臉懵,大伙兒都陷入一場討論的狂歡。
  • 諾蘭:10年《盜夢空間》,50年迷宮夢影-虎嗅網
    影迷們稱諾蘭為「新千年的庫布裡克」,就連史匹柏也給予了諾蘭「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這種至高評價。由於父母跨國戀,諾蘭小時候經常兩頭跑,往來於倫敦和芝加哥。這種獨特的成長經歷讓他對身份歸屬感更為敏感和關注。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諾蘭猶如迷宮般的電影本身已然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敘事體:它接榫精密、運作工巧,相比於那些傳統套路的好萊塢大片,諾蘭不僅有令人拍案叫絕的奇觀展示,更有恢弘的故事設定、綿密的配樂、絲絲入扣的情節推進。諾蘭造就了一種獨特的視聽形態,他將故事、配樂、平行剪輯、視覺奇觀熔煉一爐,他的電影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可供思考和喘息的呼吸空間,沒有任何好萊塢大片式的「冗餘」、拖沓。
  • 《盜夢空間》,諾蘭十年磨一劍,夢境與現實,你分得清嗎?
    據說諾蘭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寫就了《盜夢空間》的劇本。構思這樣一個故事一定花費了大量心思,就像是在蒙著眼睛走鋼絲,並且同時還在下棋,一招不慎滿盤皆。影片中,萊昂納多扮演的柯布為了測試一個年輕的造夢師艾裡阿德妮,讓她設計一個迷宮。
  • 諾蘭8年前曾給影迷"燒腦" 《致命魔術》風靡全球
    諾蘭8年前曾給影迷"燒腦" 《致命魔術》風靡全球 2014-11-22 10:00:42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姜貞宇   影評  文/林虹汝  諾蘭8年前的舊作《致命魔術》也是一部燒腦神片,一環扣一環的魔術大鬥法看似精彩絕倫,可稍一走神你就跟不上節奏。
  • 了解這些,幫你150分鐘看懂諾蘭新片《信條》
    想進一步了解《信條》這部超級燒腦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諾蘭導演。在談到自己導演生涯中投資最大,注入心血最多的這部新作時,諾蘭指出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對時間的體驗,並將科幻和間諜小說中的經典元素結合了起來。與多數人對時間固定不變的觀點不同,在諾蘭的作品中,時間成為了駕馭關鍵線索,可隨意變化,造就了風格獨特的「諾蘭式」懸疑風格。
  • 《K星異客》:開放性的結局才是最好的結局
    他一直用自己的知識和行為來證明自己真的是外星人,但是一直都沒有人相信他,最終,他告訴大家他離開了地球,但是留下了自己的軀殼,這裡的結局其實是開放的。有人認為普洛特真的是因為精神病,在結局的時候,他只是暈過去了,之後會恢復過來;有人認為他真的是一個外星人,因為他確實了解很多物理和天體知識,他通過腦電波附身在這個軀體上面,最後離開了地球回到了K星。
  • 進入《天能》導演諾蘭的世界!這些電影英文金句你看懂了嗎?
    今天小幫手精選 5 部諾蘭經典電影,一起來看看裡面有哪些值得深思的金句!電影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它的片名 TENET 採取了回文技巧,也就是正著念、倒著念的發音都一樣,恰好呼應了劇情正、逆時主軸。句子中的 What’s happened 其實是 What has happened 的縮寫,是一個比較口語化的用法,一般不能出現在正式書寫中。第一個 happened 是過去分詞,代表「過去發生並一直持續至今」。
  • 棒球運動員:諾蘭·萊恩
    在他27年的職業棒球大聯盟生涯中,名人堂的投手諾蘭·萊恩以5714次三振和7次無安打的成績創造了紀錄。誰是諾蘭·萊恩?諾蘭·萊恩諾蘭·萊恩1947年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奧杜吉奧市,1966年開始了他在紐約大都會隊的職業棒球大聯盟生涯
  • 經典電影《致命魔術》:諾蘭的不朽之作,蝙蝠俠大戰金剛狼
    而伯登即使出身平平,爭強好勝的心智和充滿創造力的魔術技巧,卻也令他小有名氣,這兩人自小就是很要好的合作夥伴。《致命魔術》劇情簡:伯登因為魔術發生意外害死了安吉爾的妻子,於是二人反目成仇,互相報復。魔術界二人各有領地,並且都有野心想成為世界上的頂級魔術師,一番明爭暗鬥如箭在弦上。伯登掌握了精彩的分身術,叫座又叫好。
  • 諾蘭影片裡的「死老婆梗」,到底是怎麼回事?
    無論如何,諾蘭沒有忘記自己的這個梗,忍不住還是用上了。在諾蘭的11部影片中,且來看看都有哪些影片,出現了「死老婆梗」。不過,最終結局被反轉了,反派的老婆反過來打死了自己的邪惡的老公,「死老婆梗」被反轉著用了一下。總得來說,諾蘭執導的11部電影長片裡,如果把「蝙蝠俠」算一個有機整體。那麼,沒有使用「死老婆梗」的影片就只剩下了處女作《追隨》,以及早期的《失眠症》沒有使用,再加上後來的《敦刻爾克》也沒有使用。
  • 【首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迷失的諾蘭與穿越時空的愛
    為「求燒腦」去看電影的邏輯控會對《星際穿越》失望,因為他們覺得諾蘭變得太溫情了。有報導說這部電影是他送給女兒的禮物- 為什麼都舊舊的,很樸素?: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會讓觀眾腦中自然聯想到高科技、閃閃發光的未來感,但《星際穿越》中的宇宙飛船、太空衣都很樸素,就連機器人也感覺舊舊的,其實這些設計,恰恰代表了導演的情懷。
  • 「敦刻爾克」高級在哪,沒想到諾蘭這樣回答
    即便是困成豬的情況下,諾蘭還是很認真地回答了表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接招。諾蘭曾和一個參與過戰爭的老兵交談,後者對銀幕上的戰爭電影感到困惑:「在戰爭電影中,似乎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在真正的戰爭中,我們並不知道,大家都處於慌亂無秩序中。」專訪現場,諾蘭告訴表妹:當你和那些參與戰爭的人聊,真實的情況就是混亂無序,大部分時候是恐懼,你沒有支援,也不知道指揮在哪兒。
  • 諾蘭,「好萊塢最後一位電影作者」的崛起還是終結?
    今天,是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50歲生日。被美國影評人稱作「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的諾蘭,毫無疑問是頹敗之中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僅存的支柱性導演之一。自2010年《盜夢空間》上映以來,他執導的每一部電影都在世界範圍引發觀影狂潮和闡釋狂熱。而就在昨天,華納宣布諾蘭新作《信條》中國內地過審,確定上映。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第三類接觸》也是諾蘭創作《星際穿越》時靈感的源泉。 諾蘭說:「沒有希區柯克,對電影懸念和視覺敘事的研究就不會完整,而他在《海外特派員》中海上墜機事件所展現的精湛技巧為我們在《敦刻爾克》中的嘗試提供了靈感。」
  • 諾蘭拍的男人為啥那麼帥?穿西裝、梳油頭、開蘭博基尼……
    而像希裡安·墨菲、麥可·凱恩、「狗爹」加裡·奧德曼等諾蘭片中的黃金配角,自身同樣散發著迷人氣質~一部《敦刻爾克》,更讓諾蘭選「小鮮肉」的毒辣眼光得到了一致認可,每一位都是初長成的帥哥坯子。藉助窗邊的光影,逆光拍攝男演員也是諾蘭的一大技巧。小李子一半明媚一半陽光的臉,讓他在片中的性格一目了然。囧瑟夫在窗邊的這個回眸,堪稱他在《盜夢空間》裡最有質感的場景之一。《記憶碎片》裡,幾盞燈的照射拉長了蓋·皮爾斯的身影,就像他在片中的命運和遭遇一樣,近在咫尺又撲朔迷離。
  • 諾蘭《信條》:新奇的熵減世界,深刻的倫理擔憂
    諾蘭的理論物理興趣班又開課了,這次他要講什麼?一個熵減世界,一個倫理困境。我們也可以用人作例子:如果一個人放任自流、疏於管理和約束,沒錯,這個人的結局就是混亂、墮落、毀滅。有抑鬱傾向的人,當然會覺得這個物理真相很讓人沮喪,因為,物質、人、社會組織,所有的系統都是趨向愈發混亂的。那些不經打理的花園荒蕪了,那些不加節制的個人隕落了,那些不善管理的組織湮沒了……混亂的巔峰是瘋狂,瘋狂的結局是滅亡。
  • 《盜夢空間》延續諾蘭四大元素_專業解讀_網易娛樂
    諾蘭自然有著近乎本能一樣的手段,同時也非常樂意將自己的影片變成這樣一個匪夷所思充滿巨大信息量與哲學思辨的文本迷宮。在他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正派,所謂的反派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大惡,獨一無二的敘事方法,他的作品如漩渦般讓人深陷其中,徹底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