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看得懂,諾蘭可能並不在意

2021-01-09 騰訊網

IDG君寫在前面:

大家都看《信條》了嗎?

大概沒有人能否認,克里斯多福·諾蘭每部新作的問世,都能稱得上是影壇的一樁「盛事」。

從經典之作《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到《黑暗騎士》三部曲,再到今天的《信條》,諾蘭的整個導演生涯都在用獨特的方式講故事。《信條》目前收穫豆瓣評分7.8,「看不懂」、「得三刷」、「看諾蘭前必讀」…是近期各大公號的標題。影評人刷了又刷、普通觀眾看了一臉懵,大伙兒都陷入一場討論的狂歡。

你如果將它看作一部動作片來欣賞,你想看的槍戰、肉搏、直升機和炮火,那些緊張刺激的大場面它都有,讓腎上腺素不斷伴隨著感官刺激一直飆升。作為一部科幻電影,他的理解難度就有些高了,對你的集中力,洞察力,理解力以及你的知識面都是一次考驗。

「不要試著去理解它,去感受它。」這是諾蘭給觀眾對《信條》的觀影建議。今天IDG君選取了諾蘭在2018年英國電影學院獎上的採訪,談及了職業經歷早期拍短片的經歷、和編劇哥哥喬納森·諾蘭的合作、電影配樂的那些亮點,以及給想要從事電影工作的人們的建議。如果你是諾蘭的粉絲,或者對他每次操作的電影故事選題有興趣,不妨讀讀此文,也許就更能了解諾蘭為什麼能屢屢拍出讓人們耳目一新的電影了。

起初也是從拍短片開始

對於我來說,曾在鏡頭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非常有用,尤其是當後來我真正去使用一些技巧和特效的時候,我感到如魚得水。我以前拍過電影短片——但其實電影短片沒大家想得那麼容易。短片的劇本就不容易寫,你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想法,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短片的開頭、中間和合理結尾,能讓你學到敘事結構的調整。我之前拍攝過商業視頻、行業培訓影片,這些工作並不是簡單地跑去一家公司、調整一下燈光再採訪一下公司領導就可以了。你需要從中去學習拍攝技巧,如何平衡影片裡實打實的要求。

等時機成熟,你可以使用這些學到的強項,去做那些真正讓你興奮的事情,哪怕這些事情有時候看起來格格不入。就好像我非常喜歡使用非線性的敘述方式,這不是一個尋常的手法,但這卻能成為電影項目的亮點,也是你做得到但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堅持發掘並使用自己的強項,以及堅持自己的熱情。

現如今人們看電影不止看一次

現如今的電影行業非比往常——人們看一部電影往往不止一次。就算很多人不想,他們看過第一遍後,也很可能在電視臺、飛機、或是酒店房間裡再次看到同一部電影。跟我同時代的電影導演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有責任去製作出更有層次感的作品,讓觀眾看第二遍的時候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喜歡在敘事的過程中穿插層次,所以我做的一些電影意味朦朧,穿插著層次,這樣觀眾們看第二遍的時候往往有新的感悟。這是我喜歡的拍攝方式,但其他的一些電影人喜歡從非常視覺的角度來解讀故事,他們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能讓觀眾在一幕劇中看到很多信息。

和哥哥的合作

《記憶碎片Memote》是基於我哥哥寫的短故事。當時他還沒完全寫完,但是他給我描述了他的大致想法。我覺得這個想法能做成一部很好的電影,就問他我能不能把他的這個想法改變成劇本。沒想到他同意了。於是我們同時都在開發這個故事,以至於我拍電影的時間和他寫完這個短故事的時間差不多。當時短故事出版在了男士雜誌《Esquire》裡,而我的電影那個時候也剛剛上映,這也算是一個非常有默契的合作了。正因為我哥哥給了我很多的自由來進行創作,在我進行劇本創作的時候我能跟他邊看邊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諾蘭和哥哥喬納森·諾蘭,後者作為編劇有代表作《記憶碎片》、《黑暗騎士》、《疑犯追蹤》,同時也是美劇《西部世界》的導演

一開始沒想到《蝙蝠俠》會有三部曲

《黑暗騎士三部曲》的原型,需要塑造一個深受喜愛的懂得關懷的人物,並且把這個非凡人物重置於一個看起來正常的環境中。對我來說,這部影片更側重於將蝙蝠俠這個形象塑造在一個觀眾感到熟悉的日常場景中,但同時不能忽略漫畫中的原始故事。於是,我們去找尋流行文化中的差異化,去解釋某一場景如果發生在真實生活中會是怎麼樣的。我們把這個作為影片拍攝的基點,並讓這些影響貫穿於整部影片中。我們想要塑造的是像導演Ridley Scott在電影《銀翼殺手》塑造的氛圍,並且試著去使用一個真實城市的地理地貌來隱喻刻畫出蝙蝠俠和哥譚市的感覺,就好像是吃了興奮劑的紐約一樣。

我們開始並不知道我們會製作三部曲。我們最初製作《蝙蝠俠》只把它當作一部獨立影片來對待,但接下來我們總是會想如果我們再次回到哥譚市,我們可以試著開發出一個更大更廣的故事線,因為我們也很好奇我們怎麼才能更好地呈現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但現實是,他的人物故事有限,我們需要挖掘更多的角度來激勵哥譚市的人民,因為總有一天蝙蝠俠會有結局。

用最初激發你的元素來製造電影配樂

我對電影音樂的把握不太一樣。我不喜歡用temp music(編者註:temp music是一段現成的音樂,作為導演想在場景中追求某種情緒或氛圍的指導參考,很多導演習慣在電影製作的剪輯階段使用)。等電影拍完後你再找個作曲家來打造音樂,出來的成片感覺會完全不一樣。這就好比你已經把基調放在桌面上了,但是卻告訴自己能創造些不一樣的花樣——潛意識裡你斷定了自己要遠離最初激發你想法的元素。所以,音樂創作要在一開始時進行。我一直跟David Julian或者James Newton這樣的作曲家合作,他們會跟我討論劇本、討論想法然後有時候在我們開機之前給我發一些音樂的樣本。我也會給他們發一些現場素材,讓他們能更好地專注於創造針對某一段電影場景的音樂。

Hans Zimmer為《星際穿越》創作的電影原聲

早期電影非常鼓勵我

電影拍攝中,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影響,比如,導演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戰》——它充分展示了電影能表達的可能性。導演Ridley Scott(《銀翼殺手》導演)對我的影響也意味深重,我非常喜歡他創造出來的電影質感。導演Terrence Malick(《細細的紅線》導演)也是其中之一。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Stanley Kubrick是我非常尊重的導演,雖然他的技巧很難被學習模仿,但他的電影一直是我的靈感來源。每次我的電影拍攝時,我總能想像到在這些電影裡會是什麼場景,即使我還沒有對白或是現代的敘事結構。我覺得電影中更早的敘事方式非常鼓舞我。

別去迎合,專注你熱愛的事情

如果你想進軍電影行業,我想給出的唯一有用的建議是,看到劇本後首先要堅持你對電影劇本的構思和其他方面的想法。你要堅定你的信念。去發掘一些你能做到但是別人做不到的方面,即使這些方面可能一開始看起來非常不同,或者甚至讓人難以想像。但如果你能成功表達呈現出這種想法,你就能脫穎而出。

這真的就是堅信你自己,做你非常熱愛的事情,而不是想要去迎合別人可能會喜歡一部電影的契合點。你要做的就是直面你自己的熱情,和講故事時讓你覺得興奮的那些感受。

編譯:IDG君

相關焦點

  • 進入《天能》導演諾蘭的世界!這些電影英文金句你看懂了嗎?
    諾蘭導演 2020 最新燒腦電影《天能》你看了嗎?是不是覺得「智熵」不夠用了??物理沒搞懂,英文還是可以的啦!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首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迷失的諾蘭與穿越時空的愛
    為「求燒腦」去看電影的邏輯控會對《星際穿越》失望,因為他們覺得諾蘭變得太溫情了。有報導說這部電影是他送給女兒的禮物- 為什麼都舊舊的,很樸素?: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會讓觀眾腦中自然聯想到高科技、閃閃發光的未來感,但《星際穿越》中的宇宙飛船、太空衣都很樸素,就連機器人也感覺舊舊的,其實這些設計,恰恰代表了導演的情懷。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盜夢空間》,諾蘭十年磨一劍,夢境與現實,你分得清嗎?
    如果你知道了電影的結局,但是不知道導致結局的過程,那將無意義。但如果告訴你整個過程,就會阻礙你到達結局。整部電影的精髓就在於其過程:人們是如何在夢境和現實之間掙扎。整個過程緊張刺激。《記憶碎片》只是諾蘭的初步嘗試,他可能在拍這部影片的時候就在構思《盜夢空間》了。
  • 人物|諾蘭:不享受遊戲,而是製造遊戲規則
    理論是,若你能夠反轉某個物體的熵流,就可以逆轉其時間流,因此本片故事以可靠的物理學為基礎。」據悉,諾蘭專程邀請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讀了劇本,他幫諾蘭詮釋了一些概念,不過,諾蘭表示,「影片並不會為一些概念提供解釋和依據,但電影已經大致基於真實的科學。」《信條》執行製片人託馬斯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大家都與諾蘭一樣對時間著迷。「無論你是誰、來自何處,時間都在支配你。
  • 諾蘭親解《星際穿越》的秘密 「時間是影片的頭號反派」 – Mtime...
    在兩天的時間裡,對於「觀眾會不會看不懂」這種問題,諾蘭給出的答案簡單、有效。事實上,諾蘭在不同場合也多次透露了本片受到其他太空科幻電影的影響,讓《星際穿越》更增添一份神聖感。時光網也曾出具一份「《星際穿越》上映前你該看的10部電影」榜單。不過,這在諾蘭看來,沒有什麼必要:「你可以在看過《星際穿越》後再補看那些影片。」  諾蘭讓觀眾不用太過於嚴肅。他說:「我會說你可以看完《星際穿越》之後,再去補看那些科幻片。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我那時所有的朋友都愛看得不得了,我們並不懂,卻經常爭論不休。正是這種純粹電影的感官刺激,與所有年齡段的觀眾產生對話。人們會忘了孩子也喜歡,因為我們全都進入了宇宙飛船。」 「只要提及人類離開地球徵服宇宙,《2001:太空漫遊》多少是迴避不了的。」
  • "星際穿越"導演諾蘭:如果影片有反派 頭號是時間
    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它的主題或者場景更多的是在宇宙裡面,是天體非常大、非常宏偉的畫面,3D並不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反而是2D的能夠讓你感覺到這樣一個規模,這樣一個尺寸,讓你意識到周圍有很多人跟你一起看,這樣的方式可能是更好的一種觀影體驗,所以我選擇2D。其實很多3D電影都是在膠片上拍的,所以這個並不矛盾和衝突。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諾蘭曾說過:「看[銀翼殺手]時,我記得自己當時深陷其中,並且不斷地幻想將來我也能做這樣的工作。我記得電影的氣氛營造(一個陰雨連綿的賽博朋克世界)十分成功,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是如此深信在銀幕外真的有這樣的世界存在。而在這個世界中,正發生著電影中的故事。」再比如,作為庫布裡克著名「迷弟」,諾蘭在人前從不掩飾對庫布裡克的超級崇拜。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對於諾蘭此人,小毒相信,就算你認不出他的臉,但一定有看過或聽說過他的作品,也見過「信諾蘭,得永生」這個在網際網路論壇裡流傳甚久的梗。對於《信條》這部號稱在諾蘭作品中耗資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燒錢大製作,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
  • 專訪諾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蟲洞接近真實
    諾蘭始終是出名的膠片電影愛好者,《星際穿越》可能是最後一部70mmIMAX膠片電影,人們對諾蘭的印象仿佛是他「牴觸」3D新技術電影,但諾蘭其實並不固執。在接受網易娛樂的專訪中,他承認自己曾經試過將《盜夢空間》轉錄3D制式,可惜技術支持達不到,效果並不如人意。
  • 諾蘭獨特的開放性結局技巧
    看一看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設計的結局,在這個持續了五分鐘的蒙太奇裡,諾蘭集結了故事中的各種重要線索,在電影結束的同時發放出新的信息。《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結局片段但是諾蘭常常喜歡變著花樣使用這個方法,避免給觀眾一個確定性的結局。
  • 影評|諾蘭就是為了讓你去影院,才把《信條》拍得這麼難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正在影院上映,該片引發最大的爭議是,看不懂。諾蘭的電影一直以燒腦著稱。不論是《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都屬於看了一遍要琢磨好幾天,會和別人討論好久的電影。《信條》的難懂程度在諾蘭作品表中,應該僅次於《記憶碎片》。
  • 你不認識諾蘭,但你不認識《星際穿越》,你真的想看嗎?
    諾蘭相信你們都很熟悉,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章中向您介紹了他,一個有才華的導演想給你帶來另一本書《星際穿越》,老實說,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本書兩次,但我想告訴你,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開啟宇宙電影新篇章你為什麼這麼說?
  • "致命魔術"原著作者炮轟諾蘭
    時光網訊  人們可能對克裡斯託夫·普瑞斯特這個人不太熟悉,但是不會不知道他所著的小說《致命魔術》。小說在2006年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改編成同名電影,休·傑克曼和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近日,克裡斯託夫·普瑞斯特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諾蘭這位曾經的合作者,毫不避諱地表示,「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無聊又做作。  普瑞斯特表示,他只和諾蘭見過一面,就是在《致命魔術》完成之後。這位作家不客氣地說道:「我對諾蘭並不感興趣,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
  • 諾蘭電影:在時間的魔術裡,聚焦時代困境
    這兩種方式在新作《信條》中都得以體現,而且這一次諾蘭走得更遠,挑戰了時間的「逆轉」。  電影史上關於時間旅行的題材並不鮮見。最常見的例子是人物可以「穿越」到過去或未來,從而獲得機會彌補現在生命中的遺憾。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放到別人那裡,這叫有話偏不好好說;而在諾蘭這兒,就是「燒腦」。不得而知的我們,只能在觀眾一聲聲「看不懂」的反饋裡聽到創作者「抓到你了」的竊笑。《盜夢空間》曾言:當你回想自己的夢時,是永遠記不得開頭的。從這場「夢」中醒來高呼「我看不懂我的夢」的觀眾,顯然偏離了諾蘭「精確」設計的美夢軌跡。再嗜睡的觀眾,終有醒來一刻在《信條》以主人公為軸的巨大時空閉環裡,正向與反向的人物各自遵守所在「向度」的物理邏輯,進而達成時空交匯時「不可思議」的戲劇及視覺衝擊。
  • 憂鬱的心情該如何表達出來,這些唯美的英文你看得懂嗎?
    憂鬱的心情該如何表達出來,這些唯美的英文你看得懂嗎?在心情憂鬱的日子裡,好像看什麼都是灰色的。今天我們列出來的句子也都是帶有憂鬱色彩的,什麼時候憂鬱了,可以拿出來自言自語一下。1.那些日子真是慘透了,你覺得心裡亂糟糟的、怨氣叢生、寂寞、整個人徹底地精疲力竭。 2. You feel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你感到自己很渺小和微不足道。 3. Everything seems just out of reach.
  • 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一個人在意別人的評價,會活得很累。你就能保證你身邊的人都是格局高的人嗎?這個時代有太多身不由己,但真實的做自己,絕對是一種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