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究竟有多難?美國航天局宣布一項決定,供應商如釋重負

2020-11-30 巔峰高地

去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公布「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標誌著新一輪聲勢浩大的載人重返月球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定名以來已有大半年時間,期間經歷國會拒絕追加16億美元登月首付款、重返月球計劃負責人馬克·西蘭格羅被迫辭職等一系列掣肘事件。

被迫辭職的登月負責人馬克·西蘭格羅

除了支持力度下降,重返月球計劃還有一個更大的阻力,就是巔峰高地此前曾不止一次強調美國由於近半個世紀以來沒有實施過任何一次月面軟著陸行動,進而導致登月產業鏈嚴重斷層,這將意味著他們有許多功課需要補足。

很快,這一論斷就得到了證實。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推遲籤發其商業月球著陸器計劃下送毒蛇號月球車到月球南極的任務訂單,核心原因就是月面軟著陸能力的恢復需要時間。得知此消息後一大批著陸器供應商如釋重負,紛紛對此決定表示歡迎,因為他們私下裡曾不止一次地抱怨這項計劃難度太高。

NASA測試登月助降設備

NASA對美國登月供應鏈斷層問題心知肚明,為此他們在正式實施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計劃之前推出了「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劃」,此計劃有雙重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重塑月面軟著陸工程能力,第二個目的就是為載人重返月球打前站,確定相關科研任務目標。

去年經過一系列方案競爭,最終有三家商業航天公司脫穎而出拿到了無人登月器研製訂單,分別是宇宙機器人公司、直覺機器公司、超越軌道公司。然而好景不長,拿到合同不到兩個月時間超越軌道公司就以「企業內部挑戰」為由毀約價值高達1億美元的登月合同。

NASA用於重塑登月能力的小型登月器

即便如此,在高歌猛進的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計劃下,NASA還是有些飄飄然。比如,毒蛇號月球車就是一個「加塞」性質的額外載荷,由於月球車超重導致供應商需要重新修改設計方案,以使得著陸器能夠承受這輛體格更大的月球車,然而事實表明他們根本無法在計劃時間表內發射月球車。

NASA副局長澤布琛早在發起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劃之初就表示,就技術層面而言他不指望每次任務都能成功登月,因為無人登月很有難度。

毒蛇號月球車,美國至今沒有無人月球車

然而在NASA副局長眼裡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卻被中國探月工程所實現,我國嫦娥探月工程自2004年定名啟動以來,迄今已經發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五號T1試驗器、四號共五艘月球探測飛船,以及一顆部署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鵲橋中繼通信衛星,成功率100%,其中難度最高的月面軟著陸任務成功率也是100%,嫦娥三號/四號連續成功登月的戰績已經讓我們成為人類21世紀無可爭議的探月先鋒主力。

玉兔二號拍攝的嫦娥四號著陸器

前不久,代表人類首登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迎來了兩大任務節點,首先是玉兔二號成為人類在月面部署時間最長的月球車,再就是嫦娥四號迎來了登月1周年紀念日。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正在經歷零下180度極低溫環境下的月夜休眠期,再過10天左右時間兩器將迎來第十四月晝工作期。

玉兔二號已是人類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為什麼曾經實施過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甚至已經將4輛巡視器送往最遠4億公裡級火星表面的美國NASA如今就不會登月了呢?

正如文章開頭所述登月供應鏈斷層是核心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曾經的登月技術積累已經不適應新世紀登月需求。

重量僅為嫦娥4號四分之一的勘測者6號

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實施過兩大系列登月計劃,分別是勘測者系列無人登月任務,以及阿波羅載人登月。勘測者系列飛船雖然也是無人登月,但登月難度要遠遠弱於嫦娥三號、四號,前者僅配備一臺光學相機進行登月引導,這種聊勝於無的登月設備使得勘測者飛船只能選擇最為平坦的月面著陸,通俗點說就是一錘子買賣,與嫦娥三號四號的定點著陸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即便是後來的阿波羅登月飛船與勘測者系列也無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加入了太空人的人工幹預功能,比如阿波羅11號登月時就差點燃料耗盡撞上月球巖石,最終在太空人控制下才得以化險為夷

阿波羅飛船登月艙

嫦娥四號的價值不僅僅限於代表人類首登月球背面,它還代表著人類迄今為止最為領先的登月技術。

公元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號在距離月面15公裡軌道上自北向南朝著月球南極地區艾特肯盆地飛行,在抵達著陸點之前它需要飛越平均高度達4000米的高原地區,之後迅速降落至負6000米的馮卡門撞擊坑著陸點,高度落差達1萬米,這是此前著陸月球正面的嫦娥三號所沒有經歷過的複雜月面地形。

萬米落差的嫦娥四號落月航線

去年9月科學家根據嫦娥四號回傳數據重構了飛船落月航線,並精確定位著陸位置為月球東經177.5991°,南緯45.4446°,我們可以從嫦娥四號落月軌跡圖中感知其驚險程度。

從重構軌跡圖中能清晰看到這一定點跳水式的著陸航線,嫦娥四號著陸區可選範圍僅為嫦娥三號著陸區的5%,降落精度呈幾何級提高了數十倍,而能做到這一點有賴於嫦娥團隊研製的基於機器視覺理念設計的助降系統,它集導航慣性測量單元、雷射測距、微波測距、光學成像、雷射三維成像等傳感器於一體,進而全方位感知月面環境。

嫦娥四號落月軌跡

而能以1萬米落差垂直落月還有賴於7500N變推力發動機的強大推力,去年落月失敗的印度月船-2號、以色列創世紀號都沒有如此強勁的動力系統。

可以說助力嫦娥四號問鼎世界登月技術巔峰的核心技術就是「基於機器視覺的助降系統」以及「7500N變推力發動機」,而前者正好就是美國NASA欠缺的。

嫦娥五號將於今年第四季度發射

在印度月船-2號登月失敗陰霾影響下,NASA重返月球計劃負責人也在告誡團隊,要充分認識落月任務的高風險。

時隔近半個世紀重新登月的NASA事實上與印度登月技術準備並無本質區別,明年將是他們再次挑戰月面登陸技術的新起點,其表現會不會比印度人更好,甚至更差,這都有可能,而我們不會停下來等待他們的到來,今年第四季度嫦娥五號這艘代表著人類無人登月技術新巔峰的飛船將再次徵戰月球。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飛天在即,歐洲航天局高調宣布要幫忙!NASA也想但有障礙
    11月19日,歐洲航天局在推特和自己的官網上高調宣布,在今後幾周時間裡,將在兩個關鍵階段裡,動用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提供數據中繼服務。言辭之中頗為自豪。實際上,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得到歐洲航天局的幫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四號多項原創性成果
    2020-09-08 20:37:22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9月8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在月背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月面中子和中性原子環境探測等方面取得的多項原創性成果。
  • 嫦娥5號飛天在即,歐洲航天局高調宣布要幫忙!NASA也想幫但有障礙
    11月19日,歐洲航天局在推特和自己的官網上高調宣布,在今後幾周時間裡,將在兩個關鍵階段裡,動用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實際上,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得到歐洲航天局的幫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中國傳來好消息,嫦娥5號成功飛天,歐洲航天局關鍵時刻表明態度
    而近期,中國則是再度傳來好消息,嫦娥5號成功飛天,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其中歐洲航天局在關鍵時刻也是直接表明了態度!對於中國而言,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國的探月工程已經正式打響了收官之戰,過程雖辛苦,但結果終歸是圓滿的,而對於整個國際社會而言,中國的航天技術再一次獲得了更大的進步,極具強大的影響力。 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國家航天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們所接手的最大且系統組成最複雜的一項航天任務,這足以讓人領悟到「航天人」們的辛苦,以及嫦娥五號的優秀。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NASA)吉姆·布裡登斯廷昨天在社交媒體向中國嫦娥四號團隊表示祝賀,稱這次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詳細     揭開月背神秘面紗    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了多張著陸區域影像圖。
  • 美國飛行器再次為嫦娥四號成像,首次拍到玉兔二號
    (觀察者網訊) 繼兩天前(7日)首批公布拍攝到嫦娥四號著陸器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又放出了第二組兩張圖片,表示首次拍到了玉兔二號巡視器。>1月30日,NASA的「月球勘探軌道飛行器(LRO)」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捕捉到了嫦娥四號探測器的位置。
  • 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來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隨著計劃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工程實施,我國將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未來中國探月工程還有哪些規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今天介紹,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已經在規劃中。
  • 美航天局NASA為嫦娥四號站臺,中國登月實打實,西媒摔了一大跤
    西方媒體質疑中國登月「造假」代表人類第一次登陸月背,踏出人類新一步、並贏得全球讚譽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這次也沒能躲過被詆毀的下場,真是人在月球坐,鍋從地球來。一些西方媒體報導有人在中國公布的登月照上發現證據,以此證明嫦娥四號著陸月球是假的。也許是多年來同樣飽受各種登月陰謀論的騷擾、不勝其煩,NASA第一時間替中國嫦娥四號「站臺」,NASA科學家公布了嫦娥四號降落點的衛星照片,證明嫦娥四號降落在馮·卡門撞擊坑的平原。
  • 中國嫦娥四號登月技術有多先進?印度發射失敗,美國至今未掌握
    2004年至今已經有15年之久,先後成功實現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先導衛星、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巡視器、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等6次發射任務。此外,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更是完成了人造太空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成為全球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軟著陸)。日前,關於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的消息顯示稱,其已經順利通過第十個月夜期極低溫考驗,開始第十一個月晝工作日,兩器運行至今已有296天。過不了多久,玉兔二號還將成為運行時間最長的月球車,這意味我國在深空領域的探測又邁出了重大一步。
  • 嫦娥四號登月圓滿成功,英國網友:將發現NASA的秘密
    2019年1月11日,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宣布: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達到工程既定目標,轉入科學探測階段。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嫦娥四號的圓滿成功,受到國內和國際網友的一致歡呼。
  • 除了嫦娥四號,探月四期還有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承擔哪些使命?
    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任務將於今年年底左右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 嫦娥四號再次刷新月背工作時長、國際空間站美國分區漏氣現象加劇
    嫦娥四號在月背探索突破600天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25日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 嫦娥「登月」以來,我國科研團隊利用科學載荷傳回的數據,開展了大量研究,在以下四大方面取得諸多科學成果。
  • 恭喜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印度不甘落後,將加大與中國競爭
    在今天10時26分,嫦娥四號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環形山,這是人類首次探測器造訪月球背面。在著陸後,靜態著陸器和月球車將被分別部署在月球表面,兩者攜帶了一系列探測儀器,以探測該地區的地質特徵,並進行一項生物實驗。嫦娥四號在上周末已進入環月軌道,在降軌後,其近月點高度僅為15公裡。
  • 嫦娥四號要迎來「新朋友」,美國再次宣布登月計劃,引發世界關注
    人們對地球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對於未知的宇宙人類興致勃勃。長久以來人類不斷發射探測器去探索宇宙,由於技術的原因,我們更多的是探索月球。經過科學家的努力,人類於1969年7月20登上月球,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地球以外星球。阿姆斯特丹的那句「我邁出了一小步,人類卻邁出了一大步」依然讓每個人興奮,但登月並不意味著月球探測結束,而是人類探月的開始。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贈給美國卻是違法的!
    當年美國及前蘇聯在選擇登月位置的時候更多的考慮還是在安全上,那個時代並沒有對氦-3有像今天的認識,對氦-3儲量豐富的地區並沒有進行過實地的詳細勘察,而這次嫦娥五號做到了,這對未來利用月球核能可以說是奠定堅實的基礎,美國自然迫切想得到這批月土的樣本,進行氦-3成分的分析。
  • 嫦娥四號月背大捷,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有人問:何時載人登月?
    另一個好消息就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在1月3日完成了月背著陸,這不僅是我國的首次,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著陸之後,好消息更是一個接著一個,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人類歷史上首個腳印、月背首張全景環拍照片、兩器互拍、月球種菜,每項工作都開展的有條有理。
  • 嫦娥四號計劃2018年登錄月球背面!美宣布在十年之內建立月球背面面基地!
    (美國航天局拍攝的目前最清晰的月球照片)嫦娥四號計劃2018年登錄月球背面!美宣布在十年之內建立月球背面面基地!最近,美國航天局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未來10年內,美國將運送太空人登上月球背面,建立月球基地。美國宇航局還計劃把太空人運送到月球表面的山地和月球南、北極地區。這樣一來,美國將建立一個能讓太空人到達月球表面任何地方的系統。人類登錄月球背面的五大原因!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