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傑升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歡迎你(11月)20號再來訪問一次」。半個月前,任正非歡迎的是《明鏡報》Georg Fahrion,而歡迎其提的那個問題是,從11月20日開始華為還能不能用Google的產品(Google Mobile Services,簡稱GMS)。
但還沒等到Georg Fahrion再次提問,今天(11月19日),外界卻等來了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再一次延期90天實施「實體清單」禁令的消息。當然,華為並不等待是否將被臨時解禁。
所以,明天(11月20日),華為將直接拋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 OS)整體戰略。因為就在此時,向後替代谷歌GMS、向前兼容Harmony OS的華為HMS剛好到了一個開始收穫的季節。
外界注意到,同樣也是今天,從安卓綠色聯盟更名為軟體綠色聯盟的第二屆開發者大會在京揭幕。議程表顯示,華為至少四名嘉賓的演講大都涉及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簡稱HMS)和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 OS)。
這意味著,當華為線上開發者活動、海外開發者活動繼續推進的時候,與鴻蒙系統直接相關的華為HMS國內開發者活動按照既定的路線也走在加速的路上。
現在,拋下美國商務部以及谷歌是否長期「拉黑」華為這一變量,鴻蒙系統準備到了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可以跨終端規模化商用?跨終端規模化商用將會走出一條怎樣的行進路線?期間鴻蒙系統的逐一落地是否將遭遇傳說中的「馬奇諾防線」,鴻蒙系統還將選擇怎樣的終端設備實施驚天一躍的「諾曼第登陸」?
大概可以說,當鴻蒙系統早在2012年被敲下第一行代碼的時候,它已立下了繞開具體終端平臺直達全場景智慧生活&工作體驗的星途仰望;當明年2月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20)和2020華為中國生態大會提前並連場舉行的時候,鴻蒙系統必有一場跨過千難萬險並抵達萬物網際網路時代的「諾曼第登陸」。
多終端落地:系統初熟的時刻
今年8月9日,在2019年度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此前已被放風的鴻蒙系統得以首發。這是史上第一個基於微內核、直接越過單個設備平臺的下一代作業系統,即為跨終端平臺和萬物網際網路而生的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
這意味著,鴻蒙系統即刻可在部分智能終端設備上商用,在極端情況下也可在智慧大屏、智能音箱、智能手錶、智能車機、PC、平板、手機等多終端上使用。正是這樣,首臺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同時發布,接著華為智慧屏也發布了。
不過,就像歷史上所有的PC作業系統或者行動作業系統一樣,初次商用的鴻蒙系統顯然是青澀的——在用戶眾多吐槽聲中,鴻蒙系統直到近日更新之後才能支持安裝來自非應用商店的電視大屏安卓APP。
那麼,問題來了?預計鴻蒙系統什麼時候可以被搭載到除智慧屏以外的多終端上。這裡先給出一個預測性結論:時間短則首發之後的半年左右,時間晚則首發之後一年半。這是屬於鴻蒙系統在多終端規模化商用的初熟時刻。
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系統級軟體,即便是Harmony OS1.0版,其首發之時即是初熟的,而不熟或者不怎麼熟的則是:其一可能是運行鴻蒙系統所需但又非華為出品的不同處理器平臺(ARM、RISC-V、X86)還沒來得及相互適配好,其二顯然是圍繞鴻蒙系統平臺的應用程式們(Apps)大都還沒有準備好。
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鴻蒙系統也將像其它作業系統一樣發布,啟動開發者活動、敲定合作夥伴並引導一批軟硬體應用。但,鴻蒙系統的特殊性就在於它從一開始就在非正常環境中倒計時發布和落地。
事實上,2018年12月,孟晚舟事件突然意外發生,華為馬上就意識到接下來的情況不妙,於是華為隨即轉入其特有的「戰時時期」。這就是任正非所說的「調集了幾千專家」回來「補洞」和2019年春節期間華為「5000多人加班」。
那麼,這其中涉及到加快鴻蒙系統首發和落地節奏的,華為必然臨時啟動了平常並不多見的三大服務中臺,分別是服務不同處理器平臺的中臺、服務境外HMS開發者的中臺和服務國內HMS開發者的中臺。
截至今天,當亞太區、中東北非區以及波蘭、葡萄牙等歐洲區,當廈門站、北京站以及第二屆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當HMS線上開發者活動逐一鋪開,當下接入HMS應用數理應不是8月9日華為所披露的超過4.3萬個,而是更多。
這就是說,以華為「戰時時期」的「急行軍」速度,鴻蒙系統搭載到多終端使用的預計時間實際上不會太久,正如任正非說鴻蒙系統完全流暢也「不需要兩三年」。因此,鴻蒙系統的初熟時間就是首發之後的半年到一年半之間。
智能手錶站:突破馬奇諾防線
既然鴻蒙系統首發之時已經搭載到了智慧屏上,既然鴻蒙系統的初熟時間也是可以預期的。那麼,作為鴻蒙系統的操盤手,華為接下來會怎麼來確定鴻蒙系統在不同終端的使用順序,鴻蒙系統還將如何突破可能存在的「馬奇諾防線」?
早在8月9日,鴻蒙系統發布的時候,餘承東PPT披露了鴻蒙系統的迭代歷程及終端路標:2019年,Harmony OS1.0版本用於智慧屏;2020年,Harmony OS2.0版本用於PC、智能手錶、智能手環;2021年,Harmony OS3.0版本用於智能音箱、智能耳機;2022年,Harmony OS更新版本用於VR眼鏡和更多設備。
問題來了,鴻蒙系統第一個落地的終端設備為什麼是智慧屏而不是其它?
智慧屏的前身是智能電視,但電視作業系統不存在所謂的壟斷者,當華為將鴻蒙系統首先用於智慧屏的時候,Android TV、Tizen TV、Web OS、Apple TV等背後的作業系統廠商幾乎不會有什麼想法,更不可能試圖公開阻擾。
放眼國內,5G網絡當下還在鋪設之中,買了智慧屏的用戶大多並沒有將其與華為其它終端標配。因此,用戶最先「看」到的是其「電視」的一面,而其「智慧」的一面並沒有被充分發現——是的,用戶吐槽不斷。這雖不是華為的初衷,但當外界認為智慧屏沒有一炮打紅的時候,也就放鬆了對鴻蒙系統商用的警惕。
手錶作業系統領域,更不存在壟斷者。於是,當華為將鴻蒙系統用於智能手錶時,就更不容易碰到阻力。智能音箱原本就沒有作業系統,華為將鴻蒙系統用於智能音箱時,誰也不會說一個「不」。PC領域雖然是一個高敏感地帶,但當華為被禁用最主流的Windows時,鴻蒙系統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用於PC,但考慮到PC的生產力工具平臺屬性,華為不會過早地將一個青澀的鴻蒙系統用於PC。
因此,智慧屏之後,第二個用上鴻蒙系統的,PC、智能手錶、智能音箱、智能車機都有可能,不會有嚴格的先後之分,但會有不同的意義。最具裡程碑意義的是華為PC搭載鴻蒙系統。不過,鴻蒙系統用於PC時,OS既改寫不了PC作業系統的江湖版圖,PC也不是足以支撐IOT大盤的那個終端。
但,當鴻蒙系統用於智能音箱時,那麼音箱則是全球第一個搭載OS的音箱,也很可能改變全球音箱市場的戰場態勢;而當鴻蒙系統用於智能手錶時,它將是鴻蒙系統跨終端落地的第二個裡程碑——這不只是繼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後的第二種現象級消費電子,也將是足以強力支撐華為IOT大盤的全新品類旗艦終端。
當鴻蒙系統同時用於除華為手機之外HiLink「8」系帶屏設備時,意味它成功繞過了作業系統們既往圍繞單設備平臺所作的布防,而當華為智能手錶接捧華為手機一炮而紅時,這一代0S們和它們的Apps/Webs無意或有意混編而築的「馬奇諾防線」已不攻自破。
全球版手機:啟動諾曼第登陸
當Harmony OS3.1版或者Harmony OS4.0版出現之後,鴻蒙系統的終端應用路標被鎖定在「VR眼鏡和更多設備」。在這裡,VR眼鏡或者智能耳機通常不使用觸控交互,那鴻蒙系統用於這些設備原則上只有象徵意義,而並無多餘實際意義。
那麼,這是不是說華為此前口風180度大轉彎所說的鴻蒙系統不是為手機準備的?當然不是——它也是為手機而準備的。否則的話,鴻蒙系統所稱的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就等於空談,華為描述的全場景智慧生活&工作體驗也將是個缺憾,它也將沒了2012年被敲下第一行代碼時立下的那個星途仰望。
但一個問題是,谷歌可能也可以對華為繼續禁用閉源的GMS,但幾乎不可能不讓華為繼續使用開源的Android OS,那麼華為似乎也找不到在手機上使用鴻蒙系統的理由,此時的華為還能怎麼辦?
簡單地說,也不會涼辦。當鴻蒙系統在手機上著陸的時候,既是鴻蒙系統挺進萬物網際網路時代的「諾曼第登陸」,也是鴻蒙系統生成花樣全場景智慧生活&工作體驗的成人禮。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鴻蒙系統將實施其既定的「諾曼第登陸」。
其一,當搭載HMS全家桶的華為全球版手機,在歐洲市場和中國本土以外的亞太國家和地區銷量回升到谷歌禁令之前的水平或者以上,鴻蒙系統極有可能在華為手機上著陸。這很可能發生在鴻蒙系統首發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但國行版手機與全球版手機首用鴻蒙系統的時間可能不一致,其中之一也可能提前一點。
其二,當華為和谷歌雙方達成另一種不可預料的默契,Harmony OS和Fuchsia OS之間內核層彼此兼容,華為手機將在從容不迫的時間窗口從Android OS轉移動到Harmony OS。這雖然是低到忽略不計的一種概率,但不能絕對排除。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諾曼第登陸」,谷歌幾乎不可能予以抵制;但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的「諾曼第登陸」,谷歌在不歡迎的同時,相應地也會提前應對。而最為明顯的是,在美國商務部推遲強制實施「實體清單」禁令的過往三個月當中,華為一些重磅機型事實上並沒有被谷歌GMS予以解禁。
那麼,谷歌這樣的應對或者阻礙對華為有用麼?有,華為無非是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階段性地少賣幾臺手機,華為無需付出更多不可控的代價,僅此而已。
不僅如此,鴻蒙系統那張最致命的底牌是,除了它自己的微內核之外,還兼容Linux內核和Lite OS內核。兼容Linux內核就意味著它能將現有Android平臺應用一併兼容;兼容Lite OS內核就意味著它能將華為此前那些「8」系終端一併帶上。因此,面對鴻蒙系統環環相扣幾無破綻的進逼,谷歌和它的Android OS及其GMS只有干著急的份——幾乎所有像樣的抵制都將毫無例外地潰不成軍。
最後,補充一條涉及鴻蒙系統的又一動態:
11月14日,華為高級副總裁彭博(Vincent Pang)在接受BI採訪時稱,華為將在未來6到9個月內決定是否將鴻蒙作業系統遷移到智慧型手機上。
所以,鴻蒙系統大概可以說的是,向來禮貌性上岸,奈何「諾曼第登陸」。
提示:我們不生產文字,只是高可信度的搬運工。互動交流加關注或者私信。聲明:世界上只有一個風吹物浪和它的原創出品,任何形式的摘編抄襲複製是風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違者,雖遠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