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完整的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方案發布

2020-12-04 新民晚報

作為《健康上海行動》首批重點項目之一,國內首個完整的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方案完成並於今天上午發布,更加突顯健康融入萬策,更好維護民眾健康權益。

聚焦民生項目,開展健康影響評估

作為《健康上海行動》首批40個重點項目之一,「上海市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研究」由市疾控中心組織開展研究,歷經一年多時間,從評估範圍、評估內容、指標體系、評估流程、組織管理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完成研究報告及上海市健康影響評估《管理辦法》《評估指南》《指標體系》三個技術方案,這是國內首個完整的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方案,已提交市健康促進委員會。

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該項目總負責人、健康上海行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紹,本市健康影響評估聚焦重大民生政策、建設規劃和重大公共建設工程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公用事業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城市建設、交通、住宅和產業等建設規劃,以及新改擴建機場、碼頭、車站、軌道交通等公共建設工程項目。

除了相關法規制度和機制體系,本市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方案同時建立配套的評估指南和指標列表。該項目主要成員、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控制所所長蘇瑾介紹,評估指南明確健康影響評估原則、評估啟動時間、評估方法、評估程序等四方面內容,指標列表則針對市民主要健康問題,包括環境、社會與文化、經濟與產業、生活方式、人群整體健康水平、死亡和腫瘤、慢性病和精神健康、職業病和地方病、其他傷害或疾病、生殖健康、婦女兒童健康等11大類,共涵蓋279個代表性指標,更加適合上海實際情況,更加具有科學指導作用,今後還將不斷調整完善。

選取15號線閔行區段試評估

蘇瑾還介紹,為了驗證《評估指南》和《指標體系》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項目組選取軌道交通15號線閔行區段進行了試行評估。試行評估發現,一方面,15號線以電力驅動,能替代部分公交、私車等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很大程度改善了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另一方面,15號線也很大程度改善了周邊居民的出行能力,提高了公共服務可達性,也增加了步行等鍛鍊活動。從這兩方面看,15號線的建設,在較大程度上給周邊居民帶來了正面健康影響。同時評估也發現,軌道交通在建設和運行期間會產生噪聲、振動、空氣汙染等負面健康影響。為了最大程度加強正面影響、減少或消除負面影響,評估提出了加強「接駁手段、改善步行環境、鼓勵軌道出行以及科學規劃車站建築布局、改善通風系統等設計、強化減振措施」等措施建議。綜合評估結論:軌道交通15號線閔行區段建設帶來更多的正面健康影響,建議建設方落實評估措施建議,最大化實現正面健康影響、減少負面影響。

15號線建設方非常認同評估建議,他們盡最大努力修正方案、落實措施,如調整了冷卻塔與新風井的位置與間距,以保障新風清潔無汙染,從而保障站廳站臺以及列車的空氣品質。

健康影響評估可促進各部門形成合力

健康影響評估機制項目研究對健康融入萬策起到什麼作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羅力表示,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一系列的系統研究,構建了一整套的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方案。系統評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經過科學評判可提出加強正面健康影響、減輕負面健康影響的措施建議,以規避健康風險,促進健康增長並減少健康不平等。其次,促使決策者思考每一項決策的健康效應,承擔起健康的責任;為了解決健康問題,加強各部門各行業的溝通協作,形成促進健康的合力。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王蘭教授作為城市規劃和建築領域的專家指出,設計的空間影響著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例如職住平衡影響通勤時間,開發強度影響日照和通風,綠地布局影響鍛鍊的可能性。而這些空間安排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於市民的身心健康。上海市疾控中心開展的這項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研究,能夠促使城市規劃和建設者在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方案的公眾健康影響,提升上海城市發展的整體正面健康效應,為我們城市空間的健康性提供保證。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全文|環保部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環保部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的公告。》的公告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工作,我部制定了《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現予發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 運動營養食品法規建設獲專家熱議 將融入健康中國戰略
    監管落地 運動營養食品獲得法律地位  這一運動營養食品安全監管落地的試行方案,可以說是運動營養食品在實際意義的誕生標誌。雖然國內第一家運動營養企業--北京康比特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運動營養正式作為一個產業在市場上誕生,但作為新生事物,相關的法規建設仍然處於摸索階段。
  •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青島環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認為,海蘭信樣機對測試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友好,出水口最高溫升僅為2℃,且影響範圍僅為設備周邊小範圍內,基本不會對海區內海洋生物產生負面影響。專家學者表示,試驗證明,海底數據中心具有低能耗、低建設成本、省地、無需消耗淡水、低時延、高可靠性以及模塊化生產,可快速部署等綜合優勢,能夠有效節約能源、資源,安全性高。
  • 國內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建設啟動
    界面新聞自商業航天公司中科天塔獲悉,國內首個針對霧霾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目前已啟動項目建設。「絲路一號」衛星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中科天塔共同研製。據中科天塔方面介紹,「絲路一號」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計劃於明年下半年發射項目首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
  • 校友會2020年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23項核心指標完整排名發布
    全國學科評估是國家雙一流建設評價的風向標,是彰顯中國大學學科競爭力的晴雨表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全國學科評估」是目前全球範圍內體現中國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最具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官方評估結果。教育部第三輪和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已成為國家和地方「雙一流」建設學科核心遴選標準和考核指標。
  • 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建設成效首次集中發布!
    試點開放客運、貨運第七航權,保稅航油銷售價格實現國內最低,國內多家知名公務機企業落戶江東新區,博鰲機場即將開放國際口岸。6.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取得新進展。工信部批准設置海口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同意在9個重點園區建設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二、海南自貿港法治建設紮實推進1.全力配合開展自貿港立法工作。
  • 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渭南市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通知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增強溼地保護修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89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通知》(陝政辦發〔2017〕80號)要求,結合全市溼地保護修復實際和溼地資源特點,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中科普瑞發布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 -- 表觀星圖計劃
    同時,中科普瑞發布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 --「表觀星圖計劃」(Epigenetics Atlas Project)。參加此次籤約儀式和發布會的嘉賓包括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偉波先生、麻薩諸塞大學校長Dr. Michael F.
  • 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原標題: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11月28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
  • 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對人體健康影響評估項目啟動
    近日,一項由歐盟第七框架計劃(FP7)資助、中歐城市溫室氣體減排項目(URGENCHE)授權的新研究項目得到公布,該項目將對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對人體健康所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這項耗資350萬歐元的三年計劃將由英國埃克斯特大學牽頭,來自八個國家17個機構的專家參與,重點研究環境政策對於城市居民健康和生活質量各方面的影響。
  • 2017.07:世界銀行對我國統計能力的評估及修正(餘芳東)
    事實上,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衛生統計調查制度。通過教育事業統計制度,每年收集數據,發布「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中國教育統計年鑑》。其調查頻率也遠高於世行的評估標準。在短短的3個月內,世行數據網站兩次發布統計能力評估數據,尚屬首次。
  • 福建全面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審批實現「四統一」
    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讓企業和群眾更便利。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定了調,加大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力度,通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
  •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7月3日,海爾施基因科技的T400 Sanger測序儀在楓林中心發布。這也是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填補了國內基因科技領域空白,也代表著海爾施基因科技從一個傳統的核酸檢測試劑生產供應商向提供核酸檢測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轉變。據統計,每年因感染病死亡的人數達1700萬人次,其中因呼吸道感染致死人數高達700多萬。
  • 兩部委發布首個馬產業發展規劃
    兩部委發布首個馬產業發展規劃  涉及眾多相關產業和馬術、賽馬等運動領域 全國速度賽馬賽事標準將出臺  昨天(29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  為實現這些目標,《規劃》在建立現代養殖體系、完善馬術運動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強化科技人才支撐等4個方面,明確了16項重點任務措施,並根據自然地理、資源分布、文化傳統、馬術運動發展特點等,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區域提出馬產業開發利用重點,指導地方因地制宜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此次發布的規劃還特別提及了探索推廣賽馬運動。
  • 適合多場景燃放 瀏陽發布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
    7月10日,瀏陽「你好·城市」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友好型城市煙花產品。煙花結合街舞元素帶來的沉浸式自由體驗。當天晚上,瀏陽「你好·城市」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該企業標準由湖南煙花爆竹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指導慶泰花炮集團制定,主要適應於噴花類、旋轉類、玩具類、組合煙花四種類別煙花,對產品的包裝、結構、藥量、環保性能、燃放性能都進行明確限制,比煙花爆竹的國家標準更加嚴苛。
  • 首個創意營銷認證能力模型發布,打造行業人才標準科學範本
    首個創意營銷認證能力模型發布,打造行業人才標準科學範本 無論是5G和智能終端的發展進一步打破了視頻傳播限制與創作門檻,還是當下內容電商開闢的新一輪行業風口,短視頻作為如今全民內容創作的流量窪地
  • 美國國家實驗室經費管理及評估制度—新聞—科學網
    這個評估是以績效目標為導向的,並以此來推動國家實驗室效能的發揮。政府的績效評估有著較為完善的目標和指標體系。評估的績效目標一般都是圍繞科學技術以及實驗室的自身運作管理兩方面來建立的。 在內部項目管理上,以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為例,其項目管理主要分四個步驟,即項目發起、項目定義、項目執行和項目完成。在項目發起過程中,必須闡明項目的使命及必要性,同時上報能源部。
  • 央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從2011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每年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並已經形成比較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框架指引,各國也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監管政策框架。
  • 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發布
    11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在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期間舉行的「基於地理與統計信息開展德清可持續發展定量評估」分會上,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德清踐行 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秦大河:完善法律制度應對氣候變化
    四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資源、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等多方面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人類活動很可能是近半個世紀全球變暖的主因近百年來,地球氣候系統經歷著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2007年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新一輪科學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