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宮廷奇菜,上貢慈禧太后讚不絕口,現在年輕人卻說味道像廁所

2020-12-05 百官味道

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太后掌權以後,用膳制度就有所改革,當然,她老人家改革的方向不是勤儉節約、刪繁就簡,而是刪儉就奢,更加奢侈繁雜,怎麼高大上怎麼來。慈禧掌權將近50年,她平時用膳的標準是每頓飯都要達到百種以上,而且常常超標準配備,菜品還不準重複,這可是一個絕對講究到骨子裡的主,按現在的說法是處女座中的戰鬥機。

滿漢全席,你值得擁有

據清光緒《上虞縣誌》考,清代崧廈鎮「蔡萬成水作坊」所產的黴千張作為貢品上貢到宮廷,被譽為了「奇菜」,而當時東海普陀山的普濟、法雨、惠濟三大寺院,也曾專購崧廈黴千張,以敬香客和雲遊高僧,慈禧禮佛,敬佛,如果是因為這層關係要求江浙這邊上貢,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讓如此講究的老太太譽為「奇菜」,不管是真的美味也好,或者體驗了味覺上的銷魂也罷,也能讓黴千張有了在食材中高材一等的地位。

我是宮廷奇菜

說到味道,站在客觀的角度說黴千張好吃但也沒有那種令人慾罷不能的感覺,按傳統的說法它以鮮潔、「清香」、素淡而聞名,但實際上獨特是最能概括它風味的一個形容詞。

我是毛黴菌絲,我是良菌

看到那些白毛了麼?要長滿這些白毛黴千張才能算製作完成,不說味道,製作過程都算很奇特了吧,那長滿毛的黴千張到底能不能吃?這是讓很從人疑惑的問題,其實黴千張上面的菌絲是一種絲狀真菌毛黴菌,它經過時間的轉化和適宜的溫度,能把豆製品中的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胺基酸物質,而胺基酸,就是我們味覺中鮮味的由來。而且我們吃的時候,會提前把毛都處理掉,只能看到黴千張本身,所以能吃,還很好吃,當然獨特的風味和黴黴的「香味」會讓接受不了它的人敬而遠之。

傳統製作黴千張

最傳統正宗製作黴千張工藝流程是:挑選優質黃豆浸脹,用石磨磨成漿汁,再用文火把新鮮豆漿燒熟,用鹽滷打花,打花後倒在一張事先鋪好的土粗布上壓幹水分,做成薄、勻、燥的「千層衣」,再把「千層衣」疊齊,切成長方形小條,下面墊上乾淨的秈稻稻草,上面壓一塊豆板,把它放在較暖的地方,黴化後即可食用。

紹興蒸三臭

用黴千張製作出來的美食綿軟適口,帶有天然植物胺基酸的鮮味,而它的氣味具體形容有一種接近氨水的味道,也就是淡淡的陳年廁所味道,我不知道傳統對黴千張的「清香」這一形容詞怎麼來的,但氣味絕對稱不上好聞,說臭肯定是更接近大眾味覺的形容,作為一款紹興鄉土味極濃的美食,而紹興鄉土味菜又以「黴」,「臭」聞名,現在的紹興人可謂愛它的對它甘之如飴,恨它的看到它就跑遠遠的。

黴千張千刀肉

當然「食臭」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傳統,那你覺得中國最臭的菜是什麼?是黴千張,臭豆腐、臭鱖魚、豆汁兒、臭麵筋、螺螄粉,莧菜根還是你家鄉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大家好,我是夏桔子,百官味道系列的作者,轉正後除了文章還會分享一些關於美食的視頻和vlog,原創不易,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點讚關注收藏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紅嘴綠鸚哥」,原來慈禧太后也愛吃!
    聰明的妻子靈機一動,想出了這麼個辦法:她把小米煮成八成熟時撈出來,拌上少量白面後金黃的小米就變成了又勻又圓的面顆粒,然後倒入調好味的菠菜、豆腐湯內,幾分鐘後,一大鍋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麵湯就展現在眾人面前。丈夫看了喜笑顏開,一邊招呼客人們吃湯,一邊驚嘆妻子的聰明。
  • 涇陽春節美食」八大碗」,曾讓慈禧太后讚不絕口
    傳說當年慈禧太后西奔長安途中 品嘗到八大碗後, 讚譽到紅燒丸子 過年必備紅燒丸子,焦酥的口感,鹹香的味道
  • 慈禧身邊的一位女官,比慈禧還漂亮,名動巴黎的蝴蝶皇后
    慈禧身邊的一位女官,比慈禧還漂亮,名動巴黎的蝴蝶皇后裕容齡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她出身富貴,尤其是有傾國傾城之貌,才藝雙全。她在十三歲的時候已經赫赫有名,人們稱她為「蝴蝶皇后」。當時,裕容齡鍾情於一位才華橫溢的男子,但是,卻有人四處流傳她和慈禧身邊的一名太監糾纏不清。
  • 慈禧太后生前最害怕的竟是一隻石頭刻的壁虎?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謂是帝制期間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你們知道她生前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她竟然最怕一條石頭刻的壁虎!
  • 慈禧太后命名的特產——三原古池陽蓼花糖
    《舌尖上的陝西》之十三慈禧太后命名的特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步摸索、總結出一套製作棉花糖的方法,並在其表面粘上芝麻或白砂糖,食者交口稱讚:「嫽(liao 關中方言,「好」的意思)!嫽得很!」故又稱為「嫽花糖」。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到了西安。地方官員將嫽花糖作為名貴食品奉獻,博得了慈禧太后的讚賞。
  • 慈禧的後代長相秀氣,精通書法和樂器,網友:比慈禧太后美多了
    中國掌權的女性不多,但是能因掌權成為女皇帝的只有武則天了,那麼歷史上還有一位非常有名氣的女性掌權人,就是慈禧太后,歷史上對她的評價有好有壞,但是更多的是負面評價。慈禧兇狠殘暴,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吧。晚年的慈禧臉部抽搐,只要誰看到這一幕,就會被處死。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今天我們來聊個有趣的話題,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人,慈禧太后,她到底是怎麼死的。 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慈禧! 生於1835年11月29日,卒於1908年11月15日。滿清顯赫的葉赫那拉氏家的女人,後來成為鹹豐皇帝的嬪妃,同治皇帝的生母。
  • 慈禧太后上位後,將皇帝的寵妃做成了人彘
    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方能作數以此制約懿貴妃權力十七日鹹豐帝崩八大臣為年僅六歲的新帝載淳擬定年號棋祥以新帝名義尊皇后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恭親王奕訴自京城火速奔往承德叩謁梓宮還未進堂便三步一個趔越跪倒在亡兄面前
  • 揭秘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竟對一隻壁虎耿耿於懷?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登上政治巔峰的一大典範,她雖然位居高位,卻不斷的對西方列強求和,諂媚求榮,最終親手葬送了大清王朝,被後世徹底的冠上了賣國賊的名號。政治上的慈禧雖然昏庸獨裁,但是她的生平卻也發生了很多趣事,有些更是讓慈禧極為避諱,不準別人談起的。那麼究竟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和守宮砂又有怎樣的關係?男人世界的小編為你揭開謎底。
  • 慈禧太后60大壽,張之洞送來一個「扁方」,慈禧看罷連聲說好!
    慈禧太后過60歲大壽,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別出心裁地送給慈禧一件寶貝。並讓慈禧「鳳顏大悅」,連稱其懂自己心思。從那以後,慈禧便離不開此物了,這到底是件啥寶貝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慈禧太后作為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以一個婦人之身,打壓政敵,將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中,一生揮霍無度,其奢靡程度令人咋舌。慈禧對於自己的生日非常看重,因此滿朝文武更是不敢怠慢,每到慈禧大壽的時候,眾多臣子都想著辦法去弄珍奇異寶,博得老佛爺的歡心。
  • 慈禧太后下葬那天,發生了三件怪事,其中一件至今無法解釋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統治了清政府50年左右的政治舞臺,說到慈禧太后死後的安葬,據說當時發生了三件怪事,即使是現在,也沒有正確的解釋,讓我們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三件奇怪的事情?首先:慈禧太后的一生充滿了權力和影響,她死後的葬禮也很奢侈,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後,按照她的意願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這使當時的外國人和中國人都感到驚訝,安葬那天,陽光明媚,但慈禧太后的靈柩經過崇文門後,天空突然閃過一道閃電,起初,人們不太注意,但隨之而來的是雷電和暴風雨,人們非常震驚和害怕。
  • 吃開封:曾經被慈禧指定的宮廷貢品—花生糕!響徹古今中外!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宮廷膳食—花生糕說起開封特色小吃,吃貨們不假思索的就能說出一串名字來:灌湯包小籠包、花生糕、桶子雞、麻辣花生......在這眾多美食當中,又香又酥的花生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最甜蜜」。相傳,晚清時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難,回京時途經開封,當地官員捧著花生糕讓她品嘗,她嘗過後連連稱讚,定為宮廷貢品。從此,開封花生糕名揚四海。
  • 大暑|宮廷消暑秘器,讓古代肥宅快樂一夏!
    葡萄乾、鮮胡桃,是把葡萄乾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南方進來的)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其它像酸梅湯、果子露就不在話下了。據伺候過慈禧的太監回憶,曾見過慈禧太后在圓明園避暑時,睡臥過象牙席。沐發濯膚肌骨涼,御扇拂風攜花香沐浴衝涼夏天時衝凉洗澡是個消暑的好辦法,不光是平民如此,連養尊處優的慈禧太后也愛夏日沐浴。
  • 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有時候,宮廷生活是普通人永遠也想像不出來的。趙飛燕能於水晶盤上起舞,(注1)皇族們一餐飯食的價值,可能足夠普通人家一輩子的花用。從清朝滅亡到如今也僅僅過了百年多的時光,今天的人十分有幸,能從當時流傳下的各種回憶錄和訪談中,窺得封建宮廷浮光掠影的一角。晚清宮中,權力最大的當非慈禧莫屬,關於她的回憶也最能引起後人的興趣。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
  • 據傳慈禧太后這麼吃
    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便有了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冬至餃子」之說始於清末民初?有學者考證,由於明清史籍中並未發現「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記載,所以認為「冬至餃子」是清末民初才有的習俗。據《河南民俗研究》記載: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
  • 慈禧太后口中那顆價值8億的夜明珠真實存在嗎?
    慈禧太后口中那顆價值8億的夜明珠真實存在嗎?夜明珠這個東西啊它就像中國的龍和鳳一樣,被灌輸了太多太多的神秘色彩。但是真真正正的夜明珠又沒有人看到過。而古書上記載的慈禧太后嘴裡含著的夜明珠呢,小編本人也沒有見過,所以不敢妄下定論。
  • 慈禧太后權力至高無上,臨死幡然醒悟,定下三條規定
    慈禧太后權力至高無上,臨死幡然醒悟,定下三條規定慈禧在古代的時候,他說我最後一能夠在朝廷連的後面聽國家治事的一個太后,他在古代,可以說是權利特大的,沒有別的女人給他的權利,更大了,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後,我家的權利幾乎全部都在他的手裡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不少近代題材的影視劇裡,也跟著各種塗金,給慈禧太后增加了不少「英明睿智女強人」的人設,「慈禧不死清朝亡不亡」的討論,也在「票友」間十分火熱。 那放在真實歷史上,慈禧太后的「威懾力」,真的有這麼強大?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並因得了慈禧的歡心而左右逢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清朝政府在慈禧去世之後,仍然為李蓮英修建了墳墓。
  • 慈禧太后不死,袁世凱敢不敢篡位?借幾個膽子都不敢,原因很簡單
    這是一個好問題,首先擺出觀點:慈禧太后要是活著,縱使袁世凱能力超強,他在慈禧太后面前也是沒有多大機會的,或者說他還要繼續等待機會。1901年,保定直隸總督府來了一位新上任的官員,此人身材矮小,但聲音洪亮,一派軍人作風,他就是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