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興趣主要在於研究工作,而不是成為教授後所獲得的榮譽

2020-12-04 新哥愛家鄉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發表了他第一篇的相對論研究論文之後的幾年當中,分別把家搬往三個文化迥異的城市:瑞士的蘇黎世、捷克的布拉格(當時仍在強大的奧匈帝國統治之下)以及德國的柏林。在五年當中,愛因斯坦擔任了四項學術性的職位,每一項工作都比前一項更重要。

在他的相對論論文發表之後,愛因斯坦博士繼續在伯恩的專利局工作了一段時間。指導愛因斯坦研究而使他獲得博士學位的蘇黎世大學的克雷勒教授,對於他這位傑出學生所做的研究工作深感興趣。他堅持說,這位年輕人應該放棄他在專利局的那些不重要的工作。克雷勒教授宣稱,愛因斯坦所發表的論文當然可以使他在大學裡獲得一個教書的工作。但是,根據大學法規,研究生在成為教授之前,必須先擔任講師。講師的薪水則來自前來聽課的學生們所付的學費。由於參加聽課是自願性的,聽課學生人數的多寡也就決定於講師的名氣。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聽說過愛因斯坦。因為他的研究工作在當時只有傑出的物理學家們才能夠討論得了。

所以,剛開始經常去聽課的只有兩個人——而且這兩個人都是他的老朋友。愛因斯坦對講課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把講課當作是一項展覽。他經常說,講課像是「在馬戲團裡表演」。有一天,克雷勒教授前去聽課。也許愛因斯坦在他的老師面前感到有點不自在,也許他湊巧在當天沒有充分準備,克雷勒教授嚴厲地對他說,他的課講得並不好。他懷疑是否應該推薦愛因斯坦擔任物理系的教授。愛因斯坦回答說:「我並不要求在蘇黎世被任命為教授。」他的興趣主要在於研究工作,而不在於成為教授後所獲得的高薪及榮譽。

佛來裡契·亞德勒是愛因斯坦在聯邦理工學院時最親密的朋友之一,此時他是蘇黎世大學的副教授。亞德勒不願和他的老朋友競爭,當他聽說自己已被提名為教授時,他立刻向大學董事會提出申請,但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他的老朋友說好話。亞德勒說:「如果我們的學校不能聘請到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才的話,那麼,請我擔任教授則未免太可笑了。因為,我的能力根本比不上愛因斯坦。」因此,在1909年,愛因斯坦獲得了副教授的職位。他寫信告訴母親,他終於享受到她在多年以前夢想他擁有的榮譽。「榮譽倒不少,但薪水就是沒有增加,」米列娃批評說,「你現在所賺的錢比在專利局時還少。」愛因斯坦提醒她:「但是,我們在生活上總還過得去。」

米列娃不願斥責他,也不願去爭辯。他太忙於在宇宙中遨遊了,因此不曾注意到她被迫在很多地方省吃儉用,才能使收支平衡。「從現在起,生活要更加困難了!」米列娃憂愁地說,「當你還在專利局當一名小職員時,我們的朋友大多數是跟我們一樣窮的研究生,因此也不必裝闊。但現在你已經是一位教授,應該穿得如同其他教授那般講究,而且我還必須舉行晚間宴會,招待他們的太太。」「我們可以想辦法來應付這些新的開支。」她的丈夫以慣常的樂觀態度回答說。「你的意思是說,我可以想法子?」米列娃嘲笑他。她實在十分擔心,而且盡力四處張羅,很快就使收入增加了。因為她招了幾個學生住在家裡。「這個辦法真是太好了!」愛因斯坦高興異常,「現在我可以跟這幾個學生一起吃晚餐,並且像老朋友似的和他們聊天,而不是像教授對學生說話。他們也會開開玩笑,向提出問題,並且前來向我請教。」

他很討厭繁文縟節,在學生時代就是如此。學生們很喜歡他,因為他從不要求他們尊敬他。愛因斯坦十分狂熱地講求民主,因此對較資深的教授,也是同樣自然而親切。雖然愛因斯坦因此結交了許多朋友,但像他這樣不拘小節、我行我素的人,免不了會在無意間得罪某些人。蘇黎世的生活過得相當愉快,最後在布拉格的德國大學請他擔任正教授時,他才於1910年離開瑞士。倒並不是薪水多才使他動心,因為他非常欣賞19世紀的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他的個性和法拉第十分相似。法拉第曾經說過:「我一向熱愛科學甚於金錢……我絕不會致富的。」「我現在必須寫信告訴媽媽,我即將成為一所德國著名大學的正教授了!」他輕輕笑著說,「我小學時候的老師曾取笑我口齒不清,而且害羞,還說我是她所教過的學生當中最笨的一個。而我媽媽卻認為我將會成為一名正牌教授。」「就像是醜小鴨!」漢斯叫道,「爸爸,把那個故事再告訴我們,好嗎?」「讓你們的爸爸去收拾他的文件和書籍吧。」米列娃對他的孩子說,「他必須自己收拾才行。」

她並沒有說出如果愛因斯坦不收拾文件和書籍的話,這件工作將要落在她原已過度負荷的肩膀上。因為在處理家務上,她已經知道絕不可依賴她那位喜好做夢的學者型丈夫了。一到布拉格,米列娃先找了幾個房間讓全家人住下來,等家具從瑞士運來後再作安排。但很不幸的,鄰居們對於孩子們的吵鬧行為提出抗議,房東很有禮貌但卻堅決地要求愛因斯坦一家人搬走。「我們搬到什麼地方去呢?」米列娃深感焦急地說,「兩個小男孩吵得要命,又沒有辦法讓他們安靜下來。我已租了一間公寓,但是家具還沒有運來,我們怎麼辦呢?」這時,愛因斯坦第一次擔負起家庭責任。「我去買些簡單家具暫時用一陣子,等我們自己的東西運到就好了。不,不會太貴的,只是用一陣時間,我去買些二手貨好了。」

米列娃看到他如此實際,心裡倒是十分高興。但等到他們一家人在布置簡單的公寓裡睡了一個晚上後,她就改變了這種想法。某些小東西隨著其中一張舊床闖了進來,漢斯和愛德華整晚輾轉反側,第二天早上向母親展示他們的手上、腿上密密麻麻的可疑紅色小點。「臭蟲!」米列娃不禁發出叫聲,「要用什麼法子才能把它們除掉?」「不要擔心,」愛因斯坦對她說,「它們一定是捷克臭蟲,等到它們發現我們是真正友善的德國人時,就不會再咬我們了。」他已經知道,布拉格的捷克人是如何地痛恨他們的外來統治者。在他們到達的當天晚上,愛因斯坦全家到一家小餐館吃晚飯。

相關焦點

  • 霍金所獲主要榮譽
    霍金所獲主要榮譽 2018年03月15日 10:1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 霍金所獲主要榮譽 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
  • 愛因斯坦最傑出的特點不是他的科學成就,而是他偉大的人格
    過去,他對每一位客人都深表歡迎,不論是德國最著名的劇作家豪普曼,或是剛從波蘭來的窮苦學生(多半是要求愛因斯坦博士協助他進入大學就讀),他都一視同仁。但現在,似乎每個經過柏林的人都想來拜訪這位害羞的教授了。有一天,一位活潑的年輕人前來拜訪,提出一筆優厚的酬勞,請愛因斯坦寫篇介紹自己的文章給他工作的雜誌,愛因斯坦冒火了。
  •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 我所知道的愛因斯坦
    有人據此得出他生前有老年痴呆的跡象,更多的人想通過研究得出他的確與常人不同的結論,研究報告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而這種先入為主的研究,哪裡是在質疑權威啊?難道相信並通過所謂的研究證實天才的存在,不是和科學、科學的精神背道而馳嗎?和大部分中國的父母一樣,愛因斯坦的父母對兒子的降生欣喜不已,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
  • 愛因斯坦的隻言片語:讓整個大地都成為你的祖國吧
    「誇耀角落」1952年夏天,有位先前的傳記作者卡爾·希利格(CarlSeelig)來信,向愛因斯坦詢問他第一次獲得榮譽博士學位時的詳情。愛因斯坦回信說,那件事發生在1909年。當時他還在伯爾尼的瑞士聯邦專利局謀生,儘管他早在四年前就發表了狹義相對論。為了慶祝加爾文創建該校三百五十周年,日內瓦大學在1909年的夏天頒發了一百多個榮譽學位。
  • 科學研究重要的是看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
    科學研究重要的是看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2017-08-30 16:04 來源: 科普中國 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這不能有絲毫的強迫。許多人從事科學研究的時間並不長,而接連出成果,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事業心。
  • 與愛因斯坦會面後的遺產
    正如被傳召面見教皇,這位年輕人接到了當地最著名居民——愛因斯坦的召見,謙卑的參觀者來到了物理學的聖彼得大教堂。這次見面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很多年後他的名字——Ernest Joachim Sternglass(1923-2015),與阿波羅11號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工作使人們看到了登月直播,後來他投入到了核輻射研究和反核試驗的社會活動中,這也使他成為了一個有爭議性的傳奇人物——當然,這些只是題外話。
  • 與愛因斯坦會面後的遺產
    正如被傳召面見教皇,這位年輕人接到了當地最著名居民——愛因斯坦的召見,謙卑的參觀者來到了物理學的聖彼得大教堂。這次見面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很多年後他的名字——Ernest Joachim Sternglass(1923-2015),與阿波羅11號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工作使人們看到了登月直播,後來他投入到了核輻射研究和反核試驗的社會活動中,這也使他成為了一個有爭議性的傳奇人物——當然,這些只是題外話。
  • 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獲得PSIPW獎的首位國內學者
    2020年第九屆PSIPW獎公布,來自不同國家的共6位相關領域的科學獎分別獲得大獎,其中ES&T副主編-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首位國內學者獲得PSIPW獎2020年為此獎的第九屆,王鵬教授成為國內首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 在美獲得終身教授的中國天才,榮譽加身之際,因祖國呼喚火速回國
    我國如今經濟發展迅速,各領域也都有了巨大突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可謂是發展的蒸蒸日上,當然這些都離不開人才的貢獻。這些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我們如今國家發展的建設者,都是被值得尊敬的驕傲。就有這麼一位中國天才,在美已經獲得終身教授的職位,榮譽加身之際,棄美回國,只因祖國的呼喚!
  • 愛因斯坦有兩個兒子,一個成為教授,另一個為何被送進精神病院?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卻培養出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也和猶太人熱愛學習的民族天性有關,幾乎所有猶太父母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猶太小孩從小就會被父母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不過愛因斯坦在成立自己的家庭後,因為種種的原因,導致他並沒有像其他猶太人一樣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甚至可以說愛因斯坦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 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
    一個月後的德國物理學會年會上,在普朗克的主持下,二人舉行了一次辯論。反相對論浪潮也影響了諾貝爾獎。這一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否定對愛因斯坦的提名時,引用了反相對論的論點。其後一年勒納德甚至提名反相對論者格爾克(E. Gehrcke) 為諾貝爾獎候選人 [3]。0 3愛因斯坦的旅行柏林時期,愛因斯坦生活中的主要元素包括工作、音樂、政治和旅行。
  • 愛因斯坦竟不是由於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早在1907年,愛因斯坦便意識到兩者的不相容問題,那時他還在伯爾尼的專利局上班。直到1911年,遷到布拉格工作後,愛因斯坦才深入思考這一問題。他意識到加速與重力場的密切關係:在密封廂中的人,無法辨別他自己對地板的壓力的來源—是由於地球的重力場中的引力,還是由於在無引力空間中加速的結果(這些設想都發生在「星際旅行」的時代之前,估計當時愛因斯坦把密封廂設想為電梯轎廂,而不是宇宙飛船中)。
  • 愛因斯坦去世後,一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大腦」,他研究出了什麼
    有人認為普通人與天才的大腦構造基本上是一樣的,二者的差距在於大腦的被開發程度不同,著名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被發現大腦的被開發程度異於常人。愛因斯坦去世後,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不惜違反法律規定,冒險偷走了「愛因斯坦大腦」,他就是想知道天才是怎樣形成的,他的大腦結構究竟有什麼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最後他研究出了什麼呢?
  • 西澳大學榮譽教授榮獲2020年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
    近日,西澳大學榮譽教授David Blair因首次探測引力波做出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2020年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  引力波探測器能夠讓科學家們探索了解那些用其他探測方法觀測不到的宇宙部分。OzGrav研究團隊的工作確保了探測器中高功率雷射束的穩定性及反射鏡的光學完善性,並為黑洞碰撞模型提供了理論基礎,使探測到的信號得以明確識別。
  • 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都已經不在,那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
    霍金幫忙人類打開宇宙大門,被譽為「宇宙之王」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除了他們勤奮好學以外,也離不開他們超高的智商,研究發現,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的智商都達到160以上,而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只有90-100,智商達到120已經算是智力超群,智商如果達到140則被稱作天才,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的智商達到160
  • 愛因斯坦: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人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並且學會了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就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其主要訓練在於獲得細節知識的人來,他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 培根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上個世紀全世界物理學界的最高泰鬥,他提出的相對論為物理學開闢了新的領域和紀元,如今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各種先進科技,無不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下誕生的。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 1933年冬天,愛因斯坦在美國開始了新生活
    愛因斯坦於1933年冬天在美國開始了新生活。他受聘於普林斯頓高級學術研究院,這是美國最進步的一所學校。弗萊克斯納博士創設這所學校主要是為那些已獲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創造在自己的學術專長範圍內繼續進行研究的機會。
  • 跟愛因斯坦一起搞研究,怕遲到騎馬上下班的「物理神人」周培源
    多年後,想起來這件事他依舊很自豪的跟女兒說:「那則報上的招生廣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條消息,居然被我看到。」進入清華後,周培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研究三等分角法,提出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三等分任意角,並發表了《三等分角法二則》的論文。這篇論文後來經數學教授鄭之蕃推薦,發表於《清華學報》上,還受到了教授們的一致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