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一論:易學與物理

2020-11-23 騰訊網

太極雙魚,天地兩重。先法易道,後法物理。先天乾坤,後天宇宙。易理相通,古今未變。

譯文:太極由陰陽雙魚組成,自然世界分為古今兩宙。古宇宙順應易學道法變化,後宇宙遵守物理規律演化。先前天地稱為乾坤,後世天地叫做宇宙。先天易學與後天物理本是相通的,自然規律從古到今從未改變。

中國易學最早源於河洛文化,河圖洛書的數理原理(如九宮格)為近代科學發展奠定基礎。故而,易學與科學(物理)之間必有著密切關聯。

一、易學概念與物理學概念的聯繫。

易學把自然變化叫作「易」,物理學將物體狀態的改變叫作「運動」(「易」和「運動」本意相同);易學把宇宙最原始狀態叫作「無極」,物理學將自然最本質狀態叫作「場」(「無極」和「場」性質相似);易學把天地法則叫作「道」,物理學將自然規律叫作「定律」(「道」和「定律」意義一樣);易學把支配天地變化的現象叫作「法」,物理學將改變物體運動的現象叫作「力」(「法」和「力」屬性一樣)。

二,易學原理與物理學原理的關聯。

易學中提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疊成六十四卦。」

物理學發現,「能量場」(無極)產生「正反場性」(兩儀,如正反引力、正負粒子、引力與斥力等正反性能),「正反場性」分化出四種相互作用力(四象,如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四種作用力形成八類粒子(八卦,如強子、6種輕子和傳播子),八類粒子共形成64種(目前已知62種,尚有2種未知)基本粒子(六十四卦,如64種基本粒子)。

易學以「易」為根本推算現象的變化,物理學以「運動」為主導推演運動軌跡;

易學中提到「無中生有」的機制,物理學發現了「真空漲落」的現象;

易學認為「陰陽對立、不可分割」,物理學提出「相對原理」;

易學中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說法,物理學《狹義相對論》證明了時間的相對性;

易學指出太極是陰陽結合分為陰陽兩面,量子物理學證實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疊加性;

易學中提到「天有九重」,物理學弦理論提出「多重宇宙」模型(多維空間)。

三、易解物理。

物理學的三大要素:時間、空間和物質。

易的變化產生了時間(時間的本質是「易」——變化),「無中生有」創造了空間(空間是「道」內稟機制創造的虛空)和物質(物質是「道」內稟機制創造的實體)。

物理學的兩大現象:力與能量。

陰陽作用產生了力(力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作用是太極的內稟性),太極是能量的源泉(無極生太極,太極誕生後以「能量」態存在,換句話說,太極就是宇宙最初狀態的能量)。

物理學的終極之謎:場。

無極(道)正是物理場的原形,無極先於宇宙而存在,它無形無態卻能創造萬有。

結語:易學五千年,物理五百年,文辭雖異,根理相通。易學與物理本無異乎!

相關焦點

  • 統一場論:意識與物理的統一
    探尋意識與物質的關聯,實現科學的統一。信息與能量的統一人腦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物質構造的物理腦(物質腦結構——能量);另一部分是意識感知現象(意識與思想——信息)。故而,人腦是實現信息與物質(能量)轉化的系統。
  • 物理需要大統一理論
    早在70年代,特胡夫特(tHooft)就提出:在大N情況下,規範場論中的平面費曼圖將給出主要貢獻,從這一結論出發,波利考夫(Polyakov)早就猜測大N規範場論可以用(非臨界)弦理論來描述,馬爾塞納的發現將理論和規範理論更加具體化了。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上)
    一,宇宙的構成和統一場論基本原理。二,物質的定義三,物理世界存在的虛假性四,物理概念是怎麼產生的?五,基本物理概念和導出物理概念。六,物理概念的分類。統一場論把質點的一切性質歸咎於質點在空間中的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討論質點內部情況是沒有意義的。統一場論主要是描述物體【或者說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因而統一場論也可以叫空間運動學。
  • 量子超統一場論—揭秘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不解之謎 | 本周物理學術講座
    報告人:吳嶽良 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時間:4月4日(周三)18:30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地點:雁棲湖校區教1-306 自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後,他一直嘗試探尋統一場論,儘管未能取得成功,但關於統一場論的理念一直延續至今。統一場論成為一代又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追求的夢想。
  • 如果愛因斯坦沒有為統一場論浪費 30 年,21 世紀物理會成什麼樣
    到了 30 年代,因為遲遲無法實現引力和電磁作用的大一統,再加上量子力學不斷得到實證,許多物理學家紛紛轉向研究量子力學,所以對於統一場論的研究便逐漸衰弱,早已統一場論的研究對物理的影響不大, 但是對微分幾何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 中國最具影響力易學、風水大師
    李土生出版著作有《土生說字》、《儒釋道論養生》、《李土生靜思錄》、《土生感悟》、《中國傳統文化散論》、《漢字與漢字文化》《你就是佛》等。 2008年,李土生被《中國婦女報》評為"魅力男性";2009年被《中華兒女》雜誌評為"2009年度中華兒女";2011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評為"建黨九十周年《九大殿堂級藝術家》";中國書畫交流協會評為"風雲百年《中國十大書壇名家》"。
  • 國科大在揭秘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亞太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嶽良院士在揭秘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創建了超統一場論(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
  • 大統一理論研究,不能一味地否定易學觀點,不要肆意否定傳統文化
    時至今日,關於科學界,甚至社會科學,各行各業,各個學術領域的大統一理論,已經迫在眉睫,呼之欲出。甚至,網上流傳甚廣的「紫薇聖人」、「三教合一」,等等說法,本質上都本著一個趨勢,就是大同世界,還有大統一理論,還有對價值觀的核心思考。
  • 科學的短板,決定了它與大統一理論無緣
    形式邏輯體系、實驗驗證、還原論方法之外,還有以微積分為基礎的數學物理方法。要對宇宙的生成、演化進行全面、真實的描述,首先必須引入能夠描述從「不變」到「變化」整個過程的整體性邏輯。中國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整體論」思想,恰恰造就了古代華夏在宇宙演化方面獨樹一幟的認識。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中)
    三十二,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前面的統一場論基本原理指出,一切物理現象都是質點在空間中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的空間本身的運動】所形成的統一場論給出了力的義為:力是物體在空間中運動【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狀態在某一個空間範圍【或者某一個時間內】的改變量。
  • 怎麼找物理大統一理論?
    2020-11-22 11:08:59 來源: 百科星座 舉報   怎麼找物理大統一理論
  • 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
  • 「統一資訊理論」難道是「外星人」理論?
    不僅要問,「統一資訊理論」難道是「外星人」理論?2016年,由中科院和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主辦的紀念錢學森同志誕辰105周年活動的信息理論研討會上,王江火演講了統一資訊理論的基本理論,但是最後的結果居然是被主持人宣布不予置評。
  • 【科技日報】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國科學院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 電弱統一理論:物理大一統理論的重要基石
    引言20世紀以來,包括愛因斯坦、外爾等一大批科學家開始追求物理的大一統,而格拉肖的電弱統一理論提出,則標誌著物理大一統理論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成為了物理大一統的重要基石,是粒子物理中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們就從其提出背景、具體內容、實質意義三個方面帶你了解電弱統一理論。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下)
    四十七、從統一場論導出磁場是電場相對論效應。在以上的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F = dP/dt = Cdm/dt- Vdm/dt + mdC/dt - mdV/dt中,(C- V)dm/dt = Cdm/dt - Vdm/dt是質量隨時間變化的力,簡稱加質量力,統一場論認為是電磁力,其中Cdm/dt 是電場力,Vdm/dt是磁場力
  • 新時代的易學古籍資料庫建設
    而在我國不同歷史時期湧現出來的卷帙浩繁、汗牛充棟的易學古籍,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進、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目前,國學發展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如何把傳統易學古籍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開展好易學古籍資料庫建設,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學術課題。
  • 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
    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吃飽飯和考試拿一百分,哪個重要?一般人首選吃飽飯,但物理學家大部分可能選考一百分。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物理學的經典教義從開創之初,就寫著三個大字——大統一。經典物理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就一個目的:「科學能統治整個宇宙」,堪稱終極信仰。後世晚輩有志於入得此門者,都得先背下這條鐵律。舉個簡單的例子,著名的拉普拉斯,當著拿破崙的面說「陛下,我的理論不需要上帝這個假設。」
  • 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令人回味無窮,關係到統一場論
    目前還沒有人能夠用物理語言從宇宙整體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世界,但宇宙的整體性毋庸置疑,所以一定存在著一個通用於整體的最基本理論。愛因斯坦傾盡後半生30餘年的精力,就是期望將引力場、電磁場、弱場和強場統一在一個理論中,去揭示作用於宇宙整體的基本規律,而到最後卻徒勞無功。
  • 正《相對論》與《反相對論》都是霍金物理學的統一!
    我是《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發明人張可海。今天主要講正反概念的《正《相對論》與《反相對論》都是霍金物理學的統一!也就是《正《相對論》+《反相對論》=正反大統一相對論》》。本文詳見我們的理論專著《大統一理論與霍金對話》第381——3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