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0日,溫家寶總理來到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衛生所,看望在這裡工作的醫務人員和前來就診的愛滋病患者。本報記者李學仁/攝 |
從假新聞出籠,到法新社正式發出道歉信,前後不過20天。
在這20天裡,有關「河南僱人扮愛滋病患者欺騙中國總理」的報導,已被國際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
新華社記者用事實戳穿謠言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布一條自稱來自河南的報導,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愛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
繪聲繪色的描述,加上內容本身頗具爆炸性,使文章迅速被德國之聲等媒體轉載,其言之鑿鑿的「探訪」,看上去儼然不容置疑。然而,這在去年11月30日親身跟隨報導溫總理河南之行的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郭久輝眼中,一看就是個天大的謊言。
「他們純粹是胡說!」3月10日,郭久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當時溫家寶總理來河南視察「愛滋病村」時,除了幾家中央媒體和河南當地為數不多的幾位記者外,周圍根本沒有外國記者在場。法新社發出歪曲報導後,郭久輝和她的同事李斌一起回憶當時的場景,查閱並核對當時的採訪筆記,重聽錄音,並在2月21日發表了《溫家寶總理訪愛滋病村隨行記》的報導,用事實戳穿謠言。
不僅如此,針對法新社報導中提到的那個名為「周蕾」的村民,郭久輝專門輾轉河南省上蔡縣多個村莊去核實。「他們的報導從頭到尾都沒寫村名,不過提到總理到過他家,而總理去過的家庭都有名有姓,我就挨個核對,但根本就沒有這個人。」郭久輝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愛滋病方面的報導,與當地很多村民都很熟悉,「聽到他們這麼瞎說後,我特彆氣憤。」
法新社6天後收回報導感到意外的,不僅僅是郭久輝等當時的隨行記者。
「從頭到尾我們都被蒙在鼓裡。」3月10日下午,《國際先驅導報》致電法新社北京分社,聽說詢問此事,一名不肯透露名字的男助理脫口而出:「我們之前對此一無所知。」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海外中文媒體轉載後,北京分社才開始一層層往上找,「因為我們北京分社這邊近期都沒有人去過河南,也沒發過這篇報導」,最後才知道是德語部一位當地僱員發的稿。
該工作人員介紹,法新社德語部設在柏林,發稿權不歸總社,而且發稿範圍僅限德國範圍內(僅以德文報導)。
3月初,法新社正式發出公告,向中國有關部門道歉,承認德語部違反新聞規範。「道歉信是以信函的方式發給中國外交部的,與大家看到的公告並不是同一份。」法新社北京分社的工作人員說。
據報導,法新社在公告中強調:德語部某自由記者撰寫的德文報導有悖於法新社強調的註明消息來源的新聞工作基本原則。該報導已由法新社於2月25日收回,並通知了有關新聞客戶。
所謂客觀報導實為剪接拼湊這並不是外國媒體在中國第一次「製造新聞」。道聽途說,甚至違背被採訪對象初衷,隨意剪接拼湊新聞,近期在向來以公正、客觀標榜的部分外國媒體身上頻頻出現。
網友蕭晨無疑是最新遭遇此類新聞陷阱的被採訪者之一。在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的一篇獨家報導中,身為「黑客天下」網站站長的蕭晨被描繪成「承認受僱於中國政府」的黑客。兩天後,蕭晨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不僅否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更直指CNN別有用心。
這條3分鐘左右的視頻中,畫外音是:他們就是西方所說的「中國電子民兵」,專門發動攻擊侵入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私人網站;他們都身材瘦削,臉色蒼白,顯然這是經常通宵對著電腦造成的後果。
與蕭晨相比,另一位叫vicky的網友或許算是幸運的,儘管她也曾被美國另一家著名雜誌折騰得很不開心。
去年7月26日,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文章《中國的「我世代」》,稱中國目前處於20歲到29歲之間的年輕人「談論名牌服飾,談論明星,談論好萊塢,談論出國度假,享受著經濟增長帶來的物質,崇尚個人主義,卻對民主政治毫不關心」。
作為文中被採訪對象之一,vicky後來對香港鳳凰衛視表示,僅憑几個年輕人就代表整個中國一代人的結論過於輕率,而不談論政治問題並不代表不關心。
確定選題的「奧秘」如果說《時代》周刊的上述報導屬斷章取義的話,還有些媒體則早已先入為主,一位長駐中國的日本同行就向《國際先驅導報》披露了他們在華操作選題的「奧秘」。
去年12月,江蘇省南京市相繼發生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兩個病例系父子關係。而在同一時期,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在印度尼西亞正愈演愈烈。該日本同行在東京的「老闆」就打電話給他:「中國過去曾有過隱瞞事實的情況,你去調查一下,看這次是不是也在捂著。」這種求證事實的態度看上去沒什麼不對,但問題在於,即使調查不到什麼,他們也不會為中國正名,而是會繼續提出疑問,引發讀者聯想:這次會不會也有隱瞞現象呢?
「因為他們第一時間假想的前提,就是對中國政府發布信息的不信任,這在印證過程中往往就易出現問題。」在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慶安博士看來,近一兩年裡,外國媒體在華的報導內容變得比較複雜。原來只關注政治性的話題,而現在也更關注社會性話題了。「如華南虎照等與民意和輿論有關的熱點問題,都成了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周慶安表示,由於一些外國媒體過於依賴單方面的信息源、更願意報導負面新聞,這都可能使報導的真實程度打折扣。
他們目的何在面對外媒在涉華報導上接二連三的造假行為,很多人都難免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們的目的究竟何在?
親自實地驗證法新社有關愛滋病村報導真偽的新華社記者郭久輝就表示,新聞原則是實事求是,造假是新聞職業道德所不允許的。「他們現在道歉了,就是至少承認那篇報導是錯誤的,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郭久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媒體關注的目的一定要積極,「而不是懷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蕭晨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目的」二字,稱CNN「顯然是有目的地亂寫」。至於對方是什麼目的,或許可以從報導中最後的一段話中找到答案。在該片結尾,CNN強調,除了美國外,德國、英國和法國政府的電腦網路去年也被黑客入侵,「大部分源頭來自中國」。將嫁接的採訪內容簡單包裝一番,鏡頭裡的中國黑客就這樣成了他們渲染「中國黑客威脅論」的工具。
2008外媒五大謊言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2008年第一季度尚未過去,但外國媒體對華炮製的假新聞數量卻已經形成了「規模」。但從他們挖空心思製造新聞,到謊言被戳穿,假新聞的壽命都非常短暫。
假新聞一:「中國總理在愛滋村和"演員"握手」
造假者:法新社
荒唐指數:
★★★★★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表文章,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愛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新華社記者隨後重訪愛滋病村,並重新整理當時的錄音和採訪資料,證實純屬杜撰。2月25日,該報導被法新社收回。3月,法新社正式道歉。
假新聞二:「中國僱黑客入侵五角大樓」
造假者:CNN
荒唐指數:
★★★★☆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報導,稱中國黑客受政府僱傭,入侵了五角大樓網絡系統。兩天後,CNN採訪報導的主人公蕭晨現身說法,揭露CNN歪曲事實。香港鳳凰衛視評價CNN的烏龍報導只用了三個字:莫須有。
假新聞三:「羅格籤名指責中國」
造假者:英國《獨立報》
荒唐指數:
★★★★☆2月14日,英國《獨立報》刊登了由一些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一些人聯合署名的公開信,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政府忽視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公開信中盜用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籤名。然而當天,羅格就發表聲明堅決否認。2月15日,《獨立報》被迫為自己的失實報導公開道歉。
假新聞四:「美國奧運代表團自帶食品」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等
荒唐指數:
★★★☆☆2月初,《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奧委會計劃自帶食品參加北京奧運會,「此舉無疑令本屆奧運會的餐飲負責人大失所望」。然而,美國奧委會官員2月21日在亞特蘭大表示,他們對北京奧運會提供的食品充滿了信心,美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部分膳食將在運動員村的「村食堂」解決。
假新聞五:「中國在毒水裡養魚」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
荒唐指數:
★★★★★這是2008年第一個被戳穿的謊言。去年12月15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借所謂在福建福清實地採訪而得的證據,指責中國「在毒水中養魚」。2008年1月4日,《中國日報》記者到事發地核實,揭穿造假醜聞。1月8日,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毒水裡能養魚嗎?魚能在毒水裡活著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報導有點聳人聽聞,誤導公眾……所以請你回去轉告《紐約時報》,下次再寫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注意核實一下。」(曉德)
中國需要更多打假技巧提高「新聞應對」的效率,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支持,是澄清外媒歪曲報導最有力的武器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曉德發自北京
不到一年的時間,發生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的真相,在西方一些民間組織的搗亂,以及一些西方媒體的跟風炒作下已經混沌不堪。
也同樣是在這段時間裡,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已經四訪蘇丹。
行動比駁斥更有力「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劉貴今四訪蘇丹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新聞策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史安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劉貴今到達爾富爾去實地考察和探訪本身就是一個新聞事件。
而最近以來,劉貴今在國內外公眾和媒體面前亮相的機會也明顯增加。除了今年2月24日至28日對蘇丹進行5天訪問外,劉貴今還到了查德、法國等地,並於3月5日在巴黎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兩天後在北京的中外記者吹風會上,劉貴今特別提到,在達爾富爾部署維和部隊的幾個關鍵問題都已經解決,而「外電一點點這些方面的報導都沒有」。他希望,今後「對蘇丹發生的事情的報導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應該實事求是、客觀地報導」。
史安斌非常讚賞劉貴今的舉動。「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說明中國政府注意到了蝴蝶效應可能引起的後果,他的出訪以及蘇丹政府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顯然比單純的駁斥要更有力得多。」
官方民間要形成合力在史安斌看來,達爾富爾問題比較特殊,因為之前中國國內媒體和公眾不怎麼關注這個問題。雖然它已經在國外被熱炒,但中國除了官方的努力外,民間力量並沒有對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如果國內媒體和民間輿論能夠早一點關注到這個問題,與官方的外交努力形成一股合力進行積極的回應,那麼就會早一點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史安斌認為,法新社此次道歉,就是中國公共外交合力作用的結果。「過去雖然外國媒體也有很多不實的或者帶有偏見的報導,但都沒有過這麼高調的道歉。」
另外一位媒體研究者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則認為:「中國現在的新聞應對能力還需要提高,反應時間不能太長。」據該人士介紹,在一些涉及藥品、食品安全等危機問題的處理上,各部門之間協調效率不高,「等我們澄清的時候,負面效果早就出去了,即使是假新聞,外國受眾也已經認定了。」
呼喚第三方公信力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支持,是多位傳媒界資深人士的一致呼聲。史安斌教授就注意到,對於CNN「中國黑客事件」的失實報導,香港鳳凰衛視是第一家境外揭底者。該臺在「總編輯時間」裡揭露了CNN的公然造假行為,並稱「拜託各位,以後可別再說鳳凰衛視是中國的CNN了」。「這種闢謠和澄清要遠比內地媒體出面分量更大。」史安斌說。
史安斌認為,公共外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批第三方代言人。「比如非政府組織,比如香港等地具有公信力的獨立媒體,比如藉助於海外華人和國際知名人士的影響力。它們可以為中國政府說話,傳遞中國的主流民意。」「可能他們的一句話,勝過官方駁斥的十句話。」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