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華報導頻造假新聞 道聽途說隨意拼湊(圖)

2020-12-05 搜狐網

  2007年11月30日,溫家寶總理來到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衛生所,看望在這裡工作的醫務人員和前來就診的愛滋病患者。本報記者李學仁/攝

  道聽途說,甚至違背被採訪對象初衷,隨意剪接拼湊新聞,在向來標榜公正、客觀的部分外國媒體身上頻頻出現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曉德發自北京

  從假新聞出籠,到法新社正式發出道歉信,前後不過20天。

  在這20天裡,有關「河南僱人扮愛滋病患者欺騙中國總理」的報導,已被國際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  

新華社記者用事實戳穿謠言

  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布一條自稱來自河南的報導,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愛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

  繪聲繪色的描述,加上內容本身頗具爆炸性,使文章迅速被德國之聲等媒體轉載,其言之鑿鑿的「探訪」,看上去儼然不容置疑。然而,這在去年11月30日親身跟隨報導溫總理河南之行的新華社河南分社記者郭久輝眼中,一看就是個天大的謊言。

  「他們純粹是胡說!」3月10日,郭久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當時溫家寶總理來河南視察「愛滋病村」時,除了幾家中央媒體和河南當地為數不多的幾位記者外,周圍根本沒有外國記者在場。法新社發出歪曲報導後,郭久輝和她的同事李斌一起回憶當時的場景,查閱並核對當時的採訪筆記,重聽錄音,並在2月21日發表了《溫家寶總理訪愛滋病村隨行記》的報導,用事實戳穿謠言。

  不僅如此,針對法新社報導中提到的那個名為「周蕾」的村民,郭久輝專門輾轉河南省上蔡縣多個村莊去核實。「他們的報導從頭到尾都沒寫村名,不過提到總理到過他家,而總理去過的家庭都有名有姓,我就挨個核對,但根本就沒有這個人。」郭久輝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愛滋病方面的報導,與當地很多村民都很熟悉,「聽到他們這麼瞎說後,我特彆氣憤。」  

法新社6天後收回報導

  感到意外的,不僅僅是郭久輝等當時的隨行記者。

  「從頭到尾我們都被蒙在鼓裡。」3月10日下午,《國際先驅導報》致電法新社北京分社,聽說詢問此事,一名不肯透露名字的男助理脫口而出:「我們之前對此一無所知。」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海外中文媒體轉載後,北京分社才開始一層層往上找,「因為我們北京分社這邊近期都沒有人去過河南,也沒發過這篇報導」,最後才知道是德語部一位當地僱員發的稿。

  該工作人員介紹,法新社德語部設在柏林,發稿權不歸總社,而且發稿範圍僅限德國範圍內(僅以德文報導)。

  3月初,法新社正式發出公告,向中國有關部門道歉,承認德語部違反新聞規範。「道歉信是以信函的方式發給中國外交部的,與大家看到的公告並不是同一份。」法新社北京分社的工作人員說。

  據報導,法新社在公告中強調:德語部某自由記者撰寫的德文報導有悖於法新社強調的註明消息來源的新聞工作基本原則。該報導已由法新社於2月25日收回,並通知了有關新聞客戶。  

所謂客觀報導實為剪接拼湊

  這並不是外國媒體在中國第一次「製造新聞」。道聽途說,甚至違背被採訪對象初衷,隨意剪接拼湊新聞,近期在向來以公正、客觀標榜的部分外國媒體身上頻頻出現。

  網友蕭晨無疑是最新遭遇此類新聞陷阱的被採訪者之一。在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的一篇獨家報導中,身為「黑客天下」網站站長的蕭晨被描繪成「承認受僱於中國政府」的黑客。兩天後,蕭晨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不僅否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更直指CNN別有用心。

  這條3分鐘左右的視頻中,畫外音是:他們就是西方所說的「中國電子民兵」,專門發動攻擊侵入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私人網站;他們都身材瘦削,臉色蒼白,顯然這是經常通宵對著電腦造成的後果。

  與蕭晨相比,另一位叫vicky的網友或許算是幸運的,儘管她也曾被美國另一家著名雜誌折騰得很不開心。

  去年7月26日,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文章《中國的「我世代」》,稱中國目前處於20歲到29歲之間的年輕人「談論名牌服飾,談論明星,談論好萊塢,談論出國度假,享受著經濟增長帶來的物質,崇尚個人主義,卻對民主政治毫不關心」。

  作為文中被採訪對象之一,vicky後來對香港鳳凰衛視表示,僅憑几個年輕人就代表整個中國一代人的結論過於輕率,而不談論政治問題並不代表不關心。  

確定選題的「奧秘」

  如果說《時代》周刊的上述報導屬斷章取義的話,還有些媒體則早已先入為主,一位長駐中國的日本同行就向《國際先驅導報》披露了他們在華操作選題的「奧秘」。

  去年12月,江蘇省南京市相繼發生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兩個病例系父子關係。而在同一時期,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在印度尼西亞正愈演愈烈。該日本同行在東京的「老闆」就打電話給他:「中國過去曾有過隱瞞事實的情況,你去調查一下,看這次是不是也在捂著。」這種求證事實的態度看上去沒什麼不對,但問題在於,即使調查不到什麼,他們也不會為中國正名,而是會繼續提出疑問,引發讀者聯想:這次會不會也有隱瞞現象呢?

  「因為他們第一時間假想的前提,就是對中國政府發布信息的不信任,這在印證過程中往往就易出現問題。」在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慶安博士看來,近一兩年裡,外國媒體在華的報導內容變得比較複雜。原來只關注政治性的話題,而現在也更關注社會性話題了。「如華南虎照等與民意和輿論有關的熱點問題,都成了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周慶安表示,由於一些外國媒體過於依賴單方面的信息源、更願意報導負面新聞,這都可能使報導的真實程度打折扣。  

他們目的何在

  面對外媒在涉華報導上接二連三的造假行為,很多人都難免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們的目的究竟何在?

  親自實地驗證法新社有關愛滋病村報導真偽的新華社記者郭久輝就表示,新聞原則是實事求是,造假是新聞職業道德所不允許的。「他們現在道歉了,就是至少承認那篇報導是錯誤的,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郭久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媒體關注的目的一定要積極,「而不是懷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蕭晨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目的」二字,稱CNN「顯然是有目的地亂寫」。至於對方是什麼目的,或許可以從報導中最後的一段話中找到答案。在該片結尾,CNN強調,除了美國外,德國、英國和法國政府的電腦網路去年也被黑客入侵,「大部分源頭來自中國」。將嫁接的採訪內容簡單包裝一番,鏡頭裡的中國黑客就這樣成了他們渲染「中國黑客威脅論」的工具。  

2008外媒五大謊言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2008年第一季度尚未過去,但外國媒體對華炮製的假新聞數量卻已經形成了「規模」。但從他們挖空心思製造新聞,到謊言被戳穿,假新聞的壽命都非常短暫。

  假新聞一:「中國總理在愛滋村和"演員"握手」

  造假者:法新社

  荒唐指數:

★★★★★

  2月19日,法新社德語部發表文章,題為「驚天話劇:溫家寶在河南愛滋村握的是"演員"的手」,稱「政府事先把居民們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圈起來,讓業餘演員們來代替他們」。新華社記者隨後重訪愛滋病村,並重新整理當時的錄音和採訪資料,證實純屬杜撰。2月25日,該報導被法新社收回。3月,法新社正式道歉。

  假新聞二:「中國僱黑客入侵五角大樓」

  造假者:CNN

  荒唐指數:

★★★★☆

  3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報導,稱中國黑客受政府僱傭,入侵了五角大樓網絡系統。兩天後,CNN採訪報導的主人公蕭晨現身說法,揭露CNN歪曲事實。香港鳳凰衛視評價CNN的烏龍報導只用了三個字:莫須有。

  假新聞三:「羅格籤名指責中國」

  造假者:英國《獨立報》

  荒唐指數:

★★★★☆

  2月14日,英國《獨立報》刊登了由一些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一些人聯合署名的公開信,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政府忽視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公開信中盜用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籤名。然而當天,羅格就發表聲明堅決否認。2月15日,《獨立報》被迫為自己的失實報導公開道歉。

  假新聞四:「美國奧運代表團自帶食品」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等

  荒唐指數:

★★★☆☆

  2月初,《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奧委會計劃自帶食品參加北京奧運會,「此舉無疑令本屆奧運會的餐飲負責人大失所望」。然而,美國奧委會官員2月21日在亞特蘭大表示,他們對北京奧運會提供的食品充滿了信心,美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部分膳食將在運動員村的「村食堂」解決。

  假新聞五:「中國在毒水裡養魚」

  造假者:美國《紐約時報》

  荒唐指數:

★★★★★

  這是2008年第一個被戳穿的謊言。去年12月15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借所謂在福建福清實地採訪而得的證據,指責中國「在毒水中養魚」。2008年1月4日,《中國日報》記者到事發地核實,揭穿造假醜聞。1月8日,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毒水裡能養魚嗎?魚能在毒水裡活著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報導有點聳人聽聞,誤導公眾……所以請你回去轉告《紐約時報》,下次再寫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注意核實一下。」(曉德)  

中國需要更多打假技巧

  提高「新聞應對」的效率,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支持,是澄清外媒歪曲報導最有力的武器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曉德發自北京

  不到一年的時間,發生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的真相,在西方一些民間組織的搗亂,以及一些西方媒體的跟風炒作下已經混沌不堪。

  也同樣是在這段時間裡,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已經四訪蘇丹。  

行動比駁斥更有力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劉貴今四訪蘇丹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新聞策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史安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劉貴今到達爾富爾去實地考察和探訪本身就是一個新聞事件。

  而最近以來,劉貴今在國內外公眾和媒體面前亮相的機會也明顯增加。除了今年2月24日至28日對蘇丹進行5天訪問外,劉貴今還到了查德、法國等地,並於3月5日在巴黎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兩天後在北京的中外記者吹風會上,劉貴今特別提到,在達爾富爾部署維和部隊的幾個關鍵問題都已經解決,而「外電一點點這些方面的報導都沒有」。他希望,今後「對蘇丹發生的事情的報導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應該實事求是、客觀地報導」。

  史安斌非常讚賞劉貴今的舉動。「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說明中國政府注意到了蝴蝶效應可能引起的後果,他的出訪以及蘇丹政府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顯然比單純的駁斥要更有力得多。」  

官方民間要形成合力

  在史安斌看來,達爾富爾問題比較特殊,因為之前中國國內媒體和公眾不怎麼關注這個問題。雖然它已經在國外被熱炒,但中國除了官方的努力外,民間力量並沒有對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如果國內媒體和民間輿論能夠早一點關注到這個問題,與官方的外交努力形成一股合力進行積極的回應,那麼就會早一點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史安斌認為,法新社此次道歉,就是中國公共外交合力作用的結果。「過去雖然外國媒體也有很多不實的或者帶有偏見的報導,但都沒有過這麼高調的道歉。」

  另外一位媒體研究者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則認為:「中國現在的新聞應對能力還需要提高,反應時間不能太長。」據該人士介紹,在一些涉及藥品、食品安全等危機問題的處理上,各部門之間協調效率不高,「等我們澄清的時候,負面效果早就出去了,即使是假新聞,外國受眾也已經認定了。」  

呼喚第三方公信力

  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支持,是多位傳媒界資深人士的一致呼聲。史安斌教授就注意到,對於CNN「中國黑客事件」的失實報導,香港鳳凰衛視是第一家境外揭底者。該臺在「總編輯時間」裡揭露了CNN的公然造假行為,並稱「拜託各位,以後可別再說鳳凰衛視是中國的CNN了」。「這種闢謠和澄清要遠比內地媒體出面分量更大。」史安斌說。

  史安斌認為,公共外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批第三方代言人。「比如非政府組織,比如香港等地具有公信力的獨立媒體,比如藉助於海外華人和國際知名人士的影響力。它們可以為中國政府說話,傳遞中國的主流民意。」「可能他們的一句話,勝過官方駁斥的十句話。」國際先驅導報

相關焦點

  • 網絡短視頻造假現象研究
    在商業化、娛樂化大潮的席捲之下,獵奇、作秀、博眼球成為短視頻傳播的「潛規則」,導致短視頻造假現象頻發,持續汙染網絡空間,且「技術」和「套路」不斷翻新升級,令人更加難以辨識,已經成為網絡管理的「灰色地帶」甚至「空白地帶」,亟待納入監管範圍。
  • 學術造假,是怎麼造出來的
    心理學教授 成為學術騙子現實中,部分研究者不去分析原因及糾偏之策,而是想方設法對現有數據和資料進行「加工處理」,或拼湊數據和資料,或改變、省略某些數據和資料,以使改變後的數據和資料儘可能支持所謂的假設。這種隨意取捨與修改事實的行為取向,即為學術篡改。
  • 造假院士、造假公司及其「撈金」聯合體
    澎湃新聞報導截圖李院士學術不端問題調查結論「難產」至今,其醜聞卻一個接一個被引爆:申報院士材料造假;一名工程院士緘默不應,被實名舉報申報院士成就造假 開辦了88家院士工作站、工作室,堪稱全國之最……令人瞠目結舌。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全真道士梁興揚被外媒報導是好是壞?
    微博時評團作者:崔紫劍有人問我,說外媒報導@全真道士梁興揚 是好是壞?我的觀點是:1.外媒報導,我們的媒體當然也可以報導。一個新聞,不同的媒體報導出來,當然會有不同的視角。只是,我們的一些媒體習慣了跟在外媒後面當翻譯,確實是挖掘新聞的能力和效能都有些跟不上節奏。這是個長期的普遍性問題,不是一時一事或者一家的問題。2.媒體報導,要麼是監督性報導,要麼是樹立典型,要麼是傳播資訊。無論是監督性報導還是樹立典型還是傳播資訊,我們的媒體無疑更有條件接觸到國內的新聞。
  • 淺談新聞報導中新聞倫理的缺失
    2、虛假新聞報導 虛假新聞就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發布假信息欺騙受眾的一種輿論行為。但凡虛假新聞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新聞報導者背離客觀事實,僅憑個人的主觀願望或依據他人的意志而報導新聞。   虛假新聞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可以概括為,憑空捏造的虛假報導;捕風捉影的疑似新聞;誇大其詞的失實報導;文題不符的標題造假;違反常識的誤導性報導等等。   由於這些新聞都是作者根據自己的主觀想像,迎合受眾的獵奇心理,在報導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加進一些虛構成分,以此提升新聞的「賣點」,因此往往容易傳播和引起轟動效應。
  • 孫金偉:論中國學術造假三種常見手段極其危害(資料)
    這種請人代勞學術造假手段有兩種方法,一是請下屬的學生或同事代勞造假抄襲,這在大學非常普及流行,絕大多數學生都曾經幫助主管老師撰寫各種各樣的論文。大學生成為各科專業老師教授廉價勞動力是流行三十年的公開現象。二是請專業代寫論文公司,按價付費,一條龍服務包括代寫完後負責在專業學術刊物發表。據有關媒體報導,這種專業提供論文代寫並且公開發表一條龍服務的公司業務非常興旺。
  • 外媒報導一則震驚的新聞:亞馬遜雨林,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消失
    這兩天,外媒報導了一則震驚的新聞:亞馬遜雨林,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消失,昔日的「地球之肺」正在變成「汙染物排放器」…報導中指出,今年1月到4月,亞馬遜已經有相當於20個曼哈頓大小的森林被砍伐,相比去年,這個數字近乎翻了一倍。上個月,亞馬遜失去了超過405平方公裡的森林。據外媒報導,連續13個月以來,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丟失量比起之前同期數據都在攀升。
  • 鹽田大鵬海域頻現兇猛深海魚 遊人被咬傷(圖)
    鹽田大鵬海域頻現兇猛深海魚 遊人被咬傷  深圳東海域頻現魚群傷人  泳友懷疑與私自放生深海魚不適應淺海環境且海水溶解氧偏低有關  深圳新聞網訊 在離海岸邊幾米的水中,能抓到深海魚  華先生並沒有很慌亂,憑藉多年的水性和經驗,他直直向岸邊遊去,在此期間,為避免刺激海鰻導致傷口加深,他沒有用手觸碰海鰻,而是與海鰻同遊。直至離海岸邊不到三五米的時候,隨著華先生即將站起,海鰻脫口離去。華先生說,他們猜測,海洋中可能出現異常,才會出現海魚主動攻擊人的現象,「問題應該還挺嚴重的」。
  • 如果財務沒造假,華住就值得投資嗎?
    招股首日未獲得足額認購,最終發行價297港元遠低於發行價格區間上線368港元——華住酒店(NASDAQ:HTHT,1179.HK)的回港二次上市之旅已經夠糟心了,沒想到在港股正式開盤之前,還遭到做空機構的財務造假指控。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
    記者調研發現,不僅是網絡直播帶貨,當前網絡平臺虛假流量亂象頻發,已形成了龐大的黑灰產業鏈,破壞市場競爭環境、擾亂輿論生態,暴露出平臺管理和依法監管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引流」手段繁多 黑產業鏈已形成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點名數位明星,指出其在「雙11」直播中疑似造假刷單,對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
  • 論文涉嫌造假?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由於我並非醫學專業,所以針對質疑內容只能做翻譯解讀。」一些網友議論道,「原來頂級學者也P圖?」而圖6中的完全不相關的實驗和樣本採用了相同的加載控制項。而且,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可以看出,β-actin 蛋白印跡與B面板和G面板顯示的凝膠相匹配。而且,PubPeer也質疑七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的HIF1α 的數據也是複製粘貼得到的。
  • 造假風波引發「大地震」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
    論文造假風波引發「學術圈大地震」背離科研道德的行為衝擊公眾信任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 近年來,在評價體系以量化為主的科技界,拼湊和抄襲論文的現象不斷發生。隨後,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稱已經關注到相關問題,正調查了解情況,暫不下結論。  「關於學術誠信問題,在科學技術普及法、專利法和著作權法等法律中都有抽象地涉及。目前,規制學術不端行為主要依據教育部、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
  • 專家:BBC對華報導沒證據就預設立場
    環球時報記者李潔思報導:針對BBC的作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周方銀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BBC8年來一直把同一張照片多次運用在對華報導上,可以看出他們在報導中國問題上,並不在乎「新聞事實和證據」,而是根據預設的立場來進行相關報導。周方銀認為,近一階段,有關中國奧運會網絡監控的報導又成為西方媒體炒作的焦點,BBC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報導。
  • 莊銘燈:百年華報持之以恆報導中菲友好
    (華文傳媒論壇)菲律賓《商報》執行副總編輯莊銘燈:百年華報持之以恆報導中菲友好  中新社馬尼拉10月9日電 題:菲律賓《商報》執行副總編輯莊銘燈:百年華報持之以恆報導中菲友好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採訪百年華報菲律賓《商報》執行副總編莊銘燈,是在中國駐菲使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
  • 內蒙古一鎮黨委政治生活不嚴肅:材料從網上抄襲拼湊
    內蒙古一鎮黨委政治生活不嚴肅:材料從網上抄襲拼湊 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官網 2017-12-23 14:00
  • 別再吹了,這段刷頻的3D全息投影技術視頻被拆穿,全是特效視頻
    Magic Leap宣傳視頻截圖提及Magic Leap這家公司你可能不熟悉,但是看到上面這張圖你應該就豁然開朗了。這段曾持續佔領各大科技網站頭條瘋狂刷頻的宣傳視頻,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相結合、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讓人既略顯興奮又覺得不可思議。該公司也獲得了谷歌、阿里巴巴等巨頭的投資。能拿到谷歌、阿里巴巴等巨頭的投資,我等吃瓜群眾也是滿心期待啊。
  • 五四時期國際新聞報導的特徵與當今借鑑
    從五四運動初期的國人掌握主動採訪國際新聞報導權到五四末期國人走出國門向外媒宣傳中國革命,這一時期的國際新聞呈現出從「被動的主動」覺醒轉向「主動需求」的特徵。這樣的內外聯合不僅生產了一批符合我國讀者閱讀習慣的作品,延伸了其感官,更使社會各界力量團結在一起共同獲取解放的勝利,同時也使海外國家看到了中國力量的強大和進步。
  • 葛式新聞:宣傳與新聞倫理格格不入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辦主任葛守義因涉嫌赤裸裸地抄襲數十篇新聞報導,近來走紅網絡。「葛式新聞」簡單地替換了其他媒體報導的時間、地點、統計數據和新聞人物,甚至領導講話的引用內容都一字不差,網友稱其為「片甲不留的、非常徹底的抄襲」。葛守義辯稱「所有的報導都是由一個工作組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