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市梅縣區的雁洋鎮,有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這裡四面環山、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風景秀麗,這裡就是「橋溪古韻」,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地方。
橋溪村是一個寧靜而古樸的客家小山村,據說,明萬曆年間,來自福建寧化石壁村的朱陳兩姓人家,輾轉搬遷,先後來到橋溪村繁衍生殖,400多年的寧靜鄉村生活,營造出如今遠離喧囂的這一方淨土。而聰明的山民們因地制宜,在這山谷裡依山而建的客家民居建築群,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如今也成了這山谷裡的美麗風景。
「清清的小溪水,繞村向東流」, 橋溪村藏身於陰那山裡的一個山谷裡,村中小道蜿蜒,村邊溪水流淌。流水、山林、老屋,一個大山裡的古村落,這就是「橋溪古韻」,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
在橋溪村眾多的古民居裡,最有名的當數村子中央的「繼善樓」了,這棟樓是村中旅印尼華僑朱琪源五兄弟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歷時12年耗費12萬大洋才修成的一座華麗的大屋,其時兄弟五人均在海外經商,所用資金均來源於海外。
繼善樓也是一座客家圍龍屋,屬於槓式客家圍屋,亦名「七槓」樓。這是一座青磚白壁青瓦的兩層夯築槓子屋,從遠處看,屋子有七個屋脊,前後三進,七排橫屋由五個大門聯結而成,中部為四合院式,通過迴廊連接,屋子往兩廂擴張,其建築規模、建築藝術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
當年朱家五兄弟在印尼經商,修建這座華麗的大屋所用的建築材料是由外面運進來的,那些雕刻和繪畫的工匠技師也都是從外地高價聘請的,所以修建這屋子才歷時12年耗費12萬大洋,使「繼善樓」成為了橋溪村的一張「名片」。
朱家五兄弟花費大量的資產修造此屋,目的一定是讓他們的後世子孫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然後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的那幾場「浩劫」中,「繼善樓」也未能倖免。先是把房屋內外的鐵製或銅製的門、窗、欄杆統統拆下來,投進熊熊燃燒的爐膛中去大煉鋼鐵;十多年後樓內各種祥禽瑞獸的突顯部分統統被鐵錘錘平或被鐵鏟鏟實,就連大門上方突顯的「繼善樓」三字也被鏟去了;2004年這裡還遭遇盜賊,28塊精美的的窗花木雕也全部被撬走了。現在的繼善樓裡,偌大的一座華麗的大屋裡,就住著一位看屋子的老人了。
陪伴老人的,還有樓內東邊二樓一間房屋裡的一屋「蝙蝠」了,據說房屋剛修好不久,就陸續有「蝙蝠」來到這間屋子「下榻」。房主人覺得有「蝙蝠」來是好事情,索性就把那間屋子讓「蝙蝠」居住了,後來「蝙蝠」越聚越多,它們「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晚上在橋溪村附近廣大的田野裡工作,白天就倒掛在房間的屋頂房梁上休息,成為了橋溪村這裡的一大奇觀......
「蝙蝠」據說最多的時候有上千隻,它們也不貪心,就只佔用了大屋裡的那一間,來「繼善樓」參觀的人,也都會到它們居住的家門口駐足參觀,沾沾「蝠氣」,儘管這是一種幾乎讓人窒息的「蝠氣」,哈哈:)
圖中右邊的那間屋就是「蝙蝠」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