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 Commun:突破!科學家開發出光誘導的納米顆粒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
2018年2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光誘發的納米顆粒或能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研究者表示,發射光作為傳統癌症成像技術的一部分,其能夠有效定位轉移性腫瘤,並且誘發光敏性藥物發揮作用,當這樣的藥物被包裹到納米顆粒中時其就能「
-
Nat Nanotechnol:開發出新的抗癌納米顆粒,有望長期阻止癌症復發
2017年5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梅約診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旨在讓乳腺瘤萎縮同時阻止其復發的抗癌納米顆粒。接受這種納米顆粒注射的小鼠的腫瘤大小下降了70~80%。最令人關注的是,接受這種納米顆粒治療的小鼠抵抗未來的腫瘤復發,即便在治療一個月後接觸到癌細胞,也是如此。
-
Nat Mater:打破常規!揭示納米顆粒進入腫瘤的新機制!
2020年2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決定哪些納米顆粒進入實體腫瘤的是主動過程,而不是被動過程,這一發現顛覆了之前在癌症納米醫學領域的想法,並為更有效的納米治療指明了方向,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
Nat. Commun: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自發形成納米顆粒
如果沒有低價而高效的製造納米級物體,納米技術的前景就無法實現,而這些納米級物體必須進一步防止其聚集。對於納米顆粒來說尤其如此,與普通顆粒不同,其具有特殊的光學、電子、磁性或催化特性。在電紡絲纖維中加入功能性納米粒子是電紡絲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
-
Nat Commun:科學家有望預測癌症免疫療法的成功率!
2020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抗癌療法令人沮喪的一點就是,目前並沒有一種藥物適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數藥物都能對某些患者群體有效,但對相同類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並沒有治療效果,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新型的標誌物,其或能幫助預測哪些患者對免疫療法能產生更為積極的反應
-
Cell:癌症治療,納米科技發揮大作用
Goldberg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介紹了納米科技在癌症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儘管在基礎科學領域我們對癌症的研究已經有許多進展,然而這些基礎科研成果對臨床上癌症患者的治療提供額幫助卻十分有限。除了癌細胞本身的複雜性以外,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認為癌症是一種:"細胞自治"性質的疾病。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要想研究清楚鰓的生理功能,我們不能把魚打撈出水面進行研究。
-
Nat Commun:打孔蛋白可以抑制癌症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日來自託馬斯傑斐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TJU)Sidney Kimmel 癌症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教授
-
Nat Commun:肝癌細胞的異質性有助於解釋患者腫瘤的進展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腫瘤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我們的研究結果首次表明他們可以通過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而進化,"西奈山Tisch癌症研究所肝癌項目助理教授、該研究的通訊作者Augusto Villanueva博士說道。"
-
ACS Nano:中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療法 有望靶向作用淋巴結...
2019年8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華南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納米顆粒療法或能有效靶向作用癌症的淋巴結轉移,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雜誌ACS Nano上。
-
磁性納米粒子有助於瘤細胞的化療
打開APP 磁性納米粒子有助於瘤細胞的化療 cnBeta.COM 發表於 2021-01-07 14:18:16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
美國科學家稱納米顆粒會損傷DNA 可誘發癌症
具有強滲透性的納米微粒會對DNA造成損傷 美國科學家提醒人們—— 用納米化妝品小心引癌上身 近年來,作為高科技產品的納米技術一直受到熱烈的追捧,被應用到包括化妝品在內的許多領域。 然而,《科學美國人》雜誌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稱,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化妝品的納米物質不僅對人體有害,對生態環境也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納米顆粒可誘發癌症 一直以來,納米材料在化妝品中都是作為高科技賣點的,比如,防曬功能更強,可有效殺滅隔絕有害菌。
-
Nat Commun:表觀遺傳學修飾導致黑色素瘤耐藥性產生
眾所周知,黑色素瘤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這一新發現對於黑色素瘤患者的新型治療手段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者們發現一類新型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機制導致了黑色劉患者對常規的療法產生耐受性,這一突變發生於GARF基因。此外,研究者們發現一類叫做IGFBP2的基因伴隨著藥物耐受性的出現。這一基因與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存在明顯的反向相關性。
-
Science子刊:利用合成mRNA納米顆粒恢復p53,可讓缺乏p53的癌症對...
2019年12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利用納米技術的進步,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中國浙江大學和杭州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恢復p53不僅會延遲缺乏p53的肝癌細胞和肺癌細胞的生長,而且還可能讓腫瘤對稱為mTOR抑制劑的癌症藥物變得更敏感。
-
Nat Commun:揭示EBV病毒導致癌症產生機制
但是,在罕見的情形下,這種病毒也會導致癌症產生,特別是淋巴瘤、胃癌和鼻咽癌。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嘗試著闡明EBV病毒如何對細胞進行重編程,讓它們變成癌細胞。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癌症研究員Henri-Jacques Delecluse說,「在免疫系統受到削弱的病人體內,這種病毒感染導致癌症產生已得到很好的研究。但是在大多數病例中,仍不清楚的是EBV感染如何導致癌症產生。」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3】Science子刊:受體靶向納米顆粒治療原發性和轉移性乳腺癌doi:10.1126/sciadv.aax3931由於許多納米載體和靶向分子會與細胞、細胞外和血管內成分呈非特異性結合,因此開發有效的腫瘤細胞靶向納米藥物製劑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
-
納米藥物如何有效攻克多種類型癌症?
這些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會吸收藥納米顆粒,從而誘導更多的藥物運載到腫瘤內。利用放療使血管「爆裂」同時吸引巨噬細胞,可以使納米藥物運載量提高 600%。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雜誌上。【6】納米藥物聯合療法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療效!
-
PNAS:最佳納米顆粒尺寸讓抗癌效應最大化
,是用於癌症診斷和治療的新方案。了解納米醫學的物理化學性質關係到它們的生物學反應和功能,並對開發高效抗症鬥士(抗癌納米顆粒)至關重要。 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副教授Jianjun Cheng解釋:為了開發下一代具有超強的防癌抗癌屬性的納米醫學顆粒,我們必須了解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具體而言是顆粒大小)與機體生物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
-
FDA批准CMP-001聯合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治療黑色素瘤的方案 FDA已經批准CMP-001與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和伊匹單抗ipilimumab(Yervoy)聯合使用的治療方案,將進行臨床試驗開發,作為延長疾病復發的方法和無法切除的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以及提高總體腫瘤緩解率治療不能切除或轉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且先前的抗
-
Nature系列14篇,CO2還原Nat. Energy、趙宇亮Nat. Commun.丨頂刊日報20191106
同時,金屬-載體相互作用(SMSI)通常伴隨著載體對金屬顆粒的包埋,因而能夠有效穩定金屬粒子,有助於製備穩定型金屬催化劑。因此,調節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成為能夠提高催化性能的為數不多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由於催化劑、反應和改性策略的多樣性,使得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缺乏系統化研究。
-
納米科學:受鳥類羽毛啟發的新納米材料與光一起發揮創造色彩!
納米科學:受鳥類羽毛啟發的新納米材料與光一起發揮創造色彩!黑色素,在許多動物的羽毛,皮膚和毛皮中發現的微小黑色素包,在包裝成固體層時會產生結構色,就像它們在一些鳥類的羽毛中一樣,我們合成並組裝了合成版黑色素的納米顆粒,以模仿鳥類羽毛中的天然結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與生物化學教授Nathan Gianneschi說。「我們想要了解大自然如何使用這樣的材料,然後開發出超越自然界可能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