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物理學家通過實驗,測量了量子電動力學的基本過程之一 ,即:發射高能量單個伽馬量子,會導致電子減速。儘管測量精度較低,但有可能證明該過程的基本量子特性。
正文
理論分析
經典電動力學的基本結論之一,電磁波是加速的電子發射的。因此,電子天線會因電子的電位差,從而加速電子發射無線電波的,並且燈絲中的光由電子發射的,從原子狀態轉換到另一狀態時,這些電子經歷了加速過程。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如果電子發射一個波,那麼它的能量應該減少,這種效應被稱為輻射摩擦,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可以忽略不計。儘管如此,但它具有重要的根本意義,並代表了用經典物理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輻射摩擦的力取決於加速度的事實,然而,這與牛頓的力學相矛盾,力學只能依賴於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在牛頓方程的形式解決方案中,其中一個力取決於加速度,這就出現了不可避免的荒謬解決方案,例如,利用朗道的力量 - 利弗席茲這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只有量子電動力學才能得到嚴格的解決方案。它表明,加速帶電粒子奇怪行為的原因,是與它們相關的電場能量無窮大有關。
近年來,這個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興趣,因為它可以用於創建記錄高峰值功率脈衝的雷射系統技術。目前,功率級別為幾個瓦特(1瓦特= 10 15瓦特),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更強大的系統應該會出現。當這樣的脈衝聚焦到物質中時,電子開始經歷太多的加速度,以致它們發射光量子的能量變得與它們自己的能量相當。在這種情況下,輻射摩擦不再被認為是一個小的增加,並且Landau-Lifshitz公式會失效。
在沒有量子電動力學方程的精確解答情況下,驗證近似理論的唯一方法仍然是與實驗結果作比較。正是因這一點,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證明實驗結果與經典理論預測的偏差,並表明考慮量子糾正的必要性。但是,它有局限性。
實驗
在英國盧瑟福 - 阿普爾頓實驗室進行了該實驗。作為雷射輻射的來源,使用了雙星系統Gemini,其特點是可以使用兩個大致相同的雷射脈衝進行實驗,這是實驗的關鍵,因為輻射摩擦力取決於電子的加速,取決於電磁場影響的大小,取決於電子的能量。
第一脈衝聚焦到氣體射流中。在它裡面,它產生了電離,並在形成的等離子體中擴散,激起了它自己的等離子波,在這波浪中,電子被加速到高能量。
持續同樣時間的第二個脈衝,藉助安裝在氣體射流背面的拋物面反射鏡,它聚焦在其後邊界附近,然後發生聚焦脈衝與加速電子的「碰撞」。在電場和磁場作用力下,就會導致伽瑪光子的產生(當然,這一過程很複雜)。傳統上,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康普頓的反向散射,在量子電動力學中,它被描述為,電子吸收和它們以單個高能光子形式的再發射。
過程
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電子和伽馬光子,為了實現它,需聚焦鏡包含一個小孔,稍微降低了第二脈衝的能量。考慮到這一點,它的能量約為10焦耳。與此同時,鏡子在直徑約2.5微米的點上進行超銳利聚焦,這使得在焦點處可以獲得稍高於10 11 W / cm 2的輻射強度 。
但是,請注意,兩個雷射脈衝需同步進行,這使得第二脈衝的到達時刻,就有第一脈衝的焦點。與此同時,電子需從第一個脈衝後面移動一個很小的距離,這個距離約10-20微米。
實驗結果及原因分析
無論如何,輻射減速所產生的力量具有量子性質就足夠了。為了表明這一點,科學家們計算了伽馬射線的預期光譜,作為Landau-Lifshitz力近似中的加速電子譜和量子糾正的函數。然而,由於測量精度有限,與傳統理論相比,實驗差異的統計學顯著性不超過1σ。
這種大量的隨機誤差與雷射系統及拍攝有關。這與脈衝本身的持續時間相當,因此,在相當大部分的拍攝中,第二雷射脈衝只與電子束輕微重疊,而沒有產生顯著的效果。統計誤差較大的第二個原因是,這種超級電力系統在單發模式下工作的。
結語
未來,科學家們希望,對雷射脈衝和電子能量的更高功率及強度,進行類似的實驗,這將使我們有可能切換到,一種與經典理論相差甚遠的模式,從而使我們能夠以更高的精度度來測量量子。但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個道路仍然是很艱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