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一樣的玩法 一樣的童真快樂
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5月30日,儋州市新州鎮英均村的陳傳喜歡玩彈弓,也喜歡自製彈弓,雖然現在保護鳥類不提倡打鳥,但是有時候跟小夥伴們比比射程,也是一大樂趣。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為了順利開展支援任務,海南累計向湖北捐贈醫用物資32萬件(套、個、瓶),包括1.48萬套醫用防護服、0.73萬套隔離衣和手術衣、2.72萬個N95口罩、4.4萬個醫用(外科)口罩、11.99萬雙醫用手套、0.78萬個護目鏡和防護面罩、15臺呼吸機和43套遠程視頻系統。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杓鷸雖小「地位」卻高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5月5日,海南觀鳥會「鳥友」dima(網名)在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昌明村附近的一處瓜菜地裡拍攝到小杓鷸的視頻。這是海口首次發現小杓鷸記錄。 小杓鷸屬於鴴形目鷸科的涉禽,體長30釐米左右,是體型最小的杓鷸。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林畔 蝶舞翩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通訊員 馮華 盧剛 作為大自然最美麗的生物之一,身姿嬌俏、靚麗的蝴蝶,因其無與倫比的美學觀賞價值,被喻為「會飛的鮮花」。 春天是蝴蝶最活躍的季節,也是觀賞蝴蝶最好的季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些瞼虎特「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據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但很多同屬類物種之間差別極其細微,對科研者而言,發現新物種是可遇不可求的幸運。譬如說,瞼虎。
-
海南日報數字報-走路不穩動作慢 警惕帕金森
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患上了帕金森病。據了解,目前全球有500多萬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近300萬在中國。發病率不低,而與之相對的是廣大患者對此疾病的低認知度、低就診率。 得了帕金森病到底怎麼辦?帕金森病真的是不治之症嗎?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遊詠。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部「狼的格林童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十多年前,《狼圖騰》一出版即成暢銷書,關於狼的精神品性在年輕人中引發諸多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九年一圖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460頁,148種蜻蜓彩色照片,9年的資料收集整理,翻開《蜻蟌之地——海南蜻蜓圖鑑》的每一頁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家鄉的海棠樹
它不像婀娜多姿的椰子樹和昂貴得以斤論價的海南黃花梨那麼聞名遐邇,然而,離家多年,我對它卻一直懷有一種強烈的情思。 海棠樹是一種常綠喬木。大齡的海棠樹幾乎每年都結很多果子。海棠果如小的雞蛋般大,圓形,不能吃,只用其籽實來榨油。榨出的油棕綠色,未經提煉,也不作食用。小時候,村裡人多不捨得買煤油點燈,就靠揀海棠果榨油照明。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細心做防護 有序推復工
但前來採訪的海南日報記者卻並不能進入生產區,就連運料進場的工人事先都需進行消毒、登記和測體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外地運輸車輛不易進島,我省各地畜牧養殖企業飼料緊缺。為保障供應,我們提前召回了文昌本地的工人,進行嚴格的健康檢測後復工,同時實施封閉式管理。」海南歌頌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韓雄元表示,目前公司上崗員工61人,每天加班加點生產,日產飼料超過600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斑斕流彩歷久彌新
文\見習記者 陳怡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在海南文昌、瓊海、定安、海口一帶瓊北民居的牆上,常見色彩斑斕、情趣盎然的壁畫,它們裝點著宅院的門面,記錄著宅院的歷史,承載著主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