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可以說是最家喻戶曉的星星了。人們都知道,古代的航船和現代的野外求生都要依靠北極星來指引方向,雖然現在人們「找不著北」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工具還是手機裡的指南針,但北極星在天上的位置還是讓它如此出名。甚至還有傳言是這樣說的:北極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也是入夜後人們能看到的第一顆星星(雖然這些傳言是不對的)。可見人們給了北極星多麼高的地位。然而在如今的城市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北極星屬於哪個星座,甚至從來都沒有見過它。而真正見到過北極星的人也不一定知道的是:那只是其中一顆,其實北極星有三顆。在介紹另外兩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般我們所說的北極星——Polaris A在哪個星座吧(前排提示:文章中的實拍原圖放大後能看到更多細節哦)。

北極星是小熊座的α星
小熊座(Ursa Minor)是五個北天拱極星座之一,也是距離北天極最近的星座。小熊座簡直可以說是北鬥七星的微縮版,因為它的形狀也是一個勺子,只不過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出名。從古至今,無論是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在《晉書·天文志》中「北極五星,勾陳六星,皆在紫宮中」的記載,還是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維留在《星圖學》中繪製的圖像,亦或是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提出的48星座,小熊座都在其間佔有一席之地。

小熊座中包含的主要星星
小熊座主要包含七顆星星,在中國古代星官的命名法中,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勾陳一(北極星)、勾陳二、勾陳三、勾陳四、帝(北極二,紫薇星)、太子(北極一)、勾陳增九,而拜耳命名法就單調的多,分別是小熊座α、小熊座δ、小熊座ε、小熊座ξ、小熊座β、小熊座γ和小熊座η。以下是它們的目視星等:
勾陳一:1.97 勾陳二:4.85 勾陳三:4.20 勾陳四:4.32
北極二:2.07 北極一:3.00 勾陳增九:4.95
可以看出,這幾顆星星中比較亮的除了北極星,還有北極一和北極二。北極二的亮度更是和北極星只有毫釐之差,這也是它能被授予「帝」之名號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北極星沒有被命名為「帝」是因為在古代,北極二離北天極更近。在今天,我們看到北極星離北天極最近,這是歲差造成的結果)

現在,讓我們走近北極星
我們平時看到的北極星的光線主要來源於Polaris A,這是一顆黃白色的超巨星,它的亮度是太陽的2000倍,直徑則是太陽的45倍。如果我們把它拿來放在太陽的位置上,那麼它的表面已經快要達到水星的軌道了。它強大的引力可以在半個月內就把水星吸入自己的火爐,一兩個月內,金星、地球和火星也將被它吞併。如果一定要在Polaris A附近的行星上生存,那麼我們得離它足夠遠,距離至少是海王星到太陽距離的兩倍!
北極星是一個三星系統,它擁有兩顆伴星,分別叫做Polaris B和Polaris Ab,也就是文章中所說的另外兩顆北極星。但它們兩個和Polaris A相比簡直小太多了,質量僅是太陽的1.39倍和1.26倍,半徑也分別只有太陽的1.32倍和1.18倍。其中Polaris B離北極星稍遠,用小型望遠鏡即可看到。但是Polaris Ab離北極星很近,以至於它直到2006年才被發現。

和印象中不同的是,北極星並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事實上,它的綜合亮度在全天的恆星亮度排名中只排到第47名。其中的Polaris A還是一顆變星,也就是說,它的亮度會變化,而且這個變化周期相當嚴格,大約是3.97天。它的視星等變化範圍在1.97-2.00之間,這個亮度大約是城市中心肉眼可見星星亮度的極限,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一直沒有見過這顆久負盛名的星星。
喜歡就點個讚唄
如有錯漏,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