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3個十年:底層反抗 凝望深淵 存量殘殺時代如何破局?

2020-12-03 葉檀

文/時晨晨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

新年剛過,灰犀牛就飛奔而來,中東火藥桶爆發,戰爭陰影籠罩全球。

1月3日,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在離開機場的路上遇襲身亡,操刀者是美國,武器是無人機。

本已緊張的局勢,驟然升級。

原美國官員埃克薩姆明確表示,「這件事不意味著戰爭,不導致戰爭,也不製造戰爭風險。它就是戰爭。」

伊朗立即宣布將採取報復行動,點名荷姆茲海峽附近的35個美方目標,並退出「伊核協議」。

川普不甘示弱,在推特上威脅打擊伊朗國內52處極重要目標,並決定向伊拉克派3000美軍。

全球新聞亂成一鍋粥,「第三次世界大戰」,迅速登上推特熱搜,異常刺眼。

葉檀老師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給出判斷:沒有第三次大戰,伊朗還沒有這個實力,除非有更多的國家介入。

第二天,伊朗外交部「認慫」:伊朗並沒有在「尋求戰爭」,將嘗試以一種讓敵人後悔其所作所為的方式進行回應。

21世紀第三個十年,以「戰爭」開始,註定不平凡!

底層凝望深淵 反抗醞釀已久!

美國攻打伊朗,不是黑天鵝,一切皆有跡象。

2020年,距離總統大選僅剩10月,一向反對美國軍事幹預中東的川普,意外下令消滅伊朗蘇萊曼尼將軍。

這非常冒險,正常情況下,大選之年,求穩為主,儘量避免發生重大變數,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就導致卡特連任失敗。

為什麼川普選擇冒險呢?被彈劾陰影籠罩,得想法轉移注意力和國內矛盾。

這也是美國總統們的常用套路。1998年,美國對伊拉克展開「沙漠之狐」空襲行動,柯林頓的彈劾投票往後推遲,1999年驚險過關後,就發動了「科索沃戰爭」。

表面看,川普是個「瘋子」,實際上他只是美國底層民眾的一個鏡子。

當年大選的時候,底層民眾因為受夠了希拉蕊式的「騙子」,想要換個口味,選擇了川普這個「瘋子」。

這其實就是美國底層的反抗。

全球底層的反抗,也早就開始,最近愈演愈烈,浮出了水面:

2019年6月3日,蘇丹軍方於6月3日開槍驅散在首都喀土穆的人群,造成過百人死,這就是震驚全球之「喀土穆大屠殺」。

2019年10月20日,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正式宣誓就職,雅加達街頭卻戒備森嚴,掩蓋了持續幾個月的騷亂。

2019年10月1日,在斷網宵禁後,伊拉克軍方武力鎮壓人群,短短一周就造成過百人死亡、六千多人受傷。

2019年10月14日,加泰隆尼亞地區衝突升級, 至少500多人受傷,上百人被捕,57個航班取消。

2019年10月,智利地鐵漲價30比索,約合人民幣0.3元,引發騷亂,164座地鐵站全部關閉,地鐵發生200多起事故,17人死亡、1244人受傷、5147人被捕。

其他的還有,黎巴嫩、厄瓜多等待。

這騷亂的導火索有一個共性,源於經濟問題。

無論是智利30比索地鐵漲價、黎巴嫩20美分Whatsapp等通訊軟體稅收,還是伊拉克缺水和空調、蘇丹麵包漲價等待,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駱駝。

底層凝望深淵太久,反抗就是必然!

21世紀第三個十年剛開始,美國就向伊朗發動了戰爭,這不是結束,很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戰爭陰影從未消失,伊朗在中東地區有很多代理人,他們可以發動戰爭,美國的投資、基地、盟友都面臨戰爭風險,這反過來又會擴大戰爭。

球就是一捆乾柴,川普已經點著了一個小火苗。

美國相當於1935-1945年間

記住:中間爆發了戰爭!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觀察人類的歷史,角度有很多,戰爭與和平也是一個角度。

戰爭有極大的破壞性,生靈塗炭,推倒一切。戰後重建的過程中,也會對舊制度進行反思和改進。

和平年代,剛開始歌舞昇平,後面就積重難返。

當前全球問題,根本上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無法妥善解決公平問題,沒有斷臂求生的勇氣。

最富的那群人掌握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多,收入增長越來越快;最窮的那群人,收入停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根據2018年世界不平等報告,全球前1%富有人群,收入增長佔總體增長的27%,而全球最貧窮的那50%的人群,收入增長只佔12%。

(圖表來源:世界不平等報告2018)

不平等已成全球問題,資本的力量很強大,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更糟糕。

都知道,做實體不如玩兒資本,資本的收益率也確實比經濟增長率高,而工薪階層收入基本與經濟增長一致。

這就會導致,資產階級收入越來越快,底層人群苟且偷生。

有個研究顯示,在1700年以後的相當長時間內,英國、法國、德國的資本規模大約是GDP的6-7倍。

這也意味著,在這些國家,富人掌控絕大多數社會資源。

那什麼時候降下來了呢?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後,資本/GDP的比例最低降低至2-3倍。戰爭結束後,這個比例又開始上升。

10年前,英國、法國的資本/GDP已經大約是5-6倍,德國為4倍左右。

美國什麼情況呢?

過去30年,美國最富裕的0.1%人群,佔有的社會財富份額不斷上升,佔總人口90%的普通民眾佔有的社會財富份額不斷下降。

當前,美國前 0.1%人群的財富淨值都幾乎與後 90%人群的財富淨值相當,跟上世紀30年代相類似。

(註:紅色線是最富裕01%人群的財富份額 藍色線是最窮90%人群的財富份額)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社會特徵是什麼?民粹主義時代(Era of Popullists)。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結尾,民粹主義抬頭。

根據美國貧富差距情況推斷,21世紀第3個十年,美國將陷入民粹主義。

1935-1945年間,民粹主義時代,發生了什麼?二戰。

因此,川普當選總統,向伊朗開炮,大家也都能理解背後的邏輯了。

由此延伸,即便川普未能連任,美國的情況也不會好轉,因為美國底層民眾的基本盤,決定了總統的行為。

所以,放棄幻想,做好自己。

在美國,富人是怎麼變富,窮人是怎麼變窮的呢?在《負利率時代的泡沫、掠奪和危機!》已經做過論證,簡單來說就是:

財富的真正要義不是資產,更不是銀行存款,而是負債能力!

過去30年,美國的利率一直往下走,人為因素佔比很大,政策利率遠遠低於均衡利率,給了有能力、有渠道負債的人一個套利空間。

比如,社會均衡利率是3%,就是你正常做生意、正常生產和銷售商品,最起碼能夠獲得3%的回報,但是央行為了刺激經濟,讓大家多做生意,人為的把政策利率壓低到1%。這樣一來,有渠道負債的人,正常生產,就能獲得3%的回報,但是只付出了1%的成本。

這就是過去30年,美國最大的財富真相:負債越高,財富越多。

對債務研究很深的是橋水的達利奧。他認為,所有經濟體的運行都有三大主要驅動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跨度長達50-75年的長期債務周期。

根據它的債務周期理論,當前階段的美國相當於1935年-1945年,債務從高位回落。

這個時候,長債與短債周期均臨近終點,央行刺激的空間有限,沒法有效抑制通脹,也沒辦法抑制同時,貧富差距巨大、政治極化程度高,帶來各種內外衝突。

甚至爆發了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戰。

世界秩序需要重塑,一切都是周期,一切都是宿命。

達利奧的長期債務周期跟康波周期殊途同歸,結論也驚人的相似。

1922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長波假設,論文名稱是《戰時和戰後時期的世界經濟和經濟波動》。

康氏研究的是,以戰爭為周期,整個歐洲資本主義市場所表現出的長期經濟波動。

根據熊彼得等人的研究,當下我們已經處於康波衰退到蕭條的階段,正在尋低的過程中。

什麼會導致大周期回升?戰爭催生康波的轉折點。

從第一波開始每個康波中衰退期的表現,幾乎如出一轍的是以大規模的戰爭為轉折。

衰退太久,蕭條太久,底層民眾收入停滯,社會壓抑太久,必定需求突破。

歲月安好,打破不了格局。

破局,也就意味著動蕩,戰爭只是一種最激烈的形式。

21世紀第三個十年,就是破局之年,雖然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但是衝突升級,各領域發生動蕩,不可避免。

打破利益格局 還得做大增量!

打破利益格局,做大增量是最好的途徑。

回顧二戰後,全球經濟增長,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領頭羊,背後就是產業大轉移。

二戰之後,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跑者。同時,全球的產業開始從美歐轉向日本與亞洲四小龍,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扛起全球經濟增長的大旗!

90年代,日本金融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30年。此時,中國加入WTO,經濟迅猛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4萬億砸下去,政策逆周期調控,全球經濟開始復甦。

中國拯救全世界的說法,毫不過分。

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速從2010年高點下滑,已經連續9年放緩。

全球經濟增長的龍頭減弱了,問題也就出來了,這是當前的大問題。

那麼,未來哪個國家能接替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龍頭呢?

東南亞?非洲?都不可能,體量太小,形不成氣候。

印度?照樣不行。

表面看,印度牌面確實不錯,全球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的情況下,就印度人口在大幅增長。

僅1月1日當天,印度出生的嬰兒數量達67385人,成為當日全球範圍內新生嬰兒出生數量最多的國家。

2014年至2018年,印度GDP增速分別為7.4%、8%、7.1%、6.7%和7.4%,年均增速達到7.3%。

尤其是2018年三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甚至高達9.8%。

當時,全球沸騰,以為找到了新的增長極。

但是,第二年就原形畢露。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扛不起全球經濟增長的大旗。

況且,下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就可能從印度爆發,導火索就是印度房地產崩盤。

據媒體報導,很多印度房地產開發項目陷入停滯,開發商雖然向買家收了預收款,但因工程停滯而無法交房,鬧得非常兇!

印度大型房地產諮詢企業Anarock的數據顯示,僅印度七大城市圈就有58萬個項目陷入嚴重的工程延誤或完全停工,售價相當於4.64萬億盧比(1印度盧比約合0.01400美元)。

印度的最大問題是,只有服務業,沒有製造業。

軟體行業相當強,但是橋梁、鐵路、貨運碼頭、貨櫃裝載和工業園區不行。

製造業根基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背後需要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

印度不具備這些條件。

封建土地所有制、種姓制度和嚴苛的勞動制度這「三座大山」,決定了印度扛不起大旗。

那麼,誰肩負全球經濟增長的未來?

還得靠中國!

中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還有非常大的產業轉移空間,釋放這個生產力,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又將迎來一波漲勢!

所有的殘殺,都來自存量博弈。

底層凝望深淵太久,反映到表面就是,戰爭和動亂頻發。

21世紀第3個10年,就是破局之年,最好的破局之道,在中國!

-- END --

相關焦點

  •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對秦風說了那句話,他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秦風說宋義是Q也是殺死陳國富的兇手,但是宋義的反問更讓人震驚,「你是人是獸」?「當你凝望深淵」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獨家揭秘一下!「當你望向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望著你。可以看,但不可以看太久。」
  • 【凝望深淵】優雅的禮服
    拍攝:_麥格_)#凝望深淵#是我在2017年開的故事系列,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推。這個系列主要深度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案件,包括一些尚未破獲的懸案,所有內容均為非虛構作品。這是本系列的第111篇文章。從第60篇開始,將只在此更新。  我們都知道,對於絕大多數即將走上紅毯的新人而言,婚禮都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雖然籌備婚禮的過程非常累人,但想到容光煥發的出現在婚禮上,接受親友們的祝福,就覺得怎麼也值得了吧!
  • 《不要餵食猴子》: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遊戲分為一個個獨立的單元故事,通過偷窺偷聽他人隱私進行解密,真實反映人性的同時,作為全知全能的你,善惡皆在一念之間。玩家也可以選擇做惡人,敲詐勒索,坑蒙拐騙,甚至引人致死。遊戲過程中邪教教會送的那盆花會對玩家的抉擇做出反饋,如若行惡,那盆花很快就會枯萎焦黑,而教會成員會批判玩家是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惡魔氣息的房間。
  • 《暴裂無聲》:願你凝望這深淵
    底層的張保民被設置成了一個啞巴,是徹底的失語者。圍繞在他身邊的事件,諸如長期臥病在床的妻子,言語中有暗示是因為村裡的水越來越差,井水味道越來越大,和之後死鳥的鏡頭、工廠的鏡頭一起暗示汙染的問題。被戳瞎屠戶一隻眼的打架情節既是為了給失蹤孩子的原因設置虛晃一槍的錯覺懸念,也上演了常見的底層人民在利益糾葛面前可悲生態。在張保民這條線索裡,出現大量的畫面是羊和被宰割之後的羊肉。
  • 「時代力量」:屠龍少年 凝望深淵
    本文參考資料:王鴻志《臺灣第三勢力發展步入新階段》,《臺灣周刊》2020年第11期。今年初的選舉,柯文哲的民眾黨,僅僅成立一年,便拿下了五席「立委」,成為島內第三大黨。而在上一次選舉中,類似的榮光屬於「時代力量」。2015年成立的「時代力量」,在2016年選舉中同樣斬獲5席,成為第三大黨。
  • 【凝望深淵】風雪中的燈光
    拍攝:李申如)#凝望深淵#是我在2017年新開的故事系列,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推。這個系列主要深度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案件,包括一些尚未破獲的懸案,所有內容均為非虛構作品。這是本系列的第70篇文章。從第60篇開始,將只在此更新。  我們都知道,儘管父母、老師都會教育小朋友要做個乖孩子,但往往也必須再加上一句:當遇到危險時,任何東西都是可以打碎、毀壞的,只要能保住生命安全,什麼樣的損失也都是值得的。否則,萬一小朋友真的遇到危險,卻為了顧及「物」的損失而不敢自救逃生,大人豈不是要後悔一輩子?
  • 《唐人街探案2》: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
    醫院偽裝無奈三人只能偽裝去醫院,查看第三個死者的情況。第三個死者被取走了肝臟。這些部位拼湊在一起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經過唐仁的啟示,秦風頓悟到兇手是在按照金、木、水、火、土對應人體五個內臟器官進行殺人的。偵探果然,七叔的乾兒子第二天也被人殺死,還被取走了肺,現場也留下了那個符號。
  • 詹姆斯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最佳有疑問嗎?
    如果說21世紀之前是喬丹的時代,那麼21世紀之後是誰的時代呢?讓晴子來劃分的話,21世紀之後的第一個十年屬於科比,07-08賽季常規賽MVP,2000年、2001年、2002年、2009年與2010年這五年科比都拿到了總冠軍。
  • 鬼斧神工的深淵,你敢凝望嗎?
    「當你凝視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未知總讓人既害怕又想要了解更多。在這個藍色星球上,有著許多形色各異的大坑,你知道多少?無論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天外來客的親吻,還是人類的各種活動,都讓這個星球不斷變化著。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甘比爾山的安佛斯通坑洞,是由於石灰巖地層溶蝕坍塌形成。
  • 月明千裡,12月29-30日共賞21世紀第2個十年的最後一次滿月
    這是十年的最後一次滿月? 有些人將2019年12月12日的滿月當作十年(2010年至2019年)的最後一次滿月,這多少有些隨意。 其他人則堅持將2020年12月30日的滿月算作21世紀(2001年至2100年)第二個十年的最後一次滿月。
  • 《時代周刊》評選21世紀第二個十年10本最佳非虛構作品
    下面是《時代周刊》評選出的21世紀第二個十年裡10本最佳非虛構作品,按照出版時間排序: 《他鄉暖陽》(原版出版於2010年) 故事本身固然滿是傷痛,但《巨浪》真正的力量在於告訴人們:即便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繼續前行。
  • 明源雲空間攜手戴德梁行助力渝系國企共論存量資產盤活之道
    作為新一線城市典型代表,重慶以66.8%位居西南第二,房地產市場逐漸步入奉行「運營為王」的存量時代。上至國資委直管央企,下至地方區域國企及平臺公司,存量資產管理業務已然成為企業發展重要的第二曲線,存量運營與資產盤活能力更是成為眾多國企「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發力點。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的關鍵時期,盤活存量不僅是順應中國城市發展的需求,更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 現代神話學丨周杰倫與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
    但實際上相比於如今——90後掌握話語權後周杰倫獲得無可爭辯的話語地位,21世紀第二個十年剛開始時的周杰倫,正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跨時代》、《驚嘆號》兩張專輯連續未達預期,電影道路也因糟糕的演技和反響基本堵死。從大環境看來,雖然他始終未曾跌下過華語樂壇的神壇,但那個時候的華語樂壇的神壇正在緩緩下沉。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落幕,他的身影突然開始狼狽不堪。
  • 熱水器行業增長承壓 如何破局?
    一起看一組數據: 當下,熱水器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企業為提升自身市場份額,開始逐漸降價,行業價格戰氛圍濃厚,2019年燃氣和電熱水器銷售額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 21世紀第三個十年,漫威會走向哪裡?
    到了《復聯4》,這部電影是漫威過去十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下個十年的開篇之作。如果拋開《復聯4》的故事來看,這部電影承載了漫威所帶動全球電影市場的變化,這種改變並不是漫威自己創造的,他們巧妙地藉助全球新潮流的崛起,電影文化的重新界定,乃至於人類思想在近十年的躍進而順應這些打造了自己的宇宙神話。
  • 韓雨:存量時代房企不容忽略3大支點
    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突襲之下,當人們深刻體會到「有房和沒房」的區別,當普通人也「肉眼可見」更多的商鋪空置、更多的資產掛牌拍賣,「存量」這個詞再一次湧入輿論潮頭。在韓雨看來,中國的存量時代經歷了「三個階段」:2017年是第一個重要節點,那是財富創造的時代,存量一詞還不熱;2018年的第一輪小危機之後進入「財富再分配」的時代,「存量」在2019年第一次升溫。
  • 21世紀是生物製劑的時代
    進入21世紀以來,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10到20年,TNF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類風關患者治療的預後,成為近十幾年來類風關治療的核心藥物。這種生物製劑是針對TFN-α炎性因子的。它具有非常好的療效,但並不是對所有患者都有效。因此現在有很多新的生物製劑出現。
  • 2019NextWorld |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李雲龍:存量時代下,6大思維模型...
    2019年12月18日,「增長進化論第四屆2019NextWorld峰會」如期而至,大會上,混沌大學創新領教&開放平臺負責人李雲龍,分享了思維模型「六脈神劍」,直擊用戶留存,破局增長的秘密。
  • 大數據時代如何破局停車難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輛,其中汽車2.05億輛。   伴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一路飆漲,車位缺口不斷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滯後、亂停車現象屢禁不止等問題日益凸顯,「停車難」成為城市「成長的煩惱」。在此情況下,長沙提出利用大數據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停車難,到底難在哪?該如何破局?
  • 十年守望 從創業板推出到試點註冊制 2020中國創新資本年會重磅啟動
    在此背景下,2010年,21世紀經濟報導推出中國創新資本年會,為見證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每個歷史時刻。十年後,創業板註冊制+科創板 中國的「納斯達克」2020迎來了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方案。知名PE投資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提到,創業板註冊制將能進一步釋放PE/VC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