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歐拉在世之前已經有了數學菲爾茲獎,歐拉可以拿幾次獎?

2020-12-03 科學認識論

首先來看一下菲爾茲獎的大致情況。

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其授予條件極為苛刻。

首先你必須要做出真正有效的數學工作,這一點大部分著名的數學家都可以做到。其次,菲爾茲獎很稀缺,從1936年首屆頒獎開始,一直到2018年為止,這個世界上僅有60位數學家獲得此殊榮,因為菲爾茲獎不像諾貝爾獎是每年一次,而是四年一次。更恐怖的是,菲爾茲獎只授予在頒獎當年元旦之前未滿四十周歲的數學家,這一要求基本上就阻擋了很多後來才取得重大成就的數學家了。所以得到菲爾茲獎,你必須首先成果大,還要年輕,最後更需要運氣。中國本土目前還沒有誕生過一位菲爾茲獎獲得者,有2位華裔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茲獎,丘成桐和陶哲軒。

那麼我們參考一下歐拉的生平,歐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巴塞爾,也就是說要看歐拉在1747年以前的成果,其實還有很多更成熟的成果都誕生在這之後,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歐拉 已經超過了菲爾茲獎的授予年齡了。

1734年,歐拉推廣了老師約翰伯努利研究過的「最速降問題」,並給出這類問題的一般性解法,與拉格朗日共同建立了變分法,並提出變分法領域最基礎的定理——E-L方程。時年,歐拉27歲。

1735年,歐拉通過構造一個特殊函數,解決了數學界懸而未決一百多年的「巴塞爾問題」,這是一個難倒了牛頓和萊布尼茨的著名問題,從此歐拉名揚天下。時年,歐拉28歲。

1736年,歐拉在考察了德國哥尼斯堡小城之後,給出了「七橋問題」不可解的證明,並且做了圖論和拓撲學方面的先驅工作。同年,歐拉在平面幾何研究領域引入了內在坐標概念,開始了系統性幾何曲面的研究。時年,歐拉29歲。

1743年,歐拉在解決常微分方程時,用代換的方式給出了任意階齊次常係數微分方程的古典解法,並且區分了通解和特解的概念,用歐拉的方法可以對很多高階微分方程進行降階處理,從而簡化了求解過程,這是微分方程研究歷史上一次重大突破。時年,歐拉36歲。

也就是說從歷史上可考的歐拉具體得出成果的年齡看,我認為以上幾項研究都是配得上當時世界的菲爾茲獎的。也就是說,從歐拉27歲開始,他會在31歲,35歲,39歲連得4次菲爾茲獎,直到他超過40歲為止。

這毫無疑問是極為駭人的得獎情況,當今世界還沒有人獲得2次菲爾茲獎。

相關焦點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人類史上著名的數學家如果說高斯是數學界優雅的王子,那歐拉就是一位披荊斬棘無所畏懼的英雄。他對數學的直覺與掌控是無與倫比的,一個優美的歐拉公式被評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在數學界基本上是沒有公式能與之媲美的了。如果非要找的話,物理界的質能方程E=mc^2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或許能與之相媲美。e=2.718128182…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的優美。
  • 此「歐拉」非彼「歐拉」 你可真正了解歐拉?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方式,了解一輛車也有多種途徑。通過一輛車認識一位數學家,歐拉當屬第一。歐拉是這所大學,也是整個瑞士大學校園裡年齡最小的學生。這在當時是個奇蹟,曾轟動了數學界。如果這些得益於歐拉的天分,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則是歐拉功成名就的內因。歐拉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去世半個多世紀寫下浩如煙海的書籍和論文。他一生寫下886種書籍論文,平均每年寫出800多頁,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47年。28歲的時候,他的右眼近乎失明,59歲近乎完全失明。
  • 歐拉的「頂流」之路
    最近,歐拉「貓系家族」接二連三地「轟炸」汽車圈,讓其獲得了巨大流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所有汽車品牌中,歐拉的總流量排名第一,已成為不折不扣的頂流IP。1歐拉是誰?數學史上公認最偉大的數學家有四位:阿基米德、牛頓、高斯,還有一個就是歐拉。
  • 一代數學巨匠:歐拉的生平
    要不是宗教迫害把伯努利一家趕出安特衛普的話,又有可能會輪到比利時;但這個家族移居了巴塞爾,結果是,瑞士成了18世紀早期很多重要數學家的出生地,包括他們在瑞士的門徒之一赫曼。但那一時期——甚或是任何時期——來自瑞士的最重要的數學家是出生於巴塞爾的萊昂哈德·歐拉。
  • 風採演講——歐拉和歐拉公式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個人物——歐拉。歐拉,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聖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用拓樸學方法證明歐拉公式   嘗歐拉公式:對於任意多面體(即各面都是平面多邊形並且沒有洞的立體),假 設F,E和V分別表示面,稜(或邊),角(或頂)的個數,那麼F-E+V=2.試一下用拓樸學方法證明關於多面體的面、稜、頂點數的歐拉公式。
  • 長城歐拉姚飛:歐拉新玩法——直播+拼團+電商
    姚飛:除了歐拉強大的產品實力及營銷破圈外,單純就直播而言,我們摸索出了屬於歐拉自己的玩法,即「直播+拼團+電商」,實現渠道互通,共戰共贏!在直播之前,我們會通過短視頻等方式引流,保持強曝光,吸引觀眾到直播間佔位。
  • 「 歐拉 」 家族
    這裡,所謂「微分方程」可以看作能夠通過曲線上任意點的位置而計算出這一點的切線斜率的公式。Cookbook:一開始只知道曲線的起點(假設為曲線其他部分是未知的,不過通過微分方程,起點(X0,Y0)的斜率可以被計算出來,也就得到了切線。順著切線向前走一小步到點。
  • 數學大神——歐拉
    數學大神——歐拉2、歐拉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很喜歡數學,對歐拉的影響很大。3、大學學習哲學和法律,喜歡數學。他的老師是約翰·伯努利,其大學博士論文的內容是研究聲音傳播的。4、1727年-1741年,歐拉在俄國科學院工作, 1735年協助地理所繪製俄國第一張全境地圖,從此即28歲之後,歐拉右眼失明。期間為俄國的數學和物理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不可思議的歐拉恆等式
    ,23歲成為教授,26歲已經是他們國家數學所的所長了,是不是感覺像是別人家的孩子。他60歲左右時,雙眼完全失明了,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甚至在一場大火把他大部分的成果給燒毀之後,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把損失彌補了回來,還不時有新的成果產生。在他的晚年,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稱歐拉為導師。
  • 流體中失效的歐拉方程
    因此當數學家在詢問「歐拉方程是否總是成立」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問:歐拉方程是否會在某些情況下產生奇點?多數數學家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他們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具體的實例。直到Elgindi的證明出現。他的結果雖然沒有表明歐拉方程會在某個確切條件下產生奇點,但這已經是迄今為止最接近這一目標的結果。
  • 歐拉公式怎麼寫_歐拉公式的意義
    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了複數域,建立和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形式簡單,結果驚人,歐拉本人都把這個公式刻在皇家科學院的大門上,看來必須好好推敲一番。
  • 數學家歐拉
    歐拉是瑞士著名的數學家,同時也是物理學家公元1707年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城,父親在鄉下擔任牧師,本身就很喜歡數學,於是經常會講一些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故事給歐拉聽,因此歐拉從小就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
  • 剛剛,長城列出了「歐拉公式」,哦不對,是推出了「歐拉」汽車
    可以說,在當下都在發力新能源汽車的今天,長城在新能源方面的起步有些晚了。8月20日,長城發布了其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同時也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方面的戰略。其實早在北京車展期間,歐拉品牌的電動車就已經亮相,那麼除了我們見到的實車,還有哪些亮點可尋呢?讓我們細細來看。
  • 歐拉函數及其猜想
    因此,我們可以計算任意數的歐拉函數值了。再也不需要一個個數數過去了,哈哈。        歐拉函數的推論都很容易證明,難的是歐拉函數產生的各種猜想。猜想1:對於素數p,φ(p)=p−1,那麼猜想「如果φ(n)=n−1,n是素數嗎?
  • 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
    李文林說:「歐拉就生活在這個分析的時代。如果說在此之前數學是代數、幾何二雄並峙,歐拉和18世紀其他一批數學家的工作則使得數學形成了代數、幾何、分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微積分不可能春色滿園,也許會打不開局面而荒蕪凋零。歐拉在其中的貢獻是基礎性的,被尊為『分析的化身』。」
  • 高斯說,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歐拉公式,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同樣,如果我們稍微改變一下函數,就像這樣,b是一個實數:然後我們得到速度與速度成正比。後與之前相同的例子,如果b = 2我們可以得到,在x = 2,我們可以得到e位置和2 e速度。速度是速度的兩倍。使用這兩個,可以獲得任何現有的數字。現在,在快速演示了歐拉公式之後,讓我們看看它們是如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演示在我們看到歐拉公式的精彩解釋之前,讓我們先證明它是正確的,並對如何從數學上得到它給出一些見解。
  • 數學界鮮為人知的神祗——歐拉
    歐拉的著述浩瀚,不僅包含科學創見,而且富有科學思想,他給後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科學遺產和為科學現身的精神。歐拉與阿基米德、牛頓、高斯並列為數學史上的「四傑」,同時歐拉是四傑之首。如今,在數學的許多分支中經常可以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
  • 數學界鮮為人知的神祗——歐拉
    歐拉與阿基米德、牛頓、高斯並列為數學史上的「四傑」,同時歐拉是四傑之首。如今,在數學的許多分支中經常可以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甚至在他生命最後7年間的完全失明也未能阻止他的無比多產,如果說視力的喪失有什麼影響的話,那倒是提高了他在內心世界進行思維的想像力。
  • 最美的公式——歐拉公式
    如果把數字比作磚塊,那麼公式就是圖紙。而歐拉公式,就是其中最美麗的一份!它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是他組成部分的簡潔:e、π、i、1、0。就是這五個平平無奇,造就了此方程:因為參與公式的數字是如此的簡單,被運用的如此的廣泛,所以在有這些數字糾纏的方程中,歐拉公式就有可能被運用。事實也確實如此。她的應用廣泛到五湖四海:三角函數、傅立葉級數、泰勒級數、概率論、群論等,都有她的身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