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果通三世,善惡終有報

2020-12-04 耀如樂園

【印光大師開示】

須知逆來順受,始名樂天。修身植德,方曰盡性。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更不可猶豫而退悔。宜學俞淨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

逆來順受、隨遇而安是一種修行境界,我們凡夫常常是逆來逆受,順來順受,逆來之時怨天尤人,順來之時喜出望外,全然不知逆來之事是自己曾經做的惡業今日苦果已熟,應該甘心忍受,不怨天尤人,慚悔自己曾經所做惡業。順來之事是自己曾經所做善業今日樂果已屬,後不再來,何樂之有?隨遇而安就是無論是遇到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讓自己的心處於心安狀態,不受外界影響,心被物轉是凡夫,心能轉物是如來。

佛說眾生都有貪嗔痴三毒所毒,我們都是愚痴之人,都處在四種顛倒(無常常倒、苦樂顛倒、無我我倒、不淨淨倒)中茫然不知,終日處在六個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邪見中,沒有慧眼,不知道因果通三世,隨意用自己的凡夫肉眼解釋因果報應,導致誹謗因果造成大罪。

【印光大師開示】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譯文】

五倫個個盡本分,去除邪惡存真誠。

莫去造作諸惡業,竭力奉行諸善業。

真為解脫生死苦,發大乘之菩提心。

深信因果之報應,老老實實來念佛。

(五倫:君臣(即上下級關係)、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相關焦點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
    這個信仰,不是說非得要去出家,整天念經打坐拜佛,而是指我們既然生活在這個世界,總得尊重這個世界上一些顛撲不破的真理。比如,我們至少該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至少該相信因果輪迴。如果我們信仰這些,那麼我們就會懂得去敬畏,這樣我們才能一心一意去做善事,種善因,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得善果,能善終。相應地,我們也不敢去作惡,因為擔心會有報應。
  • 佛學:善惡終有報,背叛感情的人,會遭遇因果嗎?
    作者:心理盧先生文/原創抄襲必究上一篇,我們講了因果論,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那麼,既然談到了因果,自然就會讓我們想到下一句話,那就是善惡終有報。那麼所謂的善惡終有報,真的存在嗎?很多人沒發現惡人受到應有懲罰,反而是好人生活的不夠好。但我想,既然善惡終有報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古人不是愚鈍之人,甚至某方面比現在的我們還要聰明。
  • 世事自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善良的人,冥冥之中老天會在身旁保護,你做的每一樁好事,都會收穫到福報,為你避兇擋災,一世無憂。作惡多的人,有時你看他風光無限,其實他那只是迴光返照,隨時都會進入萬丈深淵。神明在上,老天有眼,好人壞人,有賞有罰,你做了好事,老天會賞你福報,你做了壞事,老天會罰你走厄運。
  • 世間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以前,不管吃過什麼虧,上過什麼當,都把它從腦海裡刪除,曾經,不管有過什麼傷,受過什麼騙,都把它從心底裡抹去,什麼時候都要記住,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腳正不怕鞋歪,人正不怕亂世,修一顆善心,做一個好人,簡簡單單的活著,安安穩穩的過著,人若欺你,天會護你,人若欠你,天必還你,世間有因果
  • 善惡終有報,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佛說:眾生善惡,皆由心生,今生種種皆是因果輪迴。人活一世不容易,匆匆數幾十載,與天地而言都是塵埃一粒,想開了,世間一切都如落花飄零。有些人,一世執著得失,名利財富,明裡暗裡藏著算計,想的做的都是勾心鬥角,算沒了良心,算走了福氣,成了世俗的奴隸,善惡不分。
  • 中國文化中的因果學說,儒道釋三家的說法合集,好人終究有好報
    【儒家的因果論】1.孔子的說法孔子贊《易》,在文言中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在《繫辭傳》中說到,原始要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些就是孔子對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等學說的另一種肯定說法。2.《論語》中曾子的說法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有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又有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前者意思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後者意思是,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有好報。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
  • 善惡終有報——因果報應真的存在麼?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而要理解「因果」就要先從「業」說起,業力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配合緣起論與無始無明化世界。佛法所說的業力,分為身、口、意。身業有三:殺、盜、淫;口業有四:妄語、兩舌、惡語、綺語;意業有三:貪、嗔、痴;共十種,也叫「十業道」。
  •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的科學
    21世紀之初轟動全世界的水結晶形態研究顯示,萬物有靈,天地有特性存在,善惡在自然中似乎有著客觀的標準,不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虛幻概念。當水接觸到慈悲、博愛、幸福、鼓勵這些良性資訊,或者是在美妙的音樂場中時,水結晶會呈現出絢麗、美妙而牢固的形態構造;而如果當水接觸到負面的資訊時,水結晶的構造會變異、扭曲,甚至根本渙散無法成形。
  •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01. 21世紀之初轟動全世界的水結晶形態研究顯示,萬物有靈,天地有特性存在,善惡在自然中似乎有著客觀的標準,不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虛幻概念。
  • 彌勒菩薩開示:善惡終有報,2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是否存在
    佛教最為重要的核心觀念就是「因果」,而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然是深信因果的。可依舊有很多有善心,也常做好事,但會對因果懷疑的人。這種懷疑也致使人們雖然明了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但還是會懷疑佛教所說的「善惡終有報」是否是真的,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我們看完下面這兩個小故事,就會明白。好人沒好報?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不信回頭看,蒼天饒過誰?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因果循環終會報應於自己身上,欠下的債都得償還,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但是「報應」這事發生在小薇身上,就顯得太不公平了。她是一個剛大學畢業步入職場,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因為年輕結果感情被人欺騙,把自己最後逼到進退兩難,無比痛苦的境地。事情是這樣的:小薇大學畢業後,招聘到了一個大型企業工作。
  • 三大因果律,知否,知否?會用之,今生必受益
    報就是對『業』的回應和反作用。故業就是因,果就是報;業報就是因緣而結的果。身、口、意、即是成佛之器,也是造輪迴業的根源。一、世間三大因果律萬事萬物都有因果法則,概括世間一切因果,而人們常說的因果報應,僅指人的行為的業力——即善惡業方面的因果。
  • 《美國恐怖故事1984》善惡終有報!詛咒之地鬼魂的救贖,結局感人
    沒想到一向走血腥恐怖路線的《美恐》,這次的結局竟然以溫情家庭倫理劇做結尾,甚至最後被一群詛咒之地的鬼給感動到,另外綠茶艾瑪這一季飾演的善良寶琪竟然撐到最後也著實讓人沒想到。既然是「善惡有報」咱就先來說說本季最大的壞人——暗夜追兇者拉米雷斯,這傢伙簡直是地獄「撒旦之子」!
  • 犀牛偷獵者被一頭大象殺死,屍體不堪入目,只能說善惡終有報
    犀牛偷獵者被一頭大象殺死,屍體不堪入目,只能說善惡終有報,這個偷獵者之前獵殺過不少的野生犀牛這位偷獵者的家人痛苦流涕,但生命的失去已經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隨意的進去野生動物的保護區,裡面的動物都是沒有馴化的,隨便進去你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很多人看到這個事件就會說,果然還是善惡終有報啊
  •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學佛還會遭橫死?印光大師說,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們常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很多時候,人們卻也總是看到,有些人行善多年,最後卻意外橫死;而有些人作惡多端,卻安享晚年。這到底是因果虛假,還是因為善惡出現了偏差?我們都知道,佛門常常講到,出家人不打妄語,佛陀更是真實語者。
  • 印光大師: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
    ,一弟子李仙濤之煙廠中人,通往明水樓看戲,只副經理之子一人在廠。馬崑山廠中,全廠去完,無有一人。藥局一炸,幾條街通崩塌盡淨。仙濤廠經理之子所住之屋,一無所損。崑山廠中供佛一間,一無所損,玻璃均未破裂。仙濤雖有信心,尚未極力修持。崑山因仙濤之勸,始皈依,未至一年。此事實可以發起地方之信心。世亂已極,民不聊生,夙有正知正見者,皆知佛所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鹹欲出此五濁,登彼九蓮,故一聞佛化,翕然順從。
  • 佛陀故事會:父親——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善惡必感因果
    佛陀故事會:父親——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善惡必感因果 >圖片來源:資料圖編者按:《百業經》是我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甚深經典,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形象地闡明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諦。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