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三裂葉薯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 | 謝決明

自然愛好者

最初認植物的時候經常會被某些名稱搞迷糊,譬如「鵝不食草」是不是真的不被鵝喜歡?斷腸草吃了真的會讓腸子斷裂嗎?這樣的問題其實不難解決:揪一把石胡荽放在鵝面前,一分鐘就有答案;鉤吻確有毒,不用煮著嘗,文獻明確記載其毒性不至於給腸子動切割手術……生物的學名誕生一般都有科學研究的背景,然而命名者有時候的觀點很獨特,依然會給人們造成一點困惑,Ipomoea triloba就是其中的一例。

Ipomoea triloba的中文名是三裂葉薯,屬名Ipomoea是虎掌藤屬,屬裡最有名的是番薯(Ipomoea batatas),因此該屬也被習慣性地稱為「番薯屬」, 有趣的是種加詞triloba,拉丁文的原意是(葉片的)三個淺裂,合起來理解是(葉片)具有三個淺裂的番薯屬植物。

三裂葉薯的很多葉片是不裂的

這就很有意思了,Ipomoea屬植物不乏具有裂葉的成員,譬如大家熟悉的牽牛花和番薯,而被強調具有三裂葉的物種恰恰是葉裂很不明顯的,有些葉片甚至呈現全緣的形態,以至於當初在拿著實物對照標本圖片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是不是認錯了的感覺。粗略搜了一下,種加詞為triloba的還有榆葉梅(Amygdalus triloba)和巴婆樹(Asimina triloba),前者葉片鮮有裂葉,後者葉片常深裂,真弄不懂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了。國內的學者在給Ipomoea triloba起中文名的時候直接按照學名的意思翻譯成「三裂葉薯」,依我看來,還不如這種植物的另外兩個別名,小花假番薯紅花野牽牛來得貼切。

番薯是從美洲引進的,相信這種作物養活了不少中國人,記得小時候社會上流行吃大鍋飯,糧食產量上不去,很多人吃不飽,於是就有腦子活絡的人偷偷地在山上種山芋(番薯的別名)作為口糧,這才勉強填飽肚子。番薯在江南很容易種,在挖出高壟的土裡埋入發芽的塊莖,不怎麼需要管理,綠色的藤很快就能長成一片,嫩葉可以用來餵豬羊兔,根部結出的山芋則留著人自己吃,可以慢慢吃到開春。不知啥時候也蕃薯藤被當做野菜上了人的餐桌,因為有小時候餵動物吃的印象,我一直拒吃蕃薯藤。

難得開花卻結出肥大塊莖的番薯

葉子有明顯的三裂

番薯是不耐寒的作物,在華東地區入冬前一定要及時收穫,不然就會凍爛在地裡,人們種番薯都是天氣回暖後利用根莖上的不定芽進行扦插,基本上不用播種,實際上番薯在華東的生長期內極少見到開花,開出的花朵像極了大號的三裂葉薯花朵,所以三裂葉薯也會被稱為「小花假番薯」,最傳神的就是那個「假」字,三裂葉薯沒有膨大的根莖,根部結不出可用來充飢的糧食,所以這種名字中帶有「薯」的植物,跟我們熟悉的「薯」根本不是一碼事。

三裂葉薯沒有番薯那樣的塊狀根莖

牽牛花俗稱喇叭花,夏秋的早上常開在房前屋後,花色有藍、紫、白等,三裂葉薯的習性和花期與之相近,有些地方可見兩者混生,互相纏繞攀援,最不同的是,三裂葉薯是單一的偏紫色粉紅,花朵小得多,但更密集,花朵大小更整齊,幾乎沒有其它植物那樣花朵大小不等的感覺,更更可貴的是,它們的花朵開放時間更長,在下午的陽光下依然開得好好的。三裂葉薯很可能是隨著其它作物的引入而從美洲傳入的,沒有經濟價值而淪為雜草,不指望人們特意的栽培,習性上也不太耐寒,華東地區冬季地上部分會凍死,靠大量的種子越冬,這一點的生存策略跟牽牛花完全一樣,宜乎稱之為紅花野牽牛。

開花繁茂的紅花野牽牛

和牽牛花混生的三裂葉薯

混生的三裂葉薯和下方的變種牽牛花在俯視角度下形成奇妙的效果

三裂葉薯飽滿的種子也像牽牛花

放平心態看,三裂葉薯也算是一種頗有顏值的野生植物,它們的花朵密集,種子結實率也很高,比較適合喜歡睡懶覺的小朋友在院子裡種,星期天愛睡懶覺的小朋友會錯過欣賞見陽光就收的牽牛花,但一定不會錯過隨時等著你來看的粉紅色小喇叭。

陽光下長瘋的三裂葉薯

我幾乎看不到一片有裂的葉子

-END-

編輯 || 刀刀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相關焦點

  • 溫柔的植物殺手——三裂葉薯
    它叫三裂葉薯,也叫野牽牛花,是旋花科番薯屬的植物。雖然是番薯屬卻沒有薯根莖。這是種與「一支黃花」一樣是外來入侵植物。它有溫柔的藤蔓漂亮的花朵,開花時花先白色後漸漸變紅,它適應性極強,能輕鬆排擠、纏繞、絞殺、覆蓋別的植物。許多小灌木、花草、農作物,常被它「溫柔」的絞殺。甚至有人稱它為「植物殺手」。
  • 三裂葉薯知識免費科普,看一看你了解多少?
    三裂葉薯,學名Ipomoea triloba,拉丁名是Ipomoea triloba L,也稱小花假番薯、紅花野牽牛,屬於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茄目、旋花科、旋花亞科、番薯族的一種植物。
  • 三裂葉豚草沒那麼可怕(組圖)
    ,於是,人們對三裂葉豚草產生了恐慌。那三裂葉豚草到底是何物?它有哪些危害?防控措施又有哪些?下面就來和您說說三裂葉豚草。  三裂葉豚草確實有危害  三裂葉豚草原產於北美,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從外形上看,植株高矮不一致,矮的30-50釐米,高的可達3米以上,葉片對生,深度裂分成三個部分,所以叫三裂葉豚草,少數葉片也有五裂或者不裂的現象。  三裂葉豚草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影響農業生產。
  • 三裂葉豚草入侵濟南大辛河 花粉會引起嚴重過敏
    近日,有讀者打來電話說,大辛河中可能存在外來植物「三裂葉豚草」,其花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花粉過敏。濟南市農業局植保站專家表示,農業部門和龍洞街道辦正在對這些「毒草」進行防治。近期農業部門在大辛河龍洞原龍洞莊至奧體中心的大辛河溝谷中發現成片的「三裂葉豚草」,綿延長度超過2公裡。而三裂葉豚草釋放的大量花粉正是秋季花粉過敏症的主要致病原。  9月2日早上記者來到全運村附近的大辛河畔。由於乾旱少雨,河道已經乾涸,記者下至河谷行走不遠就看到河堤兩側遍布一種葉片呈三角形、花形如高粱一樣的植物,這就是三裂葉豚草。
  • 三裂葉豚草再現濟南:十大惡性雜草 可引過敏反應
    市植保站研究員王翠萍向記者展示三裂葉豚草。    三裂葉豚草葉面大於手掌,分為三瓣,植株2-3米高,頂端有數根較長雄蕊,有香氣,花粉呈黃色,如有市民發現疑似植物,可撥打電話83186099與濟南市農業局植保站聯繫。  記者今天從濟南市農業局獲悉,濟南市植保站工作人員在龍洞街道辦事處大辛河沿岸兩側,發現世界十大惡性雜草之一的三裂葉豚草。
  • 三裂葉大豚草、鋸齒狀小豚草 見到它們就拔掉
    據悉,常見的豚草有兩種,一種是三裂葉豚草,大家也稱呼它為大葉豚草;一種是矮豚草,大家稱呼它為小葉豚草。「識別豚草一方面可以根據葉片形狀,比如大葉豚草的葉子很特別,是典型的三片葉,因此又叫三裂葉草。但並不是所有的大葉豚草都是三片葉子,也有五片葉子的,每片葉子的形狀也三裂葉草基本一樣。。」
  • 「薯」你最美!
    「豬仔薯」不知道你吃過沒?在水步天獅坡、新塘、井崗等村都種植了近千畝的「豬仔薯」!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豬仔薯是一種介於淮山與土豆之間的薯類,是水步特色傳統農產品之一。尤其在這個「豬仔薯」的豐收季節,來上一碗,最是合適了!說起豬仔薯,不少人會覺得這個名字很逗趣。這種臺山特有的食材,由於個小圓潤所以被稱作此名。據當地農民介紹,原來豬仔薯分有「大種」與「小種」,以「小種」為佳,也只有水步新塘這個地方才有種植。
  • 農村一種「腳板薯」,長得奇怪,煲成湯卻有妙用,遇見不妨挖回家
    可能你認為這是一種草,它卻長得和樹一樣的,當你認為它是一株草,其實它卻是一種小型灌木,諸如此類……所以說這些植物也可以說極為奇葩了,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植物更是奇怪,它算是一種薯類,但長得卻像腳板一樣,因此人們稱農村中這一種植物為「腳板薯」,雖然看起來長得極為奇怪,殊不知將它煲成湯後卻有妙用,遇見了不妨挖回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這種農作物的塊莖酷似人腳掌,人稱「腳板薯」,畝收益可達2萬元
    摘要:這種農作物的塊莖酷似人腳掌,人稱「腳板薯」,畝收益可達2萬元!現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有種冬天的感覺了,人們也都穿上了羽絨服或棉衣。天氣雖然冷了,飲食卻更加豐富,羊湯、火鍋又開始盛行起來,不過作為農村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烤紅薯。
  • 鮮香美味的客家腳板薯丸子
    新鮮腳板薯腳板薯的做法有很多,今天與大家分享我家最常做的兩種。>蔥花:少許 辣椒:少許,不吃的可以省去1、腳板薯洗淨去皮,如果是很新鮮的腳板薯用一把不鏽鋼勺子就可以輕鬆的把皮刮去,如果表皮不太新鮮的話用削皮刀就可以了。
  • 箭毒蛙紅蜘蛛成南昌市民另類新寵
    ▲網上有不少另類寵物出售。這就意味著,這些來自海外的「另類寵物」入境基本都屬「非法」。  網曝:「外來物種」竟成寵物  「不一樣的另類寵物,新時代的潮流,現有紅蜘蛛、蟒蛇等異寵,另有寵物蜥蜴,主要是綠鬣、鬃獅、守宮等,都是國外品種,這些大多屬於觀賞類動物,排洩物較少,清潔也比較容易。」
  • 腳板薯營養豐富,怎麼種植腳板薯呢?掌握下面的種植技巧是關鍵
    腳板薯這個不多見,在農村種植的比較少,有的人感覺它粘乎乎,比較難弄,就不那麼愛吃。市場上是有人賣這個,但是買的人比較少,可能就是覺得太難弄了,索性就不想吃。我見過的腳板薯有白肉品種和紫紅肉品種,感覺有點像山藥。那麼腳板薯是怎麼種植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薄葉陰地蕨
    薄葉陰地蕨Botrychium daucifolium Wall.陰地蕨科,陰地蕨屬可育葉葉柄上一顆顆小珍珠一樣的東西是它的孢子囊,裡面裝著它的孢子薄葉陰地蕨的可育葉遠高於營養葉營養葉全長24-27cm,柄長9-11cm,葉片長15-18cm,寬18-22cm或更大,五角形,短漸尖頭,下部三回羽狀;中部二回羽狀;羽片5-7對,幾互生,下部兩對有柄,相距3-4cm,向上的無柄或合生,基部一對羽片最大,三角形,長10-15cm,寬約10cm左右,有長柄(2-3cm),近漸尖頭,二回羽狀(有時為一回羽狀);一回小羽片4-5對,互生,下先出,基部下方一片較大,闊披針形,有柄,長8-
  • 紫玉參薯帶動村民致富
    採收紫玉參薯必須選擇晴天進行先割掉藤蔓,拔掉支架用鋤頭在離薯塊5-10釐米處掏土直至整叢薯塊露出用手小心將薯塊取出,再去除泥土和毛根好吃又營養的紫玉參薯蒸排骨來啦~↓↓↓(趕緊Mark好,學起來~)  張耀輝是羅坑村最大的紫玉參薯種植戶,為了打開銷路,他和村裡6名紫玉參薯種植戶成立了廣州增城區耀輝農業專業合作社,希望可以抱團發展,並帶動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 一村一品:小樓鎮羅坑村(紫玉參薯)
    採收紫玉參薯必須選擇晴天進行先割掉藤蔓,拔掉支架用鋤頭在離薯塊5-10釐米處掏土直至整叢薯塊露出用手小心將薯塊取出,再去除泥土和毛根好吃又營養的紫玉參薯蒸排骨來啦~↓↓↓(趕緊Mark好,學起來~)  張耀輝是羅坑村最大的紫玉參薯種植戶,為了打開銷路,他和村裡6名紫玉參薯種植戶成立了廣州增城區耀輝農業專業合作社,希望可以抱團發展,並帶動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 矩形葉鼠刺
    矩形葉鼠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異名】雞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老茶王、華鼠刺(江西《草藥手冊》)。【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葉鼠刺的根、花。【植物形態】矩形葉鼠刺常綠灌木,高2~4米或以上。
  • 湖南新鮮腳板薯,長相奇醜無比,營養卻很豐富
    哈嘍大家好,二丫又來跟大家見面了,今天二丫跟大家說的是湖南新鮮的腳板薯,這種腳板薯都是當地人自己種,在這裡人們都是祖祖輩輩靠山吃山的,所以人們都都會種一些腳板薯往外銷售,腳板薯的長相人一看就覺得很醜,但是它的營養卻很豐富。
  • 羽裂水蓑衣資料介紹
    羽裂水蓑衣羽裂水蓑衣原產於印度, 目前有兩種型態出現, 一型是會在地上蔓爬的, 另一型則會高大挺立。全名:水蓑衣別名:羽裂水蓑衣、Hygrophila pinnatifida、聖甲蟲難度:中等光照要求:中到高
  • 幾代傳承 科技「薯」光照耀蜀鄉——記薯類學科奠基人楊洪祖
    川薯科學家們用其一生的卓越貢獻,在保障溫飽及糧食安全條件下,有力地支撐了川豬產業發展。馬鈴薯試驗示範基地。終於,在楊老先生「矢志不渝」「奉獻終身」的科學精神感召下,新一代的接班人通過用「南瑞苕」與「美國紅」雜交和以後的培育、鑑定、選擇,於1980年育成了高產、適應性廣的甘薯品種「川薯 27」。該品種獲得1983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每年栽培面積均在 200 萬畝以上,1988年高達463萬畝,10年累計種植2400萬畝左右,增產原糧5.75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