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扳薯。也稱腳板薯,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製酒精。食用的方法很多,可炒,可煲湯,可煮糖水,可油炸薯丸等。

腳板薯的做法有很多,今天與大家分享我家最常做的兩種。
一、水煮腳板薯丸子:
所需材料,(兩人份)
腳板薯:500克
粘米粉:100克
鹽:適量
食用油:適量
蔥花:少許
辣椒:少許,不吃的可以省去
1、腳板薯洗淨去皮,如果是很新鮮的腳板薯用一把不鏽鋼勺子就可以輕鬆的把皮刮去,如果表皮不太新鮮的話用削皮刀就可以了。腳板薯跟芋頭一樣會癢手,所以處理的時候最好戴上手套。我這個是在網上上買的,沒遇上好賣家,給我發的不但是坑坑窪窪的,還是奇形異狀的,下面這一個我去皮用了快一個小時。大家買的時候一定要買表皮光滑形狀好的。

2、處理乾淨的腳板薯用刷子刷成薯泥,腳板薯在薯泥這個狀態時滑滑的粘粘的,有點不太好看。不過作為吃貨為了吃到美食這些是可以忽略的。

3、把粘米粉與薯泥扮均,可加鹽也可以不加,因為等下湯裡加鹽也可以。

4、把攪拌均勻的薯泥以擠丸子的方式一個一個擠入開水鍋中,直到全部擠完煮熟,(這個過程因為只有一個人所以沒法拍照)加鹽,加事先炒好的蔥花。
成品

這碗顏值極高的水煮腳板薯丸子既能當早餐也能偶爾當次正餐,聽說不加油鹽蔥花,煮好後加糖也很好吃,不過我沒試過,我家都喜歡吃鹹的。
二、油炸腳板薯丸子
油炸腳板薯丸子,在我們這叫薯包,這裡的人們每年腳板薯成熟的時候都會炸上一兩次解解饞。雖然油炸的鮮香與腳板薯特有的薯香讓人愛不釋口,但由於油炸上火,所以更經常吃的是上面介紹的水煮腳板薯丸子。
油炸腳板薯製作方法:
第1、2步同步腳板薯水煮丸子
3、先準備少量的韭菜、辣椒切碎(不吃可不加)。
4、刷好的薯泥內加入粘米粉,加入韭菜碎、辣椒碎和食用鹽,抓伴均勻即可。薯泥與粘米粉的比例3:1就差不多了,粘米粉加多了炸出來的丸子佷硬影響口感。

5、炒鍋燒熱,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多一點比較好炸,油熱後,把拌好的薯泥以擠丸子的方式一個個入油鍋炸制。炸制過程中注意翻動,以免一邊焦了另一邊還沒熟。

6、炸制薯丸飄起來後撈出,稍微放涼,再入鍋小火復炸一遍至表皮微黃即可,復炸一遍能使薯丸表皮更多鮮香酥脆。

溫馨小提示:腳板薯去皮時一定要戴上手套,因為腳板薯成分中的植物鹼會讓皮膚瘙癢。如果嫌戴手套操作不便造成雙手瘙癢可用白醋浸泡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