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的腳板薯畸形嚴重品質差,賣相不好又食用不方便,怎麼辦?

2020-12-08 蜂果仁

導語:腳板薯用我們的客家話叫做大薯,在我國南方的農村比較常見,是農村人最愛種植的一種農作物。主要是因為它的優點有很多,比如說塊頭大產量高,關鍵是長時間保存不容易變質腐爛,比如說切開一半以後也不容易腐爛。當然,腳板薯由於富含大量澱粉,還可以當作主食來食用,而且它裡面還含有各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硒元素等等。

由於腳板薯的優點眾多,近年來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種植戶的腳板薯品質確實太差了,比如說外表畸形嚴重,食用起來特別麻煩,關鍵是還間接造成產量偏低,為什麼會這樣?接下來我們會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讓所有的種植戶提高產量和品質增加經濟效益。

腳板薯種植

一·畸形的腳板薯品相差產量低

雖然說腳板薯在大多數土壤環境都可以正常生長,一般來說只要有充足的養分供給就可以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壤環境種植出來的腳板薯品質都是差別很大的。

如果是在不適合種植的土壤上面種植腳板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腳板薯畸形分岔多,表面凹凸不平,嚴重時在分叉的中間還夾著大量的泥土或者小石塊,對於這樣的腳板薯,別說拿去賣了,賣相差那麼差誰要?即便是自己吃都感覺費勁,因為清理分叉裡面的泥土或者石塊既耗時間又麻煩,關鍵是畸形率越高還造成產量低,這是所有種植戶都不願意看到的。

腳板薯

二·造成腳板薯畸形產量低的原因有哪些?

腳板薯畸形的原因有很多,但都是跟種植的土壤環境脫不了干係的,主要跟土壤板結、種植太深、土壤雜質太多密切相關。

1.土壤板結

無論是什麼農作物,土壤板結都是不利於根系健康伸長生長的。大家都知道越是板結的土壤,裡面的透氣性越差,而根系的健康生長也是要呼吸的。如果土壤透氣性差,那麼根系就不能正常生長,關鍵是種植的腳板薯靠的就是塊莖越大越好,這樣一來就嚴重製約了腳板薯的產量。

2.種植太深

在腳板薯的種植過程中,不少種植戶都喜歡種植深一點,關鍵是越深的土壤透氣性差和板結程度越高,這樣一來就制約了腳板薯塊莖的膨大生長,最終導致產量低。

對於腳板薯的塊莖生長,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哪裡的土壤越疏鬆越往哪裡膨大生長,一旦遇到底部有板結的土壤或者障礙,那麼腳板薯就會繞著生長,最後就變成畸形的腳板薯。

3.土壤雜質太多

除了上面所說的兩種情況以外,造成腳板薯畸形的罪魁禍首是土壤的雜質太多,比如說種植的土壤裡面有石塊或者其他的堅硬物體時,後期的腳板薯在膨大生長過程中,一旦遇到一些堅硬的小石塊就會繞著環抱石塊膨大生長,直到把石塊夾在薯塊縫隙中間,所以為什麼腳板薯裡面通常都夾著一些石頭就是這個原因。

畸形的腳板薯

三·如何避免種植的腳板薯發生畸形?

要想避免種植的腳板薯出現畸形造成產量低,我們就要針對引起畸形的原因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1.改良土壤

種植腳板薯的土壤要想避免板結現象,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良土壤,大量使用有機肥或者農家肥做底肥,或者用各種草木灰代替都有利於增加土壤的疏鬆透氣性,進而減少腳板薯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的阻力,這樣一來可以大大增加腳板薯的生長速度,那麼產量自然更高。疏鬆透氣的土壤種植出來的腳板薯從外形上也很少有畸形的情況。

2.深耕淺種

對於深耕淺種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好處,主要的作用還是跟上面所說的一樣,都是為了保證土壤的疏鬆透氣性。尤其是像腳板薯這種大塊頭,如果深度不夠會影響後期的生長,因為佔用的地方太大。在種植的時候,也不能太深,深度在1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後期生長的腳板薯會向上四周膨大,包括下面,所以深耕淺種就是讓腳板薯更好地向下膨大生長。

3.清理雜物

前面已經介紹過腳板薯的縫隙經常夾有石塊等異物是造成畸形的原因,所以種植時要保證土壤裡面沒有石塊或者其它的硬物,以免影響腳板薯的外形生長。

腳板薯分叉多

結語:綜上所述,腳板薯看起來很容易種植是不假,但是要想種植出品相好又產量高的腳板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上面的介紹中知道如何採收預防措施。

相關焦點

  • 種植的腳板薯要想產量更高,品相更好,掌握這些種植細節是關鍵
    當然,地下的塊莖也可以用來作種薯,只不過大部分人都只把塊莖比較硬的芽部作種,剩下的都是用來食用的。注意事項: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腳板薯有兩個品種,分別是白肉品種和紫肉品種,白肉的肉質鬆軟,紫肉的肉質相對更加緊密,具體種植哪一個品種根據自己需求決定。腳板薯的種薯一般在50~100克之間,太大的儘量切開成小塊。
  • 腳板薯營養豐富,怎麼種植腳板薯呢?掌握下面的種植技巧是關鍵
    腳板薯這個不多見,在農村種植的比較少,有的人感覺它粘乎乎,比較難弄,就不那麼愛吃。市場上是有人賣這個,但是買的人比較少,可能就是覺得太難弄了,索性就不想吃。我見過的腳板薯有白肉品種和紫紅肉品種,感覺有點像山藥。那麼腳板薯是怎麼種植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熱氣騰騰的腳板薯燉肉片湯,補脾養胃,只有南方才吃得到的美味!
    腳板薯,番薯的一種。也是農家山藥。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地下塊根秋冬可食用,一般農家冬天用於做湯,只放少許鹽加蔥花調味就非常香。一般腳板薯有白色和紫色兩種,口感上面差不多。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等省種植的較多。
  • 這種農作物的塊莖酷似人腳掌,人稱「腳板薯」,畝收益可達2萬元
    摘要:這種農作物的塊莖酷似人腳掌,人稱「腳板薯」,畝收益可達2萬元!現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有種冬天的感覺了,人們也都穿上了羽絨服或棉衣。天氣雖然冷了,飲食卻更加豐富,羊湯、火鍋又開始盛行起來,不過作為農村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烤紅薯。
  • 鮮香美味的客家腳板薯丸子
    也稱腳板薯,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製酒精。食用的方法很多,可炒,可煲湯,可煮糖水,可油炸薯丸等。>蔥花:少許 辣椒:少許,不吃的可以省去1、腳板薯洗淨去皮,如果是很新鮮的腳板薯用一把不鏽鋼勺子就可以輕鬆的把皮刮去,如果表皮不太新鮮的話用削皮刀就可以了。
  • 湖南新鮮腳板薯,長相奇醜無比,營養卻很豐富
    哈嘍大家好,二丫又來跟大家見面了,今天二丫跟大家說的是湖南新鮮的腳板薯,這種腳板薯都是當地人自己種,在這裡人們都是祖祖輩輩靠山吃山的,所以人們都都會種一些腳板薯往外銷售,腳板薯的長相人一看就覺得很醜,但是它的營養卻很豐富。
  • 它被農戶稱為「腳板薯」,切開後流出紫色的汁液,城裡人有見過嗎
    在南方的農村就常常能見到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認識這種薯類的呢?由於腳板薯的保存期非常的長,所以農戶們摘下來後一般能放上半年都不會壞。烹煮的方式就像地瓜一樣的簡單,口味也很多樣。除了好吃外,小白還聽說,這種腳板薯中的礦物質鐵的含量很高,常吃的話不僅能減脂瘦身,加速新陳代謝等,還能滋補肝臟等等,效用很高。
  • 農村一種「腳板薯」,長得奇怪,煲成湯卻有妙用,遇見不妨挖回家
    可能你認為這是一種草,它卻長得和樹一樣的,當你認為它是一株草,其實它卻是一種小型灌木,諸如此類……所以說這些植物也可以說極為奇葩了,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植物更是奇怪,它算是一種薯類,但長得卻像腳板一樣,因此人們稱農村中這一種植物為「腳板薯」,雖然看起來長得極為奇怪,殊不知將它煲成湯後卻有妙用,遇見了不妨挖回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客家人用竹筒種植淮山薯,不知道緣由的人,可能會認為是新型作物
    學校旁邊就有很多賣烤紅薯的,在冬天吃上一個,可以讓人的身體馬上暖和起來。而且,相較於一般的食物,吃薯類就顯得非常的健康。尤其是紫薯,一般作為減肥最佳食物之一。但是,大家見過客家人種植的淮山薯沒?而且是用竹筒種植的,短短半年時間,可以重達5斤。下面,就和小編我一起去看看吧。從外形上來看,淮山薯被種子在竹筒裡面,遠看就好像在竹筒上面插了幾根樹枝。
  • 紅薯表面黑皮嚴重,品質較差?這3項管理不可忽視,你做到了嗎?
    可是就在前兩天聽老爸說:"我家的紅薯今年表面黑皮很多,外觀特別差,不能當商品果賣,只能當豬飼料了"。這不,對於一個老農民來說損失非常大,一年到頭的莊稼就這樣泡湯了。其實紅薯表皮黑皮看似小事,嚴重影響紅薯經濟效益。那麼紅薯黑皮表現症狀有哪些呢?這需要我們平時觀察就可診斷。紅薯黑皮需要在紅薯結薯期我們就要及時撬開土壤,觀察是否有黑褐色病斑像黑痣的薯塊。
  • 「薯」你最美!
    「豬仔薯」不知道你吃過沒?在水步天獅坡、新塘、井崗等村都種植了近千畝的「豬仔薯」!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豬仔薯是一種介於淮山與土豆之間的薯類,是水步特色傳統農產品之一。尤其在這個「豬仔薯」的豐收季節,來上一碗,最是合適了!說起豬仔薯,不少人會覺得這個名字很逗趣。這種臺山特有的食材,由於個小圓潤所以被稱作此名。據當地農民介紹,原來豬仔薯分有「大種」與「小種」,以「小種」為佳,也只有水步新塘這個地方才有種植。
  • 農村野菜鴨腳板(植物)能吃!
    泡椒雞爪爪是一道非常不錯的菜,但泡椒鴨腳板卻不多。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有空到農村趣味知識。
  • 農村大媽用竹筒種植的淮山薯,這方法真的很巧妙,輕鬆就可以拔出
    生活在農村裡,人們很多時候吃到的食物都是不需要去到市場上購買,因為人們可以自己種植出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屬於自家的田地,除了農田人們還可以將老房子後院被利用起來。人們可以在這些土地上種植許多的農作物,很多時候這些農作物在種植的時候都是直接給種植的地裡。
  • 腳板苕「成精」了
    ,這個腳板苕究竟有多大呢?在挖第二個腳板苕時,黃桂芳明顯感覺這個腳板苕要比第一個大兩三倍。為了保證巨型腳板苕的完整性,她足足花了1個多小時,才把整個根塊挖了出來。記者了解到,腳板苕屬於薯蕷科,又叫火苕、毛薯和雞窩薯,主要產於四川、湖南和福建等地
  • 儘管黃土質量差,肥足薯大真似瓜,施肥注意事項分享
    儘管黃土質量差,肥足薯大真似瓜,施肥注意事項分享。隨著糧食生產發展食物問題逐步解決,特別是雜交水稻的發展,對食用大米的地區來說,是一大福音。在一段時間內導致紅薯的種植面積在逐年下降,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膩了大魚大肉的生活,開始懷念以前吃紅薯的場景。
  • 泥腳科學家,讓中國薯走在世界前列
    馬代夫說:「一生專注於此,就是要讓種植者致富、加工者發財、食用者長壽,讓中國甘薯產業繼續走在世界前列。」  倡導生物技術,為「救命薯」脫毒  直至改革開放前,甘薯一直是我國數億百姓的基本口糧,種植面積一度達1.5億畝。「可中國甘薯生產當家品種,一直是日本的衝繩百號。它不抗病、產量也比較低。
  • 長的像「蟲子」,卻堪比舌尖美食,一根賣2元被秒搶,多吃腸胃好
    在城市上班的辦公室一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時尚與美食,時尚是每個人都愛追求的一件事,美食則有些人會比較隨意,有些人就比較講究,只要聽說哪裡有好吃的新出的美食立馬不放過並找機會去吃,也有的人則是學習和研究方法自己烹飪,美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部分,飯每天都在吃,除了正餐主食以外
  • 河南桐柏:「薯業興農」工程鞏固脫貧成果
    發展薯業投資小,見效快,管理粗放,銷售不愁,市場行情好,群眾種植積極性高。」固縣鎮黨委書記安桐生說。 在耕地相對平整的新集鄉,當地群眾正掀起了一股「紅薯熱」。鄉黨委書記尹璐說,該鄉在落實縣政府有關獎補政策的基礎上,在全縣率先推出了鄉鎮層面的鼓勵支持紅薯產業發展的獎補政策,讓紅薯種植戶疊加享受多項扶持政策。
  • 草莓形狀不均勻、畸形,是被激素催大的?並不是,可以放心吃
    每個品種的草莓口味獨特,酸甜適中,再加上草莓食用起來非常方便,就更受人們的喜歡了。雖說草莓是一個大家庭,品種多,但同屬於草莓的它們,在營養價值上都是差不多的。每百克草莓的代表值中有1.1g的膳食纖維,和紅薯、白薯、芹菜差不多,具有潤腸通便,給腸胃菌群提供營養的作用。還有就是草莓中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百克草莓裡有47mg的維生素C。
  • 草莓種植,這4種病害不及時防治,草莓產量品質下降,損失嚴重!
    冬季低溫寡照,草莓大棚溼度大,草莓果實非常容易受到這4種病害的侵染,造成草莓產量和品質下降,給草莓種植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4種病害主要是草莓菌核病、草莓果腐病、草莓白粉病、草莓灰黴病,希望草莓種植戶可以清楚了解這4種病害以及做好正確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