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國採 這些注射劑或入選

2021-01-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多個注射劑,已滿足國採條件

2020年5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標誌著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正式啟動。

雖然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開始的時間晚於口服製劑,但是由於注射劑市場規模龐大,在公立醫院用藥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且參與一致性評價工作的主要為國內頗具實力的頭部仿製藥企業,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開展進度一直廣受關注。

GBISOURCE藥品資料庫顯示,截至11月17日,已有59個注射劑產品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過評廠家≥3家的品種有7個,分別為:左乙拉西坦(5家)、帕瑞昔布(4家)、注射用硼替佐米(4家)、白蛋白紫杉醇(4家)、布洛芬(4家)、氨溴索(3家),泮託拉唑鈉(3家)。

此外,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注射用阿扎胞苷、多索茶鹼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比伐蘆定、格隆溴銨注射液7款注射劑過評企業均為2家,距離滿3家也已經不遠了。

另外,米內網資料庫顯示,中國生物製藥、恆瑞醫藥、齊魯製藥、科倫藥業、揚子江藥業集團、匯宇製藥、司太立、普利製藥等企業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進度明顯領先於行業。

據賽柏藍梳理,在目前開展的三批次國採中,共納入了7個注射劑,分別是

· 首輪4+7帶量採購: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

· 第二批帶量採購: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

· 第三批:注射用阿扎胞苷、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目前仍只有一家企業過評。

也就是說,除去已經被納入集採的白蛋白紫杉醇和左乙拉西坦,其餘5個品種是有相當的概率可能進入第四批帶量採購的。

注射劑在國採的比重或提高

就國家組織藥品集採,目前業內公認的規則是,一個品種的競爭格局達到3家以上,過評品種達到幾十個,就可以開展帶量採購。

據賽柏藍梳理,三批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共涉及112個品種,注射劑僅7個。

不難看出,這與注射劑實際的市場體量不甚相符,也主要是受制於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開展進度。預計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採納入藥品範圍的持續擴大,以及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加速開展,更多符合條件的注射劑將被納入國採範圍。

此前,已經有相關的談話信息傳出——國家集採將常態化開展,只要符合集採條件的品種數或其金額達到一定水平,即觸發啟動國家集採,預計每年開展兩批;明年開始將逐步提高注射劑在國家集採中的比重。

其實,早在國家集採之前,注射劑已經成為多省開展一致性評價的熱門品種。

根據此前國家醫保局的官方消息,國家支持研究並探索對未過評藥品及目前尚無一致性評價標準的藥品,如生物製品和中成藥等開展集中帶量採購工作。

針對未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在國家醫保局的指導下,河北、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青海等省份均對部分金額較大的藥品開展了集採。

近段時間,無論是河南、浙江、江蘇,山東,湖北的省級帶量採購,還是湖南省五市聯合帶量採購,亦或是重慶市 貴州省 雲南省 湖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5省(市、區)的帶量採購,均是以注射劑為核心集採劑型。

注射劑已是省採熱門

比如,湖南省的株洲市湘潭市嶽陽市常德市邵陽市五市聯合帶量採購,共涉及20個品種,僅有4個為口服常釋劑型,其餘16個全部均為注射劑,包括:七葉皂苷注射劑、乙醯谷醯胺注射劑、奧美拉唑注射劑、多索茶鹼注射劑、丙泊酚注射劑、丙氨醯穀氨醯胺注射劑、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劑、細辛腦注射劑、泮託拉唑注射劑、炎琥寧注射劑、託烷司瓊注射劑、昂丹司瓊注射劑等。

重慶市 貴州省 雲南省 湖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5省(市、區)的帶量採購涉及18個品種,如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泮託拉唑鈉、左卡尼汀、鹽酸川芎嗪、生長抑素、奧硝唑氯化鈉、雷貝拉唑鈉、美洛西林、頭孢噻肟和替加環素等,仍然以注射劑型為主。

山東省的帶量採購涉及40個品種,有27個是注射劑型,13個口服劑型,注射劑型的佔比超過三分之二。

湖北省的首批帶量採購目錄共納入33個藥品,均為注射劑——涉及多索茶鹼、氟氧沙星、環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等,且沙星類、西林類抗菌藥佔據了絕大部分。

總的來看,各省、各聯盟均以遴選臨床必需、臨床用量大,採購金額高、市場競爭充分的品種為開展帶量採購的準則,而注射劑頻繁上榜無疑顯示了其在臨床用藥中的重要分量,以及迫切納入集採的現實需求。

第四批集採或提上日程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終端化藥注射劑銷售額為6369億元。

就超過6000億的化藥注射劑市場,省級針對未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開展集採,國家針對過一致性評價滿3家的品種開展集採無疑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據此前風雲藥談的統計,拉米夫定片、左氧氟沙星、布洛芬片、利伐沙班片、替米沙坦片等50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數量均在3家及以上。總的來看,這50個品種仍然以口服化藥製劑為主。

截至目前,據梳理,共28個省市已經明確第三批國採中選結果的執行時間,其中19個省市已經執行第三批國採,河南、上海、新疆、安徽四地將於明日執行,僅湖北、西藏、廣西還未明確具體的執行時間,但是總的來看,最晚在年內,第三批國採應該能在全國範圍內落地。

隨著第三批國採的全面落地,第四批國採或將提上日程。

相關焦點

  • 【趨勢】化學藥品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真的來了,這些品種無需做
    這些品種無需做一致性評價 《技術要求》明確,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水、部分放射性藥物(如鎝〔99mTc〕)等品種無需開展一致性評價,但是需進行質量提升研究,滅菌工藝、濾器與包材選擇(含相容性研究)等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
  • CDE發布注射劑一致性評價要求
    2017年12月22日,CDE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已上市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意見的通知,自口服製劑開展一致性評價後,注射劑也開始走上一致性評價的道路。一、沒有像289目錄那樣限定首批開展注射劑的範圍本次徵求意見稿並沒有提及所針對的注射劑的通用名範圍,除了提到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原則上不納入一致性評價範圍,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化學藥仿製藥注射劑要開展一致性評價。
  • 不良反應「未知」 清開靈等中藥注射劑還有哪些尷尬
    其中,清開靈注射劑需在禁忌項中除標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外,增列孕婦禁用。據悉,這也是在短短兩個月內,管理部門第五次發布關於中藥注射劑修改說明書的公告。  不良反應「未知」,雜質易致過敏  近年來,中藥注射劑被推向風口浪尖。
  • 活性炭在注射劑生產中的潛在風險分析
    ,重點分析了活性炭在注射劑生產中去除熱原的使用風險及其對注射劑元素雜質、不溶性微粒和主藥含量的影響,對注射劑生產中使用活性炭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進行了探討。活性炭在國內注射劑領域已應用多年,但針對活性炭給注射劑帶來的潛在風險報導較少,本文主要針對活性炭在注射劑生產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探討。
  • GMP | 2020年度美國市場注射劑召回情況盤點
    今天,我們重點來匯總和分析一下2020年度的注射劑召回情況。2020年FDA官網公布的注射劑召回事件共16起,均為自願召回;導致這些召回發生的原因涉及交叉汙染、產品混淆、防腐劑使用不當、發現微粒物質、高分子聚合物超標、雜質超標、空瓶或可能玻璃瓶破裂、貼錯標籤、安瓿瓶破裂、出現沉澱以及缺乏無菌保證導致所有無菌產品召回等(詳見表1)。
  • 2019執業藥師考試:注射劑的溶劑與附加劑
    不得用於注射劑的配製。  2.注射用水:純化水經蒸餾所製得的水。也稱無熱原水。可用於注射劑的配製。  3.滅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經滅菌所製得的水,是無熱原、無菌的水。主要用於注射用滅菌粉末的溶劑或注射劑的稀釋劑。  (二)質量要求  注射用水與一般蒸餾水的區別主要是無熱原,注射用水必須進行細菌內毒素(熱原)和微生物限度的檢查。
  • 曾經一年能賣千億的中藥注射劑,被質疑安全性情況下還有活路嗎?
    世界上第一支中藥注射劑在1940年戰火紛飛中被製造出來時,帶來的是生的喜悅和希望。79年以後的2019年,中藥注射劑家族不斷壯大,但談論起中藥注射劑,人們開始害怕,甚至咒罵。自5月初,中藥注射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副作用
    核心提示: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了第二十二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警惕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鹽、甲磺酸鹽、鹽酸鹽注射製劑,劑型包括粉針劑、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中,與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相關的嚴重病例報告在喹諾酮類品種中較為突出。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以全身性損害、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損害、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呼吸系統損害、胃腸系統損害為主,其中過敏反應問題較為典型。
  • 注射劑研發進展掃描 老製劑「舊貌」換「新顏」
    如在品種上先後出現了脂質體注射劑、治療性單抗注射劑、長效生物降解型微球注射劑、納米粒注射劑、儲庫型控釋注射劑、基因治療藥物的注射劑、凝膠型注射劑等;而在注射裝置與包裝方面,則出現了單劑量/多劑量無針注射劑、粉末注射器、預裝型注射劑、粉末/液體預混型注射器、皮下植入用注射器等。
  • 「仿標準」到「仿質量」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駛入快車道
    >2020年第62號《關於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再次為加快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提速,公告中要求已上市的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中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標誌著倍受矚目的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正式啟動。
  • 第三批國採56個品種及採購量公布(附目錄)
    7月29日下午,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正式發布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聯合採購辦公室關於發布《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0-1)》的公告國聯採字〔2020〕1號。各地首年約定採 購量及各採購品種首年約定採購量。3.各品種各地首年約定採購量按以下規則確定: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 1 家的,為首年約定採購量計算基數的 50%;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 2 家的,為首年約定採購量計算基數的 60%;全國實際中選 企業數為 3 家的,為首年約定採購量計算基數的 70%;全國實際中選 企業數為 4 家及以上的,為首年約定採購量計算基數的 80%。
  •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及類過敏反應研究進展
    搞清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性質機制,對於其臨床前檢測、臨床防治及生產中的風險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筆者團隊就中藥注射劑的超敏反應特點、產生原因及其機制進行了臨床前研究,發現多數中藥注射劑的超敏反應並不是真正的Ⅰ 型變態反應,而是類過敏反應為主, 表現在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多為首次用藥後產生,不需要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介導。
  • 柴胡等七種中藥注射劑禁止兒童使用 行業監管再收緊
    日前,國家藥監局責令中藥注射劑的「開山鼻祖」——柴胡注射液修訂說明書,強調「兒童禁用」。從2005年至今,共有柴胡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紅花注射液、冠心寧注射液、魚金注射液、複方蒲公英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寧注射液這7種常見中藥注射劑被責令修改說明書,註明兒童或孕婦禁用或者慎用,且至少有45種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受限,或被責令修改說明書標註慎用、禁用人群。
  • 新品來了 爾康製藥小容量注射劑車間通過GMP認證
    2020年10月19日,爾康製藥發布公告,收到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於藥品GMP檢查結果的通知》,公司小容量注射劑車間通過藥品GMP現場檢查。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20年7月14日至17日對公司小容量注射劑車間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2010年修訂)》及其相關附錄進行檢查。經綜合評定,公司小容量注射劑車間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
  • 國家藥監局:修訂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說明書 涉及「禁忌」等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國家藥監局:修訂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說明書 涉及「不良反應」、「禁忌」等 中國網財經10月29日訊 今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決定對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包括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注射用門冬氨酸鳥氨酸)說明書「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
  • 藥監局:修訂腦苷肌肽注射液及複方骨肽注射劑說明書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不良反應較多、增加警示語 又有兩款藥被要求修訂說明書 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11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連續發布兩則說明書修訂公告,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腦苷肌肽注射液及複方骨肽注射劑說明書的多個項進行修訂。
  • 國家藥監局: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硫代硫酸鈉注射劑
    國家藥監局於11日在官網發布的《關於修訂硫代硫酸鈉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以下簡稱「通告」)稱,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硫代硫酸鈉注射劑說明書【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
  • 保護名錄21年終迎大改,這些「野花不要採」
    「這些物種,只要環境在它就在,默默關注就好。列入保護,反而有人去找。」制定入選標準和退出機制,實時更新名錄是業內共識。對此,國家林草局回復稱,修訂周期事宜,將在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修訂時予以研究確定。秋海棠科在民間熱度不斷提升,不過《徵求意見稿》只入選了2種。類似的還有未被列入的興安杜鵑,民間稱為「幹枝杜鵑」,帶花蕾的野生枝條養在花瓶裡會開花,被認為是「枯木逢春」的祥兆,但濫採嚴重。受武俠小說「傳奇藥效」的影響,菊科的雪蓮以及與之相似的雪兔子(被具綿毛的苞片包圍,仿佛兔子),近年來也被大量採集。
  • 藥監局:過敏體質和6歲以下兒童 慎用細辛腦注射劑
    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提醒醫患和藥品生產企業關注細辛腦注射劑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問題,並建議過敏體質者和6歲以下兒童慎用細辛腦注射劑。據我省醫療界人士介紹,我省兒科一般不會使用這類中藥製劑。
  • 食品藥品監管局:警惕清開靈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通報:警惕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    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了第二十一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警惕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